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届高三年级上册三调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届高三年级上册三调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届高三年级上册三调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届高三年级上册三调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届高三年级上册三调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三调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不但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一一不分差序的兼爱,

而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在西洋团体格局的社会中,公务,履行

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范。而在中国传统中是没有的。现在我们有时把“忠”字抬

出来放在这位置里,但是“忠”字的意义,在《论语》中并不如此。我在上面所引“为人谋

而不忠乎”一句中的“忠”,是“忠恕”的注解,是“对人之诚”。“主忠信”的“忠”,

可以和“衷”字相通,是“由衷”之意。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

令尹。何如?”子曰:“忠矣。”这个“忠”字虽则近于“忠于职务”的“忠”字,但是并

不包含对于团体的“矢忠”。其实,在《论语》中,“忠”字甚至并不是君臣关系间的道德

要素。君臣之间以“义”相结合。“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所以“忠臣”的观念可以说

是后起的,而忠君并不是个人与团体的道德要素,而依旧是对君私之间的关系。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

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

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我

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讳隐。更甚的,他还

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

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

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团体格局的社会里,在同一团体的人是“兼善”的,就是“相同”的。孟子最反对的就

是那一套。他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墨家的“爱无差

等”和儒家的人伦差序,恰恰相反,所以孟子要骂他无父无君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材料二:

对于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格局形成原理的分析,有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差序格局”

理论。而形成这种“差序格局”的文化基础,就是梁漱溟所谈的“家伦理本位”文化。正如

《论语》里所讲述的,对于父亲偷羊的正确处理方式应该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

中”,也就是诚实是应该的,但在特殊情境下父为子、子为父说了谎,还是能被接受的。儒

家是以“己”为起点从亲人间的“孝悌”入手推广到他人,这种思想应用到日常人伦中,爱

变得有差等,于是形成了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的文化心理让中国社会的各个地方都形成了“圈子”现象,尤其是在商场、

官场上,那些有资源、有权力的人形成的小圈子更可成为有足够实力的小团体。既可以为善,

变成办事有效率、有效能的团队,一加一大于二,发挥小集体的战斗力;也可以为恶,将权

力私人化,为小集团的利益不惜损害整体利益。善恶之间,关键就取决于小圈子里从领袖到

成员,其行为有没有愿景、能不能做到“礼法并治”,也就是说,有没有大家都会遵守的非

正式规范或正式法则,并能有效地动态平衡礼与法的矛盾,化解原则与利益的冲突,以及平

衡圈内圈外的不同利益。

“圈子”由关系连接而成,当极端的情况出现的时候,搞关系的人会用一切手段来拉近

自己与圈子中核心人物的距离,从而换取最大利益。因此我们看到,不论是政界、商界,还

是文化界、学术界乃至普通百姓,人人似乎都以自己属于某个圈子为荣,想尽办法进入圈子,

寻找自己的利益代言人,依靠圈子的力量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在极端情况下,法律、道德

往往让位于圈子的利益,公共权力成为各种圈子的私家领地。种种情况,都对社会的良性治

理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对此,有人主张用法治取代德治,有人主张去关系化,还有人主张以

契约道德取代传统道德。尽管目前社会上存在法治不彰的现象,加强法制建设也是应该的、

必须的,但是要用法来取代道德,或以契约交易的关系取代讲仁义、讲博爱的人际关系,则

违背了中国人的民族性。

事实上,那种主张以法律取代道德、以契约关系取代情感关系或是去关系化的做法,在

世界范围内都是不切实际的。一方面是因为“圈子”这个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即使是处处

讲求法治的美国也意识到其重要性,也才因此发展出了对社会网的理论分析,如今在美国,

社会网结构和关系研究已成为显学;另一方面,任何社会底线失守,任何治理手段都可能成

为作恶的工具,崇尚法治的美国同样有安然案(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安达信(美国最大

的会计师事务所)造假案,以及华尔街“肥猫”们有意设计有毒资产进而引发金融海啸等不

法行为。尽管如此,我们也都知道这些并不是法治的错,同样的,为一己之私、追逐小圈子

利益而牺牲社会整体利益的现象也不是圈子和关系本身的错,而是贪婪纵欲、好大喜功又短

视近利的错。社会也罢、组织也罢,要实现良性治理,需要做的不是消灭圈子,也不是简单

照搬照抄西方的治理体系,而是要顺应中国的社会现实,充分了解这种“圈子文化”,通过

制度的改良和优化最终实现良性治理。

(摘编自罗家德《辨析“圈子”现象圈子或善或恶原因何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西洋团体格局社会不同,在中国这个属于差序格局的社会里,是找不到个人对于团

体的道德要素的。

B.在《论语》看来,君与臣的关系中,“义”的道德意义要大于“忠”的道德意义。君

臣之间是以“义”相结合的。

C.在孟子看来,否定人伦差序,强调'‘爱无差等",是无父无君,违背人伦天性,最终

会扰乱天下的做法。

D.以法律取代道德、以契约关系取代情感关系或是去关系化的做法,无论是在中国,还

是在其他地方,都是不切实际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将基督教里的“兼爱”的观念与中国有差等的爱进行对比,是为了显示团体格

局社会明显优于差序格局社会。

B.在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里,不会有统一的价值标准。所有的价值标准也都依附于差序

的人伦关系之上.

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这种从自身出发,从对待亲人入手,从而推广

到他人的思想,就使爱变得有差等了。

D.“圈子文化”往往会在一些极端情况下表现出它恶的一面,这种情况存在于我们社会

的各个层面。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差序格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韩非子》:“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D.《礼记•曲礼》:“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4.在“差序格局”社会里,道德观念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

(4分)

5.社会上存在一些诸如宗亲会、校友会以及商会等各种带有“圈子文化”色彩的团体。

如何正确引导它们,使其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请结合材料,说出你的建议。

(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回想青春

陈村

年届六十来谈论青春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就像我时常读到的一些报刊,至今将老三届

作家称为“青年作家”,先是好笑,然后又悲哀起来。①头发大张旗鼓地花白了,牙齿神不

知鬼不觉地松动了,肚子一五一十地腆出来了。那皱纹在脸上张牙舞爪的,无论什么霜什么

蜜都没了能耐。是时候了,那个叫青春的东西和现在的“青年作家”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还是把青年的称呼还给真正的青年吧。

我也如此,同样没有关系,只能以一个曾经青春者的身份来谈谈青春。

在我年轻的时候,②“青春”似乎是一个下流的字眼儿。即便偶尔提到,也是为了将它

贡献出去。所以,在我的印象中,青春是一种早晚要端出去献了的东西,就像是他人寄放在

我这儿的一样。关于自己也曾拥有青春的印象,可谓淡漠至极。

③不过,我确实年轻过。我曾年轻到口出狂言,年轻到想入非非,年轻到将生命一掷为

快。尽管我一无所有,然而有了青春,生命就蓬蓬勃勃了。那是上天给的好日子。过了这一

站,那份自负和慷慨,全部收敛了。不仅自己收敛,如今我还常常把经验告诉年轻人,比如

生活的艺术,比如处世的哲学,比如心理的锻炼。因为我是一个有阅历的成人了,是个长者。

指导他人的青春是一件很有诱惑力的工作,上点年纪的人多半乐此不疲。我也未能免俗,为

此说了许多话,写了许多文字,谆谆告诫他们,真诚祝福他们。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没来由地想起了乌鸦,那种黑色的鸟总是多嘴。我站在人生的树上,

常把目光投向后果,而年轻人常常追求瞬间。我告诉活在瞬间中的人,永恒是不存在的,所

以瞬间也是无意义的。我有足够的聪明可以向他们预示结果。这是乌鸦太太的工作。我所找

寻的结果无疑是消灭了永恒也消灭了瞬间的。想到这些,我告诫自己再不要多嘴多舌了。

我想起在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听到过许多忠告,也曾被人恨铁不成钢,因为年轻,听

完也就完了,绝不会当作座右铭的。心绪不佳时,往往还要将这些话反击回去。是啊,不听

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此后多半吃了亏。但是,在吃亏之前,我获得了许多快乐。这是不吃

亏不能获得的快乐。真像中国一句古话:吃亏是福。

在一个深秋的黄昏,小雨,我走向一个姑娘的家,去开始一场一开场就是结束的初恋。

我曾在一篇小说中写到,当时我热血沸腾,茶饭不思,却连一声“不”都没有听见。这种经

历当然不会获得很高的评价,但毕竟开始了,才有以后,才有今天和明天的感情。

秋天更深的时候,我坐上西行的列车,去当一个新时代的小农民。后来,也是秋天,我

也是坐的火车,回到了城市。我把土地和草屋还给了老乡,把健康和一些信念留在了那里。

来者已不是去者,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活过了。那一年我十九岁,我的青春想必就是在这时

结束的。

我不知自己的青春从哪天开始,也不知它流落何方。我不向任何人“讨还青春”,也不

希望“永远的青春”。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我的青春很短、很卑微,这和我设想的青春是

一致的。为此,我可以回想,在回想时微笑,或者皱起眉头。

青春是一腔无人可诉的心事,青春是一本不让人翻阅的本子,青春是一股无名的躁动,

青春是不计功利的努力,青春是无法被证实的自负,青春是莫名的开心与莫名的哀愁,青春

是新绿,青春是阴晴不定的年代,青春是一种彻底的愿意,青春是一种飘扬在空中的并非液

态、气态或固态的悬浮物,青春是留给后来的一坛陈酒,青春使人变得比婴儿更幼稚,比老

人更忧伤。

有段时间,我常去大学,去有年轻人的地方。我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只是想看到年轻

的人们。他们常常将我吸引,他们没有财富,没有地位,但他们拥有年轻和健康。我试图和

他们对话,但说不上几句就明白,自己不说也罢。我们不能相互理解,甚至没有理解的欲望,

④最多只能相互尊重。当年,我也曾尊重过那些年长的人。我自以为还有力气谢绝尊重。有

一次,在复旦大学,我和几个同伴与大学生们争执起来,为了一个没名堂的题目。我想,这

可好了,现在我们平等了,可以让那些“老师”见鬼去了,争一争心里很舒服。他们也解放

了,可以肆无忌惮,可以畅所欲言,可以自高自大。这真是难得的好时光。

可是,并不是什么人都想和我辈争一争的。我们相互看见了,相互微笑,然而无言,我

们的中间隔着岁月和经历。我们缺少共同的话题,还缺少一致的兴趣。这样的两代人携手并

肩是很辛苦的,不如相望相闻。我想我应该调整自己,应该有一种树的感觉。树的基调是年

轮,当然,年轮也没什么了不起,不必常常去数,不必建博物馆收臧,何况,树的年轮只有

在树被放倒后才能数清。

我想,有一天,我被放倒了,要是还有人愿意来数一数我的年轮,数到中间怕是没什么

可数的。还有一句老话叫“树怕伤心”,那包藏在层层叠叠的枯枝败叶和老皮之中的树的青

春被岁月锈蚀,树也就没有了。

青春就是这样一种东西。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部分,从报刊中称不再年轻的老三届作家为“青年作家”入手,引出作者以

曾经青春者的身份回想青春的正文。

B.因为某些特殊的时代原因,在“我”年轻的时候,“青春”不像如今那样受赞美、被

歌颂,所以“我”没有真切体味过青春。

C.作者回忆青春时多次用到“口出狂言”“想入非非”“自负”等略带贬义的词,但其

中并没有批评青春的意思。

D.作者并不想沉浸于当下年轻人给予的尊重之中,他渴望和青年人平等辩驳,如果不能,

也可以坦然接受。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大张旗鼓”“神不知鬼不觉”“一五一十”,写出了老态的恣肆、无遮掩。

B.句子②中“似乎”,写出了作者自己记不太清楚当时的情况,只能回忆支离破碎的片

段。

C.句子③带有转折的意思,结构上承上启下,使语意更流畅,结构更严谨,意脉更贯通。

D.句子④写“我”现在受到年轻人尊重,当年也曾尊重过年长的人,写出了青春的流转、

时间的流逝。

8.“可是,并不是什么人都想和我辈争一争的”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感悟。请加以梳

理概括。(4分)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大家提出短评的主题定为“致我们终将

逝去的青春”。请结合文本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

饵然。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铮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

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时理宗在位久,政理浸怠,

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

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

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

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响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

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

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

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

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

犹可保也。”尽以家资为军费。至元十五年,天祥至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日:“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

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

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法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

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帝求南人有才者甚急,王积翁荐之。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耳。倘缘宽假,得以黄

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积翁欲令宋官谢昌言等十人请释为道士,留梦炎不可,

曰:“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事遂寝。帝知其不可屈,议将释之,天祥

曰:“愿赐之一死!”帝犹未忍,左右力赞从其请,遂诏杀之。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

仁,孟日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史臣曰:“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文天祥奉两孱主,兵败身执,

而从容伏领,可不谓之仁哉!”许有壬曰:“文天祥万变不渝,事固不可以成败论也。”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

材料二:

文丞相甫冠奉廷对,即极口论国家大计。未几,元兵渡江,又上书乞斩嬖近之主迁幸议

者,以一人心安社稷,固已气盖天下矣。自是而断断焉,婵力竭谋,扶颠持危,以兴复为己

任。虽险阻艰难,百挫千折,有进而无退,不幸国亡身执,而大义愈明。盖公志正而才广,

识远而器闵,浩然之气以为之主,而卒其志弗遂者,盖以天命去宋也。虽天命去宋,而天理

在公,必不可已。故宋亡,其臣之杀身成仁者不少。论者必以公为称首。

(节选自杨士奇《文丞相祠重修记》)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写在横线上。

(3分)

使陈继A周发郡中B豪杰C并D结溪恫蛮E使F方兴召G吉州兵H诸豪杰皆应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指科考中举,与《赤壁赋》中“举酒属客”的“举”意思不同。

B.寝,指搁置,与《六国论》中“然后得一夕安寝”的“寝”意思不同。

C.信,指伸张,与《琵琶行并序》中“低眉信手续续弹”的“信”意思相同。

D.弹,指尽、竭尽,与成语“弹精竭虑”中的“弹”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天祥小时候看到学宫里供奉着同乡先辈欧阳修、杨邦乂、胡锋的塑像,他们谥号都

叫“忠”,就非常仰慕他们。

B.文天祥被押到潮阳,元人让他叩拜张弘范,他拒绝了。但张弘范并不生气,因非常敬

佩他的仁义,故以宾客之礼待他。

C.文天祥不仅仪表堂堂,才华也非常出众,皇帝亲自选为第一。宋亡后元帝急求有才的

宋朝人,王积翁积极推荐了他。

D.文天祥虽然抗元最终失败,但他能忠于国家,英勇无畏,舍生取义,充分体现了儒家

“仁”的精神境界。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文天祥奉两孱主,兵败身执,而从容伏领,可不谓之仁哉!(4分)

(2)未几,元兵渡江,又上书乞斩嬖近之主迁幸议者,以一人心安社稷,固已气盖天

下矣。(4分)

14.文天祥为什么不听友人劝阻,仍然入卫京师?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5〜16题。

送人之荆门浦源

长江风肠布帆①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②待君麋③。

【注】①布帆:指帆船。晋顾恺之用“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来表示旅途顺利。②白雪:

指阳春白雪,是一种高雅的楚国歌曲,也指高雅的文学作品。③廉:继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记事为主,点出了所送之人沿长江西行,前往荆门,同时又包含了诗人对友人

的祝颂之意。

B.颔联写到昔日的三国要塞,虽已荒废,却也住着几户人家,给人以深沉的历史感,引

发思古幽情。

C.颈联对友人沿途所见的山水美景进行了细致描写,读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堪称

写景一绝。

D.本诗艺术手法多样,综合运用用典、虚实结合等,语言清新隽永,状景如画,落笔不

凡,让人赞叹。

16.被称为“闽中十子”之冠的林鸿对本诗推崇有加,不仅因为景色描写极尽山水之妙,

还因其立意委婉含蓄。请结合尾联赏析本诗立意的委婉含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答司马谏议书》中,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生事”的指责,王安石指出新法是以

“”为依据的,是以“”为目的的,这样的“事”是绝不会“生事扰民”的。

(2)黄庭坚的《登快阁》中,描写诗人初登快阁,饱览胜景,展现诗人胸襟抱负的诗

句是“,”。

⑶“鸡”作为一种家禽,不仅常常出现在画家的笔下,还随着诗人的志趣出现在古诗

里。这样的句子有很多,比如“”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进城二十多年了,性格比以前开朗了许多,可是每次回到农村老家,与父亲相对而坐,

还是找不到什么话题。感觉有很多话要说,又感觉—①其实我特别想告诉父亲城里的交

通有多拥堵,那里的空气有多糟,我有多么想家;特别想告诉他我出差时看到了哪些美景,

遇到了哪些怪事。我期望得到父亲笑意盈盈的回应,可是见到父亲那副―②―的样子,便把

这些话又咽了回去。我觉得这些生活离他太遥远,告诉他,反而会打破他内心的平衡。

我和父亲之间的爱是静默的,随着年龄的增加,我对父亲的爱—③我越来越觉得有

一些爱是需要及时表达的,虽然我说不出“爸爸,我爱你”,但我要让父亲知道,我渴望与

他沟通,我愿意与他沟通,我们可以是无话不谈的哥们儿,可以是平等交流的父子。

父亲啊,虽然我们一年只见两三面,虽然我们的电话沟通一周只有一次,但我对您的牵

挂在漫长的时光中已经变成一本沉甸甸的账簿,压得我喘不过气,您感受到了吗?静默是一

种深刻的语言,没错;但我想告诉更多的朋友:要让爱不只在静默中流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静默”和文中加点的“静默”,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母爱如泉,点点滴滴皆为爱,含蓄静默而不张扬。

B.静默的山,流动的水,构成了一幅美妙的风景画。

C.田野静默,远远的只有几位农人在畦间若隐若现。

D.不少人驻足当年曼德拉被关押的囚室前,静默致哀。

20.有人认为本文段内容亦能体现费孝通笔下的“乡土社会”的特点,请根据你对本文

段及《乡土中国》的理解,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图片

(1)仿照《乡土中国》的目录为本文段取一个四个字的标题。(2分)

(2)如果把该标题收进《乡土中国》的目录中,你觉得在提供的三个选项中,放在哪

里比较恰当?请结合《乡土中国》及文段相关内容,说明原因。(3分)

(-)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三伏”这段时间是阳气最盛的时候,人们除伏避暑湿、固护阴液之外,一①―。“趁

阳驱寒”是指趁三伏天阳气最盛、人体膜理大开之时,用药来助阳化气,以达到驱赶体内寒

邪的目的。若寒邪留滞肺经,容易导致哮喘、咳嗽;―②―,则导致关节拘挛疼痛,怕风怕

冷。古人常讲“冬病夏治”,选择夏季采纳阳气对人体很有好处,如:膝关节冷痛的人在太

阳上升的过程中晒晒颈椎大椎穴、手臂和小腿,并按揉足三里、中院,拍打腰带附近的带脉,

能起到按摩点穴、疏经通络的作用。也可以咨询医生,选择一些温阳散寒的药物贴敷穴位,

以趁肌肤疏松、穴道开放之时“开门逐寇”。最后,还应趁这个时段盛夏防寒。—③_?答

案是需要的。夏季炎热,人们特别贪凉,爱吃冰冷食物或吹空调、洗冷水澡。这些痛快的行

为很容易使你在不知不觉中着凉,让贼风邪气趁穴位“门户大开”之时潜入四肢经络,引发

颈椎病、骨关节炎、风湿等疾病。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3年5月14日晚,在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男子组决赛中,回浦中学队以

74:73击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队,夺得全国冠军。来自浙江台州临海回浦中学的这群热血少

年用拼搏精神诠释了什么叫“百折不回”。

篮球,承载着一群少年的梦想,也寄托着一座县城的抱负。在临海,迎“篮”而上的不

仅有学生,还有村民,他们也举办了“村BA”(乡村篮球赛),小乡村也有大梦想,有梦

想谁都了不起。

不止是在临海,如今很多地方的乡村也都兴起了“村BA”。无论是遍地开花的“村BA”,

还是不断上新的“村FA”(乡村足球超级联赛),都丰富了村民的精神世界。梦想之花遍

地开放,让乡村振兴的图景更加多彩。

以上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发?请结合材料和自身体验,以“梦想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

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解析】A项,“是找不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的"理解错误,材料一第一段

说的是“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

2.A【解析】A项,“是为了显示团体格局社会明显优于差序格局社会"理解错误,材

料一将基督教里的“兼爱”的观念与中国有差等的爱进行对比,是为了说明差序格局社会与

团体格局社会的不同,材料中没有表达孰优孰劣。

3.C【解析】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

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

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可知,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附着

人的道德要素,A、B、D三项都符合这一点。C项,强调的是法无等差。

4.①道德依附于差序的人伦关系之上,没有统一的道德观念。②道德看所施的对象和“自

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③在极端情况下,道德往往会让位于利益。(答出一点得

2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

5.①加强教育,建立起社会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引导其有效地动态平衡礼与法的矛盾。②激发这些团体组织办事效率高、有战斗力等积极因

素,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③通过制度的改良和优化对其实现良性治理。(每点2分)

6.B【解析】“所以‘我'没有真切体味过青春”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四段“不过,

我确实年轻过。我曾年轻到口出狂言,年轻到想入非非,年轻到将生命一掷为快。尽管我一

无所有,然而有了青春,生命就蓬蓬勃勃了"可知,尽管“关于自己也曾拥有青春的印象,

可谓淡漠至极”,但是“我”的确真真切切体味过青春。

7.B【解析】句子②中“似乎”是“貌似”“好像”的意思,写出的是作者对当时“青

春”的一种整体认知的印象,还有现在对当时那种认知的怀疑甚至不认同。

8.①遇到可以和“我”争辩的年轻人是一种幸运,对“我”“敬而远之”的年轻人,“我”

也要学会坦然接受。②“我”的过去对于“我”来说是阅历和积累,很有价值,“我”也不

必太过留恋青春•③“我”的阅历和经验不必强行分享给年轻人,不必太看重,不必炫耀,

要用积淀的心态去生活。(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9.①青春充满生机、热烈、懵懂、酣畅,是上天给予我们的一场独一无二的体验,要大

胆地去拥抱它、感受它。②青春如此美好,但我们必将失去,我们将永远致敬,也期望能够

保持一颗青春的心:不去定义谁,也不被谁定义,不迷信所谓的经验,敢想、敢做、敢实践。

③我们即便已经真的和青春不搭界了,也要呵护青春、欣赏青春,不去过多地干涉青春,维

护青春最本真的模样。(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CEH【解析】“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陈继周”是人名,中间不可断开;“郡中”

作“豪杰”的定语,中间不可断开;“发郡中豪杰”为动宾结构,应在其后断开,故应在“C”

处断开。”并结溪恫蛮”,“溪崎蛮”作“并结”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故应在“E”处

断开。“使方兴召吉州兵”,“吉州兵”作“召”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诸豪杰皆应”,

“诸豪杰”为本句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故应在“H”处断开。

11.C【解析】C项,“‘信'意思相同”错误。前者意为“伸张”,后者意为“随意”。

12.B【解析】B项,“因非常敬佩他的仁义,故以宾客之礼待他”因果关系错误。”非

常敬佩他的仁义”是后文张弘范听到文天祥“国亡不能救”的悲痛之辞后的表现,与“以宾

客之礼待他”并无因果关系。

13.(1)文天祥侍奉两位弱主,兵败之后被捕,从容就义,能不说是仁吗!(“孱主”“执”

“伏领”各1分,句意1分)(2)不久,元兵渡过长江,他又上书请求斩杀君主宠幸亲近

的小人中主张皇帝迁居他处的人,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安定国家,本来已经气魄盖过天下了。

(“未几”“嬖近”“迁幸”“固”各1分)

14.①国家危急,却无人应召;②以身报国,希望感召忠臣义士。(答出一点得1分,

答出两点得3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是吉州吉水人。(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漂亮白皙像玉

石,眉清目秀,顾盼生辉。在童子时,看到学校祭供的同乡先辈欧阳修、杨邦乂、胡铃的塑

像,他们谥号都叫“忠”,就非常景仰他们,说:“死后如果不置身在他们中间享受祭供,

就不是大丈夫。”二十岁时考中进士,在集英殿考策问。

当时宋理宗在位时间长,政务渐渐懈怠,文天祥以遵循天意不懈怠作答,长达一万多字,

不起草稿,一挥而就,皇帝亲自选拔为第一名。咸淳九年,(文天祥)被提拔为湖南提刑,

因而见到了原丞相江万里。江万里一向认为文天祥有极高的意志节操,谈及国家大事,江万

里担心忧伤地说:“我己经老了,综观天时人事将有变化。我见过的人才很多,拯救国运的

责任,大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吧?你可要竭尽全力。”咸淳十年,改任赣州知州。德祐初年,

江上告急,皇帝下诏号召天下起兵援助朝廷。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派陈继周征发州中豪杰,

联合溪附少数民族,派方兴召吉州军队前来,各路英雄都响应,聚集了一万多人的军队。事

情上报朝廷后,任命文天祥以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

份领兵入京。他的好友劝阻他,说:“如今蒙古大军分三路击鼓前来,攻破京郊,逼近

内地,你以仓促集合的一万多人前往抵抗,这跟驱赶羊群去和猛虎搏斗有何不同。”文天祥

说:“我也知道是这样。但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

员,却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感到非常痛心。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要以

身殉国,期望天下将有一听到消息(此事)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依靠仁义取胜者可谋立

功,依靠人数众多就能成功,这样国家还能保住。”于是将全部家财用作军费。至元十五年,

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张弘范,张弘范身边的元军命令文天祥叩拜,文天祥拒不叩拜,张弘范

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文天祥与元军一起进入崖山,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

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却教别人背叛父母,可能吗?”张弘范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

文天祥于是将自己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诗的末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不禁也受到感动)笑了笑不再强逼文天祥了。崖山被攻破之后,

元军举行盛大的宴会,张弘范说:“国家已亡,丞相你已经尽了忠孝之心了,如果你能改变

心意,以侍奉宋的态度来侍奉我们皇上,将还给你宰相的官职。”文天祥流着泪说:“国家

灭亡不能够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辜,怎么还敢摆脱杀头之罪而且怀有二心呢?”张弘范

认为他很仁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

元帝非常着急地寻求有才华的宋朝官员,王积翁推荐文天祥。文天祥说:“国家灭亡,

从本分上说我应当以死报国。倘若因为你们以宽大为怀,我能够以道士身份回到故乡,来日

以世俗之外的身份聊备顾问是可以的。”王积翁想让降元的宋官谢昌言等十人上书请求释放

文天祥去做道士,留梦炎却认为不可以,他说:“一旦文天祥被释放出来,会在江南重新号

召百姓,那么将我们十人置于何种境地呢!”此事就搁置了。元帝知道文天祥不可屈服,商

议将他释放,文天祥说:“希望赐我一死!”元帝还是不忍心,但身边人却极力怂恿元帝听

从文天祥的请求,于是元帝下诏杀了文天祥。他的衣带中有赞文,写道:“孔子说成仁,孟

子说取义,只有把道义践行到了极点,仁德自然也就达到了最高境界。读圣贤书,想学的是

什么呢?从今以后,大概可以问心无愧!”

史臣说:“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的有志之士,是不会因为事情的成败或难易而使自己的

心志动摇的。文天祥侍奉两位弱主,兵败之后被捕,从容就义,能不说是仁吗!”许有壬说:

“文天祥经历各种变故却不改变志向,事情本来是不可以简单地用成败而论的。”

材料二:

文丞相刚刚二十岁就在朝廷回答皇帝问题,极尽论辩才能议论国家大事。不久,元兵渡

过长江,他又上书请求斩杀君主宠幸亲近的小人中主张皇帝迁居他处的人,凭他一个人的力

量安定国家,本来已经气魄盖过天下了。从此,忠心耿耿,竭尽智力和计谋,挽回颠危的局

面,以复兴为己任。虽然历尽艰难险阻,各种挫折,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不幸国家灭亡自己

被俘,而忠贞大义更加显明。文丞相志向刚正,有大才能,见识高远而且有宏大气度,身上

充满浩然正气,可是最终他的理想没有实现,大概是天命不护佑大宋的原因。虽然天命不眷

顾大宋王朝,但是天理还在,一定不会停止。所以宋亡了,杀身成仁的臣子却不少。评论者

一定称赞文丞相为第一忠臣。

15.C【解析】“对友人沿途所见的山水美景进行了细致描写”表述错误,颈联的景色描

写都是诗人为友人“拟想”的沿途风景,并非友人亲眼所见。

16.①从表面上看,诗人希望友人到楚地后,凭吊古迹遗址,游览青山绿水,写出更多

高雅的作品。②实际上另有深意,友人孤身作客荆门,难免孤独寂寞,诗人希望友人能通过

凭吊、游览和写诗来缓解孤独寂寞之情。③尾联与其说是诗人在盼望友人的佳作,倒不如说

是委婉含蓄地表达对友人摆脱“客情”的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