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学:非选择题答题策略_第1页
2024年高考化学:非选择题答题策略_第2页
2024年高考化学:非选择题答题策略_第3页
2024年高考化学:非选择题答题策略_第4页
2024年高考化学:非选择题答题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化学:非选择题答题策略

答题策略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中信息方程式书写

试题以反应现象、物质性质、元素价态变化、氧化剂得失电子

数目等信息呈现出来,书写方法是:

(1)信息提取:依题给信息找出已知的反应物和产物,确定反应

类型。

(2)联想推理:根据原子个数守恒或物质的特征或元素价态变化

特点及微粒存在形式填写出未知产物。

(3)配平:缺少的物质一般用H2O.H+、OH」填补。

2.工艺流程中原料预处理

原料预处理的常用方法

方法目的

减小固体的颗粒度,熠加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反

研磨

应速率

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碱、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个别盐等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

酸浸

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碱浸除去油污,溶解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⑴加入Na£Ch固体预热使酸性氧化物(如SKh、B。、V。等)和

两性氧化物(Ah。,CnO3、幽等)转化成可溶性盐

盐溶

(2)加入NHQ1固体加热,使一些盐如\lnCO3、FeCOs、\fgCO3和碱

性氧化物(如辗9、FuO?等)转化成可溶性盐

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

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如加入

燃烧

MnCh使FeS?中Fe、S元素被氧化)、分解等

3.工艺流程中反应条件的控制

常见反应条件的控制及目的

(1)控制溶液的pH

①控制反应的发生,增强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或改变水解

程度。

②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

淀。

a.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

淀。如若要除去A13+、MM+溶液中含有的Fe2+,先用氧化剂把

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pH。

b.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H+反应,使溶液

pH增大;不引入新杂质。例如:若要除去CM+溶液中混有的

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Ch等物质来调节溶液

的pHo

(2)控制反应的温度

①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②控制平衡移动方向。

③控制固体的溶解与结晶,如趁热过滤能防止某物质降温时析

出。

④促进溶液中气体的逸出或实现蒸储。

⑤防止或实现某物质水解或分解。

⑥使催化剂达到最大活性。

⑦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3)调节反应物的浓度

①根据需要选择适宜浓度,控制一定的反应速率,使平衡移动

有利于目标产物的生成,减小对后续操作产生的影响。

②反应物过量,能保证反应的完全发生或提高其他物质的转化

率,但对后续操作也会产生影响。

(4)控制反应体系的压强

①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②影响平衡移动的方向。

(5)使用催化剂

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4.工艺流程题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从溶液中获取晶体

从溶液中得到带结晶水的晶体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

滤、洗涤、干燥。

(2)产品的提纯

①洗涤剂的选择

洗涤试剂适用范围口的

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着的XX杂质;可适当

冷水产物不溶于水

蒸降低固体因为溶解而造成的损失

有特殊的物质其溶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着的XX杂质;可适当

热水解度随着温度升高降低固体因为温度变化而造成溶解的损

而下降失

有机溶剂(酒固体易溶于水,难减少固体溶解;利用有机溶剂的挥发性除

精、丙酮等)溶于有机溶剂去固体表面的水分,产品易干燥

对纯度要求不高的

饱和溶渣减少固体溶解

产品

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着的可溶于酸、碱的杂

酸、碱溶海产物不溶于酸、碱

质;减少固体溶解

②洗涤的方法

洗涤的方法注意点三个得分点

注洗涤液一加洗涤液f重复

让过滤后的晶体

操作

继续留在过滤器在洗涤过程中不能

(1)注洗涤液:沿玻璃棒向漏

中,加入洗涤剂搅拌。因为滤纸已经

斗中注入洗涤液

浸没晶体,让洗润湿,如果搅拌很容

(2)加洗涤液:洗涤液完全浸

涤液自然流下,易搅被滤纸,造成晶

没晶体

重复2〜3次即体损失

(3)重复操作:重复操作2〜3

③检验是否洗涤干净的答题模板

常见离子检验

四个得分点答题模板

的试剂

取样f滴加试剂f描述现取样: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

象f得出结论滤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

SOT:稀盐酸和

(1)取样:取少量最后一次洗试剂:加入XX试剂(有必

氟化钢溶液

涤滤液要时加热)

C1:稀硝酸和

(2)滴加试剂:滴加合理试剂现象:不产生XX沉淀、溶

硝酸银溶液

(3)描述现象:根据所发生的港不变XX色、不产生XX

Fe3:硫氟化钾

反应描述现象气体

溶液

(4)得出结论:沉淀洗涤是否结论: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

干净净

5.化学工艺流程中的化学计算

化工流程题中涉及的计算主要有:样品的质量分数或纯度的计

算,物质的转化率或产率、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质量、pH的

计算。涉及到的计算公式:

tnV

⑴"FL瓦,厂数购)

(2)物质的质量分数(或纯度尸黑惴雕X100%

产品实际产量

(3)产品产率=X100%

产品理论产卮

参力LI反应的原料后

(4)物质的转化率=X100%

加入原料的总量

答题第暄/

"""™•"

反应原理

1.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

找出

生成物找出可用的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生

厂成物观察是否为可用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

或生成物

观察

―②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将可用的热

化学方程式进行化简或扩大相应的倍数

历豳一将可用的热化学方程式及AH进行加减

总图_△H随热化学方程式的调整而相应地进行

国切一加、减、乘、除运算

检查一检查得出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2.速率和平衡移动

速率和平衡移动答题方法

析特点(反应特点或容器特点)一变条件一定方向一得结论(或结

果)

3.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的计算

(1)明确四个量(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和差量)

N+3H/化靠2NH加?=2

22lcJJ1H、icjJuH3wwvv

起始量130

变化量ab

平衡量1—a3—b

(2)三个百分数

m转化)

①转化率=X100%

成起始)XI。吟黯

②生成物的产率:实际产量(指生成物)占理论产量的百分数。

般来讲,转化率越大,原料利用率越高,产率越大。

〜产物实际产口

X100%

理论产量

③平衡混合物某组分的百分含量者磐X】。。%

(3)计算方法(“三段式”法)

如〃2A(g)+〃B(g)pC(g)+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浓

度分别为amolL」、Z^mol-L-',达到平衡后消耗A的物质的量

1

浓度为mxmol-Lo

wA(g)+^B(g)___££(g)+fiD(g)

起始/(111011一1)ab00

变似期11—1)mxnx原然

平衡/(I/!工二)a-mxb—Jix

VWVMW

K=(pxy*(qx)q

(a-mx)n,•(b—nx)w

4.溶度积常数(Kp)的相关计算

(1)Kp与溶解度(S)之间计算关系

对尸AB吧物质.其&2—6人I。]

(2)心与溶液中离F浓度关系

对rAB型物质.如AgCKwq)Ag-(@q)+C「(uq).C(A2~)

=也5P(AgCl)

对fAB:型,如Mg(OH)2(ag)Mg2-(ac0+2OH-^g),c(Mg2

fcP[Mg(OH)2]

(3)Kp与K的关系

建立Ksp与K的关系,一般是在K的表达式分子分母中同乘以

某个离子的浓度,将分子分母转化为不同物质的Ksp。

如:CuS04溶液中CM+水解常数降与Cu(0H)2溶度积常数Kp

的关系“Ksp[Cu(OH)2]

等题策略第

55^-一一一一一____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化学实验

1.实验仪器与实验装置作用

2.化学实验文字表述规范答题

(1)液体体积测量中读数

①平视:视线与刻度线和凹液面最低处在一水平线上。

②读数: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2)实验操作的原因、目的、作用

①明确实验目的:做什么?

②明确操作目的:为什么这样做?

③明确结论: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理由是什么?

应答出:具体操作方法、理由、结论等

(3)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微热法:封闭(关闭活塞或止水夹,导管末端插入盛水的烧杯

中等)一微热(双手捂或用酒精灯稍微加热)一气泡(观察到导管口

有气泡逸出)一水柱(移开双手或停止加热,观察到导管口形成一

段稳定的水柱。

②液差法:封闭(关闭活塞或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等)一液差

(向容器中加水,使和形成液面差)一不变(停止加

水,放置一段时间,液面差保持不变)。

如:a.构建捂热法模型

b.构建液差法模型

(4)现象的描述

①溶液中:

a.颜色由xxx变成xxx。

b.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

C.溶液变浑浊,或生成(产生)XXX色沉淀。

d.溶液发生倒吸。

e.产生大量气泡或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

②固体:

a.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b.固体逐渐溶解。

c.固体体积逐渐变小(变细)。

d.(固体)颜色由xxx变成xxx。

③气体:

a.生成xxx色(味)气体。

b.气体由xxx色变成xxx色。

c.先变xxx后xxx(加深、变浅、褪色)。

⑸试剂的作用

作用:“除去”“防止”“抑制”“使……”,目的是……

(6)滴定终点的判断

①答题模板

当滴入最后一滴XXX标准溶液后,溶液由XXX色变成XXX色,或

溶液X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