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_第1页
芜湖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_第2页
芜湖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_第3页
芜湖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_第4页
芜湖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芜湖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姓名:班级:成绩:

一、现代文阅读(共4题;共35分)

1.(6分)(2017高二上•苏州期中)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典建筑从很早便开始确立理性精神的建筑艺术总体特征。西方古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

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中国则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俗中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

亭台楼阁、轩榭廊桥,分工细致。具体到建筑内部,不是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而是平易的,表现出浓

厚的生活情趣;选材上不以阴冷的石头为主,而多用暖和的木质。另外,中国古典建筑工于整体布局,讲究严格对

称,展现出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特色。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

制约配合而取胜。在局部组成中,则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如万里长城,

虽然它的每段体制是类同的,像一条巨龙横亘于大地,但每一段又仿佛一条独立的龙在飞舞。它在空间上的连续本

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整个长城如同无数的龙蛇在作永恒的飞舞。再者,中国古典建筑历来重视以亲近自然山

水为目标的园林建筑。皇室不必说,民间诸如“吸江亭”“面花轩”的名目比比皆是,但始终没有太多越出古典理

性的范围,实际上,它们只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罢了。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典建筑的理性精神》,有删改)

(1)中国古典建筑的理性精神表现在哪三个方面?请简要回答。

(2)请具体解释画线句在文中的含意。

(3)请写出《阿房宫赋》中体现中国古典建筑的理性精神的两处语句,结合语段以及自己的体会,分别分

析其体现出的理性精神。

2.(9分)(2020高一下•安徽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①在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总显得渺小、微弱,而人类征服自然的冲动又从不会遏止,因此,无论是人类童年的

神话,还是今天的幻想,冥冥之中总会出现“神”的概念。之所以出现“神”而不出现“人”,就是因为人类认识

到自身力量有限,故寄希望于超乎人甚至超乎自然的“神”上,这样,借助神力既可表现出人类的一种希望、一种

寄托,也可以产生心理上的一种平衡、一种慰藉,而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也更近乎客观。

②于是,在渺小的人和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类便凭借自己创造的神取得了跟自然对抗的和谐。但这种和谐表现

第1页共11页

在人的主观理念上、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便有了不同的内涵:西方的神主宰人类的命运,中国的神被人主宰着或被

人的意念支配着。由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在中国作品中,人的气魄、精神被表现得登峰造极,大有主宰自然、

扭转乾坤之神力一一愚公最终“移”走了山,精卫一直填海不已:其成功已势在必然。而西方作品中,人就显得格

外渺小、微弱了,《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在自然面前总是逆来顺受、任其摆布而无能为力——老人出海终无

功而返。但作为自然的征服者,他们却从不敢也从没有在伟大的自然面前停止过自己探索的脚步,尽管这种力量很

微弱,在很多的时候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失去生命,他们仍不会屈从命运,仍在不断地向自然宣战,同自然抗

争,正如《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所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③也就是说,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中国作品看重神力,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给人以鼓舞,充满了乐观、自信。

西方作品看重人力,探求神力,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给人类提出一个个严峻的课题,但我们读后却不感到悲观,反而

会继承一种精神,产生出一种莫名的冲动和强烈的征服欲。西方的“神”主宰着人的命运,因此,西方人看重个人

的力量;中国的“神”被人主宰着,因此,中国人看重外物的利用。被神主宰的,总探求自身的解放,故探索永远

不会停止,人类自身也不断地在自然面前获得一定的自由。幻想主宰神的,在意念上总是胜利者,故不去或很少去

探索,人也总会受制于自然而得不到解放。看重个人力量者,认为一切成功都来源于自身的努力,因此遇事多从主

观方面找原因,以通过自我的调整和努力获得对自然的驾驭,他每走一步,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无论是经验还是

教训,都是一种启示,都有助于今后的努力一一这种人比较自信,不看重外界因素的影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

说去吧",自我奋斗是这种思维的外化。

④在征服自然的行动上,西方多出于一种理性指导下的实践,其有节、有度,不太合常理但符合实情,有很强

的现实性;中国多缘于感性认识上的一种理论,没有什么限制,虽有道理却不符合实际,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

西方人务实,崇尚实干,重物质财富的创造;中国人务虚,崇尚清谈,看重精神的作用,而很少考虑后果如何,重

态度而轻能力。西方人尊重科学,崇尚理性;中国人崇拜迷信,强调感情。由此而产生不同的人才:西方出现了许

多脚踏实地的实业家、科学家,中国却培养出一大批夸夸其谈而不着边际的空想家,使我们至今仍蒙受其害。

⑤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既植根于民族文化的积淀,也决定着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向。在此,笔

者并不是想刻意反映这种差异,而是想借此对外来文化进行借鉴和对民族文化进行反思,以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使民族文化在扬弃和吸收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与“神”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类童年的神话和今天的幻想都表现了“神”的力量,让人产生心理上的一种平衡、一种慰藉,更近乎客

观地认识自身能力。

第2页共11页

B.“神”的出现是因为在自然面前,人类认识到自身力量有限,但又不屈服于自然,故寄希望于超乎人甚至

超乎自然的“神”。

C.西方凭借着主宰人类命运的“神”,中国凭借着被人主宰或被人的意念支配着的“神”,他们都取得了与

自然对抗的和谐。

D.《愚公移山》的愚公、“精卫填海”的精卫和《老人与海》的圣地亚哥,他们在不断同自然的抗争中最终

都凭借“神”取胜。

(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A.人类力量渺小,但人类征服自然的冲动从不会被遏止,因而“神”的概念就不会被遗忘。

B.中国神话故事里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成功取决人的意愿,归根结底是人主宰的结果。

C.中国产生一大批空想家是因为中国人崇拜神力,看重外物和精神的作用,却不相信自己。

D.中国人看重神力,西方人探求神力,但都是通过自我努力驾驭自然。

(3)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关于中国与西方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中西文化的差异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中国作品看重神力,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乐观、自信;西方作品看重人力,以现实

主义手法表现自我奋斗。

B.在征服自然的行动上:中国人务虚,崇尚清谈,看重精神的作用,重态度而轻能力;西方人务实,崇尚实

干,重物质财富的创造。

C.在征服自然的思维上,中国人崇拜迷信,强调感情;西方人尊重科学,崇尚理性。

D.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注重培养喜欢夸夸其谈而不着边际的空想家,西方注重培养脚踏实地的实业家、科

学家。

3.(12分)(2019高一上•绍兴期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想北平(节选)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

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

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

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一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

第3页共11页

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

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

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0

(1)“摇篮”在文中具体指北平,作者为什么把北平比作“摇篮”?试作分析。

(2)文段中,作者是怎么写出北平的特征的?请分析主要写作手法及表达效果。

4.(8分)(2019高一下•滦县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航标

沈明

虬江是条出山的主航道,先窄后宽,先前市里大量的竹木石料都是顺着这条主航道顺流而下漂流出山的。虬江

又是大山的主要泄洪道,每年洪水季节,大量的洪水流经虬江,一泻千里,奔腾而下,一直到平原才收敛其汹涌之

势。

虬江航道八公里处是急水湾,向来是人迹罕至的江湾。枯水季节,急水湾却是个浅水湾。砂石江滩被几块巨石

分隔,湍急的水流分成多条细流,折尺般蛇行,时分时合,一路蜿蜒下行。即使到了枯水季节,这江水仍很凶险。

其他的不说,单说这分流的走向,就充满玄机,每每随着水势的不同,每一条分流总是变幻莫测。有的,开端看似

平稳,说不定几股水汇流后呈汹涌之势,跌宕直下,驾驭不住便会船毁人亡;有的,开端看似张扬,说不定半路上

水分流了,最终所有的水都渗入沙石里了,船就搁在沙滩上,再也无法动弹。而这些分流常常会因洪水的冲撞而变

幻莫测。有时,上趟行船时还是这条分流,几夜暴雨后,第二趟行船时水路就面目全非了。若是遇上暴雨,这虬江

可说是孙大圣的脸一一说变就变,谁也摸不准。

李松是虬江航道段的航政股长,他当股长之后,力主在急水湾设一个航标站,派人驻守。然而这急水湾,除了

下水的水路外,实因山高路窄,一般的人很难到达。建站时,是从山下运来一些竹木石料,才建了小木屋。建站后,

段里派人轮流值守。值班者不但出行艰难,一守半月,而且也非常寂寞无聊,遇上鬼天气,物资供应跟不上,只能

干着急。谁也不愿轮上这苦差事。

在李松当股长之前,人缘不错,谁都说他好;可为了这事,段里所有的人,包括家属,都在背地里骂他。

55岁时,李松主动跟段长提出股长不想当了,想去急水湾守航标。他说,这事是他惹出来的,就让他一个人承

担这份责任好了。段务会上,大家都没反对,觉得这事只有这样。

那年,李嫂也正好退休,夫妻俩就卷了铺盖,离开航道段的家属大院,成了急水湾航标站的专职值班员。吃的

第4页共11页

用的,李松让下行的船筏老大从山上捎带下来,平时自己在小木屋的四周开荒种地、养鸡养鸭,倒也能够自给自足。

李松长年累月住在山里,很少与外界联系,收听天气预报,仅靠一台收音机。至于工资啥的,也是在山外的女儿代

领了存着,在山里他们其实也没啥用处。

一待,李松夫妇俩在山里就待了整整二十年,先前大山里向外运竹木石料的主航道,随着竹木石料的限制采伐,

主航道的功能渐渐弱化。最终,虬江上游取消等级航道设置,仅仅作为泄洪道,航道段不再管理。

这事,其实是在李松进山的第八年决定的,段里所有的人都没把这当一回事,也没有任何人进山或者捎话告诉

他,李松根本不知道虬江上游被撤掉航道设置的事,仍然兢兢业业地驻守着航标站。他只是觉得,跑这水路的船筏

越来越少,但他觉得即使一年只有一条船筏经过,他仍有职责确保他们的安全。

虬江竹木石料限制采伐以后,沿线竟然成了旅游胜地。急水湾成了其中一个旅游点,来此地漂流的人多了起来,

而且越来越多。一条简易的盘山公路把游客送过来,再用橡皮筏放下去。急水湾成了旅游景点,李松无形中忙了起

来。枯水季节,他要勘察各个分流,设置航标,禁止误闯危险水道。洪水季节,他要收集气象、水文资料,发布洪

水危险警示。可是,承包漂流的老板,不理他那一套。李松穿着陈旧的航政员制服,据理力争。

李松75岁生日那天被人告发。一大堆举报材料被人送到有关部门,说李松作为一名退休的航道管理公职人员,

长期霸占航道资产,夫妻俩二十年工资基本不用,霸占公家的竹木房子不出一分租金,私自开垦公家的山坡种地、

养鸡养鸭。而虬江上游航道设置已经撤掉十几年了,李松还私自霸占水道,把公家水道占为已有,不给好处,不让

通行。

有关部门派人专门找李松谈了一次话。到这时,李松才知道虬江上游航道设置早已撤销的事,他愣愣的。李松

跟和他谈话的干部说:“我……我是该退休了,只是不放心这急水湾。”

就在李松思前顾后离开急水湾几个月后,当地报纸上有一篇篇幅较长的人物事迹报道,说一位退休的航道管理

人员二十年如一日,在荒山野地里默默守护着一段废弃的航道,义务救助遇险人员六人,帮助打捞遇险物品难以计

数。据说,这是有关部门提供的素材,为的是给老人一个说法。

报道见报的当日,急水湾漂流点出了大事故,两条漂流艇误闯急流,翻了,三人受伤,两人殒命。漂流点承包

人被公安部门带走了。

李松夫妇又进山了。出发前,李松把房子过户给了女儿。这次,他拿到了当地政府的一份聘书,仍然是义无反

顾,还是义务的。

(原载于《小说月刊》2018年第8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5页共11页

A.小说标题“航标”,一语双关,既指急水湾处需要为生命护航的水道航标,也指当今社会更需要李松这样

的为人生导航的精神航标。

B.小说开头写急水湾人迹罕至、变幻莫测,看似闲笔,实则为表现李松坚持在急水湾建立航标站的决心以及

他坚守航标站的执着作铺垫。

C.“李松穿着陈旧的航政员制服,据理力争”,表明虽然不知道等级航道设置被取消,李松仍几十年如一日

无怨无悔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1).用“当地报纸的人物事迹报道”的方式补叙李松守护废弃的航道的事迹,保持了文章结构完整,表现了他

不愿无端受诬陷的心理。

(2)小说结尾说李松“仍然是义无反顾”,纵观全文,“义无反顾”表现在哪些事情上?分别反映出他的什

么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急水湾成了旅游景点”,小说写这一变化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5.(11分)(2020高二下•福州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

始为篱,己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

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

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

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

禁。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迨诸父异爨异爨:分灶做饭

B.先妣抚之甚厚先妣:去世的祖母

C.室西连于中闺中闺:内室

D.吾家读书久不效不效:科举无成就

第6页共11页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庭院变再变,家境日趋没落的景象;第二层叙母亲和祖母的铁事。

B.这段文字所选三个事例,都是写“悲”,在情感的表达上是一致的,在记述中寄寓感叹,含蓄而有节制。

C.作者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似隐含着对光阴易逝、怀才不遇、有负亲人所望等感慨,读之真切、感人。

D.文章善于选取生活中平实真切的细节和场面,以感情为线索,串联生活琐事,表现人物风貌,寄托内心的

感情。

(3)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

6.(7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①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释】①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1)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四、情景默写(共1题;共1分)

7.(1分)(2020高二上•嘉兴期末)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3),。无边落木萧箫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第7页共11页

(4)碧云天,,西风紧,。(王实甫《西厢记》)

(5)桃源望断无寻处。________,。(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4分)

8.(4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360公司的天眼系统,全称叫作''全球网络攻击实时监测预警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实时捕获发生在全球

成规模的每一个角落的网络攻击。

B.“和”字当选为2015海峡两岸的年度汉字,“和”字真切反映了两岸民众对80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

果的珍惜,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由衷期盼。

C.在人社部多次证实延时退休政策将推行之后,《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在政府机构的调研中,部分国

企出现了退休后收入高于退休前收入。

D.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

题。

六、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9.(5分)(2019高三上•哈尔滨月考)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年前,一支由7名队员组成的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7名队员中,有两个人引人注目。一个是深圳万科集

团董事长王石,对于登山,他充其量只是个业余爱好者,何况已经50多岁。另一个是比王石小10岁的队友,身体

素质和状态特别好。人们纷纷预测,这名队员应该能第一个登顶。

整个登山过程中,那名呼声最高的队员身兼数职,他要接受记者采访,每天还要抽空上网,关注网友发的帖子,

回复人们的关心和祝福。他还要全程拍摄登山过程,并把一些相关图片,按时发给家乡的电视台。王石表现得极为

低调,事先约定不接受记者采访,不面对摄像机,专心登山。在海拔8000米营地宿营时,风景异常绚丽,队友们

兴奋异常,纷纷跑出去欣赏美景,只有王石不为所动。到达海拔8300米的高度,那名呼声最高的队友不得不放弃

登顶,此时,他的体力已消耗殆尽。最终,只有4人成功登顶,其中包括王石。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见闻或感受呢?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

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8页共11页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4题;共35分)

1-1、

①^用,与触生活紧宙联系,分工细致,平易暖和;②工于生体布局,多样变化中保持统一,发现出严总方正、井井有条

的特点;③全近自然,园林与居室互补.

.2、长城是古典建筑中时间和空间«!念的完—台,也是局栩卿缺一ft典范,版了长城永恒的活力.

1-3、

①"二JII汨滔,海人宫用:两条河流流人宫墙,与建筑自然融合,自然艮色与建筑相得益影,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五步一横,十步一阁;胸展漫回,樵牙商陈;各抱地势,构心外方;建筑讲完整体和谐,对称工整,精工细作,与周圉

环培有机融合.

2-1、口

2-2、A

2-3、°

3-1、

把"北平”比作”捏置,有两个相似点:一是肓个边际,二是有所依靠,使人快乐安适.这样比哈,形聂写出了作者对北平

的宓虐和依恋.

3-2、

时比(比较)手法,将北平与巴蒙对比,以巴黎太热的、太旷、让人序到无家的寂苦,来衬托出北平复杂而有边际、动中有静

的特点,居住其中有快乐安道的(S觉.采用对比,突出表达了作皆对北平的喜餐和亲近醉.

4-1、D

4-2、

①当股长之后,力主在急水湾设一时,面对同事及家人的骂,悔义无反顾,表现了也工作屈眼尽责,不因因港而放弃

的性梏;②辞去股长,申请驻守航标站时,面对交通不便、生活硕.我言无就的工作床增,仙义无质独,表现了他为了争

业,不计S利,勇于承担责任的性格.③意冰湾灌流点出了事故,政南聘任他时,他不理会别人曾经对他的诬告,他义无反

颐,重新坚守航标站,表现了他不计个人得失,坚守信念的执着精神.

第9页共11页

4-3、

①从情〒上看,这T化,推动了情色的发展,使故事情书更加曲折、完整,急水湾成了旅游泉点,使李松与承包癖的老板

产生了矛唐冲突,因此才有7他极诬巴下岗、再上岗的经历.②从人物塑造上看,这一变化引起的一系列事故,更有利于突

出人物形象,承包满充的老板唯利是国,温视游客生命安全,为利益驱动诬吉他人的行为反对出李松一心为公.甘于清吉.忠

于职守的可贵品质.③从主题上看,这一变化体现了在商家趋利背景下李松对IS宾口担当的坚守,也更体现了他作为人生肮标

的时代忠义.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5-1、B

5-2、B

在这里,很像个女藻子呀?

5-3、我的屋子,好长时间没见你的影子,怎么3医觐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

6-1、

①Wk表明这是一个瞽通的百姓家庭,呼应首联的“寻常百姓家".②“旧k是小燕子嗣利找到前f住过的人家的标

松③“旧帝与上句中的~新燕”均为名词,词性根对,符合诗歌的对仗要求.④表现了主人对燕子的喜爱,人与燕子的和

督关系.(签到三点即可)

示例:春雨维a,〃黍子扑扇着翅脸着衔泥筑嫌,细雨沾湿了双翅,嘴上衔卷的泥土还芾着落花的芳贵.(意近即可)

6-2、

四、情景默写(共1题;共1分)

【第1空】水击三千里

77、【第2空】身扶摧而上有九万里

【第1空】下有冲波逆折之回II

7.2、【第2空】接霜宸甥S片

【第1空】风象天鬲朝京

7.3、【第2空】渚清沙白鸟飞回

【第1空】smits

7.4、【第2空】:!源南飞

第10页共11页

【第1空】可堪加馆闭春寒

7.5、【第2空】杜鹘声里斜阳暮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4分)

8-1、B

六、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9-1、

【一啦】

专注的力量

古往今来,苕行答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学习成功的秘快是什么?每个人的回答可能不一样,但是成功去都痈有f共同的品

演,那就是专注!什么JS专注呢?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做好T牛事,专注就是长时闾的全力以赴,专注就是一,■惠坚持不除.

榜目的决碎体.科学家几十天甚至几百天,重爱着一个实验是一W注;学生每天上八节课,年节课都能认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