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22学年高三语文二模卷_第1页
金山22学年高三语文二模卷_第2页
金山22学年高三语文二模卷_第3页
金山22学年高三语文二模卷_第4页
金山22学年高三语文二模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2)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屈原《_______》)(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象之后而生发赞叹和联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2、按要求选择。(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儒家伦理的最高范畴是“仁”,儒家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儒家所谓道,不同于道家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意味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源自“道”的要求,是儒家思想中最具范导性的原理。①这个边界就是《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②儒家之道是“中庸之道”③道家之道是“有”与“无”的联结与辩证④是一条“无过无不及”于某种边界的道路A.②③①④B.③④①②C.③②④①D.②④①③(2)下面是某高中学校文学社社长草拟给高校一位《乡土中国》研究专家的邀请函。以下4处画线句中,表达恰当的一项是()。(2分)尊敬的***教授:您好!我是**学校的文学社社长。[甲]您的大名,如雷贯耳。您对《乡土中国》的研究很有造诣。4月23日下午,我校将举行读书节开幕式,诚邀您做《乡土中国》读后感写作的辅导报告。[乙]无论如何,您一定要千方百计过来。随函寄去10篇《乡土中国》的读后感,[丙]我有一篇屈居其中。[丁]请您拜读和赐教,不胜感激。我和同学们热切期待您莅临指导!***2022年4月20日A.甲B.乙C.丙D.丁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文艺批评缘何变成文艺表扬李舫①任何一个时期,文艺批评都须恪守客观公正的最高原则。作家张炜曾说:“我们对一部作品可以不谈,但不能把糟糕的作品说成好的作品,这是我们的基本底线。”然而今天,最高原则的退据失守一定令他失望,准确地说,文艺批评也许忘记用最后的沉默来表达拒绝的尊严。②当下的文艺界,这样的场景似乎并不陌生:一出剧作问世,一些观摩会、座谈会便接踵而至,“大师”“绝唱”“高山仰止”“辉煌史诗”的溢美之词扑面而来。对文艺家,这样的景象几乎见怪不怪:一部新作出炉,一批充满阿谀、奉承的评论文章便蜂拥而上,“力作”“经典”“流芳百世”“名垂青史”的重磅评语数不胜数。③创作与批评俨然成为孪生兄弟、双子星座。在新书的腰封上,我们看得到文艺批评的深度阐释;在新片的花絮里,我们听得到文艺批评的卖力唱和;在新剧的发布会中,我们看得到文艺批评的躲闪腾挪;在新戏的研讨会上,我们听得到文艺批评的巧舌如簧——在大大小小的文艺创作中,我们都不难发现文艺批评如影随形般地鼓噪喧嚣,从难点答疑到热点聚焦,从审美感悟到学科建设,文艺批评无所不能、无孔不入,“走穴”的文艺批评越来越多,“赶场”的文艺批评越来越滥,夸夸其谈、言之无物的溢美现象汹涌成灾。不知从何时开始,文艺批评演变为文艺表扬,文艺表扬退化为文艺吆喝,文艺吆喝沦落为文艺交易。④文艺批评缘何变成文艺表扬?答案也许并不复杂,人情的传统、权力的寻租、利益的绑架、原创的不足……这些造就了文化建设的好大喜功,也造就了文艺批评的虚假繁荣。文艺批评,不再是在相互辩诘中彼此促进,而是借助肉麻吹捧,自说自话;不再是在相互交锋中认识真理,而是捞取名声资本,哗众取宠;不再是在相互砥砺中辨别是非,而是变得顾影自怜,故步自封。文艺批评的时尚化、边缘化、口语化、低俗化,批评家对于重大文化现象的缺席、缺位、失语、乱语,使批评载体滑向媒体化、口号化、红包化、核心刊物化,这些是文艺批评丧失生命力、降低文化品位的重要原因。大大小小的文艺圈子不仅在分割领地,更在瓜分利益;愈来愈狭隘的文艺批评正在变成少数人的交易专利和交际工具。⑤文艺批评本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借助文艺学剖析文艺或借助文本探讨文艺的研究方法。“批评”包含着最基本的两个要素:“批”与“评”。创作与批评,归根结底是一种架构于相互信任之上的价值判断,文艺家因为信任建立了与批评家的阐释关系,受众因为信任建立了与文艺家和批评家的鉴赏关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文艺批评已经丧失了这种基本的文化自觉和道德自律,从狭隘的个人需要和利益驱动出发,表现为一种热热闹闹的肤浅,创作、受众、批评之间由此出现严重的信任危机。⑥历史上文化的昌盛也总是伴随着批评的活跃。批评的繁荣会将社会引向光明,批评的萧条则会让社会滑向黑暗。曾有学者反思,何以20世纪早期文艺界出现了大师辈出、群星璀璨的生动局面?应归功于当时尖锐的文艺批评、激烈的文艺争鸣。正是在这种批评和争鸣中,一个又一个新学说纷纷涌现,一个又一个文艺家亮丽登场。然而今天,我们的文艺批评,不再有循循善诱的耐心、拾遗补缺的宽厚,更不再有秉烛观幽的洞彻、怒剑出鞘的锋芒,文艺创作的勇气和风骨,正在文艺表扬的温柔乡里慢慢消融。⑦其实,文艺批评不仅是一种人文学科,更是一种人生哲学,是对于天地生死的追问和呈现,关乎命运,关乎心灵,关乎希望,更关乎民族和未来。2013年秋天,93岁的文学批评家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辞别尘世。他的离去让整个德国唏嘘不已,包括德国总统在内的数百名社会政要、文化名流自发为他送行。这位挂满勋章的批评家是德国文化的“孤本”,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面孔众所周知,一位小说家甚至用一句笛卡尔式的话来赞誉他的地位:“他评论我,所以我存在。”可以说,对于德国来说,赖希—拉尼茨基的存在,不仅是文学的一面旗帜,更是文化的一颗良心。⑧期待我们的文艺批评,葆有更多这样的旗帜和良心。(2013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3.第③段中的“孪生兄弟、双子星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当前文艺批评的乱象与文艺批评者的不尽责是有关系的。B.“表扬”不属于文艺批评,因“表扬”会造成虚假繁荣。C.当前文艺批评沦为文艺赞美,其原因看似简单,实则复杂。D.文艺批评是借助文艺学剖析文艺或借助文本探讨文艺的研究方法。5.能够根据本文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3分)A.当下文艺批评界乱象丛生,只有表扬而没有批评。B.文艺批评只要不再是“肉麻吹捧”就会走向繁荣。C.创作者与批评者相互共生,没有批评就没有创作。D.尖锐的文学批评和争鸣是有利于文艺大师出现的。6.第⑥⑦两段中的两个事例能否相互替换?请加以分析。(5分)7.《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在探春的倡议下,宝钗、黛玉、迎春、惜春、宝玉、李纨等七人成立了“海棠社”。他们各自起了雅号,然后黛玉、探春、宝钗、黛玉开始写诗,李纨对四人的诗作进行评价。从此,一群富有才气的红楼儿女写诗评诗、吟咏唱酬,成为红楼中的一抹亮色。书中写道——宝玉道:“稻香老农(李纨)虽不善做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众人都道:“自然。”依据全文信息,判断以上有关《红楼梦》“海棠社”的简介及“书中写道”的内容,是否属于“文艺批评”的范畴?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5分)琴师岑燮钧1我们小的时候,住在县剧团里,父亲是团里的琴师。2有一阵,父亲总是晚回来,母亲知道他是给团里一个小姑娘马玉娘拉琴后,就时不时跟父亲吵架。3有一回,她拍着巴掌骂道:你以为你是好人,好人会被撵到乡下来?父亲似乎恼羞成怒,一个反手巴掌甩了过去,母亲摸着脸,张牙舞爪地扑了上来。4从此,但凡要吃饭了,我就跑去叫父亲,我怕母亲去闹。5父亲对马玉娘很耐心,我经常听到他说道:对,对,就这样唱,唱高音时,可以用气息托着,若断若续……云派唱腔就是这样的特点,像云一样,飘若游丝……6那时,剧团青黄不接。老演员经过文革的耽搁,有的荒废了,有的形象不行了,正需要年轻演员顶上去。7终于,马玉娘成了剧团的主角,可她的神态总是幽幽的。母亲是团里烧饭的。她不喜欢马玉娘,她喜欢李铁梅一样的,人精精神神,嗓子脆亮脆亮的。父亲不屑地说:你知道什么。8果然。马玉娘渐渐地红了起来。9有一天,大家都知道了,马玉娘要调到省里去,她被省团的云老师看中了。10那天,父亲倒了酒慢慢地喝着,直到我们都吃完了,他还在喝。母亲催了几次,父亲喝道:你有完没完!11大概是半年后,有一晚,我们听到敲门声,母亲走出去,一会儿转身向里喊道:马玉娘来了!12父亲既没激动,也没热情,只是淡淡说,坐。马玉娘说了些省团的事,父亲只是“嗯”“噢”“啊”地应着,有时点点头。临到马玉娘要走时,他说:东西拿走!马玉娘说,只是一点点意思!父亲说:以后,你拿东西,就别来了。人家说这话是客气话,可是父亲却是一本正经的,弄得马玉娘很下不来台。父亲把东西硬是拿了出去,然后关了门。门敲了几下,然后听到马玉娘走了。13母亲看看父亲,白了他一眼。14本来,剧团刚刚有点生气。可是,马玉娘一走,又黯淡下去了。一个好演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15后来,马玉娘托团里的一个老同事,给父亲捎来一把新的胡琴。父亲试了一下,收下了。16马玉娘越来越红,新戏一个接着一个。可是,父亲越来越落寞,因为剧团解散了。17父亲的最后两年是在省城度过的。母亲殁了,他也老得很快。他的心脏不行,把他一个人放在乡下,不放心,于是,我叫他来。起先,他不肯,我哭着“骂”了他,他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肯跟我了。来的时候,他把那把胡琴带上了。18我给他打开了戏曲频道。那时,乡下没有数字电视,戏曲频道是收不到的。我给他说,戏曲频道里经常有马玉娘的戏。她现在是省团的当家花旦了,还得了梅花奖。19第二晚,果然看上了马玉娘的大戏。父亲一边看,一边给她打拍子。我问父亲,她唱得好吗?父亲点点头,说好,比原来更好了。她原来的嗓音里有一层翳,现在这一层翳散了,但又没完全散,就有了一种幽咽的美。这种嗓音,比起单纯的声音来,更有回味。戏曲讲的就是这么一个味。这一晚,父亲的话特别多,我从来没见他讲过这么多话,还讲得很有兴致。20他以前是一个多么寡淡的人啊,一天说不了几句话。父亲说,当初,她因为是新招的,高音上不去。差点被刷掉。是他,力排众议,帮她另选流派,练唱三年,终于练出了一条像云致秋那样的幽咽婉转别具一格的嗓子……21我告诉他,你知道吗,玉娘姐家就在我们前面的一个小区。我指着前面的灯光说,喏,就是那边高楼上亮灯的地方。22父亲顿了顿。说,这么近啊……23父亲身体越来越不好,每次我提及让玉娘姐来看看他,可他总是摇摇头。他不愿麻烦人家。24父亲平平静静地走了。25父亲去世后第三天,马玉娘摸到我家来,捧着两束花。她是从朋友圈里看到这消息的,说真不知道老师就住在离她家这么近的地方——真是太过意不去了。26我说,父亲临终前,一直看着你的小区,可是,他就是不让我告诉你。27她的眼圈红了,说,我知道,我知道,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走到父亲的遗像前,献上两束花,深深地鞠了一躬。28她说,另一束花是云老师的。然后,她转发给我一张照片,说你看看。29我第一次看到了父亲文革前的照片:他在给云致秋操琴……(选自《四川文学》,2017年第12期)8.小说第12段画线句子叙写父亲接待马玉娘到访的情景。其语言表达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3分)9.分析第19段“看戏、评戏”的情景对塑造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3分)10.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耐人寻味。请赏析其妙处。(4分)11.学校文学社公众号的“最感人小说”栏目将刊发本作品,并配发一段推荐语。作为该栏目编辑,请你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推荐语。(5分)(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苏轼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①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注]①蕲(qí)水:水名,流经湖北蕲春县境,在黄州附近。②障泥:马鞯,垂于马两旁以挡泥土。12.下列作品与本词在意境上类似的一项是()。(1分)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B.《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C.《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D.《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13.对序及本词,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序中写特定时间段的景物,扩展了本词语句所展现的意境。B.“弥弥”“隐隐”形象地表现出春水涨满、层云淡淡的特点。C.“溪”作量词,将无边风月融入一溪,化大为小,令人惋惜。D.“杜宇”句以声衬静,表现空山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14.词中“解鞍欹枕绿杨桥”和序中“及觉已晓”,与《赤壁赋》中“(客与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均借“睡眠”体现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二者的异同。(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①赵瞻,字大观,其先亳州永城人。父刚,太子宾客,徙凤翔之盩厔①。瞻举进士第,调孟州司户参军,移万泉令。捐圭田②修学宫,士自远而至。又以秘书丞知永昌县,筑六堰灌田,岁省科敛数十万,水讼咸息,民以比召、杜③。②英宗治平初,自都官员外郎除侍御史。诏遣内侍王昭明等四人为陕西诸路钤辖,招抚诸部。瞻以唐用宦者为宣慰使后世以为至戒宜追还内侍责成守臣,章三上,言甚激切。会文彦博、孙沔经略西夏,别遣冯京安抚诸路,瞻又请罢京使,专委宿将。夏人入侵王官,庆帅孙长卿不能御,加长卿集贤院学士,瞻言长卿当黜不宜赏,赏罚倒置。京东盗贼数起,瞻请易置曹、濮守臣之不才者,未报。乃求退,力言追还昭明等,英宗改容,纳其言。③初,元丰中,河决小吴,北注界河,东入于海。神宗诏,东流故道淤高,理不可回,其勿复塞。乃开大吴以护北都。至是,都水④王令图请还河故道,下执政议。瞻曰:“自河决已八年,未有定论。今遽兴大役,役夫三十万,用木二千万,臣窃忧焉。朝廷方遣使相视,若以东流未便,宜亟从之;若以为可回,宜为数岁之计,以缓民力。”议者又谓河入界河而北,则失中国之险,昔澶渊之役,非河为限,则北兵不止。瞻曰:“王者恃德不恃险,不闻以河障外国。澶渊之役,盖庙社之灵,章圣之德,将相之智勇,故敌帅授首,岂独河之力哉?”后使者以东流非便,水官复请塞北流,瞻固争之,卒诏罢役,如瞻所议。④洮、河诸族以青唐首领浸弱可制,欲倚中国兵威以废之,边臣亟请兴师。瞻曰:“不可。御外国以大信为本,且既爵命之,彼虽失众心,无犯王略之罪,何辞而伐之?若其不克,则兵端自此复起矣。”乃止。⑤五年,卒,年七十二。太皇太后语辅臣曰:“惜哉,忠厚君子也。”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曰懿简。(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有删节)[注]①盩厔(zhōuzhì):县名,在今陕西省,现在写作“周至”。②圭田:古代卿﹑大夫﹑士供祭祀用的田地。③召、杜:召康公,文王庶子;杜伯,杜国君主。二人均为西周上大夫。召杜二公,布宣教化,断狱除讼,深得民心,辅佐周王室,屡施善政。④都水:《汉书·百官公卿表》王先谦补注:“都,总也,谓总治水之工,故曰都水。”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又以秘书丞知永昌县()(2)不闻以河障外国()16.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2分)(1)洮、河诸族以青唐首领浸弱可制()A.渗透B.浸染C.假如D.渐渐(2)若其不克,则兵端自此复起矣()A.能够B.克制C.战胜D.期限17.第②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瞻以唐用宦者为宣慰使后世以为至戒宜追还内侍责成守臣18.把第④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御外国以大信为本,且既爵命之,彼虽失众心,无犯王略之罪,何辞而伐之?19.第③段中都水王令图请求恢复黄河故道,赵瞻对此予以否定。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赵瞻是如何说理的。(4分)20.第⑤段提到太皇太后评价赵瞻是“忠厚君子”。请结合第①②段赵瞻的相关事迹,分析太皇太后心中“忠厚君子”的具体表现。(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沔州秋兴亭记(唐)贾至①在阳而舒,在阴而惨,性之常也;履险而栗,涉夷而泰,情之变也。观揖让而退,睹交战而竞,目之感也;闻《韶》、《濩》①而和,聆郑卫②而靡,耳之动也。夫其舒则怡,惨则悴,栗则止,泰则通,退则无咎,竞则有悔,和则安乐,靡则忧危,性情耳目,优劣若此。故君子慎居处,谨视听焉。②沔州刺史贾载,吾家之良也。理沔州未期月,而政通民和。于听讼堂之西,因高构宇,俯视沧浪之浸,阅吴蜀楼船之殷,览荆衡薮泽之大。自公退食,游焉息焉。图书在左,翰墨在右,鸣琴洋洋,亦有旨酒,性得情迁,耳虚目开。□处动则倦,理倦莫若静;处静则明,惟明以理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今沔州灵府③怡而神用爽,政是以和。观其前户后牖,顺开阖之义,简也;上栋下宇,无雕斫之饰,俭也。简近于智,俭近于仁,仁智居之,何陋之有?况乎当发生之辰,_______,见莺其鸣矣;处台榭之月,_______,见暑之徂矣。洎摇落之时,_______,见火之流矣;值严凝之序,_______,见雪之纷矣。政成讼清,体安心逸,而诗人之兴,常在四时。四时之兴,秋兴最高,因以命亭焉。③余自巴邱征赴宣室,歇鞍棠树之侧,解带竹林之下,嘉其俯仰,美其动息,乃命进牍抽毫以记之。[注]①《韶》、《濩》(hù):泛指雅正的古乐。②郑卫:泛指淫靡的音乐。③灵府:内心。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中的虚词是()。(1分)A.则B.因C.且D.然22.分析第①段的论证思路。(3分)2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②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①则纳清风于洞户②则目素彩于檐楹③则俯颢气于轩槛④则攒秀木于高砌A.④①③②B.①②③④C.②④③①D.③①④②2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孙公元规以言事南迁,移守此郡,考政之始,众务毕举,乃历访雄胜之地,以图燕休。……李君然明之来,刷剔隐滞①,纲条一心,吏民晓然,逾年甚便,然后思有所以自适,且将以风迹留遗乎后人。(宋苏舜钦《处州照水堂记》)注:①刷剔隐滞:指整治隐藏的弊端。沔州刺史贾载的为官做法在封建社会中有一定的普遍性。材料中苏舜钦提及的孙元规、李然明二人,就与贾载相同。请结合材料和本文,简要评析这类共同做法所蕴含的价值意义。(4分)三写作(70分)25.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有所恃而失之于大意,反不如无所恃更有益。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2021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控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积累应用10分1.(5分)(1)见贤思齐焉(2)哀民生之多艰离骚(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评分说明:每空1分,多字、少字、错别字,都不得分。2.(5分)(1)A(3分)(2)A(2分)二、阅读70分(一)16分3.(2分)低劣的文艺作品与奉承的文艺评论(文艺表扬)。4.(2分)B5.(3分)D6.(5分)不能。第⑥段列举我国20世纪早期文艺界大师辈出、群星璀璨(1分),意在强调(活跃的)文艺批评对文化昌盛的影响(1分)。第⑦段列举德国文学批评家拉尼茨基去世后整个德国的嘘唏不已(1分),意在强调(优秀的)文艺批评更关乎民族和未来。(1分)这两个例子,从论证过程来说,是逐层深入的(1分)。评分说明:举例和作用各2分,逐层深入1分。7.(4分)答案示例:属于“文艺批评”的范畴。稻香老农(李纨)虽不善做(诗)却“善看”(诗),暗含着本文所说的文艺批评与创作相互促进的关系。“又最公道”,契合本文所说的文艺批评要恪守客观公正的最高原则。“你就评阅优劣”,与本文中所说的要批评、表扬兼具,要敢于分出优劣的观点一致。一群富有才气的红楼儿女写诗评诗,成为红楼中的一抹亮色,预示着文艺批评关乎心灵和希望,将人生引向美好。评分说明:看法和理由4分,1点1分。要结合材料,根据本文信息来做出判断,说明理由。(二)15分8.(3分)参考示例:将父亲接待马玉娘的话语融合到叙述语言中,省去衔接性的叙述语言,使得行文更加简洁。同时,父亲的话多用短句或“独词句”,凸显沉默寡谈、为人低调的特点。三言两语,凸显人物的个性。评分说明:语言表达特色2分,表达效果1分。9.(3分)参考示例:本段描写父亲“看戏、评戏”的情景,与前文弟子调走,剧团解散后落寞的父亲形象形成对比,(1分)既刻画出父亲的慧眼识才和专注艺术(或艺术造诣高),(1分)又突出父亲甘为人梯的高贵品质(或美德)。(1分)评分说明:从三个角度分析其作用,每个角度1分,意思接近即可。10.(4分)参考示例:(1)悬念落实,心情释然——揭示了前文让马玉娘代为“父亲遗像”献花、父亲按照云派唱腔指导马玉娘练唱的原因。(2)展现“我”明白缘由后的激动、敬佩、怀念等复杂情感。(3)丰富人物形象,衬托人物品质——(文革前曾为云致秋操琴)烘托父亲琴艺精湛,侧面衬托甘为人梯、提携后进的优秀品质。(4)和开头呼应。(5)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评分说明:写出任意4点,每一点1分,意思接近即可。11.(5分)参考示例:即使在文革期间被下放到乡里且不被妻子理解,却依然对新秀耐心指导;只要有利于后辈成长,即使剧团处境艰难,也不阻止新秀被高一级剧团挖走;即使后来与弟子相隔很近,也不去打扰……慧眼识才,甘为人梯,专注艺术,隐忍低调的美德,深深感动着我们。现将该小说推荐给大家,希望也能感动大家。评分说明:有主要情节的简介;语言有感染力;符合情境要求;100字左右。(三)8分12.(1分)B13.(2分)C14.(5分)答案示例:《西江月》描绘了作者置身于清风明月溪水构成的月夜仙境图,“解鞍欹枕”不觉醉眠,表达了作者沉浸于自然,忘却世俗纷扰的自适快乐;(2分)《赤壁赋》在主客问答中实现思想的突围,主客相与枕藉醉眠于舟中,表达了在物与我皆无穷的理趣中的畅快释然。(2分)二者均蕴含着作者以顺处逆、乐观豁达的襟怀。(1分)评分说明:分别描述不同情感,各2分;共同情感概括,1分。(四)20分15.(2分)(1)主管,担任……知县(2)阻隔,抵挡16.(2分)(1)D(2)C17.(3分)瞻以唐用宦者为宣慰使/后世以为至戒/宜追还内侍/责成守臣评分说明: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18.(5分)抵御外国要把诚信作为根本,况且(朝廷)已经用官爵任命了他,他虽然失去了民心,(却)没有违犯(或冒犯)大王谋略的罪过,(我们)有什么理由(来)讨伐(或攻打)他呢?评分说明:“以……为”,“爵”,“虽”,“犯”,“伐”,每个单句一个扣分点。19.(4分)参考示例:赵瞻先以事实为依据,指出黄河回流的好处难有定论(1分);接着假设现在突然大兴土木,会带来劳民伤财的不良后果来警示对方(1分);然后以退为进、采用缓兵之计,提出可派遣使臣进行考察后,再依据具体情况而从长计议(1分)。另外,又针对那些议者的“回流古道”有利国防的观点,从道理和事实两方面进行了反驳,还运用反问句来加强语气。(1分)评分说明:1点1分,说理有层次,指出说理的方法和内容。20.(4分)赵瞻一心为民(或心系百姓),如捐圭田修学宫,兴办教育;筑堰灌田,减少百姓赋税,平息水讼。(2分)赵瞻直谏为国,如劝谏皇上要知人善用,才能避免诟病;直谏皇上应赏罚分明。(2分)评分说明:“厚”主要针对百姓,为百姓着想,“忠”主要针对君王,为君王(国家)着想。能够揭示“忠厚”的内涵,有事迹的概括,各2分。(五)11分21.(1分)C22.(3分)参考示例1:首先指出“在阳而舒、在阴而惨”是人之常情,“履险而栗、涉夷而泰”是情感的变化(1分);接着从视觉、听觉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状态的原因(外物刺激人的感官,引起内心的波动,进而导致人的精神状态的优劣之别)(1分);最后(在此基础上)推断出君子要谨慎选择居所、选择视听的观点(1分)。参考示例2:首先,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性情目耳”变化的情态(1分);然后,论述正反两方面带来的截然不同的优劣之分(1分);在此基础上,得出君子要慎居处、谨视听的观点(1分)。评分说明:论证思路1点1分。23.(3分)A24.(4分)参考示例:在政务取得一定成果之时,然后才寻找雄胜之地、建造休闲之所,以求悠然适意(2分)。这充分展现其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以及高超的审美情操和高雅的生活情趣(2分)。评分说明:共同做法2分,价值意义2分,意思接近即可。三、作文70分参照2021年高考上海卷评分标准。附参考赏析文:《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词。作者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小序叙事简洁,描写生动,短短五十四字,即写出地点、时间、景物以及词人的感受。它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篇写得很优美的散文,可与其《记承天寺夜游》媲美。上片头两句写归途所见:“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弥弥,是水盛的样子;层霄,即层云。春夜,词人在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由于明月当空,所以才能看见清溪在辽阔的旷野流过。先说“照野”,突出地点,明了月色之佳。用“弥弥”形容“浅浪”,就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现出来了。广阔的天空还有淡淡的云层。“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说云层隐隐约约在若有若无之间,更映衬了月色的皎洁。野外是广袤的,天宇是寥廓的,溪水是清澈的。在明月朗照之下的人间仙境中,诗人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此两句暗写月光。“障泥未解玉骢骄”,是说那白色的骏马忽然活跃起来,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荐,垫在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以遮尘土。《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障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曰:‘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渡。”词人在这里只是写了坐骑的神态,便衬托出濒临溪流的情景。把典故融化于景物描写之中,这是很成功的一个例子。此时,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我欲醉眠芳草”,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喜悦心情,可以说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过片二句,明写月色,描绘从近处观赏到的月照溪水图,更进一步抒发迷恋、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溪”作一个量词,巧妙又无痕地把风,月与溪融为一体,并洗去了风尘世俗之感。琼瑶,是美玉,这里比做皎洁的水上月色。可惜,是可爱的意思。微风轻轻吹拂,溪中波光粼粼,水月交辉,真像缀了一溪晶莹剔透的珠玉。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径以月色为“琼瑶”。由于感情的挚浓,使比喻的客体升到了突出的地位,因而它的形象显得更鲜明,更生动。这种表现手法是从生活中来的,不背理,更不违情。月色皎洁,加之以醉人痴语,怪不得异想天开,这是“理”;十分珍惜美好的月色,这是“情”。“情理交至”,这就更巧妙地揭开了词人所追求的精神世界的帷幕。这个境界是极为幽美、静谧、纯洁的,如果有一丁点儿外物羼入,就会被损害,被践踏。此句以独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传神地写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静、人之喜悦赞美。“解鞍欹枕绿杨桥”,写词人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少休”。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及至醒来,“杜宇一声春晓”,春天的黎明又是一番景色了。这个结尾如空谷传声,余音不绝。妙在又将展现一幅清新明丽的画卷,却留下空白,让读者自己用丰富的联想去感受它。作者在词中不去写“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的景致,而是通过描写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睛的提示。这是因为他是从杜鹃啼叫声中醒过来的,由杜鹃之啼才首先感到这空山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词人真实地记录了他第一次难忘的感受,因而也就给读者留下了第一次动人的印象。此词所描绘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中,处处有“我”之色彩,景物成为塑造“我”的典型性格的凭据。词人不论是醉还是醒,是月夜还是春晨,都能“无入不自得”,随意而成趣,逐步展示词的意境。作者善于把意和境浑然凝结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读来回味无穷,令人神往。附参考译文:《赵瞻传》赵瞻,字大观,他的祖先是亳州永城县人。父亲赵刚,做太子宾客,迁居风翔府周至县。赵瞻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孟州司户参军,(后来)改任万泉县县令。他捐献出自己用于祭祀的田来修建学宫,(不少)学士从远处(闻名)而来。(他)又凭借秘书丞的身份(上调)去做永昌县的知县,(组织百姓)修筑了六条河堰灌溉农田,每年(给百姓)节省数十万赋税,因灌溉水源产生的官司或纠纷都平息了,(当地)百姓把他与召、杜两个贤臣相提并论。英宗治平初年,(赵瞻)由都官员外郎担任侍御史。(英宗)下诏派宦官内侍王昭明等四人担任陕西各路钤辖,招纳安抚各部。赵瞻认为唐代用宦官做宣慰使者(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后世(应当)把(这)作为最值得警戒的做法,(皇上)应该追回宦官,任用守臣。(赵瞻)多次向皇上奏疏,言辞非常激切。适逢文彦博、孙沔做西夏经略使,另派冯京安抚各路官员百姓,赵瞻又请求罢免冯京的使者职务,专门委托有威望的老将(代理)。西夏入侵王官,庆帅孙长卿不能抵抗,(皇上反而)加封长卿做集贤院学士,赵瞻(对皇上)说应当贬退长卿而不应当奖赏,(皇上这样做是)颠倒了赏与罚(的标准)。京东发生多起盗贼起事,赵瞻请求更换曹、濮两地没有才能的守臣,(皇上)没有回应他的请求。于是,(赵瞻)要求告老还乡,力谏应追回内侍王昭明等(四人),英宗改变了神色,采纳了他的意见。当初,元丰年间,黄河在小吴决口,向北流入界河,向东流到大海。神宗下诏书,东流入海的旧道淤泥很高,不能回流,还是不能再让它堵塞。于是,开大吴来保护北都。这时,都水王令图请求恢复黄河故道,下达执政官讨论。赵瞻说:“从黄河决口到现在已经有八年,没有形成定论。现在突然进行大工程,(需要)三十万劳工,用二千万木料,我私下担忧这件事。朝廷可派使臣察看情况,如果认为河水向东流不便,应该立即听从他们的话;如果认为可以回流,应该制定几年的计划,来减轻民力。”讨论的人又认为黄河汇入界河向北流,就会失去中原的险要屏障,过去的澶渊之战,(如果)不是黄河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