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历史第01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4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1页
2017年中考历史第01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4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2页
2017年中考历史第01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4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3页
2017年中考历史第01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4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4页
2017年中考历史第01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4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这很大的弊端,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1921年春,苏俄发生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2、时间:1921年。3、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5、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6、评价:新经济政策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开始。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它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二、苏联成立:1、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2、时间:1922年底3、最初加盟的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4、发展:后来苏联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知识拓展】沙俄(1547年—1917年)、苏俄(1917年—1922年)、苏联(1922年—1991年)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列宁的逝世: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2、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施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时间:1928~1937年。重点:发展重工业。结果(取得的成就):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力加强。(2)农业集体化,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3)新宪法的制定: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例的形成。总之,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年斯大林宣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它既保证了苏联国防、工业的强大,也为苏联社会以后的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3、斯\o"中国教育出版网\"大林模式(1)背景: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2)形成标志:1\o"中国教育出版网\"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3)评价:由于苏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因此这一模式深刻地影响着苏联的历史和命运,也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评价时注意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也具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知识拓展】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将这一模式神圣化、凝固化,致使社会主义丧失了自我完善的活力和机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o"中国教育出版网\"【图解】两幅图片分别是“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历史状况,联系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理解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类型一、新经济政策【例1】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20世纪20年代列宁对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A.颁布《土地法令》B.实行“一五计划”C.实行新经济政策D.实现农业集体化【答案】C【解析】\o"中国教育出版网\"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点睛】本题属于理解型选择题,解答类似试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抓关键词“20世纪20年代”、“列宁”,另一方面是理解题文“对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理解了就很容易选出答案。【举一反三】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在()A.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后B.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C.革命导师列宁逝世后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相关知识点。要求答出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根据所学知识,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再适应形势需要,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类型二、斯大林模式【例2】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水平由1931年的世界第五位和欧洲第四位跃居为世界第二位和欧洲第一位。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13年的2.6%增长为1937年的10%。苏联工业发展的速度,是当时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这是因为:()A.十月革命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D.斯大林模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苏联工业发展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水平为世界第二位和欧洲第一位。因为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斯大林模式形成,到1937年成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认识,解答本\o"中国教育出版网\"题紧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即可准确获取答案,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对历史概念有准确理解与识记。【举一反三】对斯大林模式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B.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C.阻碍了苏联民主与法制建设D.促进了苏联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答案】D【解析】\o"中国教育出版网\"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时作业☆能力提升1.1921年,苏俄面对困境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新”在何处()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国家干预经济C.允许资本主义经济无限制的发展D.利用商品、市场等手段建设社会主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根据课本所学,国内战争结束后,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利用商品和货币的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它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故答案应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是苏联解体的根源,其主要特征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充分发挥市场作用C.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D.提倡个人崇拜【答案】A【解析】\o"中国教育出版网\"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3.下表为1921—1925年苏俄(1922年改为苏联)农业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土地法令》开始实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新经济政策提升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斯大林模式突出了农业发展D.赫鲁晓夫改革卓有成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1921——1925年苏俄(1922年改为苏联)农业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出从1921年——1925年,苏俄农业生产逐年增长,这主要是因为1921年,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4.“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据此判断材料评价的是()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B.新经济政策的利弊C.罗斯福新政的利弊D.斯大林模式的利弊【答案】D【解析】\o"中国教育出版网\"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5.“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该材料说明斯大林模式()A.促进生产力发展B.重视发展农业C.使人民安居乐业D.侧重工业化忽视民生幸福【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