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PAGEPAGE1传热学基础试题一、选择题1.对于燃气加热炉:高温烟气→内炉壁→外炉壁→空气的传热过程次序为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B.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C.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2.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对对流换热的影响。A.等于 B.大于C.小于 D.可能大于、小于3.对流换热系数为1000W/(m2·K)、温度为77℃的水流经27A.8×104W/m2B.6×104W/m2C.7×104W/m2D.5×104W/m24.在无内热源、物性为常数且温度只沿径向变化的一维圆筒壁(t1>t2,r1<r2)的导热问题中,稳态时有()。A.B.C.5.黑体的有效辐射____其本身辐射,而灰体的有效辐射()其本身辐射。A.等于等于B.等于大于C.大于大于D.大于等于6.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已知角系数X1,2=0.4,X1,4=0.25,则X1,3为()。A.0.5B.0.65C.0.15D.0.357.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的变化规律。A.强制对流换热B.凝结对流换热C.自然对流换热D.核态沸腾换热8.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将肋片加在()会最有效。A.换热系数较大一侧B.热流体一侧C.换热系数较小一侧D.冷流体一侧9.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应将()材料放在内层。A.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B.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C.任选一种均可D.不能确定10.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A.增加流体流速B.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C.设置肋片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11.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A.热辐射B.热对流C.导热D.都不是12.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的变化规律。A.强制对流换热B.凝结对流换热C.自然对流换热D.核态沸腾换热13.判断管内紊流强制对流是否需要进行入口效应修正的依据是()A.l/d≥70B.Re≥104C14.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A.增加流体流度B.设置肋片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15.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换热器热流体侧结垢会使传热壁面的温度()A.增加B.减小C.不变D.有时增加,有时减小16.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A.减少导热B.减小对流换热C.减少对流与辐射换热D.减少导热与对流换热17.下列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A.传热系数B.导热系数C.换热系数D.角系数18.已知一顺流布置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00°C和150°C,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A.100°CB.124°C19.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已知角系数X1,2=0.4,X1,4=0.25,则X1,3为()A.0.5B.0.65C.0.15D.0.3520.一金属块的表面黑度为0.4,温度为227°A.1417.5W/m2,将增大B.1417.5W/m2,将减小C.60.22W/m2,将增大D.60.22W/m2,将减小21.在稳态导热中,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是()

A.导温系数B.导热系数C.传热系数D.密度22.下列哪个准则数反映了流体物性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A.雷诺数B.雷利数C.普朗特数D.努谢尔特数23.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单位为()

A.B.C.D.24.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自然对流。

A.小于B.等于C.大于D.无法比较25.对流换热系数为100、温度为20℃的空气流经50℃

A.B.C.D.26.流体分别在较长的粗管和细管内作强制紊流对流换热,如果流速等条件相同,则()

A.粗管和细管的相同B.粗管内的大

C.细管内的大D.无法比较27.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逆流和顺流的平均温差的关系为()

A.逆流大于顺流B.顺流大于逆流C.两者相等D.无法比较28.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

A.有效辐射B.辐射力C.反射辐射D.黑度29.()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A.灰体B.磨光玻璃C.涂料D.黑体30.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而遮热板表面的黑度应()

A.大一点好B.小一点好C.大、小都一样D.无法判断31.对于过热器中:高温烟气→外壁→内壁→过热的传热过程次序为()

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

B.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

C.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32.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A.等于B.大于C.小于D.可能大于、小于33.对流换热系数为1000W/(m2·K)、温度为77℃的水流经27

A.8×104W/m2B.6×104W/m2C.7×104W/m2D.5×10434.流体流过管内进行对流换热时,当l/d时,要进行入口效应的修正。()

A.>50B.=80C.<50D35.炉墙内壁到外壁的热传递过程为()

A.热对流B.复合换热C.对流换热D.导热36.下述哪个参数表示传热过程的强烈程度?()

A.kB.λC.αcD.α37.雷诺准则反映了的对比关系?()

A.重力和惯性力B.惯性和粘性力C.重力和粘性力D.浮升力和粘性力38.下列何种材料表面的法向黑度为最大?

A.磨光的银B.无光泽的黄铜C.各种颜色的油漆D.粗糙的沿39.在热平衡的条件下,任何物体对黑体辐射的吸收率同温度下该物体的黑度。()

A.大于B.小于C.恒等于D.无法比较40.五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换热过程为: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传热过程和()

A.辐射换热B.热辐射C.热对流D.无法确定51.在锅炉的炉墙中:烟气内壁外壁大气的热过和序为:【】

A.辐射换热,导热,复合换热

B.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

C.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

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

52.由表面1和表面2组成的封闭系统中:X1,2_____X2,1。

A.等于B.小于C.可能大于,等于,小于D.大于

53.流体流过短管内进行对流换热时其入口效应修正系数【】

A.=1B.>1C.<1D.=0

5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的导热能力最差?【】

A.空气B.水C.氢气D.油

55.下列哪种物质中不可能产生热对流?

A.空气B.水C.油D.钢板

56.Gr准则反映了________的对比关系。

A.重力和惯性力B.惯性力和粘性力C.重力和粘性力D.角系数

57.表面辐射热阻与________无关。

A.表面粗糙度B.表面温度C.表面积D.角系数

58.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

A.减小B.不变

C.增加D.无法确定

59.下列哪种设备不属于间壁式换热器?【】

A.1-2型管壳式换热器?B.2-4型管壳式换热器C.套管式换热器D.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60.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A.导热、热对流和传热过热

B.导热、热对流和辐射换热C.导热、热对流和热辐射D.导热、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

61.对流换热牛顿冷却定律式为Φ=aA△t(W)指出其中的热阻表达式是()

①Aa②③④a

62.一般而言,金属比非金属(介电体)的导热系数值是()

①较高的②较低的③相等的④接近的

63.当物性参数为常数且无内热源时的导热微分方程式可写为()

①②③④

64.如果温度场不随时间而变化,即()

①②③④

65.在非稳态导热时,物体的温度随着()

①形状变化②重量变化③时间变化④颜色变化

66.写出的名称()

①努谢尔特准则②付立叶准则③毕奥准则④普兰特准则

67.结束导热问题数值计算迭代过程的判据之一是()

①②

③④①或③

68.流体在泵、风机或水压头等作用下产生的流动称为()

①自然对流②层流③强制对流④湍流

69.普朗特准则Pr〉1时,则()

①δ>δ1②δ<δ1③δ≈δ1④δ/δ1≈0

70格拉晓夫准则Gr越大,则表征()

①浮升力越大②粘性力越大③惯性力越大④动量越大

71当量直径中U表示()

①长度②宽度③周长④润湿周长

72.横掠单管时的对流换热中,特性尺度取()

①管长L②管内径di③管外径d0④d0-di

73.水平圆筒外的自然对流换热的特性尺度应取()

①圆筒的长度②圆筒外径③圆筒内径④圆筒壁厚度

74.膜状凝结换热中的定性温度取()

①蒸汽温度②凝结液温度③凝结液膜层平均温度④饱和温度

75饱和沸腾时,壁温与饱和温度之差称为()

①平均温度②绝对温差③相对温差④沸腾温差

76.定向辐射强度与方向无关的规律称为()

①普朗克定律②四次方定律③维恩定律④兰贝特定律

77.灰体的吸收率是()

①1②大于1③定值④变量并小于1

78对于灰体,吸收率愈大,其反射率()

①愈小②愈大③适中④不变

79.角系数是纯几何因素,与物体的黑度()

①无关②有关③有较大关系④关系很大

80.由辐射物体表面因素产生的热阻称为()

①导热热阻②对流热阻③表面热阻④空间热阻

81.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在光带内都能够()

①吸收辐射②反射辐射③重辐射④不能辐射

82.按传热系数的符号单位,从以下列举中选择()

①②③④

83.管壳式换热器归类于()

①间壁式②回热式③混合式④再生式

84在一般换热器设计中,考虑表面污染情况用()

①利用系数②污垢系数③传热系数④表面传热系数

85.表示A组分质量浓度的符号是()

①CA②A③CB④B二.填空题1.如果温度场随时间变化,则为。2.一般来说,紊流时的对流换热强度要比层流时。3.导热微分方程式的主要作用是确定。4.研究对流换热的主要任务是求解,进而确定对流换热的热流量。5.物体的辐射力,其吸收率。6.对流换热求解准则关系式时,除可采用解析法外,还可采用和。7.有效辐射为。8.物体的辐射力,其吸收率。9.辐射换热角系数除了具有完全取决于几何关系的特性外,还具有和的特性。10.削弱传热时,应考虑和。11.传热系数是指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12.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几何因素。13.凝结有珠状凝结和膜状凝结两种形式,其中________比________换热有较大的换热强度,工程上常用的是________。14.某换热器刚装时传热系数为10W/(m2·K),运行一年后因结垢传热系数降为8W/(m2·K),这时,污垢热阻为________。15.某燃煤电站过热器中,烟气向管壁换热的辐射换热系数为20W/(m2·K),对流换热系数为40W/(m2·K),,其复合换热系数为________。16.导热的第三类边界条件是指已知________。17.________及其单值性条件可以完整地描述一个具体的导热问题。18.复杂流型换热器的平均温差Δtm可以通过逆流布置时的平均温差Δtm逆来计算,表达式是________,其中________。19.表面辐射热阻应用于________辐射换热计算,其值可用数学式表示为________。20.气体辐射具有2个特点:(1)________;(2)________。21.如果温度场随时间变化,则为。22.一般来说,紊流时的对流换热强度要比层流时。23.导热微分方程式的主要作用是确定。24.当d50时,要考虑入口段对整个管道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25.一般来说,顺排管束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要比叉排时。26.膜状凝结时对流换热系数珠状凝结。27.普朗克定律揭示了按波长和温度的分布规律。28.角系数仅与因素有关。29.已知某大平壁的厚度为15mm,材料导热系数为0.15,壁面两侧的温度差为150℃,则通过该平壁导热的热流密度为。

30.已知某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被加热,并且,流体平均温度为40℃,则壁面温度为。31.已知某大平壁的厚度为10mm,材料导热系数为45W/(m·K),则通过该平壁单位导热面积的导热热阻为。32.已知某换热壁面的污垢热阻为0.0003(m2·K),若该换热壁面刚投入运行时的传热系数为340W(m2·K),则该换热壁面有污垢时的传热系数为。33.采用小管径的管子是对流换热的一种措施。34.壁温接近换热系数一侧流体的温度。35.研究对流换热的主要任务是求解,进而确定对流换热的热流量。36.热对流时,能量与同时转移。37.导热系数的大小表征物质能力的强弱。38.一般情况下气体的对流换热系数液体的对流换热系数。39.在一定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的平均温差最大。

40.是在相同温度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41.在一台顺流式的换热器中,已知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80和100,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40℃和80℃,则对数平均温差为___________

42.已知一灰体表面的温度为127℃,黑度为0.5,则其车辆辐射力为____________。

43.为了达到降低壁温的目的,肋片应装在________一侧。

44.灰体就是吸收率与________无关的物体。

45.冬季室内暖气壁面与附近空气之间的换热属于________换热。

46.传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_________间温度差为1时的传热热流密度。

47.黑度是表明物体________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

48.肋壁总效率为_______与肋壁侧温度均为肋基温度时的理想散热量之比。

49.在一个传热过程中,当壁面两侧换热热阻相差较多时,增大换热热阻_______一侧的换热系数对于提高传热系数最有效。

50.1-2型管壳式换热器型号中的“2”表示_________。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40分)材料导热系数λ=λ0+bt,单层平壁一维稳态导热温度分布如何依b变化,为什么?试简述导热问题常见边界条件。求解非稳态导热问题时,在利用非稳态导热微分方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问题给出那些说明此问题具体特性的补充条件。各向同性常物性均匀物体中,二维稳态导热时,物体中任意一点可否具有两个温度梯度?为什么?相似现象应满足什么条件。计算对流换热的换热系数h的步骤是什么。6.写出毕渥准则与努塞尔特准则数的定义式,并说明它们的物理意义,比较两者不同之处。7.气体辐射有哪些特点?8.从基尔霍夫定律可以看出物体的黑度等于吸收率的结论,用于一般物体时的两个约束条件是什么?灰体是否还需要这些条件吗?9.根据图1,试从物体内部及外部来分析其热量收支差额Q。EEGThA图110.在两个物体表面的辐射换热过程中采用遮热板可以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当遮热板的两个表面的黑度不同时,遮热板的黑度大的表面朝向温度高的方向和温度低的方向会带来什么结果。11.用准则方程式计算管内紊流对流换热系数时,为什么对短管需要进行修正(即使用管长修正系数进行修正)。12.请分析遮热板的原理及其在削弱辐射换热中的作用。13.简述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点。14.什么是临界热绝缘直径?平壁外和圆管外敷设保温材料是否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为什么?15.简述物性参数导热系数和粘度对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16.角系数有哪些特性?得分得分四、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某一炉墙内层由耐火砖、外层由红砖组成,厚度分别为200mm和100mm,导热系数分别为0.8W/(m·°C)和0.5W/(m·°C),炉墙内外侧壁面温度分别为700°C和(1)该炉墙单位面积的热损失;(2)若以导热系数为0.11W/(m·°C)的保温板代替红砖,其它条件不变,为了使炉墙单位面积热损失低于1kW/m2,至少需要用多厚的保温板。aF1b90c图4F22.如图4所示,由两个平面组成的系统在垂直于纸面方向上是很长的,试用代数法确定角系数XaF1b90c图4F23.一内径为300mm、厚为10mm的钢管表面包上一层厚为20mm的保温材料,钢材料及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为48和0.1,钢管内壁及保温层外壁温度分别为220℃及40℃,管长为10m。试求该管壁的散热量。

4.一内径为75mm、壁厚2.5mm的热水管,管壁材料的导热系数为60,管内热水温度为90℃,管外空气温度为20℃。管内外的换热系数分别为和。试求该热水管单位长度的散热量。5.两块平行放置的平板1和2,相关尺寸如图示。已知:t1=177℃、t2=27℃、εε2=0.4、X1,2=0.2。试用网络法求:

两平板之间的辐射换热量;

若两平板均为黑体表面,辐射换热量又等于多少?

6.一台逆流式换热器用水来冷却润滑油。流量为2.5kg/s的冷却水在管内流动,其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5℃和60℃,比热为4174J/(kg·k);热油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10和70,比热为2190J/(kg·k)。传热系数为400W(m27.平壁,厚度=80mm,两表面温度分别维持在20℃和0℃,平壁的高温面受到流体的加热,流体温度tf=100℃,表面传热系数W/(m2·k)。当处于稳态时,试确定平壁材料的导热系数。

8.压缩空气在中间冷却器的管外横掠流过,a0=90W/(m2·k),冷却水在管内流过a1=6000W/(m2·k)。冷却管是外径为16mm,厚1.5mm的黄铜管。求:

1)此时的传热系数;

2)若管外表面传热系数增加一倍,传热系数有何变化;

3)若管内表面传热系数增加一倍,传热系数又作何变化。

9.一平壁水泥泡沫砖构成,厚度为50cm,导热系数,高温面维持200℃、低温面为50℃。试求:

(1)通过平壁的热流密度;

(2)维持热流密度不变时,计算在墙壁内温度为70℃处,距离高温墙面的厚度为多少?

10.30℃的大铜板,被置于400℃的炉中加热10分钟后,测得铜板温度上升到150℃。已知铜板两侧与周围环境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125W/(m2·k),铜板的=8440kg/m3,CP=377J/(kg.k),。试估算铜板的厚度是多少?得分得分五、论述题(6分)试述对流换热中换热系数h的影响因素。传热学答案一选择题;1.A2.B3.D4.A5.B6.D7.C8.C9.B10.D

11.A12.C13.C14.D15.B16.D17.B18.B19.D20.A

21.B22.C23.B24.C25.D26.C27.A28.A29.D30.B31•A32B33.D34C35D36A37B38C39C40A

51A52.C53.B54.A55.D56.D57.D58.C59.D60.C

61.②62.①63.②64.④65.③66.③67.③68.③69.①70.①71.④72.③73.②74.③75.④76.④77.③78.①79.①80.③

81.①82.③83.①84.②85.②二、填空题1.(2分)非稳态温度场2.(2分)强3.(2分)导热体内的温度分布(仅答“温度分布”或“温度场”、“导热体内的温度场”也可)4.(2分)对流换热系数5.(2分)越大,越大;6.(2分)相似准则法,量刚分析法7.(2分)物体本身辐射与反射辐射之和8.(2分)越大,越大;9.(2分)相对性,完整性;10.(2分)减小传热系数,减小温差。11.冷热流体(或热、冷流体)温度差为1°C时的传热热流密度(若答成“表示传热过程强烈程度的物理量”也可算对),W/(m2·K)(或W/(m212.流动状态流动起因流体物性流体相变情况13.珠状凝结膜状凝结膜状凝结(次序不可颠倒)14.0.025(m2·K)/W(数据和单位各1分)15.60W/(m2·K)(数据和单位各1分)16.物体表面与周围介质之间的换热情况17.导热微分方程18.△tm=φ△tm逆,φ为温差修正系数19.灰漫表面(答成“灰表面”也算对)20.(1)对波长有选择性(2)在整个容积中进行。

21.非稳态温度场12.强

23.导热体内的温度分布(仅答“温度分布”或“温度场”、“导热体内的温度场”也可)

24.小于或“〈”15小或“低”

26.小于17.黑体单色辐射力或“”

28.几何19.1500W/m2

30.80℃31.2.22×10-4(m2·k)/W(若没写单位,扣0.5分。)

32.308.5W/(m2·k)[或309W/(m2·k)或308W/(m2·k)](若不写单位,扣0.5分)

33.强化34.较大35.对流换热系数(或αc均可)36.质量(或物质)

37.导热38.小于39.逆流40.黑体

41.61.7°C或61.7°C(若不写单位,扣0.5分)

42.725.76W/m2或726W/m2(若不写单位,扣0.5分)

43.冷流体

44.波长或“λ”复合15.复合

46.热冷流体(或"冷热流体"也可,"热流体和冷流体)也可)

47.辐射18.肋壁实际散热量

49.较大或“大"、“较高”20.管程数三、简答11、(1)在入口段,边界层有一个形成的过程,一般由薄变厚,(2)边界层的变化引起换热系数的变化,一般由大变小,考虑到流型的变化,部长度上可有波动,但总体上在入口段的换热较强(管长修正系数大于1)。(3)当l/d>50(或60)时,短管的上述影响可忽略不计。当l/d<50(或60)时,则必须考虑入口段的影响。12、(1)在辐射换热表面之间插入金属(或固体)薄板,称为遮热板。(2)其原理是,遮热板的存在增大了系统中的辐射换热热阻,使辐射过程的总阻增大,系统黑度减少,使辐射换热量减少。(3)遮热板对于削弱辐射换热具有显著作用,如在两个平行辐射表面之间插入一块同黑度的遮热板,可使辐射换热量减少为原来的1/2,若采用黑度较小的遮热板,则效果更为显著。13.(1)随着导热过程的进行,导热体内温度不断变化,好象温度会从物体的一部分逐渐向另一部分转播一样,习惯上称为导温现象。这在稳态导热中是不存在的。

(2)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导热体自身参与吸热(或放热),即导热体有储热现象,所以即使对通过平壁的非稳态导热来说,在与热流方向相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