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五 第2讲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五 第2讲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五 第2讲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五 第2讲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五 第2讲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明清时期的经济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1清朝江南农业商品化程度较高2清代手工业专业化程度提高3区位优势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4商人社会地位提高5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6综合7一、选择题1.(2017·山西太原期末)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营的制约、人口的增多、经营规模的缩小、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因素,牛耕的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型(投入大量劳动力)”的轨道上滑行。这表明明清时期()A.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或下降B.国家在大力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不断松弛D.找到了彻底解决人地矛盾的办法解析:A据材料中明清时期人口的增多、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因素,使牛耕较前代减少,而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这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的提升,促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或下降,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重农抑商,故B项错误;“投入大量劳动力”说明对农民人身控制加强,故C项错误;找到了彻底解决人地矛盾的办法说法过于绝对化,故D项错误。【新知生成】封闭性是自然经济的最基本特征,但是自然经济不等于其本身完全是封闭的,封闭的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开放性的史实存在,比如家庭手工业剩余产品投入市场,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等史实。2.乾隆四十年,两江总督商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B.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C.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棉花的种植面积超过水稻解析:B资本主义萌芽是指明朝中后期在部分手工业部门中出现的资本主义的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可知松江地区水稻种植量减少,而获利更高的棉花种植量增多,说明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不断发展,故答案为B项;土地兼并是地主通过买卖、强占等方式兼并自耕农土地,材料中没有涉及土地兼并问题,故排除C项;D项棉花的种植面积超过水稻是材料的表层信息,非题意要求的深层次信息,故排除D项。3.(2017·四川成都联考)清代乾隆八年,唐英所著的20幅《陶冶图说》描绘了制瓷业的20道工序;景德镇的《浮梁县志》又记载了22种制瓷业工种。这些记载可用于解释当时中国制造业()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实现流水作业C.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 D.瓷器质量提高解析:C手工工场和生产中雇佣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描绘了制瓷业的20道工序”不能用以解释中国制造业在生产中实现流水作业,故B项错误;据材料“20道工序”“22种制瓷业工种”可知,瓷器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分工,反映了中国制造业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故C项正确;瓷器生产过程中出现专业分工,不能用以解释瓷器质量提高,故D项错误。4.(2018·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月考)据史料记载,广州、博罗、四会等附近有大城,有市、官员和机构对陶瓷贸易进行管理,而且三地都处江边,四会则控制着现在的佛山、南海、高明、三水等地,是西北江的交汇处,也是货物流通的枢纽。这些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交通枢纽对商品集散地的重要性B.广东与中原的经济来往频繁C.官方对商品贸易进行严格管理D.广东瓷器经河道运输至中原地区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强调的是交通枢纽处有政府的管理、在货物流通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中“三地都处江边”“官员和机构对陶瓷贸易进行管理”涉及海上丝绸之路,应属对外贸易,B、D两项排除;官方对商品贸易的管理,并未提到严格管理,而是为了凸显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故C项错误。5.(2017·江苏苏锡常镇一模)学者余英时先生考证过,“在唐宋读书人的文章里,看不到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但明代中叶以后,商人在文集中大量出现”。如王阳明就曾为大商人作墓表,并宣称“古世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这种士人与商人关系的变化是()A.自然经济瓦解的反映 B.封建制度衰亡的写照C.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观 D.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证解析: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士人与商人关系的变化不能体现封建制度衰落,故B项错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以后,虽然法律上商人的地位比较低,但实际生活中商人的地位已经提高,士人与商人关系的变化是社会风气变化的表现,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繁荣,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证是指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6.有学者研究了北宋到清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情况,以每朝最高财政收入计算统计如下表朝代最高财政收入北宋100000000两白银南宋80000000两白银明代5000000两白银清代3000000两白银对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A.明清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导致国家经济严重衰退B.两宋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已经逐渐发展到顶峰C.明清时期强化的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明清时采取了有别于两宋的国家财政税收政策解析:D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故“严重衰退”,两宋时期发展到顶峰,说法均错误,排除A、B项。明清时期强化的专制制度确实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但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始终是缓慢发展,并没有发展起来,其所占的财政收入的比例也是很低的,故C项错误;宋朝时期由于采取了宽松的经济政策,对外贸易繁荣,海外贸易税收成为重要财源,国家的财政收入较高,而明清时期由于国家对商业的抑制和打击,特别是海禁等政策的实施使国家财政收入锐减,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徽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地域性商人群体,反映出传统中国商人的历史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成化、弘治年间,歙(徽州)人江才3岁丧父,家道中落,无以为生,13岁时不得不与其兄“屠酤里中”。后来兄弟二人……终因本小利薄,所获不足以奉亲。江才遂发愤远游,决心在商业上闯开一条致富之路。他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果然使资本越积越多。当他40岁时,居然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贾了。江才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第;其季子江珍还考中了进士,跻身于官僚之林。——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材料二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据材料一,概括徽州商人江才发迹前后的经历。(2)据材料二,归纳徽商的利润消费去向,并分析其消费心理。(3)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富商大贾不是促进社会变革的新的社会力量。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的观点。解析:第(1)问,可从“‘屠酤里中’……终因本小利薄,所获不足以奉亲”“发愤远游……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第”“其季子江珍还考中了进士,跻身于官僚之林”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可从“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投资科举”“乐助公益”归纳;第二小问,由去向分析其心理。第(3)问,从商人与封建政治的关系、财富的流向中组织答案。答案:(1)经历:小本经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