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某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某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某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某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某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某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①取3支试管,编号,各注入2mL淀粉溶液;另取3支试管,编号,各自注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②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试管中,维持各自的温度lOmin

③向各试管中滴一滴碘液

④将6支试管分成三组,每组各有一份淀粉液和一份淀粉酶溶液,分别放在温水、沸水和冰水中

⑤观察实验现象

A.①②④③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①④②③⑤

2.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且种群数量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

自然选择不起作用、没有迁入迁出,则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如果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25

B.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

C.如果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其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

D.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

3.单体是指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研究发现,某单体小麦产生的卵细胞和花粉细胞中

染色体数目均为20条或21条,比例均为3:1。参与受精的花粉细胞的种类和比例为(20条染色体的花粉):

(21条染色体的花粉)=1:24.下列有关该单体小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成单的那条染色体可能容易丢失

B.缺失一条染色体的花粉,生活力或受精能力可能下降

C.单体小麦属于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减少导致的染色体数目变异

D.单体小麦产生的配子都是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

4.①〜④是在某种因素影响下生物的性状表现。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呈现镰刀状:

②B圆粒豌豆自交产生的子代出现皱粒;

③柳穿鱼花的形态结构与Lcyc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

④同一株水毛莫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叶片表现出两种不同形态。

A.①②中的性状可遗传,③④中的性状不可遗传

B.①中的性状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而形成的

C.②中的皱粒豌豆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淀粉分支酶异常

D.发生③④现象的生物体的基因碱基序列并没有发生改变

5.变型果蝇2号和3号染色体上分别带有隐性基因bw(褐眼)和e(黑檀体),野生型对应的基因用bw+

和e+表示。如图甲果蝇是染色体正常的褐跟黑檀体果蝇,乙果蝇是2、3号染色体发生相互易位的野生型易

位纯合子果蝇,甲果蝇与乙果蝇进行杂交获得B野生型易位杂合子果蝇,在遗传时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

的配子不能存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正常易位纯合子易位杂合子

A.甲、乙果蝇产生的配子均能存活

B.乙果蝇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C.B测交后代中野生型和褐眼黑檀体比例为3:1

D.Fi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有4种表现型

6.人体发热时,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可释放前列腺素(由一类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研究发现,前列腺素

是非常重要的炎性介质和致痛物质,可激活外周痛觉感受器产生疼痛信号。实验证明前列腺素E2与发热密

切相关。体温超过38.5℃时,口服布洛芬可达到解热、镇痛效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前列腺素分泌可能会引发机体发生免疫反应,激活外周痛觉感受器产生痛觉

B.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体温调定点上移是机体发热的直接原因

C.体温持续高烧39.5C,此时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机体的散热量

D.布洛芬的解热镇痛功效可能是抑制了前列腺素的产生

7.如图甲表示人体内ADH(一种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乙是正常人一次性饮入1000mL清水后的排尿

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16

V1

14

1

.E12

UI1

•10

T8

U

)6

登4

2

画0

«!

A.ADH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垂体后叶释放

B.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引起ADH合成、分泌量发生变化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ADH发挥作用的调节,属

于激素调节

C若"+,’"_,,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a、b、c分别表示“+”

D.若“T”“1”分别表示增加和减少,则引起图乙中A-B结果的调节是ADH合成、释放量“T”,肾小

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f”,排尿量“1”

8.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如图表示相关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

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①

B.M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

C.N处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作用后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

9.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①预防接种乙肝疫苗

②血浆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水解作用

③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APC对抗原的摄取处理和呈递

⑤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

⑥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对病菌的黏附

⑦皮肤的阻挡作用

⑧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A.②④⑥⑦B.①③④⑤C.①③④⑥D.②⑥⑦⑧

10.如图表示人体或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的传递机制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b表示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则信号在ab之间可以双向传递

B.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

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该图a表示下丘脑,b为垂体后叶,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e为同一物质

D.若e表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a产生的激素不可能作用于c

11.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病情严重时通过雾化(气溶胶吸入疗法)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如果患者出

现呼吸衰竭,则需要及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以维持内环境稳态。如图甲、乙、丙表示人体内环境三大

成分,①②③表示人体内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乙中,可以快速使药物到达患者病变部位

B.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中

C.从外界环境摄入的02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一呼吸系统一循环系统一甲一丙一③

D.人体内只要甲、乙、丙中水、电解质平衡,就不会患病

12.如图甲、乙、丙、丁为神经系统的相关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表明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轴突形成突触

B.图乙③中的乙酰胆碱经④释放需要消耗能量,在⑤中经自由扩散到达⑥引起兴奋

C.在图丙中c处给予适宜强度刺激(bc=cd),则在b、d两处可同时检测到膜外电位由正变为负,且a处

不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刺激图丁中b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能证明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

传递

13.免疫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病从口入”是因为消化道没有第一道防线,病原体直接进入人体引起疾病

B.组织液、血浆和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了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D.免疫自稳、监视功能主要依靠第一、二道防线,免疫防御功能主要依靠第三道防线

14.黄牛骨肽(CBP)是一种食源性生物活性肽,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人员用免疫低下小鼠进行

实验,检测了非特异性免疫的相关指数(相对脾脏指数、相对胸腺指数和白细胞相对数量),同时检测了

血清溶血素抗体指数,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相对脾脏指数■相对胸腺指数

□白细胞相对数量口血清溶血素抗体指数

A.实验组使用免疫低下小鼠,对照组使用健康小鼠

B.CBP对特异性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实验中使用的CBP剂量越高,对免疫调节的效果越好

D.血清溶血素抗体指数可作为衡量小鼠体液免疫水平的指标

15.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

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小鼠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

因是()

A.甲组骨骼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

16.SRY基因为雄性的性别决定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近期我国科学家发现X染色体上的SDX基因突

变后,25%的雄鼠会发生性逆转,转变为可育雌鼠,其余为生精缺陷雄鼠。无X染色体的胚胎无法发育。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SRY基因与SDX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B.可育雌性小鼠的性染色体组成可能为XX或XY

C.SDX基因突变雄鼠性逆转为雌鼠可能与SDX蛋白无法促进SRY基因的表达有关

D.上述性逆转得到的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子代小鼠的雌雄比例为1:2

17.某二倍体植物的花瓣颜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B分别控制红色和蓝色,基因a、b无控制

色素合成的功能,A、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D、d不控制色素的合成,但D抑制A的表达;当A、

B同时表达时,花瓣呈紫色。现有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得到Fi。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D在A/a或B/b所在的染色体上,Fi的基因型有9种

B.若B表型为蓝:白=3:1,可推测D在a所在的染色体上

C.若Fi表型为紫:蓝:白=3:9:4,可推测D在B所在的染色体上

D.B表型为紫:红:蓝:白=9:3:39:13,则D不在A/a和B/b所在的染色体上

18.如图是人体对某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I〜V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Th细胞(辅助性T细胞)是

T细胞的一种,a〜g代表不同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11、in、N、v、vi、vn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图中细胞IV和VI能迅速增殖分化

C.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细胞因子d、e、f和抗体g

D.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

19.具有甜味或苦味的分子会刺激位于舌面和上颗表皮的味细胞。大脑皮层中,产生甜味和苦味的区域分别

称为CeA和GCbt。脑干受损会导致无法产生苦味或甜味感觉。科研人员给小鼠吸食不同口味的液体,并记

录小鼠的舔舐次数,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30

I组:甜味剂

(

第n组:甜味和苦味混合剂

)in组:苦味剂

虫20O

I组n组in组

A.小鼠舔舐甜味或苦味物质后产生不同感觉,是沿不同反射弧传导的两种反射活动

B.脑干受损无法产生苦味或甜味感觉,说明产生这两种感觉的中枢很可能分布在脑干

C.根据实验结果推测,GCbt能抑制甜味感觉的产生,CeA也能抑制苦味感觉的产生

D.动物减少舔舐掺有苦味物质的食物,可使其避免摄入潜在有毒物质,有利于生存和繁衍

20.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外界环境摄入的Na+进入心肌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一消化系统-A一①一②一心肌细胞

B.若B中主要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可能会导致尿素氮升高,出现尿毒症

C.CCh是人体细胞代谢的产物,不参与内环境的稳态

D.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①和③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21.图1为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新机制研究,巨噬细胞受细菌感染或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升高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信号分子VEgF-C的表达。VEGFR-3形成反馈环路,抑制TLR4-NF-kB介

导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的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成三嬖*VE(;FYVEGFR-J£*VEQX

■*::o::

广—中"15窿「、

,/'/r_/I—

\J,TUU内£/

-A'/>;/•./

OlZ______\,-Z----------A-------

、、nJ9MW/、xj•邛缰Mi/r

初次接种再次接加时间

(1)细菌或细菌脂多糖LPS在免疫学上相当于。TLR4的本质是。

(2)过度或持续性的TLR4活化引起过度炎症反应、败血症,在VEGF-C的刺激下,通过活化PI3k-Aktl

通路,促进,从而抑制NF-kB活性,降低败血症的发生。

(3)巨噬细胞能够产生溶菌酶直接杀死病原菌,该过程属于免疫。巨噬细胞吞噬病菌后会发生死

亡现象,该现象属于o

(4)一般情况下,接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科学家用LPS分先后两次接种小鼠,并

检测相应抗体的产生量,如图2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LPSo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7.0分)

22.如图是某雌性二倍体动物(2n=16)正常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

及核DNA含量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2)图中,若处于I时期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则I时期细胞完成一次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

;若处于I时期的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则图中的五个时期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时期出现的先后顺

序依次为o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EeFf,不考虑变异和交叉互换,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eF

的极体,则同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4)研究人员将该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先用"N标记细胞核内每个DNA分子的双链,之后置于含l4N的培

养基中培养,得到了4个子细胞。若该卵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4个子细胞中含I5N的染色体的子细胞的

比例为:若该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含15N的染色体均为

______条。

23.人类染色体异常会造成流产、痴呆等疾病。请回答下列与此有关的问题:

人类第7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可发生相互易位(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发生变化)如图甲所示,图乙为

某痴呆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已知1-2、H-2为图甲所示染色体易位的携带者。回答下列问题:

图例:

口。正常男女

•女痴呆

。流产

个体1-2的7或9号染色体上基因的发生了改变。

(2)个体0-2能够产生种配子,分别为(用图甲中的字母表示)。

(3)H-2与H-1的后代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则表现为痴呆,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单

体”,后代早期流产。请写出个体ni-i的7和9号染色体组合(用图甲中的字母表示)。

(4)早期流产导致胎儿不能成活。IH-3为7//9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概率是。

(5)为防止生出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孩子,建议婚前进行,妊娠期间进行。

24.突触是相邻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有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类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小体是指O

(2)据图分析,化学突触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突触直接传递电信号,因此化学突触传递的速度

更(填“快”或“慢”)。

(3)科学家利用如图所示的结构探究有关结构中信号传递的方向。将电位计的两电极置于图示位置的细胞

膜外侧,分别刺激图中A、B、C三点观察电位计偏转情况和肌肉收缩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

肌肉

组别刺激位点电表偏转次数肌肉是否收缩

1A2收缩

2B1收缩

3C1收缩

实验结论:。其中化学突触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25.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皮肤血管

物理方

一竖毛肌

式调节

皮肤温觉传入神经0f汗腺

感受器-----

—►B代谢方

—►C

一甲状腺式调节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B;C0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3)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o

(4)当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外的大量内流而形成电位。

(5)上题中这种反射属于反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应保证酶催化反应进行的实际温度为试验前设定的温度,实

验步骤的设计应为:试管编号一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一不同温度下保温相同时间T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溶液

一滴加碘液一观察现象一得出结论,因此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①-④-②—③一⑤。

故选:Ao

1、要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就要以温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注意实验的先后顺序。

2、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

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

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

失活)。

本题结合实验考查酶促反应的相关考点,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应对影响酶

促反应的因素加以牢记。

2.【答案】B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如果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即0.25,

4

A正确;

B、由题意知,该种群种群数量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不起作用、没有迁入迁出,可以认为遵

循遗传平衡定律,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不会发

生改变,B错误;

C、如果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即发生自交,其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3+04x0.25=0.4,

C正确;

D、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B»

1、由题意知,该种群中,AA=30%、Aa=40%、aa=30%,该种群中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

a=50%:50%,因此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l:2:1.

2、遗传平衡定律:遗传平衡定律也称哈迪-温伯格定律,其主要内容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

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该理想状态要满足5个条件:①

种群足够大;②种群中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此

时各基因频率和各基因型频率存在如下等式关系并且保持不变:设A=p,a=q,则A+a=p+q=l,

AA+Aa+aa=p?+2pq+q2=l.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遗传平衡定律的含义和使用条件,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区分自由交配、

自交的交配方式,学会应用基因分离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3.【答案】D

【解析】解:A、单体小麦产生的配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0条或21条,比例为3:1,可推知在减数分裂

过程中,成单的那条染色体可能因无法联会而丢失,A正确;

B、参与受精的花粉细胞的种类和比例为(20条染色体的花粉):(21条染色体的花粉)=1:24,可知与

染色体数目正常的花粉相比,缺失一条染色体的花粉生活力或受精能力可能下降,B正确;

C、单体属于细胞内个别染色体减少导致的变异,即染色体数目变异,C正确;

D、单体小麦产生的配子中有染色体数目正常的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细胞,各有一定比例,D错

误。

故选:D。

单体:缺失I条染色体,多出的一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无法联会,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多出染色体随机分到细胞的一极,形成的配子有数目正常的。

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④水毛食的叶片在水中和空气中表现为两种形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涉及的性状不可遗

传,A错误;

B、①中的性状是基因直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而形成的,B错误;

C、②中的皱粒豌豆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碱基的排列顺序改变,直接原因是细胞中的淀粉分支酶异

常,C错误;

D、发生③④现象的原因是基因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碱基序列并没有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D。

1、基因通过中心法则控制性状,包括两种方式: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生物的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现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这

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因中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的结果。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环境对遗传信息表达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

中。

5.【答案】A

【解析】解:A、由题意可知,在遗传时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的配子不能存活,甲、乙果蝇均没有缺失或

重复,所以产生的配子均能存活,A正确;

B、乙果蝇是2、3号染色体发生相互易位,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片段的交换,属于易位而非基因重组,B

错误;

C、按照自由组合定律,Fi应产生4种配子,且bw+e+:bw+e:bwe+:bwe=l:1:1:1,隐性纯合果蝇产生

bwe一种配子,由于在遗传时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的配子不能存活,bw+e、bwe+重复造成不能存活,成

活的测交后代个体只有野生型与褐眼黑檀体两个亲本表型,分离比为1:1,C错误;

D、Fi产生2种配子,且bw+e+:bwe=l: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有2种表型,D错误。

故选:Ao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果蝇2号染色体上有褐眼基因bw,3号染色体上有黑檀体基因e,由于分别位于两

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中的易位。

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

难度。

6.【答案】D

【解析】解:A、痛觉在大脑皮层产生,A错误;

B、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B错误;

C、体温持续高烧39.5℃,此时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机体的散热量,C错误;

D、列腺素是非常重要的炎性介质和致痛物质,可激活外周痛觉感受器产生疼痛信号,口服布洛芬可达到解

热、镇痛效果,布洛芬的解热镇痛功效可能是抑制了前列腺素的产生,D正确。

故选:D。

体温稳定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上升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下降时,机体产热量小

于散热量。

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

分析应用。

7.【答案】D

【解析】解: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垂体后叶释放,A正确;

B、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引起抗利尿激素合成、分泌及发挥作用的过程,属于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B正确;

C、图中c为血浆渗透压升高后促进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a为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水的重吸收,b为通过水的重吸收,血浆渗透压降低,故若“+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则a、b、c分

别表示“+”C正确;

D、图乙中a'-b'过程中随水的吸收增多,血浆渗透压降低,ADH合成、释放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

对水的重吸收量降低,排尿量增加,D错误.

故选:D。

1、根据图甲分析,高血浆渗透压升高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一肾小管、

集合管重吸收增加一尿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

2、根据图乙分析,图乙是正常人一次性饮入500mL清水后的排尿率变化曲线,尿量先增加后减少。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要求考生识记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掌握抗利尿激素的合

成、释放及作用,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8.【答案】A

【解析】解: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为轴突到树突或轴突到细胞体,则图中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

顺序是①一②一③一②,A错误;

B、M处无论处于静息电位还是动作电位,都是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B正确;

C、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则N处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C正确;

D、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被降解或回收再利用,D正确。

故选:Ao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只能由突触前膜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的类型包括轴突一树突型和轴突

一细胞体型。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

考查。

9.【答案】D

【解析】解:①预防接种乙肝疫苗,目的是获得乙肝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①不符合题意;

②血浆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水解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②符合题意;

③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属于体液免疫过程,属于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③不符合题意;

④APC对抗原的摄取处理和呈递,属于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④不符合题意;

⑤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属于第三道防线(细胞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⑤不符合题意;

⑥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对病菌的黏附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⑥符合题意;

⑦皮肤的阻挡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⑦符合题意;

⑧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⑧符合题意。

综上分析,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②⑥⑦⑧,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

防线主要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本题考查人体的三道防线,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考生要能够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

能够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难度适中。

10.【答案】C

【解析】解:A、若b表示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该图表示反射弧,由于反射弧中有突触结构存在,因此兴

奋在反射弧上只能单向传递,A错误;

B、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

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B错误;

C、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同一物质,为抗利尿激素,C正确;

D、若物质e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b为下丘脑,c为垂体,a为性腺,则a产生的激素性激素可通过负反

馈作用于力和c,D错误。

故选:C»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该图

可表示反射弧(a为感受器、d为传入神经、b为神经中枢、e为传出神经、c效应器);甲状腺激素分级调

节过程(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d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等。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问题的能力。

11.【答案】C

【解析】解:A、静脉注射药物,药物直接进入血浆(甲),A错误;

B、丙是组织液,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

C、外界环境的氧气经呼吸系统进入血浆,再经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细胞,即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为:

外界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一甲(血浆)一丙(组织液)一③(组织细胞),C正确;

D、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理化性和组成成分的平衡,此外还要神经一体液一免疫系统共同调节,

因此,就算甲、乙、丙中水、电解质平衡,仍可能会患病,D错误。

故选:Co

题图分析:图中甲是血浆、乙是淋巴液、丙是组织液,①是血细胞、②是淋巴细胞、③是组织细胞。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答题。

12.【答案】D

【解析】解:A、图甲中的A处是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相接触共同形成的突触,B处是突触小体

与其他神经元的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的突触,A错误;

B、图乙③中的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经④释放,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在⑤突触间隙

中经体液运输到达⑥引起兴奋,B错误;

C、丙图中,神经冲动在同一个神经元上传导具有双向性,在神经元之间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

若在c处给予适宜强度刺激(bc=cd),则b、d、e三处能检测到膜外电位由正变为负(由静息状态变为动

作状态),且b处检测到膜外电位由正变为负比d、e要更快,而a处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C错误;

D、刺激图丁b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b处有电位波动,电位计a未出现电位波动,可验

证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D正确。

故选:D。

甲图是神经元的结构图,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乙图是突触的结构,其中①表示轴突末梢,②表示线

粒体,③表示突触小泡,④表示突触前膜,⑤表示突触间隙,⑥表示突触后膜;丙图是三个通过突触相连

的神经元;丁图是放射弧的结构图,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五部分;反射是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完成的。

本题主要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13.【答案】C

【解析】解:A、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物和分泌物,消化道中的黏膜和杀菌物质属于第一道防

线,A错误;

B、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B错误;

C、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C正确;

D、免疫自稳、监视功能主要依靠第三道防线,免疫防御功能主要依靠第一、二道防线,D错误。

故选:Co

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由三道防线构成,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物和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构成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构成人体的

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构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力。

14.【答案】A

【解析】解:A、整个实验过程都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故试验小鼠应统一使用免疫低下的小鼠进行实验,A

错误;

B、根据图中信息,三个实验组的非特异性免疫的相关指数(相对脾脏指数、相对胸腺指数和白细胞相对数

量)均比对照组高,且与剂量成正相关,说明CBP可以提高小鼠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同时三个实验组的

特异性免疫的相关指数(血清溶血素抗体指数)也都比对照组高,且与剂量成正相关,说明CBP对特异性

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B正确;

C、实验中CBP剂量越高,相关的四种指数都比对照组高,且与剂量成正相关,说明剂量越高,对免疫调

节的效果越好,C正确;

D、体液免疫中的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功能,所以血清溶血素抗体指数可以作为体液免疫水平的指标,

D正确。

故选:Ao

免疫三道防线:

(1)第一道: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

(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

(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

前两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解决相应的生物

学问题。

15.【答案】B

【解析】解:参与体液免疫的淋巴细胞有T细胞和B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有T细胞;

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其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恢复,说明其胸腺正常,破坏的是骨髓;

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输入造血干细胞后,细胞免疫功能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正常,缺少的是成熟的T

细胞,被破坏的是胸腺。

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输入造血干细胞后,特异性免疫功能仍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和胸腺都被破

坏了。

故选:B(.

(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①体液免疫过程为:

a、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

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b、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c、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②细胞免疫过程为:

a、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b、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

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c、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2)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来源于骨髓干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16.【答案】ABC

【解析】解:A、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SRY基因为雄性的性别决定基

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所以该基因不含等位基因,SRY基因与SDX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A正确;

B、由于X染色体上的SDX基因突变后,25%的雄鼠会发生性逆转(性染色体没有改变),转变为可育雌

鼠,所以可育雌性小鼠的性染色体组成可能为XX或XY,B正确;

C、SRY基因为雄性的性别决定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正常雄鼠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并且此时X

染色体上存在SDX基因,而当SDX基因突变后部分雄鼠性逆转成雌鼠,性逆转雌鼠的性染色体中包括正

常的SRY基因和发生突变的SDX基因,其原因可能是无正常SDX蛋白无法促进SRY基因的表达,C正确;

D、若上述发生性逆转得到的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性逆转雌鼠的性染色体组成记作XDY,正常雄鼠的

性染色体组成为XY,杂交后代性染色体组成为XDX:XY:XDY=1:1:1(无X染色体的胚胎YY无法发

育),其中XDY为SDX基因突变型,25%的雄鼠会发生性逆转,将三种染色体组成的小鼠各看作4份,则

子代小鼠的雌雄比例为(4+1):(4+3)=5:7,D错误。

故选:ABC。

1、鼠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正常情况下性染色体组成XY的个体发育为雄性,XX的个体发育为雌性,

X染色体上的SDX基因突变后25%的雄鼠会发生性逆转,转变为可育雌鼠,其余为生精缺陷雄鼠,若该性

逆转的可育雌鼠与正常雄鼠交配,亲本双方染色体组成为XY和XY。

2、等位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相同的位置的基因,SRY基因为雄性的性别决定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所

以该基因不含等位基因。

本题考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染色体变异、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等内容,对相关知识的综合理解与应用、

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分析题干获取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

重点。

17.【答案】AD

【解析】解:A、若D在A/a或B/b所在的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得到R,相当于两对基

因自由组合,R的基因型有9种,A正确;

B、假设D与a连锁、d与A连锁,则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产生的雌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Bd:

Abd:aBD:abD=l:1:1:1,则Fi表型及比例为紫:蓝:红:白=3:9:3:1,B错误;

C、假设D与B连锁、d与b连锁,则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产生的雌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BD:

Abd:aBD:abd=l:1:1:1,则Fi表型及比例为蓝:白:红=12:1:3,C错误;

D、假设D/d、A/a、B/b三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得到B,则B中紫

花(A_B_d)占3x3xl=9份,红花(A_bbdd)占3xlxl=3份,蓝花(aaB_dd、_B_D_)占1x3x1+4x3x3=39

份,白花(aabbdd、_bbD_)占1x1x1+4x3x3=13份,故Fi表型为紫:红:蓝:白=9:3:39:13,则D不

在A/a和B/b所在的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AD»

据题意基因A、B分别控制红色和蓝色,基因a、b无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A、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

因D、d不控制色素的合成,但D抑制A的表达;当A、B同时表达时,花瓣呈紫色分析可知,红花基因型

为人_心(1£1、蓝花基因型为aaB_dd、_B_D_、紫花基因型为A_B_dd、白花基因型为aabbdd、_bbD_„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18.【答案】BCD

【解析】解:A、VD为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

B、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记忆细胞IV和VI会迅速增殖分化,IV为记忆T细胞、VI为记忆B细胞,B正确;

C、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细胞因子(d、e、f)和抗体(g),另外溶菌酶也是免疫活性物质,C正确;

D、病毒为胞内寄生物,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才能将病毒彻底消灭,

D正确。

故选:BCDo

题图分析:I为吞噬细胞、II为细胞毒性T细胞、in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IV为记忆T细胞、V为B细

胞、VI为记忆B细胞、VD为浆细胞。d、e、f为细胞因子,g为抗体。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ABC

【解析】解:A、感觉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甜味或苦味产生没有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没有经过完整的

反射弧,因此感觉的形成不属于反射,A错误;

B、大脑皮层是所有感觉的形成部位,故产生苦味或甜味感觉的中枢分布在大脑皮层,B错误;

C、对比I、II组实验结果可推测,GCbt能抑制甜味感觉的产生,对比n、III组结果可知CeA不能抑制苦

味感觉的产生,C错误;

D、一般而言,甜味属于能促进营养物质摄入的“好”味,而苦味属于警示食物有毒的“坏”味,味觉调节

机制使动物远离苦味物质,可有效避免摄入潜在的有毒物质利于生存,D正确。

故选:ABCo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构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0.【答案】AD

【解析】解:A、从外界环境摄入的Na+进入心肌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一消化系统-A循环系统一①血

浆一②组织液一心肌细胞,A正确;

B、图中B表示泌尿系统,B中主要器官一肾脏的功能出现障碍,可能会导致尿素氮升高,但是尿素氮升高

不是尿毒症,B错误;

C、CO?是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产物,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O2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C错误;

D、水疱内是组织液,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①血浆和③淋巴,D正确。

故选:ADo

1、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

浆和淋巴组成。

2、分析题图:根据②一③一①是单箭头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A是循环系统,B是泌

尿系统。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各组成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

字和字母的含义;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征,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

的考查。

21.【答案】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