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2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练习 人民-人民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通史)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2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练习 人民-人民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通史)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2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练习 人民-人民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通史)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2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练习 人民-人民高三历史试题_第4页
(通史)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2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练习 人民-人民高三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码页码页/总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页第2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167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购运南京布(即江南棉布)。乾隆末年,欧美各国购买的南京布已突破百万匹。从乾隆五十一年至道光十三年的48年中,欧美各国进口的南京布总数高达46余万匹。这表明当时中国()A.棉布成为大宗出口商品 B.欧洲工业产品受到抵制C.开始了与西方贸易往来 D.棉纺织业占据主导地位解析:选A。材料“从乾隆五十一年至道光十三年的48年中,欧美各国进口的南京布总数高达46余万匹”,说明棉布成为大宗出口商品,故选A项;从材料看不出欧洲工业品受到抵制,排除B项;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说明我国开始了与西方的贸易往来,排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棉纺织业与其他手工业,排除D项。2.1843~1852年,英商不得不在中国的通商口岸以低于成本20%~30%的价格销售棉纺织品。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近代机器棉纺业的发展B.供过于求,超过国人购买力C.自然经济对英货的顽强抵抗D.英国棉纺织品的质量低劣解析:选C。题干中的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英货有很强的抵制作用,故C项正确;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A项错误;“供过于求,超过国人购买力”是现象,并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时间可以判断,英国棉纺织业在当时主要采用机器生产,质量不一定低劣,故D项错误。3.(2020·广东六校联考)有研究表明,中国在1842年以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1842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经济结构的变动 B.城市化水平提高C.农村经济的凋敝 D.城乡差距的扩大解析:选A。材料反映“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4.1881年,上海织布局获得了“如在上海本地零星销售,应照中西通例,免完厘税;如由上海径运内地,及分运通商他口转入内地,应照洋布花色,均在上海新关完一正税,概免内地沿途税厘”的特权。这一特权在当时()A.利于提高国产“洋布”的竞争力B.旨在抵制外国棉布在华倾销C.阻碍了私营棉纺织业的发展D.表明政府加强了对海关控制解析:选A。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织布局是使用近代机器生产国产“洋布”的洋务企业,它的商品在本地销售时免征厘税,在外地销售时“概免内地沿途税厘”,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形成一定的价格优势,提高国产“洋布”的竞争力,故A项正确。5.下图为上海轮船招商局初创时期发行的股票,由此可见,当时()A.洋务派具有近代经营理念B.中国国内证券交易市场已经产生C.民众对洋务企业寄予厚望D.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时捉襟见肘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是上海轮船招商局初创时期发行股票,从民间筹集资金,这说明洋务派具有近代经营理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证劵交易市场,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众的购买情况,无法体现出“寄予厚望”,故C项错误;上海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故D项错误。6.(2020·广东汕尾二模)洋务运动期间,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的章程都强调“查此局虽系官督商办,究竟煤铁仍由商人销售,似宜仍照买卖常规,稗易遵守。一切工作事宜,均以中国商民为之,官场浮华习气一概芟除,方能持久”。但此类企业经营最终失败。其失败的原因在于()A.官商勾结导致企业效率低下B.军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C.商人对洋务运动失去了信心D.官僚权力凌驾于资本之上解析:选D。据材料“一切工作事宜,均以中国商民为之,官场浮华习气一概芟除,方能持久”“但此类企业经营最终失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企业并没有做到排除官场习气,官僚权力凌驾于资本之上,故选D项;材料说明其失败是由于官僚干预商业,不是官商勾结,排除A项;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民用企业,排除B项;材料说明其失败是官僚干预导致的,不是商人失去信心,排除C项。7.某学者总结了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对不同企业的做法,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清政府的做法()企业类型典型企业清政府对企业的做法官办企业江南制造总局“父爱式庇护”官督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亲戚式庇护”商办企业华新纱厂“朋友式庇护”A.对近代企业发展具有双重作用B.推动了民族企业的持续发展C.促使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D.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解析:选A。表格信息说明清政府对官办企业采取“父爱式庇护”、对官督商办企业采取“亲戚式庇护”、对商办企业采取“朋友式庇护”,不论是何种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近代企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其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又会限制近代企业发展,即清政府对近代企业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故选A项.8.中国民族机器纺织业的主持人或创办人,都是缺乏手工棉纺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这种状况()A.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长期萧条B.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C.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D.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特殊性解析:选D。材料“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反映出近代民族工业畸形发展,这种状况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的特殊性,故D项正确;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有过“短暂春天”,而非长期萧条,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与中央集权制度、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无关,故B、C两项错误。9.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接着又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公司律》等。清政府这些措施()A.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延续了清王朝的统治B.适应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C.为了严防民族资本支持民主革命D.加快民族工业的结构性转型解析:选B。材料反映出“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颁布“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管理制度的近代化,从法律上规范民乡工业者的行为,顺应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故B项正确。10.“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1895年后上海人口激增是由于()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自然经济瓦解彻底C.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D.城市功能发生变化解析:选A。材料“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促进了1895年后上海人口的激增,故选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自然经济没有完全瓦解,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主要集中于轻工业,没有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排除C项;材料“纯粹经商”“经商机构”“现代工业”都没有体现城市的功能,排除D项。11.下图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中国经济的相关发展状况,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A.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对外开放的程度较高B.受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影响,民族工业发展艰难C.外商在华投资较多,控制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D.因列强侵略,近代中国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解析:选B。通过图示信息可知,外商企业占据了中国经济的绝大部分,在此种情况下,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故B项正确;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不是清政府主动的对外开放,故A项错误;通过图示信息可知,外商企业在华投资较多,但不能推出其控制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工业体系问题,故D项错误。12.晚清中国工业企业的资本大体由国家资本、私人资本和借贷资本三部分组成。甲午战争之前,资本构成比例大致为国家资本占43.44%,借贷资本占11.38%,买办和官僚资本占18.34%,商人资本占26.84%。这反映出晚清工业()A.成为中国经济支柱B.政府是早期工业化主导力量C.资本构成渐趋合理D.资本主义已渗透到农业经济解析:选B。根据材料统计可知,国家资本在国内投资中远远超过私人资本,在近代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早期工业化的中坚力量,B项正确。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生产远比传统生产薄弱,A项不符合史实;这种民族资本薄弱的情况,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其资本构成并不合理,C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工业投资的统计,看不出资本主义渗透到农业经济,D项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13年和1833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19世纪20年代,英国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把工业品的进口税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1841~1846年,又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直接损害工厂主利益的谷物条例。1849年终止了从17世纪50年代保留下来的航海条例。1860年,英、法签订英法通商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摘编自高德步《中国经济简史》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郑观应、薛福成等人先后提出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由各国的相互隔绝的时代变为互相“联属”的时代。他们还认识到,导致这种时代变动的原因是西方各国工业发展,商务发达,使“环地球九万里之中,无不周游贩运”。通商贸易是沟通各国的桥梁,联系世界的纽带。他们谈到这种认识时说,“商务未兴之时,各国闭关而治”“划疆自守,不相往来吟”“今百货流通,各商云集”,从而形成了各国交往、相互通商的新局面。薛福成说:“余观火轮舟车之迅捷,因念人心由拙而巧,风气由朴而华,固系宇宙间自然之理。”……在对这种局势发出的大声疾呼中,郑观应以“鲸吞蚕食,虎踞狼贪”来描绘这个局面竞争的残酷,可谓痛切而形象。——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推行的通商贸易政策,并说明该政策得以推行的原因及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对通商贸易的认识,并加以简要评价。解析:(1)从材料中的“1813年和1833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等信息可以看出,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该政策得以推行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涉及的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来回答。该政策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的影响如拓宽世界市场、促进国际贸易飞速发展和使世界贸易进入自由贸易时代等方面来回答。(2)近代学者对通商贸易的认识,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郑观应、薛福成等人先后提出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由各国的相互隔绝的时代变为互相‘联属’的时代”“薛福成说:‘余观火轮舟车之迅捷,因念人心由拙而巧,风气由朴而华,固系宇宙间自然之理’”“郑观应以‘鲸吞蚕食,虎踞狼贪’来描述这个局面竞争的残酷,可谓痛切而形象”等信息概括得出。对此简要评价应当联系所学知识,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中国面临的世界形势进行分析即可。答案:(1)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原因:工业革命发展,以往的保护性关税政策成为英国经济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障碍;工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金融贵族和大垄断商人进行不懈斗争。影响:使英国的机器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发挥竞争优势,为大宗工业品的输出和大宗原料、粮食的输入拓宽了世界市场;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促使世界贸易进入自由贸易时代。(2)认识:西方世界引发的工业化浪潮,蓬勃发展的商业贸易,打破了各国的隔绝状态,促使世界连为一体;科技进步对工商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商业贸易的发展,加剧了各国的激烈竞争。评价:他们认为在世界各国商业互通、发展和竞争的时代背景下,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这种认识体现了洋务思潮的较高水平;这种对世界现代化大势的认识,虽然还比较直观、肤浅,但已不同于近代中国早期的现代性世界观念;这种新的世界观念的确立,使洋务知识分子从思想观念上开始走出传统的封闭型体系,走向现代的开放型世界,从而奠定了维新思潮的思想基础。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90年,洋务运动后期领导人物张之洞本着兴业图强,实业救国的目的开采大冶铁矿,兴建汉阳铁厂,开创了我国近代成功兴办钢铁工业的先河,后来这个钢铁联合企业几经沉浮,由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商办,曾经有过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的辉煌,也有过举债度日的艰难,1938年由于抗日战争而沦陷。在这48年中,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制植入,一方面改变了黄石传统社会的经济格局,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被取代,工业化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它给湖北社会原有的社会结构、民众的意识思想以强烈冲击,加快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速度。——姜迎春《近代工业文明的植入和地区社会变迁》工业文明并不局限于产业发展这一层次,你是怎样看待历史上的工业文明的?请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选定自己对待工业文明的观点,拟定论题。如: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其次,根据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论证该观点。如:政治方面,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资产阶级兴起、不断发展,并发起了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希望以此来挽救民族危亡,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最后,作简要的小结。如:工业文明并不局限于产业发展这一层次,它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