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高一学期秋季课题《故都的秋》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8月教学目标1.学习从“题眼、文眼、心眼”三个角度赏析文章2.感知文章所蕴含的民族审美心理及“慢三”韵律节奏。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赏析文章文眼——清、静、悲凉。

教学难点:感知文章以清疏、闲静、悲凉为美的民族审美心理。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提问:哪一幅图更符合郁达夫笔下的秋?(整体感知))二、任务一:赏析题眼提问:如果把“故都的秋”换成“古都的秋”,你觉得可以吗?说说理由三、任务二:赏析文眼(一)寻找文眼提示:能够统领作者情感或者提示文章中心的词句,叫文眼。(二)“清”“静”“悲凉”在文章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请同学们梳理文中的意象。1.清疏之感(1)清:冷色调的意象引入:“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提问:为什么是“淡红者最下,蓝色或白色者为佳?”延伸:刘熙《释名》:青也。去浊远秽,色如青也。古文人对“清”的追求:1.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浣溪沙》)2.伏清白以死直兮。(《楚辞·离骚》)3.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小结:有意采用一系列如碧绿、青色、蓝色、白色等表冷色调的词,营造一种清幽、冷寂之感,而非红色带来的浓艳、热烈、喜庆之感。(2)疏:引入:《湖心亭看雪》(清·张岱)中有这样几句描绘:“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对应《故都的秋》,如:“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小结:郁达夫在这篇文章中共写到了三十多处“一”,多表示人事景物的“少”,营造“疏朗、空阔”的意境。延伸:李斗在《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有言:画山水不用稿,疏朗秀润,得古人意。原来在作画中也同样讲究留白、追求“疏朗”,这种审美不惟传统文人所有。2.悲凉之美提问:除以上意象给人一种清疏之感外,同学们还有哪些感触特别深的意象?分析:落蕊:曾点缀枝头的槐蕊,在一夜的秋风后铺得满地,迎来生命的终结;尤其经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是一丝丝扫帚的丝纹,似乎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秋蝉:它的生命不过短短几月,由夏至秋,所以秋蝉的叫声常有悲凉意味。孟浩然有诗写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何况是“衰弱的残声”,它吹响了秋的凄切,也唱响了生命将终的挽歌。小结:直面生命的衰败,思考生命的周期,引起悲凉的感受,也是一种美,是一种深沉之美啊!延伸: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自为墓志铭》张岱)3.闲静之味提问:故都的秋,特别的清、静,悲凉,同学们还有什么地方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吗?赏读:典型语段3感知“悠闲、宁静”的秋味。四、任务三:赏析心眼提问:郁达夫笔下秋的意象或清疏、或闲静、或悲凉,那么郁达夫对这些意象是哀伤,还是喜悦呢?对应《故都的秋》: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延伸小结:《故都的秋》调动了郁达夫深厚的旧学的文学修养,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传统的现代表达。五、“闲”趣:“慢三”朗读感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小结:“小排比”,舒缓的节奏,营造悠闲之境。六、课堂小结散文赏析:析题眼,抓住“意象”赏文眼,明心眼。七、作业布置阅读《故都的秋》第一节,抓住思想内容或语言表达方面,你最有感触的一点,写一篇评论文章。要求:观点鲜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