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的自然环境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的自然环境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的自然环境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的自然环境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的自然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的自然环境

基础知识

一、自然环境描写

1.描写技巧

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在的事物,"虚"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

正侧结合、点面结合。

②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工笔(精雕细刻、浓墨重彩,

也叫细描)、细节描写。

③色彩的渲染、衬托等。

2.修辞角度

借助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排比、通感等修辞

手法来描写。

3.写景角度

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从形、声、色、味

等角度对景物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

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平视,等等。

③写景顺序一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

高)、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等。

【例1】阿城《溜索》文中节选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

析其表现特色。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

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灵灵而来,

原文段落深远似涓渭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

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

冉不敢向下看

"怒;1自西北天际壳壳而来,深远似

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

气”既有粗笔勾勒整体气势,又有"亮

描写技巧角度

亮""隐隐"等细处着墨,突出峡谷

险峻气势,这是白描与细描相结合手

"怒江自西北天际灵灵而来”是视

觉;"深远似渭涓细流,隐隐喧声腾

感觉角度上来"是听觉;"俯望那江,蓦地心

中一颤,冉不敢向下看"是感觉,为

内心感受

与景角度

"万丈绝壁垂直而卜,驮队原来就在

观察角度这壁顶上",可见是以壁顶为观察点

的定点观察

"万丈绝壁垂直而卜"是仰视,"俯

写景顺序

望那江……不敢向下看"是俯视,可

见,写景顺序是由高到低;从"怒江

自西北天际……一派森气"可以看出

写景W页序是由远及近

【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运用白描和细节描写相结合手法,变换视

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运用衬

托的手法,描绘出驮队身处悬崖绝壁时的险境,表现了对驮队中人员

英勇无畏精神的赞扬

[例2]分析此处景物描写的手法。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软乃,碧波像

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

船艄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

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

原文段落

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

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

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

亲为什么不来

"渐闻橹声软乃",在河中能听到

"橹声",说明周围很静,橹声软

乃,船头水声,断续语声,声音多

巧角度

而杂,正是这行船中的琐碎细小之

声反衬出周围环境的"异样地宁

适",以声衬静

"碧波像大匹软缎"是明喻,形象

修辞角度

生动地写出了碧波的舒展柔软

"渐闻橹声软乃”"船头的水声,

船艄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是听觉;

"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两

感觉角度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

袅”是视觉「迎面的风又暖又凉"

写景角度

是触觉,视觉听觉触觉相结合写

景,白声白色

观察角度站在船上定点观察

先看到波浪,后看到两岸山色,观

写景顺序

察角度由近及远

【答案】①运用比喻(碧波像大匹软缎)、反衬(橹声、水声、人语

声反衬"异样地宁适")等手法描写景物,形象生动,动静相宜。②

站在船上赏景,观察角度由近及远,从听觉(橹声、水声)、触觉(风

"又暖又凉")、视觉(碧波、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的

角度描写景物,白声白色,使人如身临其境

二、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方面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表现地域风光、时代气

息、审美意蕴;③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小说都有一定的情感基

调,也有一种特定的氛围,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故

事的氛围,或喜庆,或清冷,或悲凉,用以感染读者;④暗示社会环

人物方面

①为人物出场做铺垫,暗示人物身份;②烘托人物性格或心理;

③暗示人物命运;④为人物活动提供广阔的生活背景

情节方面

①展开、推动、暗示情节发展,使情节集中;②作为情节发展的

线索;③与标题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④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或制造悬念;⑤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的内容(为下文……

做铺垫),与结尾呼应;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的内容呼应,

使文章结构完整;⑥舒缓了叙述节奏

主旨方面

①起到象征作用;②揭示、暗示、深化主旨

【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到描写自然环境的具体语句,分析其特点。因为自然

环境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用往往是一致的。

第二步:找准分析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分析自然环境

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以及环境本身等多个角度去考虑。

第三步:按照答题的格式,组织语言,规范答案。

【答题模板】

(1)指向环境:交代……时间(背景),营造……氛围,渲染……

气氛。

(2)指向情节:推动……发展,暗示......转换,为……做铺垫,为……

埋下伏笔。

(3)指向人物:B音示……思想,侧面写……性格,烘托……心理。

(4)指向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深化……主旨。

模拟训练

到梨花屯去

何士光

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

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

味……

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

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

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

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

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

正上到车上来。

"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

中有和解的意味。

老赵谨慎地回答:"是。"

"去包队吗?"

"是。胜利大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

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

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

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

"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

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

呐!"

"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

"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

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

"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

压力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

挖的,我负责!"

"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

"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

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

“哪一篇?"

"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

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层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

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

路转了一个大弯——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

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现出来,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坡口……

"正是这样嘛!"谢主任点头,"那条沟,责任由我负!"

"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

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不成!责任归我负!"

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

步。

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

声...

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定

产到组"中出现的种种偏差,等等。后来,拉起家常来了……

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

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停一停!"

老人家把缰收住了。

"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

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锌印的泥土静

静地横陈着,吸收着阳光,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

心脾的气息……

看不见那条沟。

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

"唆?"老人家听不清。

老赵大声说:"沟一一挖过一条沟啊!"

"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

前年的事喽,立冬后开挖的。分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

一截。我都有一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

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现

在沟在哪里?"

"哪里?"老人家摇着头,"后来填了嘛,去年,开春过后……"

谢主任问:"哪个喊填的?"

"哪个?"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没有哪个。是我们六

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就让它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唔,

先是抬那些石头。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肩膀最

硬……”

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这位老人也有着对

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时不大有机会说话,一旦有人听,他们

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有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