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便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家国一体”思想随之成为国家架构与治理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政治上的理念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文化习俗与价值取向,使得中国社会弥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个人、家庭(族)、国家三者均受其影响。第一,从个人来说,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人生价值的核心。在家尽孝,不仅是外在的道德约束,更是个人内在的道德自觉。其实,“孝”早已成为中国人内心自发衍生出的一种情感。这种发自内心的“孝”被后世儒家推崇到极高的地位,在儒家的推崇与统治者的宣传下,“孝”就不再是外在强加的道德约束,而成为个人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为国尽忠,是在家尽孝观念的扩展,是个人面对国家这个大“家”时的价值情怀。班固所谓“爱国如饥渴”,道出了个人对国家最朴实、最真挚的情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道出了身居高位者,必须为国担当,为民请命,不考虑个人之利弊祸福。“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平民布衣,也应有担当意识,在家国危难之时,敢于挺身而出。每一次抗击外来侵略,都有无数人的浴血奋战和奉献牺牲。第二,从家庭(族)来说,助个人成才,助国家治理,是家庭的价值核心。传统社会的家庭(族),都将儒家思想作为家规族训的指导思想,将抚育儿女、凝聚社会和尽忠报国作为其存在的价值所在。家对于中国人而言,实在有太多的内涵和无限的意蕴。个人对家的眷恋和奉献,除了血缘亲情的因素外,还与家庭(族)倾力培养、扶持个人成长有密切关系。家庭(族)为个人的生存、成长不遗余力地提供支持、帮助,个人与家庭(族)荣辱与共,休戚相关。在家国思想影响下,传统家族文化的主流,均将国家利益和中华大一统摆在首位。许多族训中均强调“国难尽忠”,当家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舍家报国。第三,从国家来说,民为邦本,君人者以天下之心为心,成为治国理政最基本的指导思想。从家国思想出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与此同时,作为天下最大“家”的操持者,治国理政者必须对天下人负责,为天下人谋福。也就是说,君主也必须受到相应制约:必须以民为本;必须严于律己,做天下人榜样;必须以天下为公,公私分明。上述三方面对统治者的道德诉求与制约,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政治思想之一。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和封建专制文化的禁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里,对“国”的概念主要理解为两点:一是“疆土”,二是“君主”。而第二种理解往往使人们把“君”和“国”连在了一起,君是国的代表和象征。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不断宣扬和强化这种认识,统治者打着家国同构的幌子,强调“忠君”即是“爱国”,不仅要求民众对君主从理性上绝对服从,而且诱使民众作感情上的父权认同。这种君主一体的理念,把“国”的真正意义异化了。(摘编自刘紫春《家国情怀的传承与重构》)材料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几千年斗转星移,家国情怀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情感长河,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的历程中,流淌在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血脉里,成为中华民族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实现宏伟蓝图,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家国情怀,自觉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努力投身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家庭和顺美满,整个国家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一个家庭的梦想才有最坚实的依靠。“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弘扬家国情怀,要求我们注重家风建设,弘扬优良家风,自觉将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共融互通,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涵养全社会的好风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每个人都要敢于担当,主动奉献,至死不渝,这是一种对于国家、民族的大爱,也是真正的家国情怀。千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秉持这种家国情怀,恪守兴国之责,舍小家为大家,让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无论是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豪情,还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取义,都生动诠释了家国情怀的内在要义,体现出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为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前仆后继,奋斗不止。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需要更多的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新时代是属于奋斗者的时代,是心怀梦想、奋力追梦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奋力担当兴国之责,勇立潮头,奋勇搏击,让自己的人生在为国家、为人民的服务奉献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摘编自陈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孝”作为民族文化精髓,经过儒家思想的持续推崇和统治者的积极宣传,逐渐成为了中国人内心的一种情感。B.“爱国如饥渴”“国难尽忠”都直接表现了当家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将国家利益摆在首位,舍家为国。C.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从个人来说,要做到为国尽忠;从国家来说,治国理政者要天下为公,以民为本。D.抚育儿女、凝聚社会和尽忠报国都为儒家所提倡,因此它们都成为传统社会的家庭(族)的家规族训的指导思想。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历史上无数人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前仆后继,可见,无论是高位者还是位卑者,都需要勇于担当,尽职履责。B.作为大“家”的主政者,应超越一家一族的利益,以天下为家。如此,君主才能得到天下的拥护,实现治国平天下。C.家庭扶持个人成长,个人以孝回报家庭,就会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这样一来,社会的良好风气也就形成了。D.“孝”培育感恩情怀,“忠”体现担当精神。今天,“孝”与“忠”表现为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建设好小家,服务好大家。3.根据材料,对下列古诗文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表面上是在批评“商女”,实际上谴责了只关心家庭幸福美满而漠视国家前途命运的达官显贵。B.“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不顾惜自己的身体,愿意为国家效劳,表现出个人对国家朴实而又真挚的情感。C.“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通过乌鸦反哺的典故委婉表达了报养祖母的愿望,晋武帝被李密的孝心感动,这表明“孝”是中国人普遍认同的情感。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主在国家中并无至高无上的地位,治国理政者只有为天下人谋福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这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家国情怀”下一个简要定义。(5分)5.忆往昔峥嵘岁月是深悟家国情怀的一种方式,学期伊始,学校将举行以“家国情怀,感动2020”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拟邀请疫情期间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参加。请你据此写一段抒情性文字,作为活动宣传海报的一部分。要求:主题明确,感情真挚。(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天地苍茫一根骨庞进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不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时,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已。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做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第二段“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一句,一方面为下文引出李陵及司马迁罹祸起到了过渡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全文的议论与评述作了必要的铺垫。B.“替叛贼说话”“震怒”了武帝而终至“就极刑”,归根到底是司马迁文人性格使然,刚硬而敢于说真话,不人云亦云,他的悲剧其实是他性格的悲剧。C.文章划线处活用鲁迅诗句“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是为了说明苦难让司马迁超越了个人的荣辱得失,成为了后世文人的精神标尺。D.作为一个刚直不阿的书生,司马迁对武帝寄予希望,也曾努力博取他的欢心,只是残酷的现实粉碎了他的天真和幻想。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标题“天地苍茫一根骨”,生动形象,含有强烈的感情,颂扬了司马迁的品格和精神。B.司马迁的塑像“大须飘拂”,是采用浪漫而非写实手法,这里含有后人的情感因素。C.在为李陵说话这事上,司马迁的表现是正直、天真、勇敢,反衬了刘彻的冷酷和专横。D.司马迁不情愿却事实上站在了汉武帝的对立面,他的选择是忍辱负重,借作品来复仇。8.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描写司马迁塑像的?这样描写有什么用意?(4分)9.文章第2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节选自贾谊《过秦论》)材料二:(贾谊)其高足以凌青云,抗太虚,而不入于诡诞;其下足以尽山川草木之理,形状变化之情,而不入于卑污。及其事多,而忧深感远之激捍有触于吾心,而干于吾气,故其言多而出于无聊,读之有忧愁不忍之态,然其气要以为无伤也,于是又自喜其无入而不宜矣。使予位之朝廷,视天子所以措置指画号令天下之意,作之训辞,镂之金石,以传太平无穷之业,盖未必不有可观者遇其所感寓其所志则自以为皆无伤也。余悲贾生之不遇。观其为文,经画天下之便宜,足以见其康天下之心。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足以见其悯时忧国,而有触于其气。后之人责其一不遇而为是忧怨之言,乃不知古诗之作,皆古穷人之辞,要之不悖于道义者,皆可取也。贾生少年多才,见文帝极陈天下之事,毅然无所阿避。而绛灌①之武夫相遭于朝,譬之投规于矩,虽强之不合,故斥去。不得与闻朝廷之事,以奋其中之所欲言。彼其不发于一时,犹可托文以撼其蕴,则夫贾生之志,其亦可罪耶?故予之穷饿,足以知人之穷者,亦必若此。又尝学文章,而知穷人之辞,自古皆然,是以于贾生少进焉。鸣呼!使贾生卒其所施,为其功业,宜有可述者,又岂空言以道之哉?予之所以自悲者,亦若此。然世之知者,其谁欤?虽不吾知,谁患耶!(节选自曾巩《读贾谊传》)【注】①绛灌;汉绛侯周勃与颍阴侯灌婴的并称。均佐汉高祖定天下,建功封侯。二人起自布衣,鄙朴无文,曾谗嫉陈平、贾谊等。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盖未必不有A可观者B遇其C所感D寓其所志E则自以为F皆无伤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穷,指处境困难不得志,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词义相同。B.朝,指使……朝见,与《苏武传》中“单于愈益欲降之”的“降”,两者用法相同。C.吊,指凭吊,与《屈原列传》中“及见贾生吊之”的“吊”词义相同。D.与,指参与,与《伶官传序》中“与尔三矢”的“与”词义不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贾谊在《过秦论》中通过对比分析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B.后世之人认为贾谊不该在他的文章里写很多忧愁怨恨的言辞,这最终使他不被朝廷重用。C.在曾巩看来,古时的诗文多为困窘之人所写,其要旨只要没有悖于道义的,都可以取用。D.曾巩认为贾谊既有治理天下的才华,又有造福天下的决心,还赞扬他为人正直不阿。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譬之投规于矩,虽强之不合,故斥去。14.曾巩说“予之所以自悲者,亦若此”,结合文本分析“此”指代的是什么。(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书愤五首·其一陆

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五首·其二陆

游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①。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注】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嚼齿吞牙而死。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其一”的颔联,作者回忆当年在瓜洲渡和大散关的峥嵘战斗生活,字里行间充满英勇豪迈之情。B.“其二”的首联,以“白发萧萧”和“卧泽中”之状表达人生困厄,但诗人仍有不屈之志,一颗忠心天地可鉴。C.“其二”的颈联,以上林苑的细雨春芜和洛阳宫的颓垣夜月,抒发兴废更替、盛衰无常的感叹。D.“镜中衰鬓已先斑”和“壮心未与年俱老”都表达年老垂暮之慨,但前者情感悲凉,后者格调高昂。16.两首诗都有“用典”的手法,请分析两首诗中典故所表达的含意。(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过秦论》中,“,”两句是对秦王朝在武器方面“以弱天下之民”举措的绝妙讽刺,也说明民心所向才是王朝统治得以维持的根本。(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运用句内对比的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的《离骚》进行评价的句子是“,”。(3)《阿房宫赋》中用“六王毕,四海一“来形容秦始皇灭掉诸侯国统一天下的过程,《过秦论》中“, ”与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4)李商隐《锦瑟》中的“,”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文学创作而得名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家。《诗经》虽然出现在《楚辞》之前,但其篇章并非一人一时所作,且作者绝大多数不可考,因此,《诗经》只能反映西周时期整体的社会风貌,而无法探知诗人本身的性情与才华。关于屈原的爱国情怀,并不能简单地与今日的爱国主义情怀等同。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大师人才辈出,学术空前繁荣。战国时期无论是官僚阶层,还是社会底层人民都并未形成等同于今日的爱国主义情怀。诸子百家在各国游说“兜售”自己的学说思想,他们像逐水草而居的群羊。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特征就是“尚游说”,(

)。由于这样的历史大环境下,屈原最后以自沉汨罗江的方式选择报答他一直深爱的楚国。因此,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毫不夸张而十分贴切的。屈原在举世皆浊的社会中没有融入大环境同流合污,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清白,这正是屈原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屈原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没有例外的还有周游列国的孔子B.周游列国的孔子也是这样的情况C.甚至连周游列国的孔子也不例外D.孔子的周游列国也是这样的情况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D.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王涯《秋思赠远二首》)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4分)21.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3分)欧阳修的散文,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他的议论文有些直接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斗争,这类文章不尚空谈而注重实际,尤反对宣扬性命之说与佛老之说。他另有一类议论文与现实政治并无直接关系,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又如他为友人文集作的序言,不但对友人的文学业绩进行评述,而且抒发了对死生离合、盛衰成败的人生遭际的感慨,绝非为文而文之作。欧阳修的记叙文也都言之有物,如《五代史记》一类历史散文自不必说,即使是亭台记、哀祭文、碑志文等作品,也都具有充实的内容。欧阳修的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激激越;史论文则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22.文化名联是哺育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瑰宝。下面是一副已经打乱了顺序的文化名联,请按照对联的规律进行重组(只填序号),并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①湘流②还生③应识④香草⑤三户地⑥九歌心⑦当年呵壁⑧何处招魂(1)上联: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2)联中所写人物是:_______;高中时学过他的一篇文章是:_____。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①《楚辞·渔父》:“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②1935年“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中,领导者之一的蒋南翔受上级党组织委派,起草《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同胞书》,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的时代呼喊。③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时代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个人与时代紧密相连,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2.C3.A4.家国情怀是根植于儒家思想,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中,以个人尽孝尽忠,家庭扶人成才、助国理政,治国者天下为公为要义,对国怀有高度认同感、责任感,能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对修养自身、和谐家庭与振兴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习俗与价值取向。5.面对疫情,你们冲锋在前,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背影!因为有你们,我们离健康更近了;因为有你们,我们离家人更近了;因为有你们,我们离春天更近了!你们是英雄,舍小家为大家!更多人崇尚英雄,更多人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6.B7.D8.作者对司马迁塑像的描写着重突出了他的眼神和胡须,突显他超凡入圣、傲岸庄重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人们心目中理想化了的司马迁的形象。(大意对即可)9.①因为作者认为那是一个专制强权社会,臣子只能惟君命是听,人们没有说公道话的权利。②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有才华有抱负有社会良心的人,他面对专制强权,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因此遭遇灾祸就是必然的。10.BDE11.A12.B13.(1)一个人发动叛乱,秦朝的宗庙就被毁灭﹐国君自己也死在他人手上,被天下人嘲笑,这是什么原因呢?(2)就好像把圆放进方框,即使强迫他,(他)也不同流合污,所以朝廷贬谪他。14.“此”指贾谊生不逢时,自己也处境窘迫。也指贾谊通过写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作者曾经学写文章,稍微理解处境困窘的人的言辞,但无人理解自己。15.C16.“其一”颈联化用南朝宋名将檀道济“塞上长城”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当年对自己在抗金复国方面的期许甚高,如今年华消逝,却一事无成,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叹。“其一”尾联用了诸葛亮《出师表》的典故,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其二”用了苏武困厄北海牧羊时餐毡吞雪的典故,和唐朝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捕后嚼齿吞牙宁死不屈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一片忠心。17.(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18.C19.D20.在这样的历史大环境下,屈原最后选择以自沉汨罗江的方式报答他一直深爱的楚国。21.欧阳修的散文内容充实,有感而发。22.(1)⑧④②⑤ ⑦①③⑥。 (2)屈原; 《离骚》。23.立意:1.让青春与时代并驾齐驱。2.感知时代律动,争做时代青年。3.青年要与时代同频共振。例文: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相信大家都同意这样一种观点: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也是一部中国青年在党领导下前赴后继、顽强拼搏的斗争史和奋进史。我们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深厚家国情怀、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朝气蓬勃的状态和青春洋溢的力量。我们的青春不仅是意气风发的韶华时光,更意味着一种人生境界、一种生命价值、一种精神状态。青春的意义,在于生机、希望和未来,永远朝气蓬勃,始终一往无前。在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广大青年从青春的视角回顾百年党史,从家国的视角体味青春,获得了很多启示。在10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怀有赤子之心、青春活力,因而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从一艘小小小红船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我们感受青春的脉搏,体悟青年的律动。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实践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