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勿让“朋友圈”圈住自我_第1页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勿让“朋友圈”圈住自我_第2页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勿让“朋友圈”圈住自我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喜欢发朋友圈,在生活中遇到各种事情,都会发图片发文字,发得不亦乐乎;有人偶尔发个朋友圈,告知去向,请来办事者择日;也有人从不发朋友圈,也不看他人的朋友圈……人们发朋友圈,或率性而为,或工作需要,或处事谨慎,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反应。你如何看待这些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立意:1.朋友圈中显个性。2.让朋友圈成为工作的好帮手。3.远离朋友圈,静心享生活。范文:勿让“朋友圈”圈住自我时光拉动着科技的引擎,使之成一股重塑世界的原动力。科技敲开了新时代之门,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来巨大冲击。当走街串巷、呼朋引伴的情感交流方式逐渐褪去,一个新的名词——“晒朋友圈”汹涌弥漫开来。于是,手机等新式工具将“晒朋友圈”这一表达方式推向高潮,无处不见的国民们,乐此不疲地发送着身边的事,让人不禁感慨:这庞大的世界已融为一体。是的,这个世界确实因“朋友圈”而更加紧密,与此同时却又因紧密而让我们“无地自容”。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生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朋友圈”便仿佛一个放大器,将这种若有若无的影响放大为一张巨网。不可否认,我们的情绪、我们的生活从未有像现在一样出现如此大的波动。“晒朋友圈”将他人的情感通过千丝万缕,真实而强烈地注射入我们的心中。我们开始为他人感慨不公、怨天尤人而变得愤世嫉俗,我们开始为他人丰富的经历而自惭形秽。“晒朋友圈”如同一只巨手,摧毁了我们辛苦塑造的宁静,又将长绳牢牢束缚于我们的躯体。更应该注意的是,在情绪丰富波动的背后,却是内心的空虚败絮。我们如同“瘾君子”般将目光死死地置于他人的世界,不知疲倦地点赞、转发。诚然,我们需要领略他处的风景,可“朋友圈”的过度消费终会让我们食欲不振,疲惫不堪。我们望及他人的幸福,却忘记了与家人的情感交流。我们领略到别人潇洒的出行,却感觉不到身边的优美自然。在虚拟平台搭建的信息网络中,我们丢掉了书籍的诗意以及对生活最为真实的感触。“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似乎也在此屡屡碰壁。灵魂寄居于他人的世界,我们却成了空虚的躯壳。毋庸置疑,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晒朋友圈”的风靡自然有其内生合理性。可当我们将整个内心托付于之,我们终会躺在它为灵魂掘好的坟墓里。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对“朋友圈”淡然处之,回归真实的生活,也许如此我们才不会跳入时代的怪圈。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也有许多的生活乐趣是无法分享,只能自己去感受的。千辛万苦解出一道题是乐趣,费尽周折写出一篇佳作是乐趣,运动场上跑完一圈又一圈不断挑战自己是乐趣。这些乐趣,这些心情,真的能与人分享吗?分享了别人真的体会得到吗?自然不能!我们不妨拒绝朋友圈的炫耀与羁绊,把乐趣埋在心中,独自品味,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