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第3讲 ~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及习俗的变迁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第3讲 ~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及习俗的变迁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第3讲 ~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及习俗的变迁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第3讲 ~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及习俗的变迁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第3讲 ~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及习俗的变迁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1894~1919年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及习俗的变迁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9·黑龙江鹤岗一中月考)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商法,还以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引进技术,以“公股”形式援助私人企业。这表明当时()A.晚清开始了近代化历程B.清政府重视工商业发展C.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D.官僚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商法”“以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引进技术”可以看出,当时清政府比较重视工商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始于19世纪60年代,故A项错误;C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官僚资本主义是1927年后逐渐出现的,故D项排除。2.(2019·浙江宁波十校联考)发昌机器厂创办于1866年,最早是一个手工锻铁作坊,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转变为机器工业,发展迅速。后因外商企业压迫排挤,1900年被英商吞并。这反映了()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历程B.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迅速结束C.实业救国思潮从理论走向实践D.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发昌机器厂的产生、发展和被吞并的过程,从中体现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历程,故A项排除;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是在一战期间,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实业救国的思想,故C项排除。3.(2019·安徽定远月考)自唐中叶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其次才是东西差距。到近代,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已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这种变化反映了()A.东部沿海自然条件优势更加明显B.近代列强对南方的破坏甚于北方C.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趋势D.农业经济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答案C解析古代中国经济的区域差距是南北差距为主,说明中国当时经济是内向型经济,近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差距变为东西差距为主,这里说明的是外向型经济占据了主导,故C项正确。材料比较的是区域经济地位的变化,不是自然条件比较,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4.(2019·河南洛阳联考)20世纪初,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有关发展实业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条例》《商人条例》《矿业条例》等。这些做法()A.遏制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B.有利于保障民族企业的合法地位C.使民族工业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D.奠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答案B解析材料中民国政府颁布的法律都是出于保护民族资本主义,保障其获得合法地位,故B项正确。题中只是针对民族资本主义,没有提到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措施,法律的颁布并不能遏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故A项错误;民国时期中国自然经济虽然在逐渐解体,但自然经济仍处于主体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能体现法律颁布奠定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故D项错误。5.(2019·福建永安三中月考)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却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答案A解析材料中“1894年”“列强入侵”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张謇所为正是清末“实业救国”思潮的体现,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6.(2019·山西太原月考)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儒家思想指导商业D.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体现的是关注民生的思想,轻工业与民生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故答案为D项。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说法错误,近代民族工业大都是以轻工业为主;C项错误,是对材料的断章取义,均排除。7.(2019·湖北武汉联考)1908年初,英美烟草公司借口广东南洋烟草公司生产的“白鹤”商标的颜色与其生产的“玫瑰”商标颜色相近,向香港当局诬陷“南洋”侵权。香港当局强行将南洋价值巨大的“白鹤”牌香烟焚毁,使其被迫放弃“白鹤”商标。这说明()A.近代民族企业缺少法律保护B.民族独立是企业发展的前提C.民族企业发展缺乏技术支持D.民族企业发展缺少民众支持答案B解析南洋烟草公司被迫放弃“白鹤”商标是因为英美烟草公司的压迫和排挤,并非近代民族企业缺少法律保护,故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民族企业发展缺乏技术支持和民众支持的内容,故排除C、D两项。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香港当局偏袒英商,迫使南洋烟草放弃“白鹤”商标,说明只有国家主权独立,才能保护民族企业,故选B项。8.(2019·山东微山月考)梁实秋曾说:“自从我们剪了小辫儿以来,衣裳就没有了体制,绝对自由,中西合璧的服装也不算违警……到如今理发匠都是穿西装的居多。”梁实秋意在说明()A.西装是政府规定的统一服饰B.民众服装有杂乱无章的特点C.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下层劳动人民多选择着西装答案C解析由题干中“自从我们剪了小辫儿以来,衣裳就没有了体制,绝对自由”可知,辛亥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故C项正确。当时政府并未规定统一的服饰,故A错误;着装自由不代表杂乱无章,故B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9.(2019·广西百校联考)1895年,《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内容首为阁抄;余依次为选登英国路透社新闻电讯选译《泰晤士报》等外国报纸的消息、评论;选录津、沪、港、粤、汉等地报纸的新闻、言论,摘编“西国格致有用诸书”;最后附有梁启超等人的编者按和论说。据此可知,该报()A.体现了晚清腐败统治B.志在于宣传维新思想C.有利于平息社会矛盾D.是晚清大众传媒创新答案B解析《中外纪闻》是维新派创办的报纸,“西国格致有用诸书”说明其创办的目的是宣传维新思想,推动中国社会思想进步,故B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报纸并不能平息社会矛盾,C项错误;创新是指以前没有而现在新出现的事物,没有证据说明该报纸是中国近代的第一份报纸,故D项错误。10.(2019·皖南八校联考)1902年7月,上海《中外日报》登载了一则征婚广告。在征婚广告中,男方希望女方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则征婚广告主要反映这一时期()A.追求婚姻自由已经成为社会风尚B.传统婚姻已经完全向近代婚姻转变C.婚姻的主婚权全部由当事人掌握D.西学的影响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说明这一时期婚姻习俗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废除缠足、文化程度等要求体现了西学的影响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故D项正确。材料只是个别现象,故A项错误;B项错在“完全”,故排除;C项错在“全部”,故排除。11.(2018·吉林长春期末)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1909~1949年,我国多次选派留学生赴英、美、苏、法等国学习军事航空和飞机制造技术,他们学成回国后,积极主持或参与中国飞机的研制工作,试制成功了中国最早的水上飞机、仿苏E­16驱逐机、运输机等。这说明()A.留学生促进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B.航空救国是所有知识分子的理想C.中国航空工业近代化起步比较晚D.近代中国的航空工业技术力量雄厚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留学生……学成回国后……试制成功了……”说明留学生是促进中国航空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国航空工业近代化起步早晚问题,不能反映近代中国的航空工业技术力量是否雄厚,排除C、D两项。12.(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皖系军阀徐树铮访问法国期间,在巴黎宴请宾客,席间徐树铮致辞:“今晚所备菜肴皆菲薄粗鄙,不堪招待”酒店经理听后认为徐树铮是对酒店的侮辱,蓄意损害其名誉,于是提起诉讼。这一事件从本质上反映了()A.近代中国国际地位低下B.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C.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区别明显D.守旧势力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答案B解析皖系军阀徐树铮是客套话,无意损害酒店名誉,可见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故选B项。材料无关近代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A项;材料没有对中西方的饮食进行比较,排除C项;材料不能确定皖系军阀徐树铮是守旧派的代表,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2019·湖南衡阳八中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事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年3月全国兴起抵制日货运动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获利76万两白银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月1月巴黎和会召开1919年5月五四运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张謇的大生纱厂开始转盈为亏请从以上表格中任选三个以上事件,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先摘录三个关联事件,再明确写出论题;阐述要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事件:1914年一战爆发,1915年全国兴起抵制日货运动,1917年张謇大生纱厂获利。论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1914年第一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卷入到战争之中,因此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15年初日本诱使袁世凯承认屈辱的《二十一条》,由此激起了全国民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此外,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这些因素共同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如: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也获利达到76万两白银。解析本题为开放型问题,主要围绕经济发展与政治变革、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经济发展与思想解放、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等多方面作答,注意中外分开叙述,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可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起点,论述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14.(2019·安徽泗县一中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次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材料二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梁启超《时报》发刊词材料三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陈玉申《晚清报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当时国人自办报纸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报馆所应尽之义务”。(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答案(1)特点:国人自办报刊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中国人自办报刊盛行于维新变法时期;有识之士办报的目的是救亡图存;报刊的创办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任答三点即可)原因:社会时势的需要(或答“民族危机加深”);外国人办报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或答“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传递国内外信息;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引导舆论。(3)提供与维新派(或答“保皇派”)展开论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