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质点、参考系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变化称之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二、质点1.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物体的和,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的点,这样的点叫作质点.

2.条件:形状、大小可忽略。举例:地球的公转()地球的自转()研究火车过桥所用时间()研究火车从沈阳到上海的时间()三、参考系1.运动观点:自然界的一切物体,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但是,描述某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却又总是相对而言的.这便是运动的.

2.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为参考,这种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叫作参考系.

3.参考系的选择:参考系可以选择,但选不同的参考系结果可能不同。通常情况下,在讨论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都以为参考系.

2.时间位移一、时刻和时间间隔二、位移与路程1.路程:指物体运动轨迹的,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是量.

2.位移: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位移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量.

3.直线运动的位移在一维坐标系中,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初位置为x1,末位置为x2,则物体的位移Δx=,若两坐标之差为正,则位移的方向指向x轴方向;若两坐标之差为负,则位移的方向指向x轴方向.

xA=2m,xB=-从A到B,xAB=xB-xA比较x1=2m,x,2=三、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只能描述直线运动的规律X:位置坐标t:时刻t/sx/mm1.静止t/sx/mm2.匀速直线运动A:向x轴正方向运动x/mmx/mm B:从x=1m出发 C:晚出发1sD:向x轴负方向运动交点:3.变速直线运动x/mmx/mm练习: 比较A、B、C路程和位移ABC位移x路程s例1某同学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绘制了物体运动的x-t图像,如图1-2-5所示.图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移x,横坐标表示时间t,由此可知该物体做 (B)A.匀速直线运动B.变速直线运动C.匀速曲线运动D.变速曲线运动变式1.如图1-2-6所示是一物体的x-t图像,则该物体在6s内的路程是 (D)A.0mB.2mC.4mD.12m 例2.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丙物体作曲线运动B.甲物体作曲线运动C.三个物体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三个物体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变式2.a、b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a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b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B.a、b两车相遇两次C.t1到t2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小于b车的平均速度D.t1时刻,a车的速度大于b车的速度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一.速度和速率1.平均速度:v=∆x∆t2.平均速率:v=∆s∆t3.单位:km/h、cm/s等,1m/s=km/h.

4.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例:物体从A沿曲线运动到B,用时4小时10分钟。AB直线距离为300Km,求物体从A到B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呢?5.平均速率并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二.瞬时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在某一或经过某一时的速度.

2.方向:瞬时速度的方向指物体的方向.

3.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作瞬时速率补充:比值定义法:.“比值法”在物理学中是常用的定义概念的方法,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如初中学的密度、电阻和压强等.一般地,“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值而改变.三.位移时间图像看速度BA1数学知识复习:BA1 求A、B两直线的斜率A:B:知识迁移: vA=∆xvB=∆x结论:x-t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由图像看速度变化:例1.在某次驾驶车辆过程中,听到导航仪提醒“前方2公里拥堵,通过时间估计需要25分钟”.根据导航仪提醒,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C)A.汽车将匀速通过前方2公里B.此处的“2公里”为该路段的位移大小C.根据此信息不能求出此时车辆的瞬时速度D.通过前方2公里的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3m/s例2.(对速度的理解)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B)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位移方向和瞬时速度的方向一定相同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实验: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结构示意图打点原理电磁作用下振针上下周期性振动打点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放电打点工作电压4~6V低压电源

V电源

打点周期(电源频率为50Hz)0.02s0.02s阻力来源纸带与限位孔、复写纸的摩擦,纸带与振针的摩擦纸带与限位孔、墨粉纸盘的摩擦比前者小功能功能相同,都是计时仪器实验:实验目的:得到小车运动的纸带二、步骤1.固定打点计时器(限位孔在中间)2.纸带连接小车,纸带穿过限位孔3.小车连接重锤4.小车靠近计时器,打开电源,释放小车5.立即关闭电源三、纸带的处理1.计时点与计数点计时点:纸带上每一个点都称为计时点计数点:按一定的规律选出来的计时点。连续的取计数点,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T=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T=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T=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T=2.由纸带看速度(1)点迹均匀:(2)点迹不均匀:密集的地方速度,稀疏的地方速度3.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测位移:=1\*GB3①一次性测出各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2\*GB3②注意估读到0.1mmv(2)求3点瞬时速度v3=4.画v-t图像描点、用平滑的曲线或直线连接各点例1.如图所示是一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电源频率为50Hz,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计数点0的距离如图所示.(1)求出计数点2、4的瞬时速度并填入下表.0.400.69(2)在图中画出质点的速度—时间图像.练习1.某次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做实验获得的纸带如图1-3-10所示,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B点在刻度尺上的读数为cm,打点计时器打下B、E两点的时间间隔为s,小车在打点计时器由B点打至D点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m/s.

1.000.120.20测速度的其他方法——光电门测速度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1-3-8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例2图乙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s和4.0×10-3s.用仪器测量出滑块的宽度为d=1.20cm.(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的.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选填“减小”或“增大”)一些.

1.23.0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一、加速度(速度变化率)1.加速度:物理学中把速度的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之比叫作加速度.

2.公式:a=,Δv表示,Δt表示速度变化所用的.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符号是4.方向:加速度是量,其方向与方向相同5.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二、确定速度变化量Δv=v末-v初(矢量三、直线运动加速度计算取一个正方向,化矢量运算为标量运算例:一辆汽车以初速度1m/s开始加速,经过2s加速到3m/s,后又以3m/s开始减速,用2s速度减为1m/s。求汽车加速度结论: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是否一致。V与a同向:V与a反向:练习1:棒球以10m/s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