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4 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4 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4 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4 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4 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4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选择题1.[2018·长春质检]甲午战前,湖南“风气未开,向来最恶洋务”,而战后,“贤士大夫渐谙外情,竞讲新政”。这一变化表明()A.洋务运动难以拓展B.西学影响日益加深C.维新政策得以实践D.民族危机空前加重答案B解析材料中湖南“贤士大夫”由“风气未开”到“竞讲新政”,表明西学的影响日益加深,故选B项。2.[2018·江西宜春期末]维新变法期间,中国出现了强学会、保国会、时务学堂等一大批组织。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向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从近代化角度看,其反映了()A.中国社会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B.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C.抵抗西方入侵的近代爱国主义内容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不前答案A解析材料中维新变法期间的知识分子突破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向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从近代化角度看,反映出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故A项正确;维新变法期间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已经突破了儒家传统思想,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3.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后,旧式学者叶德辉攻击康有为利用孔子宣传托古改制的理论是“假素王之名号,行张角之秘谋”;御史文悌在奏折中,严参康有为“灭圣经”“乱成宪”的叛逆行为,要求将该书毁版,将康有为处死。这些现象反映出()A.变法理论在统治阶级中反响强烈B.维新变法已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C.顽固势力试图维护儒学正统地位D.清王朝的统治日益趋于土崩瓦解答案A解析材料中“旧式学者叶德辉”和“御史文悌”等激烈要求严惩“康有为”,是站在清王朝统治立场上,反对维新变法,可见变法理论在统治阶级中反响很大,A项正确;就激烈反对康有为而言,说明维新变法没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B项排除;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的道理,并没有否认孔子的权威,C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清王朝的统治趋于土崩瓦解,D项排除。4.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当时“应世界之潮流”的主要任务是()A.实现民族主义B.实现民生主义C.实现民权主义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C解析材料中“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为民所享者也”主要是指实现民主权利,故选C项。民族主义是指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故A项错误;民生主义是要解决土地问题,故B项错误;D项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而非主要任务,排除。5.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时说:“是什么经济上的必要性使得最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土地纲领能够在亚洲一个最落后的农民国家中得到推行呢?是把各种形式各种表现的封建主义摧毁的必要性。”这反映了()A.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在中国占支配地位B.“平均地权”思想具有很大空想性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D.俄国革命受到了“平均地权”思想的影响答案A解析“平均地权”旨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这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的背景下提出的,故A项正确;“平均地权”思想具有很大空想性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故C项错误;俄国革命受“平均地权”思想的影响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D项错误。6.[2018·江苏淮海中学段考]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A.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文明进化的最大阻力B.全面反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C.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D.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的“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可知,陈独秀所反对的是假借孔子名义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故选D项。7.[2018·云南姚安期末]《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有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A.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C.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D.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答案B解析由题干材料中《新青年》宣传自然科学知识,灌输唯物主义观点,可知其是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B项正确。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的是维新派,A项不符合材料;C、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8.[2017·河南洛阳期中]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答案C解析题干信息“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表明此时的陈独秀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已经表现出怀疑态度,可见是受到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在1915年,而且初期陈独秀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B项是在1924年兴起;D项是在1921年,均与题干时间“1920年”不符,故排除A、B、D三项。二、非选择题9.[2017·安徽蚌埠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历史上,宋代和20世纪初都曾兴起过“疑古”思潮。材料一宋儒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发现经典并非“圣道之全”,经典中还有不少阙文。不仅秦始皇焚书造成五经残缺,儒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很多错误,影响了人们对圣人之道的理解。此外,不少宋儒还认为经典有牴牾之处,经典所记与历史事实有出入,经典中的一些内容立意并不高远,值得怀疑。有些人还指出六经之中的一些观念,也与社会现实有矛盾。宋儒还通过总结汉唐以来经学的种种误区,指出治经应以切于实用为目的,应以讲明圣道、求得义理为旨归。因此,面对异质文化的严峻挑战,首先要起来维护儒家主体文化的神圣性,特别是发掘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这是一场保卫“圣人之道”的文化战争。——摘编自杨世文《宋代疑古思潮简论》材料二随着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史学界疑古思潮再兴,对以司马迁《史记》为代表所记载的夏商周三代以及五帝时代的历史提出诸多怀疑。1919年,胡适提出:“对于东周以前的中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20世纪20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学派,通过疑古书、疑古事、疑古人的方式,提出以往的古史都是“层累地造成的”,从而彻底否定了司马迁古史体系的真实性。顾颉刚否认夏禹的存在,他通过对古史传说及《说文》的考证,认为“禹不是人而是一种动物——虫”。——摘编自刘毓庆《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疑古思潮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宋代疑古思潮的背景和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指出两次疑古思潮的不同点,并简要评价20世纪的疑古思潮。答案(1)背景:儒学经典的缺失;儒学自身的缺陷;社会矛盾尖锐;佛道思想的冲击;儒者捍卫圣道的责任意识。(答出四点即可)特点:打破了汉唐儒学传统,重建以“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2)不同点:宋代的疑古主要是在经学的范围之内疑古,20世纪疑古是建立在史学方法上的疑古;宋代疑古以维护传统为目的,近代疑古则彻底否定传统。评价:积极:有利于打破旧思想、旧传统的束缚,促进思想启蒙;辩伪存真的科学态度对后世史学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局限:存在绝对化倾向,既有悖于科学精神,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秦始皇焚书造成五经残缺”,得出儒学经典存在缺失;根据材料一“儒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很多错误”,得出儒学自身也存在缺陷;根据材料一“维护儒家主体文化的神圣性”,得出儒者有捍卫圣道的责任意识;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社会矛盾尖锐,来自佛道思想的冲击。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及所学,北宋儒者打破了汉唐儒学传统,重建以“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理学。第(2)问,第一小问不同点,方式上的不同,宋代的疑古主要是“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