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手册-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_第1页
小课题研究手册-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_第2页
小课题研究手册-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_第3页
小课题研究手册-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_第4页
小课题研究手册-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课题编号:课题编号:______________教师小课题研究手册课题名称: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年级:二年级学科:_____语文_______姓名:研究起讫时间:高密市姜庄镇仁和小学一、教师小课题研究“问题库”问题源问题库来自个人反思的问题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中心的国民教育,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各不相同的人。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中生和优生的层面上出不了成绩,也不叫素质教育。所以我们更应该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揭示学习规律,教给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来自同事座谈的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农村小学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教师忽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就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转化学困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体会成功,与培养中、优学生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唤醒学困生进取的意识,是当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来自学生讨论的问题我们年级的学生的家长由于工作忙,照顾、关心孩子的时间比较少,更何况是关心孩子的学习了。大部分学生都是独自一人在家里做作业,加上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比较差,在边看边玩边做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作业可想而知,更别说做完作业后进行有效复习和有效预习了。来自家长反馈的问题学困生由于成绩较差,他们过多得到的是失败的苦涩,很少尝试到成功的喜悦。面对教师的漠然置之,家长的批评责骂,同学的冷嘲热讽,常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厌恶,对实现自我价值失去信心。二、教师课题申报表姓名董玫专业英语学历本科学位无来校工作时间2011.8联系电话2712061所在岗位二年级语文教师所选课题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习简历1998至2000在徐州师范大学技术教育学院学习工作简历2000至2011在咸家中学工作2011来本校工作选题缘由在新的一学期开始,也迎来了新的学生,他们每个人都是活泼、开朗,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递进,这些孩子们身上所隐藏的问题也就逐渐显现出来,突出的问题是:学习习惯不好是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学习不得法也是造成被动学习的另一个主要原因。3、不重视基础是造成被动学习的直接原因。4、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是造成被动学习的间接原因。针对学生身上所出现的上面的现象,我们数学备课组所选定的小课题即为:《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与研究,根据学生所反映的现象以及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的观察与思考,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加以帮助学生。研究设想1、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其次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3、最后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科组意见学科组长签字:年月日年级意见年级主任签字:年月日学校意见校长签字:年月日三、教师开题报告姓名董玫开题时间2012.9课题名称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选题缘由或教学困惑在新的一学期开始,也迎来了新的学生,他们每个人都是活泼、开朗,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递进,这些孩子们身上所隐藏的问题也就逐渐显现出来,突出的问题是:1、学习习惯不好是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2、学习不得法也是造成被动学习的另一个主要原因。3、不重视基础是造成被动学习的直接原因。4、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是造成被动学习的间接原因。针对学生身上所出现的上面的现象,我们数学备课组所选定的小课题即为:《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与研究,根据学生所反映的现象以及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的观察与思考,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加以帮助学生。研究的意义与目的1、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其次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3、最后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步骤及措施1、准备阶段: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系统学习;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对学困生进行调查,并作出分析。2、实施阶段:实施研究方案,(1)、

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和心理,针对后进生的现状和成因,设计研究措施(2)、进行培养学困生学数学兴趣的培养尝试。(3)、建立课题博客,认真阅读书籍,及时上传读书笔记。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调整方案,召开两次学困生的座会,对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进行科学、客观的验证。3、结题阶段:检测研究成效,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在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论证,完成个案分析、材料整理,并总结、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研究方法及工具运用观察法、谈话法、教学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对比法、跟踪调查法、榜样示范法等方法进行实验和研究。成果预期及结题报告结构在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论证,完成个案分析、材料整理,并总结、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本研究希望得到的支持希望得到全体教研组成员的支持。参考文献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3、盛大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孟繁华主编:《赏识你的学生》,海南出版社2005年版。5、鞠文灿、陈善卿主编:《差生教育启示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6、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学科组对开题报告的意见与建议学科组长签名:年月日四、教师开题过程记录课题名称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开题时间2012.9主持人郭光德地点仁和小学评审人员王晓玲、侯瑞玲、张培华、仪雪莲、侯晓霞、董萍、董玫开题过程记录1、本课题涉及的“学困生”是指由于各自不同原因表现为学习上难以达到教学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目标有一定差距的学生。而这类学生在学业上的困难是可逆的,在一定的补救教育条件下可得到转化,他们属于“学业不良者”的一部分。2、本课题的研究一是要帮助“学困生”诱发学习需要,培养学习动机,重新唤起和稳定其学习兴趣,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要让教师掌握帮助“学困生”脱困的教学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做好“学困生”脱困工作。3、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研究: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要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须先弄清学困生“困”的原因和差距所在,而后方可“对症”下药。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题反思与启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套适合本年级实际情况乃至于一般小学让学困生爱学数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尊重和关爱可以唤醒、激励每一个学生。只要得法,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让每个学困生爱学数学,使他们由“厌学”到“学有所获”到“乐学”,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开题人:董玫2012年9月5日五、研究过程记录(一):主要的理论文献与资料查找作者姓名亚米契斯论文或论著名称《爱的教育》发表或出版时间2004.5发表刊物或出版社或网址译林出版社主要观点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爱。阅读并记录时间:2012年9月20日作者姓名沈德立论文或论著名称《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发表或出版时间1997年发表刊物或出版社或网址教育科学出版社主要观点作者通过问卷,调查了我国中小学生11个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通过访谈,总结了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经验;通过参阅文献和总结教育经验,初步形成了非智力因素培养教育的原则、方法、途径以及具体的培养措施;通过在中小学开展自然实验,验证、补充和发展了有关非智力因素的理论。本书就是对“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这一科研项目成果的集成,它能对目前全国开展的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阅读并记录时间:2012年9月18日作者姓名鞠文灿、陈善卿论文或论著名称《差生教育启示录》发表或出版时间2007.年版发表刊物或出版社或网址江苏教育出版社主要观点第一、学会倾听-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第二.跟踪教育,用爱心、诚心挖掘学生真、善、美的一面。第三,学会欣赏。第四:尊重学生,做学生的指引者。第五,学会赞美。阅读并记录时间:2012年10月9日六、研究过程记录(二):他人成功的经验与案例姓名孟繁华性别男所在岗位编辑来源渠道《赏识你的学生》,海南出版社2005年版。成功的经验或案例教育是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但是,必须看到,教育也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服务行业,它是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千百万个家庭和亿万个孩子的幸福和前途提供的服务,它的要求更高,要求我们服务者——也就是教师不仅要有知识、有文化,更要有无限的爱心、耐心、有发展的眼光、有诲人不倦的情怀和能识千里马的伯乐慧眼,还要懂得心理学,从这个角度而言,每个老师都应该是教育家、学者、思想家、导师、顾问、权威和园丁,有这样的前提,才可能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赏识学生并且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考虑,为他们提供最适当的教育方式,这才是真正关爱学生的最佳体现。本书给每一位老师带来了启示,原来“惩罚”也可以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在学生心底留下最深的感动。并为教师们提供了与学生最直接、最深切、平等的心灵关照的机会。让每一位“诲人不倦者”都不得不反省、深思和探索,因为,这些都是来自真实心灵的呼声。从《赏识你的学生》中,我们析出了几个大字,这些都是教育中永不磨灭的关键词:尊重、信任、理解、激励、提醒和宽容,最后还有一个“爱”字。记录时间:2012年10月17日七、研究过程记录(三):教学观摩记录授课人潘小明授课班级4授课时间2012.10.13教学主题《乘法分配律》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天,希望同学们能探究发现乘法的又一个新知识。(简洁的导入,给学生以期待,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电脑出示:

师:买3套这样的儿童服装应付多少钱呢?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请列式计算。

学生各自独立计算,不一会儿,纷纷举手。

生1:我先算出一套服装的价钱,再求出三套的价钱,算式是括号5加4括号乘以3。

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板书,并故意地——)你列的算式里共有几个括号?

生1:这样说吧,5与4的和乘以3,得数是27。买3套服装应付27元。我的另一种方法是:先分别算出三件上衣和三条裙子的价钱,再算出三套服装的总价钱。算式是5乘以3的积加上4乘以3的积。〔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4)×3;5×3+4×3〕

生2:我的方法是:5+5+5+4+4+4=27

生3:我的方法是:5+4+5+4+5+4=27

生4:我觉得这两个同学的想法与前面同学的两种想法是一致的。但是,上面的算式比较简单。(众生点头以示同意)

电脑出示:小强摆木块,每行摆6个绿木块,8个红木块,共摆了4行。

师:请你想象一下,小强是怎样摆的?结合学生回答,电脑逐步出示下图。

师:小强一共摆了多少个木块?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学生再次各自列式计算,并很快说出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和算式,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接着上题板书如下:

(6+8)×4

6×4+8×4

这里,教师直接提出“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了两种不同思考方法的计算后,便于学生发现新的知识规律。同时,产生这样一种体验,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存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师:从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同学们的双双眼睛注视着黑板上的算式,在寻找着其中的规律。渐渐地,一些学生举起了手,有些学生开始有些激动,急着与周围的同伴说起了悄悄话……此时,教师没有急于指名学生个别回答,而是——

师:(惊奇地)你们真的发现了这些算式中隐含着的规律,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吗?

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了,同学之间指点着、交流着,一些心急的同学忍不住又高举着小手。

师:从大家的神态和脸部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一定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我能猜到。不过,你们所看到的也许只是一种偶然现象,是一种猜想而已。你们能再举些例子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吗?

同学们认真地在本子上任意地写着算式,进行着计算。很快地举起了手,积极地汇报自己验证的结果。

生1:(8+3)×4=8×4+3×4

生2:(5+1)×3=5×3+l×3

生3:(l+9)×5=l×5+9×5

生4:我觉得不一定对的。我也举了例子,(l+l)×7≠7+1×7

该生的回答,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学生问道:左边算式的答数是几?右边算式的答数是几?这两个算式你说相等吗?通过这个小小的计算失误,同学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

师:从同学们举的大量的例子中,可以确定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

生5:老师,虽然举了许多例子,可万一还是碰巧,怎么办?

该生的这一提问,还引来了一些学生的赞同:“是呀,万一还是碰巧呢?”教师被这意外的“一问”问住了,稍后——

师:会有这种“万一”吗?你能举出一个反例吗?

教师的反问,引起同学们的深人思考……

生6:不可能有反例出现。以“(8+3)×4=8×4+3×4”为例吧,左边算式括号里算得11,表示有11个4,右边算式的“8×4”表示有8个4、“3×4”表示有3个4,加起来共有11个4。等号两边的算式形式不同,但它们的意思是相同的,都表示11个4,所以是相等的。其它的式子,道理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还有不同意见吗?

(众生摇头,以示没有意见)

师:你们发现的这个知识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什么叫乘法分配律?请同桌再交流一下。

学生积极地与同桌交流着,又踊跃地参加集体交流。

生1:把括号里的两个数加起来后乘以一个数,等于把括号里的两个数都去乘以一个数,再把乘出来的积加起来。

生2:乘法分配律是:左边把两个数加起来乘以乘数,等于括号里的一个加数乘以乘数加上括号里的另一个加数乘以乘数。

师:你们想表达的是这样的意思吗?(教师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师:这叫做乘法分配律。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分配律吗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a+b)×c=a×c+b×c

师: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稍等)简洁、明了。这就是数学的美。

【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教师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反复地进行所谓的严格、准确和简明的表述,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只有经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才会真正有所体验,才能建构自己有意义的知识,用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也就水到渠成。】

师: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回答下面各题:

①(32+25)×4=

□×4+□×4

②(64+12)×3=□×□+□×□

③25×(4+9)=□×□+□×□

④75×64=□×□+□×□

前面三题,学生很快根据乘法分配律正确地填数。由于第④题是开放的,有的把75写成两个加数的和再乘64的形式,也有的将64拆成两个加数的和再乘75的形式等,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填数。

师:选择。请用手势表示正确答案的编号。

与25×(4×8)相等的算式是(

)。

①25×4+25×8;

②25×4×25×8;③25×4×8

全班学生中有一位选①,三位选②,其余都选③。通过辨析,学生更加清楚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及与乘法结合律的区别。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

(a+b)×c=a×c+b×c教学观摩有感在整个探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教师没有采用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方式,把知识规律展示给学生,而是适时地给出一组问题:从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这些算式中真的隐含着规律,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吗?不过,你们所看到的也许只是一种偶然现象,能再举些例子进行验证吗?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进行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学生不仅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知识,而且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数学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发展。授课人单连梅授课班级5.2授课时间2012.10.15教学主题《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过程设计思路: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体会容量的含义2、让学生观察几种常用容器,了解在日常生活里常用“升”作为容量的单位。3、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感受1升的实际意义;然后通过进一步的操作、观察,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容器加深对1升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教学难点:形成1升的具体概念。学具准备:大小不同的茶杯、水壶、标有容量的饮料瓶、罐,容量是1升的正方体容器和量杯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容量”。1、(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实验,(略)得出结论。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完成书上的练习(1)和(2)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二、认识“1升”说说你通过昨天的预习,知道关于“升”的哪些知识?1、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2、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可以装1升水拿出该正方体,从里面量它的棱长。问: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倒满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这么多水就是1升。3、用学生带来的常见的容器来认识1升:(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分别指名问一问: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容量是1升?指出: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分别请这部分学生举起该容器,其他同学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约是几升。可结合2.5升的可乐瓶,请学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老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实验得出:1升多一点)想象:以它为参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呢?比如:可用手比画一下,像电饭锅大约有2个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取一脸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脸大约要用几升水呢?(实验得出:2升)以这一脸盆为参照,估计一下,边上的这桶水大约有多少升?(10升)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8.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板书设计《认识容量和升》1、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2、升和毫升教学观摩有感教学《升和毫升》,考虑到学生平时很少关注这方面的知识,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之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尽可能地创设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容量单位时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实效性。1、课前准备充分。我准备了大小杯子若干个,1升的量筒、棱长1分米的小正方体等等,每一小组也都有水杯、水槽、饮料瓶以及相应的水等,准备好一切教学用具。2、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实践性以及教育性。在教师做了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1升的水究竟有多少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探究和感知1升究竟是多少,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实践能力。3、通过告诉学生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20分钟浪费1升的水,推出1小时、1天、1年所浪费的水,以及这样的水可以提供给多少人饮用,从而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最后还送给孩子们一句话:请节约每一升水!4、注重学生的估计能力。不管是教师自己演示还是学生的操作中,都要注重让学生先估计然后在操作,这样也培养了孩子们的估计能力。因为估计能力是我们新课标中所重视的一个能力的培养。八、研究过程记录(四):自己的教学体验与反思教学主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时间2012.10.23教学班级2、3教学工具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6分钟)

1、播放春晚节目《千手观音》教师做简单介绍:为我们表演出这么美仑绝幻的舞蹈的是一群聋哑人。她们的耳朵里没有声音,但却能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同学们知道是为什么吗?(找学生谈体会)教师谈感受:她们虽然听不到音乐,但是她们的心里有着更动听的音乐。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残疾人,有耳聋的,有盲人等等。他们虽然在身体的某一方面有残疾,但他们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感知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讲述一个双目失明的人的故事的,题目叫――17触摸春天(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头脑中也许产生了一些疑问,请说一说你们的疑问。(谁触摸春天?怎样触摸春天的?为什么要触摸春天?……)

二、引导初读(10分钟)

1、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提出的问题。(1)自读

(2)大家默读课文时遇到的不认识的字词,请自学解决:自由朗读课文,依据拼音读准、记住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评价初读(16分钟)

1、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准记住了吗?(投影出示)

盲童小径流畅权利磕磕绊绊悄然

一瞬间弧线飞翔缤纷清香袅袅

(1)自由读

(2)开火车读(3)纠正错误的读音,重点强调“悄然”中的“悄”的读法。2、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四、动笔写字(8分钟)

强调个别字的写法,如“盲”下面是“目”而不是“日”;“经历”的“历”不要写成“厉”;在就是“袅袅”的写法。五、课堂小结(1分钟)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前面所提出的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而对“安静怎样去触摸春天”这个问题也有了一定的兴趣。想解开这个疑问吗?那就跟随老师到下一节课去探讨。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1分钟)

让学生说上一节课所学的收获。这一节课我们重点来分析课文中优美的句子,通过对句子的分析来了解安静为什么要触摸春天,有事怎样触摸春天的,和安静及作者来一次心灵对话

二、读书感悟(30分钟)

(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围绕刚才我们所提出来的这一节课的问题来分析你所找到的句子。预设问题:句一: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分析:从“整天”一词中能看出安静非常喜欢春天。因为一个不热爱春天的人是不可能整天到大自然中去的。句二“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分析:(1)从哪些词语中能看出安静经常到花园中来?“穿梭“、”流畅“这些词语能看出安静非常了解这个花园,你能表演出这些动词吗?找同学到台前为我们进行表演。(2)找出安静来到花园中的相关动词;(3)课前准备好一盆花,让学生上台前表演出这些动词。一是能感悟安静的心境,二是能对这些动词有深刻的了解。句三: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分析:(1)为什么是一个奇迹?(是啊,对我们耳聪目明的人来说,捉住一只蝴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双目失明的安静却能准确的捉住,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2)“神奇的灵性”指的是什么?清同学们围绕这节课的重点问题思考。(安静对花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爱,对春天,对生命的热爱。)(3)“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地方?句四: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分析:怎样理解“多姿多彩的世界”(用全部身心来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眼虽然失明,但是心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句五: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分析:理解“张望”一词。表演这一动词。安静为什么要张望,我们知道她是看不见东西的。(安静对蝴蝶的喜爱和留恋,对飞翔的向往。)句六: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分析:“这样的道理”指的是什么道理?提示:从文中去找答案。(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二):课文我们已经分析完了,也对安静热爱春天,热爱生命有了深刻的理解,下面请你再读一遍课文,来感受安静的内心世界。(四)小结感悟。(1分钟)

作者用细腻地语言描写了安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影踪。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这句话点明了作者要向我们表达的中心。让我们一起朗读这句话。

(五)读写迁移。(4分钟)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对安静说。下面就给你几分钟的时间,把你想对安静说的话写出来。字数不用太多,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行。找学生读自己写的。其实刚才同学们所写的就是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所感悟到得,任何一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力,也有热爱生活的权力。老师想,这不仅是我们的权力,也是我们的义务。

(六)语言积累。(4分钟)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背诵。三、引导实践(1分钟)

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课后请同学们自读“阅读链接”中的问题教学反思教学时能把整个的探索过程还给学生,不再牵着学生走,而是创设一个学生主动探索操作的氛围,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合作探究、独立探索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数学教学一定应强调学生的亲历性,只有学生亲身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亲身体验学习中的问题、困惑,才能在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悟到主动探究的重要性。因而,教师在预设教学识一定要与学生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视角去体会对知识的感受、体验,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兴奋点,由此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体验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九、教师学习与研讨记录时间2012.10.21地点会议室主持人郭光德主讲人郭光德主题教育好学生从赏识开始内容记录1、关爱孩子,做孩子的良师益友。2、教师与学生必须是站在理解与对话的平台上。3、给予学生自信,想信学生能行。赏识教育的图案标志是竖起的大的拇指,在大拇指里面有一张生动活泼的笑脸,仿佛孩子受到赏识后发出的会心一笑。一个赏识的微笑,就像阳光照在含苞欲放的花朵上。对一个渴望赏识的孩子而言,这可能是孩子一生的转折点。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教育好学生,从赏识开始。让每一个老师多毫不吝啬自己的微笑,多发掘学生的长处,让学生的蕴力得到张扬。学习和研讨给我的启示教育的秘诀是真爱。赏识孩子并且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考虑,为他们提供最适当的教育方式,这才是真正关爱学生的最佳体现。孩子永远是孩子;学生永远是学生。他们在学校里难免会做出一些不如人意的事情,作为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予学生承认与改正的机会。人是灵魂的载体。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和理解至关重要。只有善于理解生命,才能真正地达到与孩子的情感方面的交流,心灵的契合,同时也得到孩子的理解。我们要站在孩子角度多想想,想清楚他们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需要些什么。不当前的教学改革理念是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教"是起着主导地位,"学"是"教"的目的,教师与学生是"授者"和"受者"的关系,如果仅有单方面存在,教学目的就无法实现,而如果双方不能沟通,就谈不上合作,效果很难达到理想的境界,因而教学的成就决定于双方的配合。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看法。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人,学生是蕴力的人。十、教师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与交流课题名称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中期报告时间2012.11课题研究进展情况(1)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和心理,针对后进生的现状和成因,设计研究措施(2)、进行培养学困生学数学兴趣的培养尝试。(3)、建立课题博客,认真阅读书籍,及时上传读书笔记。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调整方案,召开两次学困生的座谈会,对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进行科学、客观的验证。存在的困难及希望得到的支持检测研究成效,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在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论证,完成个案分析、材料整理,并总结、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能否预期结题能预期结题得到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理论和个人的深入研究,转变“数学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到“学有所获”到“乐学”,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向学困生撒下更多的爱,要有恒心,付出真心,做到耐心,促使他们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有所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爱,使学困生爱学数学。学科组意见学科组长签名:年月日十一、教师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结题时间2013.1结题报告关键词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结题报告摘要1、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培养数学学困生的自信心。3、向学困生撒下更多的爱,用爱心缩短距离。4、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5、在教育教学上时时想到学困生。6.发掘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7、正确评价学生。结题报告通过这一年的小课题研究,我了解到学困生厌学的原因,充分调动学困生学习的兴趣,向学困生撒下更多的爱,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能感受到学会学习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有了学习的热情,能自觉、主动的学习。现在我就“如何让学困生‘厌学’转化为‘爱学’谈谈我的做法和获得的经验。通过观察、询问、调查、我觉得造成学生对“厌学”的原因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

(一)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学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坚持学习,作业照抄,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习好缺乏自信心。

3.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学困生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遇到探索性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分析综合的能力较差。

4.依赖心理强。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身上。(二)外部原因

1.学习基础差,跟不上班。

2.教材的原因。教材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增大,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再加上学科增多,整天应付作业,没有时间消化,从而影响学习。3.社会和家庭的原因。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由于游戏厅、网吧、大量的不良影视作品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等。4.突发事件的影响。如父母离异、生病、去世等突发事件,致使学生学习中断及心灵可能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偏差,造成学生的突然学习困难,若不及时从思想上解决,会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通过研究了解学困生的类型、特点,可以对症下药,让学困生爱学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培养学困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就能点燃学生渴求知识的火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成功的愉快,引导学生走上爱学的道路,以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2、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心帮助学困生。3、向学困生撒下更多的爱,用爱心缩短距离。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它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一个人来到人世间,首先得到的是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怀。爱,使他们健康发育成长。入学后,他们有三分之一多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老师自然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的人物,这种现实就会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把爱的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身上。这时,如果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就会缩短,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一种依恋感,就会相应地把读书看作是一种乐事。因而教师应用爱心拉近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不应该因为他是差生而贬低、排斥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他这类数学学困生是有用的。要辩证的看待所谓的“学困生”,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同其他的同学一样都能沐浴师爱得阳光。在教育中我力求对学困生奉献一片爱心、给他们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宽容、多一点鼓励、多一点欣赏,让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爱学习。4、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老师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5、在教育教学上时时想到学困生,具体做法是:①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后进生同时并进。②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后进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三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③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学困生甚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