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2023秋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2023秋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2023秋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2023秋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我国腾飞的表现,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料和解决

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

者。

【教学重点难点】

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新课引入】

参观校史展览或者走访老教师,你发现校园面貌有哪些变化?

想一想:为什么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意义有哪些呢?这一

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一)改革开放的缘起

“大包干”塑像

1.材料呈现: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

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一一就在这些

农民按下手印后不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关头,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

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2.想一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历史抉择?

总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

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1.材料呈现:2018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本市改革开放工作,主持召开“进

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座谈会并讲话。李强强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

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特别是浦

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现了一系列“零”的突破,实现了

上海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2.思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谈谈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学生分组讨论教材第4页“探究与分享”,归纳总结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4.师生共同总结:(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1

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

发展。(2)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

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目标导学二:中国腾飞谱新篇

(一)中国腾飞的表现

1.图片链接。

2.思考问题:这些图片体现了什么?

提示:这体现了中国的腾飞。

3.教师总结:中国腾飞的表现:(1)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

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

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二)中国腾飞证明的道理

1.阅读教材第6—8页内容,思考回答:中国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2.师生共同总结:(1)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

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2)中国人民通过改革

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3)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

命运的关键抉择。

3.实践作业:请你了解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成就,以书面报告、摄影作品等形式与

同学分享。

二、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改革开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改革开放的缘起和重要意义进

行了梳理,了解了我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白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教学后记】

2

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

成果的措施和意义。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增强对财富的认识,正确地使用财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

加瓦。

【教学重点难点】

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共享的发展理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新课引入】

事士©

<竟的十H大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

时代。这个新时代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

体人民共同富裕。具体说来,就是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

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

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想一想:对走向共同富裕,你有哪些认识?

教师总结:走向共同富裕,需要党的统一领导、政策的正确引导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这

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改革进行时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进入新时期需要适应新变化

活动一:发展变化大家谈

活动:阅读教材第9页“运用你的经验”材料,进行角色扮演,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谈谈我国

经济发展有哪些新变化。

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发表意见。

师生共同总结: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

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

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党的领

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

的伟大斗争,向顽障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

程。

2.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活动二:绿色时代靠什么

活动:阅读教材第10页“探究与分享二分组交流思考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战略调

整、转变发展方式?

教师讲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

知识拓展: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

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40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3.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活动三:农村发展变化大

活动:阅读教材第10—11页“探究与分享”。由四个同学分别扮演村党支部书记小孟、村民

张大娘、村民老李和初中生小莉,进行对话。畅谈农村巨变,同时要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

实挑战。

提示:农村变化可从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来说;新的机遇可从社会稳定、文

化素质等方面回答;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结合身边的例子来谈。

师生共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

协调等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

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对待改革的态度

自习课本梳理出对待改革的态度:

(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2)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3)不断弘扬与时

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相关链接: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

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必由之路。

目标导学二:共享发展成果

1.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活动四:我看“共享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

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将蛋糕做大,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实现一定发

展水平上的公平正义。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的正确性。

师生总结: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

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

活动五:实现“共享发展”

活动:结合教材第12页“探究与分享”,谈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归纳总结:(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

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以及共享发展

成果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

正义。明白了我们要齐心协力,辛勤劳动,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后记】

4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全面认识创新的重要性;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感受创新,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自觉投身

到创新实践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创新的重要性。

全面认识创新。

【新课引入】

回家后热水就已经烧好,回家前空调或暖气已经打开,饭己经自动煮好,可以随时了解冰箱

里面有什么菜,下雨也会自动关窗户,还能随时监控家里的情况,读取家里数据中心的各种数据。

可以说,“智慧家庭”正替我们实现着这些愿望。

想一想:“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

话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感受创新

(一)创新来源于生活

1.材料呈现:2018年2月7日,湖南省益阳市第39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赫山万源

学校举行,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剥莲子的“锤莲籽套环”、多功能家用侍花

器、环保扫把、简易乡村山泉来水管疏通器;雨天夜行不方便,在伞上装上LED灯,通过红外感

应原理控制灯的照明;人工模拟雌黄脊竹蝗的声音,诱使雄蝗达到指定区域灭杀……让人印象深

刻。

2.想一想: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哪里?

3.教师总结: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

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二)创新无处不在

1.活动:阅读教材第15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3.教师讲述:(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2)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

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

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三)互联网改变世界

1.阅读教材第16页“探究与分享”,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2.教师总结: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

3.辩论赛:分成小组围绕“创新只是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有无关系”进行辩论。

4.教师归纳: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

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目标导学二:创新引擎

(一)呼唤创新

1.阅读教材第17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你如何理解“创新作为中华文明深厚的内蕴……将成为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力”这句话?

5

3.教师讲解:(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

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的重要力量。(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己经成

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二)创新发展

1.材料呈现:2018年1月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科技部部长万钢强调,我国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2017年,全社会R&D支出预计达到1.76

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为2.15%,超过欧盟15国2.设的平

均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升至

第17位。

2.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3.共同总结: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

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

现实需要。

(三)改革创新

1.阅读教材第18—19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深圳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师生共同总结:(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

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

推动中国走向富强。(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

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正走在通往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

4.阅读教材第19页“拓展空间”。

5.围绕以下辩题,在班级举行辩论会。

正方辩题: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总有一天会超越人类智能。

反方辩题: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不可能超越人类智能。

提示:反方辩题是正确的。

6.作业布置:了解三次产业革命对人类的贡献。

二、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创新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理解。知道

了创新无处不在,人人都可以创新,创新发展和改革创新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

【教学后记】

第二框创新永无止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和做法;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全面认识万众创新。

[能力目标]通过对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的学习,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

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增强忧患意识,自觉融入大

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建设创新型国装,教育的重要性。

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新课引入】

6

“人类终将使电脑智能化且使其远胜人脑。”(陆奇)从可以跟你聊天的“小冰”到能帮你开

电视的智能音箱;从机器翻译到智能教育;从刷脸支付到无人驾驶;从可穿戴设备到智能医疗……

人工智能已经全面走入人类的生活,广泛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

力。

思考: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创新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创新永无止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创新强国

(一)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1.思考:认真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时间科技成就地位

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发射升空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世界上少数几个有大飞

2017年5月5日C919大飞机成功首飞

机制造能力的国家之一

2017年5月18日“可燃冰”试采成功全球首例

2.师生总结:(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在尖端技

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从整体上看,仍然面

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

1.材料呈现: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

会。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

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推动创新型国家和

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

更大贡献。

2.思考:怎样“加快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3.师生总结:(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

家的繁荣昌盛。(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

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

氛围和法治环境。

(三)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

1.材料呈现:在2018年1月23日召开的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在详尽列举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之后强调,“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但局部差距

依然存在;人民群众总体受教育机会大幅提升,但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仍未有效满足;目前我们

人才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但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是

我们长期要面对的工作主题。”

2.思考:(1)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取得了哪些成就?(2)为什么要把解决教育发展不

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长期面对的工作主题?

3.教师讲述:(1)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

育质量稳步提升。(2)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

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目标导学二:万众创新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7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相关链接”,结合三个关键词谈谈自己的认识。

2.总结: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

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

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二)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1.材料呈现:李克强总理指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千千万

万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大企业“龙头”带动、中小微企业“特尖专精”,必将极大增强我国经

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2.思考:你认为在“万众创新”大背景下企业应该怎么做?

3.师生共同总结: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

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

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三)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1.阅读教材第26—27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1)从裘法祖、吴孟超和王红阳三代人的创新事迹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力量?(2)有人说:“科技创新既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你是否

同意这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3.提示:(1)创新。(2)同意。理由符合实际即可。

4.共同总结: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

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四)保护知识产权

1.材料呈现:2018年1月24日,湖南省长沙市发布《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

护的若干措施》,明确要依法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切实维护创新主体合法权益,

让创新者吃下“定心丸”。

2.思考:《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的发布给我们什么启示?

3.教师总结: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

益。

(五)创新的目的

1..诗歌欣赏:如果没有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人类的文明进步将会推迟多少年/如果没有欧洲

的工业革命/人类的生活方式还会停留在几百年前/如果没有电的使用/世界的夜晚还会是漆黑一

2.思考:诗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共同总结: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

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我们今天播下创新的种子,明天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4.作业布置:搜集我国近期的创新成就。

二、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创新永无止境,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

性因素。了解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和措施,认识了教育的重要性及取得的重大成就,全面认

识了万众创新,了解了创新精神的表现,提高了对创新的认识。

【教学后记】

8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第一框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了解社

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民主制度。

[能力目标]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民主,感知民主,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新课引入】

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

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

支部委员掌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以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

票才可入财报销。这枚印章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公章”。

想一想:“史上最牛公章”体现出了村民什么思想?(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民主思想。这枚公章与其他财务审核公章不同的是,多了“民主”二字。它的出

现应该是当地村民民主意识萌生和发展的产物。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讨新型民主。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民主的足音

(一)对民主的看法

1.活动:小记者采访

选一名同学担任小记者,采访同学们对民主的看法,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3.师生共同总结: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

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二)仁人志士对民主的追求

1.阅读教材第31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在这些追求民主的先贤眼中,民主是什么样的?

3.教师讲解:(1)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

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2)回溯中

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

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1.指导学生研读教材第31—33页内容,理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

不懈探索的脉络并进行总结。

2.教师总结:(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2)

1949年,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

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3)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

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4)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

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9

目标导学二:新型的民主

(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阅读教材第33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

提示:结合新型民主的特点来回答

3.教师讲解:(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

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

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材料呈现:近年来,广场舞可谓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遍大江南北。不过随着广场

舞群体的壮大,问题也日渐凸显,噪音扰民、争占场地、非法敛财场所等等,一时间广场舞这项

运动与群体也备受关注与热议。特别是广场舞扰民问题一直都是社会舆论热点,许多居民深受噪

音困扰。

2.问题:你认为广场舞扰民问题应如何解决?

3.总结:通过协商解决。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实

行人民民主,既要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要发展协商民主,推动

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三)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1.阅读教材第35—36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村民说事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治理的一种创新尝试。为什么说这种制度有利于村民

实现基层民主?我国还有哪些民主制度?

3.师生共同总结:(1)在我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

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主的足音,认识了新型的民主。知道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

主义民主的探索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教学后记】

第二框参与民主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做法;知道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和做法。

[能力目标]通过参与民主生活,增强分析判断能力;能够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

深刻、辩证地看问题,逐步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参与民主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加热爱社会主

义民主的情感;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妥协的民主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行使民主权利。

增强民主意识。

【新课引入】

某中学门前的马路两侧,挤满了卖菜、卖小吃、卖水果、卖小玩具的摊位,经常出现不能进

10

出的拥堵现象,不仅给学生进出校园带来极大的不便,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同学们对

此议论纷纷,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没做好。小明同学认为,对于政府有关部

门的工作,我们无权过问,也没有办法过问。

想一想:小明同学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小明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我们应当积极参与民主生活,学

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

(一)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

1.浏览一组图片。

有序投票参加职工代表大会

政协委员调研依法信访

2.思考:图片反映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3.教师总结:(1)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2)公民参与民主

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二)行使民主权利

1.材料呈现:2018年2月23日上午,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

议,会议决定,为保证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有充足睡眠时间,从3月1日新学期开学起,全省小

学生、初中生早晨到校时间由目前早7:10后不同时间推迟到全省统一早8:00,高中生由目前

早6:30后不同时间推迟到全省统一早7:30。调整学生早上的上学时间,属于公共决策,不应

由教育部门单方面决策,而应当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进行民主决策。

2.思考:参与民主决策是行使民主权利吗?你还知道哪些行使民主权利的做法?

提示: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参与民主决策是在行使民主权利。

3.师生共同总结:(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2)民主决策是保障

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

现。

目标导学二:增强民主意识

(一)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

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依法查处并刑事拘留一名在网上编造、故意传

播虚假恐怖信息的网民。2018年2月11日,北京西单大悦城持械伤人事件发生后,网民赵某某(男,

汉族,33岁,山东滕州人)为吸引网民注意力,利用互联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故意

制造恐慌气氛,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赵某某对其涉嫌犯罪的事实供认不讳。目前,赵某某已被公

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网警提醒: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在互联网发布信息应遵守法律

11

法规,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或明知是虚假信息仍故意在网络上传播引起社会恐慌,

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严惩。

2.思考:增强民主意识有什么意义?

3.教师讲解:(1)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2)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

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

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

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二)增强民主意识的做法

1.问题提出:现在国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民主,我们在

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看待,怎样自觉培育民主素养呢?

2.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一起解决问题。

3.问题解决:(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2)公民要

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

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4.作业布置:搜集总结增强民主意识的具体做法。

二、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做法,知道了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和

做法,对民主权利有了更多的认识,了解了如何行使民主权利,特别是行使好自己的监督权。一

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所以要自觉增强民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逐步提高公民依法参与民主生活的水平。

【教学后记】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良法,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知道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道路。

[能力目标]梳理我国的法治进程,培养搜集整理的能力;总结出法治发展的规律,增强法治

意识和法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理清法治进程的脉络,增强自己的

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教学重点难点】

法治的意义。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新课引入】

12

交通井然有序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

食品安全监督法庭审判

看图思考: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教师总结:法治。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治的话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选择法治道路

(一)法治的意义

1.材料呈现:违法建筑“建快拆慢”“建易拆难”是长期困扰基层执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

在行政强制法等法律对执法程序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是成为制约违法建筑治理的

“瓶颈《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建立了以自行拆除为基础、申请拆除(助拆)为辅助、强制

拆除为保障的拆违机制,特别是用好、用足城乡规划法等上位法的规定,明确了执法机关制止当

事人违法建设行为的强制措施(即查即拆)和违法建筑拆除的代履行,建立了快速处置机制,大大

增强了依法拆违的操作性,有效解决了实践中为了提高执法效率“用违法手段拆违法建筑”的问

题,树立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理难题的样板。

2.问题:你对“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理难题”是怎么理解的?

3.师生共同总结:(1)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

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

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

求实行良法之治。(3)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

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4)法治是现代

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良法

1.材料呈现:中国裁判文书网刊登过这样一起案例:女儿尚在娘胎中,父亲因工伤不幸去世。

家人获得工伤保险金后,却并未给女儿留存。几年后,女儿一纸诉状将母亲等人告上法庭。民法

总则第十七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

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思考:可见民法总则是一部良法,对良法你是怎么看的?

3.教师讲解: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

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13

(三)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

1.阅读教材第46页“阅读感悟”,比较人治和法治的不同及其优劣。

2.总结原因:1840年以后,一些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

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直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

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

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

目标导学二:描绘法治蓝图

(一)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48页“相关链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材料呈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1月18日至19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

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有利于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

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有利于体现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有机统一,有利于推动宪法与时俱

进、完善发展,对进一步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党中央提出的总体要求和遵循原则,确保了宪法修改的正确政

治方向,确保了宪法修改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确保了我国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

威性。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拥护党中央修改宪法建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实现以良法促进发展、引领善治。

2.思考:如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提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

大实践。

3.教师总结:(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

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

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2)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作业布置:搜集整理我国改革开放后法治的历程。

二、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治的意义,特别是良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人治和法治的

比较,明白了走法治道路的原因;通过了解我国的法治进程,理解了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及要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

【教学后记】

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政府的作用;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

求。

[能力目标]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凝聚起法治共识,能够自

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观念。

14

【教学重点难点】

政府依法行政。

厉行法治。

【新课引入】

“政务专递,免费寄递”。走进东城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每台电脑显眼处都有温馨提醒,办

事市民可享免费“政务专递”便民服务。2018年1月2日起广东省东莞东城政务服务中心推出“政

务专递”便民服务,实行办理结果包邮服务,实现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

想一想:实现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法治政府

(一)政府的作用

1.材料呈现:随着我国高铁的迅猛发展,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高铁城际公交化、出行

千里一日还成为现实,令人欢欣鼓舞。同时,铁路部门依托“互联网+”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

新服务,先后推出了12306网站、手机AAP、自动售票机等多种购票渠道,打破了以往单一窗口

排队购票的传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网上订票、自主取票等服务。2018年春运40天,铁路部门

预计发送旅客3.9亿人次。

2.思考:我国政府大力发展高铁,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3.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

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二)政府依法行政

1.材料呈现: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根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按照“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新要求,对“建

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作出重要部署,吹响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冲

锋号,开启建设法治政府的新征程。

2.思考:为什么要“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提示:“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作出重要部署就是在努力

建设法治政府。

3.共同总结:(1)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

道上运行。(2)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

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

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3)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

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目标导学二:厉行法治

(一)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1.材料呈现: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

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思考:你认为应如何厉行法治?

提示: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

权利,履行义务。

3.师生共同总结:⑴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

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3)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

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

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二)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1.辩论:甲: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上法律发挥的作用大。

15

乙: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上道德发挥的作用大。

分成两个小组,围绕辩题搜集材料进行辩论。

2.总结: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

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

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三)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

1.材料呈现:2018年春节前,《关于集中打击整治农村赌博违法犯罪的通知》印发,要求各

地各有关部门在春节前后集中打击整治农村赌博违法犯罪,将操纵、经营“黄赌毒”等违法犯罪

活动的黑恶势力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同时,多个地区针对春节赌博违法犯罪的专项打击行动也已

经展开。

2.思考:某些地区赌风尤甚说明了什么?

3.总结:法治既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

就。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行则将至,让我们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

4.作业布置:访问周围的人,收集他人对于守法的看法,汇总起来看看能说明什么问题。

二、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政府的作用、政府如何依法行政和厉行法治的内容。知道了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增强了对政府的了解,对

依法行政有了更多的理解;也知道了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对公民守法的认识

更深刻了;明白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也知道了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

远。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意义;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

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描述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力量;列举中华文化的内

容;训练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

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文化的意义。

【新课引入】

16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精心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节目,播出以来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

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想一想: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传统文化独具魅力,传统文化传承也十分重要。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传统文

化的话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华文化根

(一)中华文化的形成

1.材呈现: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

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

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

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思考: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3.教师总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

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内容

1.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相关链接”材料。

2.总结: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

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文化的意义

1.阅读教材第6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2.共同总结: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

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

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四)中华文化的发扬

1.阅读教材第62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1)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日益密切的国际文化

交流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时代机遇?我们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

3.共同总结:(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

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

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2)坚定文

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

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

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目标导学二:美德万年长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阅读教材第64—65页“探究与分享”。

17

2.问题:(1)扶危济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有机会见到“顺其自然”,你最想问

他什么问题?(2)青岛有“微尘”,宁波有“顺其自然”,你身边有这样的中国好人吗?分享他们的

故事,共同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3.共同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