阴阳失调与发病_第1页
阴阳失调与发病_第2页
阴阳失调与发病_第3页
阴阳失调与发病_第4页
阴阳失调与发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阴阳失调与发病阴阳失调

概念:阴阳失调,是机体阴阳之间失去协调平衡的简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意义:①是一切疾病病变机理的高度概括,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从更广的意义上讲,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精气等相互关系失调及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的概括。但由于它们都是内涵相对明确的独立概念,现在一般不再用阴阳失调来说明。②说明病证的寒热变化,所谓阴阳失调定寒热。类型:▲▲第2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阴阳偏胜:阳偏胜(阳胜)阴偏胜(阴胜)(二)阴阳偏衰:阳偏衰(阳虚)阴偏衰(阴虚)(三)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四)阴阳格拒:阴盛格阳阳盛格阴(五)阴阳亡失:亡阴亡阳▲阴阳失调阴阳失调的类型(内容):第3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阴阳偏胜

概念:阴阳偏胜,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病理特征:“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发展趋势:“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邪气正气病机证候发展阳邪阴邪阴气阳气阳偏胜阴偏胜实热证实寒证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4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阳偏盛概念:即是阳胜,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偏盛,机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或虚亏不甚)的实热证。形成原因:①感受温热阳邪②感受阴邪,从阳化热③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④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临床特点:热——壮热、面红、目赤

燥——口渴、便干、尿黄阳胜则热(以热为主)

动——脉数、心烦、躁扰转归:实热兼阴亏证虚热证

(阳胜则阴病)(久之由实转虚)阳气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第5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阳偏胜病机的演变实热证实热兼阴虚证虚热证阳邪侵人邪正相搏阳热伤津耗伤阴气阴气大伤虚热内生第6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阳偏胜病机示意图

第7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阴偏盛

概念:即是阴胜,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盛,机能抑制,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或虚损不甚)的实寒证。形成原因:①感受寒湿阴邪②过食生冷,寒邪中阻临床特点:寒——形寒、肢冷、脘腹冷痛

湿——水肿、泄泻、痰液清冷

阴胜则寒(以寒为主)

静——舌淡而润、脉迟、蜷卧

转归:实寒兼阳虚证虚寒证

(阴胜则阳病)(久之由实转虚)阴气具有凉润、抑制、宁静等作用▲畏寒喜暖,精神萎靡,面色晄白等第8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阴偏胜病机的演变实寒证实寒兼阳虚证虚寒证阴邪侵人邪正相搏阴寒伤阳耗伤阳气阳气大伤虚寒内生第9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阴偏胜病机示意图

第10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阴气阳气阳偏衰阴损及阳阴偏衰虚热证虚寒证阳损及阴阳气阴气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二)阴阳偏衰

概念: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虚衰不足状态,属“精气夺则虚”的虚证。病理特征:“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发展趋势:“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其病机演变过程如下:病机证候发展

第11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阳偏衰概念: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产热不足,机能减退或衰弱的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形成原因:①久病耗伤阳气②先天禀赋不足③后天失养④劳倦内伤临床特点:寒——畏寒喜暖、四肢不温

静——血行不畅:舌淡、脉迟阳虚则寒精神萎靡、喜静少动(以虚为主)

湿——水液停聚转归: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

(阳损及阴)

区别:阳气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第12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阳虚则寒”:是虚寒,虚而有寒,以虚为主。人体阳气虚衰,温煦、推动和兴奋功能减退,常见面色苍白、脘腹冷痛、水湿痰饮停聚、舌淡、脉迟等寒象,又见畏

寒肢冷、精神不振、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微细等虚象。

“阴胜则寒”:是实寒,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发病规律:可发于五脏六腑,但以肾阳虚最重要。▲第13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阳偏衰病机示意图第14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阴偏衰概念:即是阴虚,是指机体阴气不足,产热相对增多,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阳相对亢盛的虚热证。形成原因:①阳邪伤阴②五志过极,化火伤阴③久病耗伤阴液临床特点:热——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颧红、盗汗、消瘦阴虚则热

燥——咽干口燥、尿少便干(以虚为主)动——舌红少苔、脉细数转归: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

(阴损及阳)

区别:阴气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第15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阴虚则热”:是虚热,虚而有热,以虚为主。“阳胜则热”:是实热,以热为主,虚象不明显。发病规律:可发于五脏六腑,但以肾阴虚最重要。▲第16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阴偏衰病机示意图

第17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阴阳互损概念: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类型:阴损及阳含义:是指由于阴气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

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例子:肝阳上亢证出现畏寒、肢冷、面白,脉沉细等肾阳虚衰症状

阳损及阴含义: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例子:肾阳虚水肿证出现日益消瘦,烦躁升

条件火,甚则抽搐等肾阴亏虚▲第18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阴阳两虚

阴虚

化生

阳虚

1.阴损及阳

2.阳损及阴条件: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脏阴阳或肾脏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发生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第19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阴阳互损是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失调而出现的病理变化,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以精与气、血与气、津液与气等分属阴阳,表现为精气两虚、气血两虚、津气两虚,以及气随血脱、气随津脱等。这在后面有专论,目前一般也不再以阴阳互损来解说。二是以气自身分阴阳,阴气亏虚日久,不能化生阳气,或阳气虚衰日久,不能化生阴气,从而形成阴阳两虚的病变。这是与寒热病证相关的阴阳互损。第20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阴阳互损病机示意图

第21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阴损及阳与阳损及阴致阴阳两虚示意图阴气阳气阳气阴气阴气阳气阳气阴气阴气阳气阴损及阳阳损及阴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气虚无阳则阴无以化无阴则阳无以生第22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阴阳格拒概念:阴阳格拒,是在阴阳盛衰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类型:阴盛格阳(格阳

真寒假热证)

阳盛格阴(格阴

真热假寒证)机理:是阴阳双方的对立排斥,即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的复杂病变。▲第23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面红、烦热、口渴、脉大等假热之象。

(真寒假热证)

1.阴盛格阳:概念:又称格阳,是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虚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表现:在原有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蜷卧、脉微欲绝的阴气壅盛于内表现的基础上,又出现面红、烦热、口渴、脉大无根等假热之象,故称其为真寒假热证。▲第24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阳盛于内格阴于外

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假寒之象。

(真热假寒证)

▲2.阳盛格阴:概念:又称格阴,是指邪热极盛,深伏于里,阳气被

郁,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表现:在原有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邪热内盛表现的基础上,又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故称为真热假寒证。第25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阴阳二气相互格拒示意图阳气阴气阴气阳气阳盛格阴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真热假寒证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蜷卧脉微欲绝面红烦热脉大无根壮热烦躁面红气粗舌红脉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第26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阴阳亡失

邪盛正虚素体阳虚疲劳过度汗吐下太过

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倦卧、神疲、脉微欲绝。1.亡阳:是指机体阳气大量亡失,使属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是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脉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特点——阳的功能全部衰竭,而以温煦、推动、兴奋、卫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