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12《石钟山记》课件_第1页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12《石钟山记》课件_第2页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12《石钟山记》课件_第3页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12《石钟山记》课件_第4页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12《石钟山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钟山记苏轼教学目标

1.逐字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把握内容,理清思路。

3.学习作者质疑和求实的精神。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

嘉祐二年,二十一岁,举进士。乌台诗案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第一段《水经》云:“彭蠡lǐ之口有石钟山焉。”郦lì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彭蠡:鄱阳湖的别称

焉:兼词,于此

临:靠近

鼓:激荡,掀动搏:击,拍洪:大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在这里。”郦道元认为山的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掀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qìng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是:这

以:介词,把

置:放

虽:即使

鸣:使……发出声音

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省略句: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省略句: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一词多义——是①名词,政策,方针

共商国是②动词,表判断

《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③代词,这;这个;这样

《石钟山记》:“是说也,人常疑之。”④形容词,对;正确

《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知识积累一词多义——是5、形容词的意动,认为……正确

《问说》:“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6、助词,常与“惟”“唯”搭配表宾语前置

唯马首是瞻知识积累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fú止响腾,余韵徐歇。

始:才

访:寻访

得:找到

扣:敲打

聆:仔细听

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清越:清脆悠扬

桴:鼓槌

腾:传播

韵:声音

徐:慢

歇:消失

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状语后置:于潭上得双石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kēnɡ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自:自己,指李渤

以为:认为

之: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然:但是

是:这

余:我尤:更加是:这样

独:惟独

以:用

名:名作动,命名

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定语后置:铿然有声石第一段

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第一层(《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引起下文。第二层(郦元以为……而况石乎!)

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第三层(至唐李渤……何哉?)

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第二段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自:从

舟:名作状,乘船

适:到……去

赴:赴任,就职

因:因而,于是

得:能够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走,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赴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一词多义——适

苏辙自乡适临安见兄,路遇一女子,此女始适还家门,按乡俗避之。后于临安,兄怪其未允而至,辙曰:“处分适兄意,吾已来矣,心安之。”兄邀其赴赤壁游,观美色,叹曰:“此等美色,吾与子共适。”

到……去

出嫁

依照,顺从

享受知识积累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kōng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使:派

其:其中的焉:形容词词尾,同“然”,……的样子

固:仍旧、还是独:单独

庙里的和尚派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qī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zhé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guàn鹤也。

侧:名词作状语,在旁边

森然:阴森的样子

搏:扑、抓

磔磔:鸟鸣声

且:并且

或:不定代词,有的,有的人

巨大的山石在旁边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中发出磔磔地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判断句省略句:磔磔(于)云霄间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chēnɡ吰hónɡ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方:正

心动:内心惊恐

绝:停止

徐:慢

察:细看

之:代发声之处

则:同“乃”,原来是

罅:裂缝

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涵澹澎湃:(波浪)激荡冲击

为:形成

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状语后置句:大声于水上发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kuǎn坎kǎn镗tānɡ鞳tà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将:副词,将要

当:在,处在

中流:水流的中间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窾坎:击物声

镗鞳:钟鼓声

向:先前

应:应和

作:演奏

焉:表陈述语气词

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一词多义——焉1、犹且从师而问焉。2、复驾言兮焉求?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5、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6、或师焉,或否焉。7、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知识积累代词,他疑问代词,什么兼词,从哪里兼词,于此句末语气语气词,表停顿词尾,可译为“地”或”“……的样子”因笑谓迈曰:“汝识zhì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yì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因:于是

识:知道,记住

之:代下文典故

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宾语前置句:古之人不欺余也判断句一词多义——识

苏轼至临安,与黄庭坚相识,二人同游花山,见一碑石,其上文字犹可识,览后,苏轼曰:“吾辈当识之。”

认识

识别,辨识

记住知识积累第二段

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记叙、描写)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

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

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

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第三段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目、耳: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

臆:名词作状语,凭主观

殆:大概

终:终究

夜,在夜里

莫:没有谁,没有人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省略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一词多义——殆

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物件殆尽,唯余项脊轩。归有光以为殆有神助,后重修之。

危险

接近,几乎

大概知识积累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所以:……的原因陋者:浅陋的人乃:却,竟然以:用斧斤:斧头考:敲其实:那事情真相是以:因此

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判断句宾语前置:余以是记之第三段

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议论)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郦元之所见闻,……自以为得其实。”)

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第三层(“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游因——质疑郦说游历——解疑——因声命名游感——结论李说——人常疑之——余尤疑之——实地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