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龙岩市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龙岩市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龙岩市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龙岩市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龙岩市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2.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强

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强

3.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B.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甲乙

A.甲图,冬天户外的雪人没有熔化而变小

B.乙图,冬天的窗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

C.丙图,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渐渐变小

D.丁图,刚从水中出来的人会感到冷

5.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

是方形地破,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豉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

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

A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

C.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

6.在下列单位中,长度的单位是()

A.米/秒(m/s)B.秒(s)C.米(m)D.摄氏度(℃)

7.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

8.下图是一个骑车者与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跑步者比骑车者运动的路程多B.骑车者用8s时间通过了80m路程

C.骑车者的速度是10m/sD.跑步者的速度是8m/s

9.下列关于磁体、磁场、磁感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B.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所吸引

C.磁体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

D.地磁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10.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孙,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母,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

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2>巴)()

A.钢轨的长为q-r

彩一匕

V,

B.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一~t

彩一匕

C.钢轨的长为(艺一匕"

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r

11.从产品说明书得知,一台“6V3W”的迷你型小风扇,电动机线圈阻值为0.1。。当小风扇正常工作时,则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

A.小风扇Imin消耗的电能为18J

B.小风扇Imin将180J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C.电动机线圈Imin产生的热量为1.5J

D.电动机线圈Imin产生的热量为15J

1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二、填空题

13.2018年7月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了新的列车运行图,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首次投入运营。如图所示,

其运营时速可达35()km/h,合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填单位)。

14.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

叫,最早研究这种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5.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

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一位置.

16.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20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整段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m/s.

三、实验题

17.(8分)某实验小组在探究“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与这两个力其中一个

力大小的关系”时,实验步骤如下:

甲乙两

①将一块薄木板水平固定,在木板中央开一小孔,将一根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木板上,如图甲所示;

②在弹簧的上端系一根细线,细线的另一端穿过木板小孔后挂1个重力为2N的钩码,在弹簧的上端挂弹簧测力计,

并竖直向上提,当弹簧被拉长一定长度后,保持静止。读出并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尸1为7N,钩码对弹簧的拉

力尸2为2N,用刻度尺量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如图乙所示;

③取下钩码和细线,只用弹簧测力计挂在弹簧上端,并竖直向上提,使弹簧被拉伸后的长度仍为L读出此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5N,记为凡如图丙所示;

④取下弹簧测力计后,弹簧恢复原状。

请你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此实验中,之所以可以用力F代表尸卜尸2两个力的合力,是因为在实验中保证了同一根弹簧,使得

产与丹、入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是等效的。

(2)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猜想尸、入、g三个力之间存在的数学关系是:F=(用上述测得量的字母表示)。

(3)若想证明这个数学关系是普遍适用的,应保持钩码重力不变,改变后的大小至少再做(选填“2”、“3”

或“5”)次实验。

18.(8分)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

⑵实验器材除秒表、斜面、金属片、小车外,还需要

(3)某同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路段路程s/cm运动时间t/S平均速度v/(m•s'1)

前半段805

后半段8040.2

全程16090.18

表格中空格处应该填入的数字是;

(4)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小车在______(选填“前半段”、“后半段”或“全程”)的平均速度最大;

(5)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小车做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你判断的依据是«

19.(8分)陈英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放置,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则:

c£11C

劫6cm102030405047080901()6限

(1)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利用

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由所学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确定该透镜的焦距范围是o

A.8.5cm<f<17cmB.8.5cm<f<12.5cmC.12.5cm<f<17cm

(3)若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位置,她将自己戴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

置时,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陈英所患的眼疾是(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四、作图题

20.(8分)请在答题卡相对应的区域内,正确地画出所给电路的电路图。

21.(8分)如图乙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45。角射向竖直的窗玻璃,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五、计算题

22.(10分)G11次高铁列车从北京南站开往上海虹桥站,共运行4.5h,如果本次高铁列车的平均速度是300km/h,

求它从北京南站开往上海虹桥站通过的路程。

23.(12分)“五・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的爸爸用了lOmin的时间通

过了这段10km长的限速路段。

(1)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的爸爸超速了吗?

(2)近期,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

规驾车。

4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详解】用力鼓掌与轻轻拍掌振动的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故A错误;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即实验过程

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故B错误;

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但不能防止噪声产生,故D错误.

2、D

【详解】由图甲知,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减弱,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的后方,故甲是远视眼,应配戴

凸透镜;由图乙知,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增强,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的前方,故乙是近视眼,应配戴

凹透镜。

故选D。

3、B

【详解】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表面

积越大、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越快,蒸发就越快,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空气的流动又增加液体温度,其

余三项均减小蒸发。故选B。

4、B

【详解】A.甲图,冬天户外的雪人没有熔化而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故A不符合题意;

B.乙图,冬天的窗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玻璃液化成水珠,放出热量,故B符合题意;

C.丙图,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

D.丁图,刚从水中出来的人会感到冷是人身的水汽化吸收热量的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解析】A、“雪馒头”是固态积雪,空气温度较低,低于雪的熔点,积雪长时间不能熔化,才会出现这一现象,故A

正确;

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使得地面温度不同,温度较高处积雪熔化,形成“雪馒头”现象,故B正确;

C、太阳对条形砖和方形地砖的辐射相同,故C错误;

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温度较高,积雪更易熔化,故D正确;

故选C.

6、C

【详解】A.米/秒(m/s)是速度的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

B.秒(s)是时间的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米(m)是长度的单位,故C符合题意;

D.摄氏度(C)是温度的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详解】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A错误;

B.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故B正确;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光屏不能承接虚像,故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靠近玻璃板,故D错误。

故选B„

8、D

【详解】A.由图象知,骑车者和跑步者最终运动的路程都是80m,故A错误;

BC.由图象知,骑车者第2s开始运动,到第8s通过的路程为80m,用时只为6s,所以骑车者的速度

s80m…一,

v=—=------=13.3m/s

t6s

故BC错误;

D.跑步者通过80m的路程用时10s,所以其速度

故D正确。

故选D。

9、C

【详解】A.为了描述看不见但又客观存在的磁场,人们利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引入了磁感线,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故A错误;

B.磁体能够吸引铁、钻、镇等物质,不能吸引铝,故B错误;

C.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磁体对处于其磁场内的磁性物质有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吸引或排斥

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故C正确;

D.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D错误;

故选C。

10、A

【分析】听到两次响声,分别是在空气中和钢轨中传播的声音;已知传播的距离相同,根据公式r=±可求各自传播所

v

用的时间,还知道时间间隔,列出等式求出钢轨的长度;进一步求出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

【详解】AC.设钢轨的长度为L,由丫=二可得,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t

L

4一,

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

L

,2=一,

时间间隔为:

LL

t=--------;

M匕

»v,v,

所以钢管的长度L=一一/,故A正确、C错误;

彩一匕

BD.声音从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

匕t—-L——W<f

'%匕丫2一匕

故BD错误.

11、C

【详解】A.由。=匕得,小风扇Imin消耗的电能为:

t

W="=3WX60S=180J;

故A项错误;

BCD.由「=”得,电路中线圈的电流为:

P3W

/=—=—=0.5A;

U6V

电路中通过线圈的电流为产生的热量为:

Q=I2Rt=(O.5A)2XO.1QX60S=1.5J;

所以小风扇Imin内电能转化成的机械能小于180J;故BD项错误;C项正确。

12、B

【详解】对于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可以从其他刻度量起,为了计算方便,最好从其他整数刻度量起.

思路分析:用刻度尺测量时,应该让刻度尺尽量贴近被测长度,从整刻度开始.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这么做都

是为了减小误差,答案选B。

二、填空题

13、97.2m/s

【详解】⑴列车运营时速度为

350km/h=350x—=97.2m/s

3.6

⑵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l.lm/s。

14、色散牛顿绿蓝

【详解】[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⑵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3]⑷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这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15、凸透镜焦点

【详解】冰可以磨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后面能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

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焦点的温度很高,物体放在焦点时,达到物体的着火点,物体被点燃.

16、13.3

【详解】设总路程为2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s,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A=2=77一,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V,20/7?/s

h=—=~~,物体全程时间:t=tt+t2,全程平均速度:

v210m/s

2s_2s_2VM_2x20m/5x10m/s

Vv

v=ty+129+上I+220〃z/s+1Om/s=13.3/n/s,

K彩

三、实验题

17、两次拉伸(形变)的长度(程度)相同Fx-Fi5

【详解】⑴⑴两次拉伸弹簧长度相同,拉力才相同,即第二次拉力5N才是第一次拉伸弹簧的力;

(2)[2]测力计挂钩受到向上的拉力为尸1,挂钩同时受下面弹簧向下的拉力为尸和钩码向下拉力Fz,测力计挂钩静止时,

三力平衡,所以

Fi=F+Fi

F=Fi-Fi;

(3)[3]证明数学关系式存在,应多次测量找关系,所以改变尸1的大小至少再做5次实验。

18、v=-刻度尺0.16后半段变速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不同

【详解】(1)U1“测量小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