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_第1页
16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_第2页
16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_第3页
16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_第4页
16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学年历史试题试卷说明:考试时间3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到后面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下,每题2分共60分)1.“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使用磨制石器的居民是在新石器时期,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属于符合题意,北京人和元谋人是旧石器时期,不符合题意,故选D。2.春秋时期征战杀伐此起彼伏,争当霸主各不相让。最先称霸的是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秦穆公【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富强起来,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BCD项与题意不符,A项符合题意,故选A。3.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这场战役()A.导致北方再度陷入割据状态 B.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C.使匈奴人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D.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B项正确;导致北方再度陷入割据状态的是淝水之战,排除A项;赤壁之战发生于三国时期,排除C项;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排除D项。故选B项。4.某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人物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A.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C.顺其自然,以柔克刚 D.严刑酷法,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某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人物韩非”并结合所学可知,韩非是法家代表,主张严刑酷法,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项正确;“为政以德、有教无类”是孔子的主张,排除A项;“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兵家的主张,排除B项;“顺其自然,以柔克刚”是道家老子的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5.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知他们正在学习小华:“送人千里,终须一别,陛下请回吧!”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灭,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A.张骞出使西域 B.平定七国之乱 C.卫青大破匈奴 D.陈胜吴广起义【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中的“西域、匈奴”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与西域的通道,有利于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因此A正确。平定七国之乱是王国问题,与西域无关。因此B错误。卫青大破匈奴与题意不符。C错误。陈胜吴广起义反映的秦末农民起义,与开拓西域无关。因此D错误。综上故选A。6.安放在泰山岱庙大殿前的秦泰山刻石,镌刻着由丞相李斯书写的秦始皇泰山封禅功德铭。该石刻所用的文字是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统一文字时,以小篆为官方文字,C项正确;商代文字为甲骨文,刻在青铜上的文字是金文,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排除ABD三项。选C项。7.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A.儒家思想 B.建筑艺术C.佛学经典 D.活字印刷【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鉴真是唐朝高僧,而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后,不可能向日本人传授活字印刷术。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故应选D。8.北宋后期,一位四川商人要在当地购买一批蜀锦,他最方便使用的货币是(

)A.铁钱 B.铜钱 C.交子 D.银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纸币的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前期的四川成都地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北宋后期,纸币交子已经出现,和金属货币相比,交子使用最方便。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9.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A.《史记》B.《大唐西域记》C.《西游记》D.《老子》【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最值得查阅的是《大唐西域记》,B项符合题意;《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A项不符合题意;《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不能从中了解印度的历史,C项不符合题意;《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0.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隋朝虽然存在时间较短,但它在历史上地位比较重要,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为后世所沿用,开凿的大运河直到现在仍发挥重要作用,唐朝经济繁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标志着当时经济达到高度繁荣,唐朝对外实行开放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C项正确;文明初露曙光是指史前社会末期,排除A项;由分裂走向统-的朝代不只有隋唐,还有秦汉、元朝等,排除B项;封建国家陷入危机是指明清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11.“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阴晦则观指南针”并结合所学指南针的相关知识可知,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C项正确;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隋朝和唐朝早于宋代,时间上不符,排除AB项;明朝时指南针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并非最早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1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②③①④【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本小题考查的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两宋时期,中原王朝实力较弱,无力完成对全国的统一,北方民族政权并立。辽由耶律阿保机于916年建立,都城在上京,此时中原地区尚未统一,所以④应排在最前面,排除A和D;960年,北宋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定都开封;西夏是党项族首领元昊于1138年建立,都城在兴庆;出现辽、西夏与北宋有和有战的局面;受辽压迫的女真族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骑兵抗辽,并于1115年在会宁称帝,国号金,所以②应排在③的前面;金于1125年和北宋一起灭了辽国,1127年金灭掉北宋,同年赵构在临安重建宋朝,史称南宋,出现西夏、金与南宋和战对峙的局面,①的局面应在最后。故答案应该是④②③①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3.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占领某地后,血腥屠杀两万多中国人。这一血案发生在A.威海卫 B.京师 C.南京 D.旅顺【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守将徐邦道孤军奋战,最终失败,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D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威海卫之战宣告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日军并没有攻入清朝京师即北京,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4.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A.百团大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的胜利,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项正确;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是一场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与“第一次大捷”不符,排除A项;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与“第一次大捷”不符,排除C项;渡江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中,与“抗日战争中”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5.全面内战的爆发,是在国民党进攻哪一解放区后:A.中原解放区B.陕甘宁解放区C.山东解放区D.晋冀鲁豫解放区【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内战爆发史实。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16.张謇是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其创建的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你认为大生纱厂经营“最景气”的时期是在()A.甲午战后 B.一战期间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南通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企业开始走下坡路,最后被吞并,B项正确;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此时大生纱厂刚刚建立还不是““最景气”的时期”,排除A项;从1922年以后,大生纱厂开始走向下坡,到抗日战争前期已经清算破产,排除CD项。故选B项。17.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了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选C18.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此格局形成的顺序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内地—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D.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开始进行对外开放,建立了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向纵深方向发展,相继开放内地。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A项正确;BCD项的开放顺序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19.“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1954年访问缅甸时 B.出席万隆会议时C.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D.1971年会见基辛格时【答案】B【解析】【详解】题文这段话是周恩来针对1955年万隆会议上,帝国主义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的阴谋而说的。故答案选B。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决定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发展轻工业【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选项A符合题意;BC项属于三大改造的内容;D项表述错误。故选A。21.假如你采访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B.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C.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阶级斗争为纲体现的是左倾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它,B项不应出现,符合题意,选择B项;1978年12月,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采访中应出现,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22.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有①最终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②革命后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③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④都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美国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由此分析②③④,故选C。23.史学家布克哈特评价一场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他评价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C.早期殖民掠夺 D.启蒙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目中的“神学面纱”“意大利”,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4---17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反对封建宗教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在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B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兴起于西班牙和葡萄牙,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早期殖民掠夺,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排除D项。故选B项。24.法国蓝、白、红“三色旗”是大革命的象征,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和博爱。该寓意源自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法国蓝、白、红‘三色旗’是大革命的象征,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和博爱”结合所学知识,《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思想。故该寓意正是出自《人权宣言》所宣扬的思想,C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A排除;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独立宣言》,B排除;拿破仑统治时期颁布《拿破仑法典》,颁布与题干内容之后,D排除。故选择C。25.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B.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C.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D.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对一战性质的评价,属于历史评价,D项正确;ABC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26.有人称马歇尔计划是个“一箭双雕”的计划,这里“双雕”的含义是A.遏制欧洲、称霸世界B.输出资本、对抗苏联C.复兴欧洲、干涉中国D.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由于西欧国家受到战争重创,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即实施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稳定了局势,有利于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故D项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7.1933年,一位著名记者先后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认为报道错误的是()A.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B.日本明治政府开始维新C.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D.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上台【答案】B【解析】【详解】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的明治政府。故B符合题意,ACD发生在1933年,不符合题意。故选B。28.“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这里的“它”是指A.共产主义者同盟B亚太经合组织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经济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有“经济联合国”之称,世贸组织的成立也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协调了各成员间的贸易政策,共同管理全球贸易。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A项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BC项都是当今的区域性经济组织。D项符合题意,故选D。29.史论结合是历史研究的基本特征,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俄国废除农奴制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B中国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美国南北战争实现了美国的独立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废除农奴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中国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30.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国庆节都是为了纪念本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这一主题的组合不正确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的发表 B.美国——《独立宣言》的颁布C.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D.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与英国的国庆节无关,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BCD项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把“正确”或“错误”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共5分)31.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因此正确。32.北宋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答案】错误。把“北宋”改为“元朝”。【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元朝时我国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当时,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题干错误,应把“北宋”改为“元朝”。33.1971年10月,第1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错误:“第16届联合国大会“改为”第26届联合国大会“【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原题错误,将“第16届联合国大会“改为”第26届联合国大会“。34.8世纪中期,拜占庭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答案】错误【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故本题说法错误。35.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答案】正确【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三、识图题(共9分)36.历史图片作为史料的一种形式,能形象地反映历史信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1)上述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图示内容发生的时序应是:图六→____→图一→____→____→图二。(2)图三在前排就座的三位领导人从左至右依次是谁?这次会议的决定对战后世界格局有着巨大影响,试举出其中的一项内容。(3)图六《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什么?【答案】(1)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②图四、③图三、④图五(2)人物: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3)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为战后联合国的诞生奠定了初步基础。【解析】【小问1详解】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图片反映的事件都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顺序: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内容发生的时序应是:图一是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图二是1945年9月的日本投降仪式;图三是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图四是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图五是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图六是1942年1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发生的时序应是:图六→图四→图一→图三→图五→图二。【小问2详解】领导人: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在前排就座的三位领导人从左至右依次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德国败局已定时,为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分区占领德国,建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对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实际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推动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两极格局奠定基础。【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为战后联合国的诞生奠定了初步基础。四、材料分析(共26分)37.结合下面的历史时间轴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时间轴一时间轴二(1)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请按顺序分别写出与“时间轴一”上的四个条约相关的侵华战争的名称。(2)1919年因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而被视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引发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在时间轴上找出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和“回归”的时间,并指出“分离”和“回归”的原因。(4)时间轴二上的“1945-1949”时期,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先后发起哪三大战役?(5)“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是近代国共关系的真实写照。请在时间轴上找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时期(写出起止年份),并说明这次合作的重要历史意义。【答案】(1)名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事件:五四运动。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3)“分离”时间: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回归”时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分离”的原因: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回归”的原因:由于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取得抗日战争胜利。(4)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5)时期:1937年至1945年。意义: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小问1详解】名称:根据时间轴一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重新挑起战争,第二年,英国联合法国,组成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奕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历史上称为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4月,中国战败,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900年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拼凑了2000多人的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八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所以“时间轴一”上的四个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相关的侵华战争分别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小问2详解】事件: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直接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小问3详解】“分离”时间: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因此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时间是1895年。“回归”时间: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