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杭州余杭区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 - 副本_第1页
2024届浙江杭州余杭区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 - 副本_第2页
2024届浙江杭州余杭区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 - 副本_第3页
2024届浙江杭州余杭区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 - 副本_第4页
2024届浙江杭州余杭区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 - 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杭州余杭区中考历史五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包括A.俄罗斯联邦B.外高加索联邦C.乌克兰D.爱沙尼亚2.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蛟龙下海”、“墨子”升空等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凝聚了中国力量,弘扬了中国精神。由此让我们联想到创业年代的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人是()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3.识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由下图可知,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A.过程曲折 B.受到帝国主义压迫 C.受到封建主义压迫 D.快速发展4.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5.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是一幅极端浪漫的封建制度的古怪的漫画,1899年,它已是一个完全西方化的民族,同最先进的欧洲列强立于同等水平上”。韦尔斯意在强调A.欧洲列强帮助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B.日本和欧洲列强走上侵略扩张道路C.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封建制度残余D.明治维新使日本快速实现了近代化6.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了汉朝A.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B.铁器成为官方专用C.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D.汉代实行冶铁官营7.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第几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的()A.23届 B.26届 C.27届 D.36届8.《告同胞书》40周年,“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等流行语的出现,生动再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我国A.外交事业取得突破B.两岸关系发展密切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民主法治逐步健全9.观察下图,关于美苏这两个公共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为了缓解经济危机B.都是为了促进农业发展C.都是为了增加劳动就业D.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10.“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这段材料表明了A.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基本矛盾C.工人阶级对革命理论的渴望D.工业革命带来的后果11.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中国加入的最大贸易组织是A.B.C.D.12.“1939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停止向列强支付庚子赔款,37年间,庚子赔款总计实付之数为6.64亿两”,与“庚子赔款”密切相关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一一东汉时改进了造纸工艺的人物一一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一一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一一14.列举19世纪中期,哪些国家为挽救国内危机进行了哪些活动15.请举出表明世界“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的重大历史事件。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B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苏联建立,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包括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由此可知,ABC三项符合题意;爱沙尼亚不是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BC。2、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焦裕禄是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曾经感动了全中国,被誉为“党的好干部”。故C正确。邓稼先是科学家,故排除A项。王进喜是石油工人,故排除B项。雷锋是解放军战士,故排除D项。故选C。【点睛】本题以曾经感动了全中国,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焦裕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现代史上的英雄、模范人物的相关史实。3、A【解析】

依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过程曲折,总的来说比较落后,且地区与行业发展不平衡。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20世纪初出现短暂春天,经济工业化进程加快。一战期间(1914年—1918年),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但战后欧洲列强又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民族工业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日趋萎缩,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中实行的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中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即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5、D【解析】

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899年,它已是一个完全西方化的民族,同最先进的欧洲列强立于同等水平上”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根据所学可知,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摆脱了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危险。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欧洲列强帮助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日本和欧洲列强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封建制度残余,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6、D【解析】

依据题干中“设置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等信息,结合汉代盐铁官营的政策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D。7、B【解析】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驱逐的提案进行投票表决。结果该项提案以压倒多数票获得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故选B。8、B【解析】

依据题干“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九二共识提出了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促进了两岸的友好往来,“汪辜会谈”是在两岸两会于1992年达成的“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举行的,“汪辜会谈”就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和科技、文化、青年、新闻等领域的交流进行了协商,签署了四项协议,受到了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由此可知,“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等流行语的出现,生动再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两岸关系发展密切,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9、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苏联和美国修建公共工程目的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苏联修建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兴建了该水电站,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美国建设的田纳西水利工程是在美国经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后,为了解决工人的失业问题,大兴公共工程,该水利工程的建设解决了很多人的吃饭问题,也促进了美国农业的发展,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因此两者的共同点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本题选D。考点:美苏两国修建公共工程的相同点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是比较题,比较题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比较题的基本解法是找出比较项,然后在对比较项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答案,提醒同学们学习知识要善于进行分析对比,逐渐培养自己的历史能力。10、C【解析】

根据题干“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可知,题干材料体现了工人阶级对宣言的需要与渴望。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1、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的最大贸易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是亚太经合组织,是地区性的;选项B是欧盟,是欧洲地区的区域性组织;选项D是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组织,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2、D【解析】

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北方部分地区达到高潮,大清帝国和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紫禁城皇宫,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D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42年,不属于庚子年,A排除;《天津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58年,不属于庚子年,B排除;《瑷珲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58年,不属于庚子年,C排除;故选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巨鹿之战(2)蔡伦(3)进土科的创立(4)安史之乱【解析】

(1)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数万与秦军30万在巨鹿展开决战,项羽率军九战九捷,大败秦军,歼灭了秦军主力。(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使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14、俄国: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美国:美国内战(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洋务运动【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度严重束缚工农业生产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农奴起义此起彼伏,同时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暴露了农奴制度的腐朽。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统治,1861年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一系列改革法令和废除农奴制的特别宣言。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爆发了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日本面对内忧外患的情况,进行了明治维新。中国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