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1.3 关注一 国家治理 帝国新章-古代中国治国模式的变化与地方基层管理(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1.3 关注一 国家治理 帝国新章-古代中国治国模式的变化与地方基层管理(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1.3 关注一 国家治理 帝国新章-古代中国治国模式的变化与地方基层管理(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1.3 关注一 国家治理 帝国新章-古代中国治国模式的变化与地方基层管理(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1.3 关注一 国家治理 帝国新章-古代中国治国模式的变化与地方基层管理(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注一国家治理帝国新章——古代中国治国模式的变化与地方基层管理关注话题·深化认知一、古代中国治国模式的变化1.早期国家的以礼治国(1)由于西周国家政权组织中宗族血缘关系占据核心地位,所以西周采取以礼治国的方式。(2)早期国家治国模式促成了古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认同,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重要影响。2.春秋战国时期的以法治国(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2)春秋末期,在郑、晋两国出现成文法。成文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3)“法布于众”“据法办事”“刑无等级”“保持法律稳定”等都是这一时期法治的特点。3.秦朝的以法治国和严刑酷法(1)秦朝的法制指导思想是重刑主义,是秦朝法制的特色,也使秦朝法律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2)秦朝在全国统一法律措施,《秦律》通行全国。4.汉以后的礼法并用(1)汉代以儒家经义附会法律作为司法审判的主要依据,强调情理道德的作用,考虑人们主观上的善恶,根据不同的情形灵活处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的僵化性。(2)礼法并用,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容易导致实践中司法的滥用,蔑视国家法律权威,难免造成“人治”局面。5.唐代的立法成就成就①《武德律》是唐高祖时以《开皇律》为蓝本所制定的法典②《贞观律》是唐太宗命房玄龄、裴弘献等人根据《武德律》编撰的法典③《永徽律》是唐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根据《武德律》和《贞观律》编撰的法典评价①唐代形成了以“德主刑辅”为核心的立法思想②唐律不论在体例的科学、内容的丰富还是在技术的完善方面,都超越了前代的水平③唐律成为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中国传统立法的最高成就,为后代修订法律时的楷模和蓝本二、古代中国地方与基层管理1.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采用将土地、人口分封给亲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的形式,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控制广阔的疆域。2.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瓦解,郡、县的设立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地区设郡、县,郡县制雏形出现。3.秦朝的地方行政体系秦统一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建构起完善的地方政区体系。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命,听命于中央,有效地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4.汉代的郡国并行制为了巩固刘家一姓的天下,汉初在延续秦朝郡县制的同时,在地方上分封一些同姓诸侯国,形成犬牙交错的地方管理形态。但后来诸侯国力量增强,汉代出现了王国问题。5.唐朝节度使与藩镇割据唐朝后期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很大,节度使任免官吏和选择继承人,独立掌握本地税收,节度使即军队统帅,最终导致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6.北宋地方割据问题的基本解决从军事上,剥夺节度使权力,军权收归中央。从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从财政上,派转运使管理财政。这样基本解决了地方割据的问题,但是也导致了北宋的积贫积弱。7.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设立行省,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袭。史学新论·多维探究探究一西周“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史学新论](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发现问题西周政治中的“贵族色彩”这一提法,很受高考关注。命题角度西周制度创新的特征;周秦之间政治“大变局”的内涵;“共主”与“独制”的比较。探究二秦朝政治制度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史学新论]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当时的“天下”,中国即成为一个长期整合的政治体……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单元,能够有长期的凝聚性,固然由于其地理环境自成格局,但也由于国家形态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许倬云《历史大脉络》发现问题秦的统一和制度创新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特的地位。命题角度秦的统一和制度创新的关系;秦朝的文明传承和制度创新;周秦政治与天下一统的内在关联。探究三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模式的演变[史学新论]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发现问题“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国除为郡”“颁布律令”反映了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采取的措施;“与汉郡无异”表明其意义。命题角度依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探究四明朝国家体制的独特性[史学新论]废丞相、罢中书省,是明初政治体制的一个重大变革,也是朱元璋立法创制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以上创制,明朝的国家体制形成了以下格局:“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洪武实录》卷239)这里的朝廷就是皇帝而已,不同于宋朝皇帝加宰执等于朝廷的政治概念。——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发现问题明朝皇帝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于一身。命题角度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内涵;明朝的制度创新与社会转型;明朝国家体制的特点。强化落实·权威预测1.[2020·河北石家庄一中检测]汉高祖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汉文帝下诏嘉奖孝悌、力田、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汉武帝“令礼官劝学……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这表明汉代统治者()A.尊儒学为治国思想B.注重教化以加强社会治理C.举孝廉以选拔官员D.始终奉行无为而治的国策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均注重教化以加强社会治理,故选B项。“尊儒学为治国思想”和“举孝廉以选拔官员”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除A、C两项。“始终奉行‘无为而治’的国策”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2.[2020·辽宁师大附中月考]中国传统社会遇到民事纠纷主要依靠中间人调解,调解无效时交官府;而官府也主要扮演调解人的角色,在暴力事件出现后,才扮演法官的角色。但明清时期,民间“好讼”风气兴起,官府的审判思维有所转变,以“讼师”为代表的助讼行业也随之发展。这种变化表明()A.古代中国法制意识淡薄B.社会发展提升法律的作用C.政府奉行以德治民理念D.民众已具备近代法律意识解析:A项,题干主要强调明清时期官府的法官角色越来越重,不能表明古代中国法制意识淡薄,排除;B项,明清时期社会发展,官府的法官角色越来越重,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专门代人打官司的“讼师”,表明法律的作用提升,正确;C项与“中国传统解决民事纠纷是依靠中间人调解”不符,排除;D项,题干不能表明民众已具备近代法律意识,排除。答案:B3.[2020·保定市高三摸底考试]朱元璋立国定策的根本宗旨,就是要让他统治下的臣民能重新安于士、农、工、商四种身份,让传统的“四民”各守本业。嘉靖六年(1527),明世宗下诏:凡是寄寓已久,且在北京置有产业的人,允许他们在北京宛平、大兴二县附籍(附籍指附入本地户籍)。这一举措()A.主要针对明初社会动荡不安B.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D.反映了明朝社会治理的进步解析:根据材料凡是在北京有产业的人,允许他们在北京两县有户籍,可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方便管理,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让“四民”安守本业,而且嘉靖时期已经是明朝中叶,材料中没有提到社会动荡,排除A项;明朝后期江南地区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材料是北京地区,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北京地区的户籍,不能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C项。答案:D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大学》中的《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做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的敬称。——据《汉书》《后汉书》整理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所述历史现象的认识。(要求:准确概括历史现象,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本题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及家国情怀角度考查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影响。首先,根据材料信息,准确概括历史现象;其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说出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最后,做简要总结。答案:示例:历史现象:中国古代对官民关系的定位是官员要爱民如子,做百姓的“父母官”。(2分)阐述: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影响,出于发展生产、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和维护统治的需要,官员往往爱民如子;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与伦理相结合,民众把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员称为“父母官”,以表达自己对官员的肯定和爱戴。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缓和官民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另一方面,这种界定也强化了官民的不平等性,不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10分)

关注二唐宋变革时代呼唤——古代中国商品经济发展与孕育的社会变革关注话题·深化认知一、商品经济赋予了唐宋社会新的时代特征1.在政治领域,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1)伴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科举制大兴并取代了过去的九品中正制。对于科举制,我们以往更多地强调它是统治阶级的选官制度,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2)科举制的产生,在当时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它使社会各阶层都有了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尽管这种平等竞争极为有限,但在古代那样的等级社会中,它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这充分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平等性和竞争性,是商品经济大发展时代的产物。2.在经济制度领域,赋税制度变革,呈现市场化趋势(1)土地制度:土地日益摆脱政治力量的束缚卷入到流通之中,“田制不立”取代中古田制;赋税制度随着两税法的推行,统治者不得不推行和买、预买、折买、和籴、博籴等政策措施,通过市场来弥补传统赋税征收上的缺陷,赋税征收呈现出市场化的趋势和特征。(2)禁榷制度领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过去将商人直接排斥在专卖领域之外的直接专卖制再也不能维持,政府不得不推行“官商共利”的间接专卖制。3.在民族关系领域,民族政策变化,重视边疆的开发在民族政策领域,唐宋统治者也逐渐抛弃了过去的“和亲”政策,转而利用商品经济规律,以互市为手段,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出现了签约议和等新的现象。4.在思想文化领域,多种风格共存,体现商品经济发展(1)思想方面:经学由重师法、疏不破注变为疑古,以己意解经成为一时风尚。(2)文学方面: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3)艺术方面:以五代为分界,以前的壁画大多强调传统风格,以后的水墨画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4)音乐方面:唐代以舞乐为主,乐律重形式,宋代以后,随着杂剧的流行,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这无疑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流变性和开放性。二、商品经济孕育了新的社会力量1.社会出现流动和分层(1)由于商品经济是一种富于分化的经济形式,唐宋社会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引起财富的两极分化,而这种分化则直接导致了财富力量的崛起。(2)经济力量的增强自然会要求按照新的经济关系规范人们的社会地位,这就必然冲击原有的社会关系。2.社会阶层变革朝代唐代北宋南宋精英的身份属性门阀(出身)学者—官员(政事)文人(文化)社会成分世家大族文官家族地方精英3.富民阶层的兴起(1)在社会流动和分层的过程中,兴起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富民。富民专指那些占有大量社会财富但没有特权的社会群体。(2)富民群体,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经营工商业致富的机会,是土地买卖的盛行为其创造了占有大量土地的条件。富民阶层的出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4.新社会力量的影响(1)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宋代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拥有大量土地的富民在经济中取得了支配地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角。有鉴于此,宋王朝一改传统的“抑兼并”政策,转而“不抑兼并”。(2)富民阶层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我们知道,中唐以后,租佃契约经济关系得到广泛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这是当时生产关系领域的重大的新发展和新变化。三、商品经济引发了思想文化变革1.唐代“三教并存”,复兴儒学(1)唐代实行“三教并存”的文化政策,儒、释、道三教得以各自独立发展,并在独立发展中进一步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在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儒学日益处于劣势,明显地感受到来自佛道两家的压力。(2)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重建儒学信仰体系:批判汉代儒学谶纬,回归先秦儒学,重建孔孟之道。2.宋代理学哲学化与世俗化理学受到了佛、道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3.唐宋时期市井文化兴起文化重心下移,由贵族文化向庶民文化(市民阶层)转变;文学上从雅到俗;书法上从碑书为主到帖书为主;绘画上从宗教政治题材到风俗画兴盛。4.唐宋时期科技发展的高峰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及火药配方的改进和完善,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史学新论·多维探究探究一唐宋变革的特点[史学新论]“唐宋变革”是指中唐至北宋的变革,并非仅指唐宋之际。其核心主张是,从唐到北宋是一个从贵族政治转向君主独裁体制的过程。……这种特殊形态的君主独裁制贯穿了北宋以后的中国社会,而君主独裁下的社会阶层反而相对平等,也就是平民社会取代了贵族社会。——摘编自陆扬《唐宋变革论错在哪?》发现问题材料反映了“唐宋变革”的政治特点:从贵族政治转向君主独裁;从贵族社会转向平民社会。命题角度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必然受到冲击,发生相应的变动,唐宋社会的变革就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社会要素的流动及其重新组合。探究二宋代的文官政治[史学新论]宋代文官政治体制的确立是唐五代以来社会结构变化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与宋代的科举制度、“崇文抑武”国策等因素密切相关。宋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承上启下的转型时期,从唐代开始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变化,在宋代得以最终完成。在经济结构上,传统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土地转移和流通的频率加快,租佃契约关系得以确立。这种变化诱发社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门阀士族势力退出历史舞台,庶族地主取而代之,平民社会的因素开始显现,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发现问题高考命题组成员北师大教授杨宁一认为:宋代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分析宋代的文官政治,要将政治、经济、文化结合起来,从唐代开始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变化,在宋代得以最终完成,也使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命题角度宋代的文官政治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历史事件,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探究三宋代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史学新论]坊郭客户为城镇贫民,多为小商小贩,商业、手工业的雇工、帮工及富户的佣工;乡村客户则主要为佃户、主户的雇工、佣工等,除川峡山区等少数地区外,佃户与地主之间主要是契约关系,在法律上基本上是平等的。——白寿彝《中国通史》发现问题理论上讲,宋代佣工人身是自由的,经济上是契约平等的,法律上是独立的,这一切为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提供了不竭的劳动力市场。命题角度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社会现象。强化落实·权威预测1.唐代进士科考试的录取侧重文学,唐玄宗以后,诗赋创作的优劣成为录取进士的主要依据。宋代科举取士,朝着重经义、重策论的方向发展,考试中诗赋等内容逐渐退居次席,甚至被抛弃。这一变化有利于()A.求取有经邦济国才能的人才B.破除世家大族的官场垄断C.提高官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D.推动读书重学风气的形成解析:根据题目中“唐朝诗赋创作”到“宋代朝着重经义、重策论的方向”得出宋代重视录取有经邦济国才能的人才,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的确立就破除了世家大族的官场垄断、提高官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推动了读书重学风气的形成,但与题意无关,故B、C、D三项错误。答案:A2.宋朝时人说:“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张载也说:“朝廷无世臣。且如公卿,一日崛起于贫贱之中,以至公相。”此现象表明,在宋代()A.社会变革助推社会阶层流动B.贵族政治遭到了毁灭性打击C.从政不问出身成为社会共识D.科举制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解析:“朝廷无世臣。且如公卿,一日崛起于贫贱之中,以至公相”表明社会阶层的流动,社会阶层的流动是通过科举考试,故A项正确;宋代贵族政治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与材料的内容强调社会阶层的流动不符,故B项错误;宋代从政不问出身成为社会共识,与材料的内容强调社会阶层的流动不符,故C项错误;科举制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3.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A.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C.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解析:从材料中“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到“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的信息说明文学逐渐被下层民众所喜爱,故A项正确;材料中主要说的是文学世俗化,不是迎合统治阶级,故B项错误;民间文学世俗化与道教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社会的价值取向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A4.[2020·金华高三模拟考试]有学者认为,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是中国历史从中世向近世转变的转折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官僚政治的特点是君主独裁体制的形成。正如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所说,宋朝的君主独裁政治,是建立在发达的官僚政治体制之上的,把终极裁决权交给皇帝。——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二宋朝的主干力量来自于当时发达的文官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亦得益于日趋完善的科举制度。……宋朝初年,君主们大力发展了科举以及太学制度。……由于采取了这一新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朝廷任用的很多官吏首次来自中部和南部,从而结束了北方人垄断官职的局面。……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的同时,应科举取士制度而生的士大夫官僚阶层崛起。这一社会统治集团是中国文明独一无二的现象。新兴士大夫官僚阶层的佼佼者往往学富五车。……苏轼的兴趣同样广泛,在艺术领域卓有建树。——根据美国学者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尹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整理材料三德国汉学家库恩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宋朝在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如手工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宋代)高品质的印刷和出版等方面都走在了中世纪欧洲的前面。……通过中亚一直连接到伊斯兰教世界的贸易路线和传播交流网络(在19世纪时被称为“丝绸之路”)使中国的技术传播到了欧洲。——根据德国学者库恩《宋代文化史》、加拿大学者卜正民《哈佛中国史》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宋代形成“君主独裁体制”的举措。(7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举制度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列举苏轼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宋代“开放的城市设计”和“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表现。简述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宋代传播到欧洲的史实,并简要分析其影响。(10分)解析:第(1)问结合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在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可简述宋代形成“君主独裁体制”的举措。第(2)问第一小问“影响”,从材料二“宋朝的主干力量来自于当时发达的文官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亦得益于日趋完善的科举制度。……宋朝初年,君主们大力发展了科举以及太学制度。……由于采取了这一新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朝廷任用的很多官吏首次来自中部和南部,从而结束了北方人垄断官职的局面。……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的同时,应科举取士制度而生的士大夫官僚阶层崛起”,可概括宋代科举制度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二小问“成就”,结合苏轼的生平成就,可列举苏轼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第(3)问第一小问“表现”,结合宋代城市商业发展、坊市制度被打破的史实,可列举宋代“开放的城市设计”和“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表现。第二小问“史实”,结合四大发明外传,可简述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宋代传播到欧洲的史实是四大发明传入欧洲。第三小问“影响”,结合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对欧洲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简要分析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宋代传播到欧洲的影响。答案:(1)举措:建立发达的官僚政治体制;增设参知政事,分散相权;设枢密院,主管军事;设三司,总理财政。(7分)(2)影响:士大夫官僚阶层崛起;结束了北方人垄断官职的局面;形成发达的文官制度,有利于君主权力的加强。成就:文学,打破诗与词的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或“成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艺术,以行书名世;指出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或“推动文人画的发展”)。(8分)(3)表现:宋代“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市场不再被封闭在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夜市繁荣。(每点2分,共6分)史实和影响:指南针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再传入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共2分)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再传入欧洲。火药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条件。(2分)

关注三赋役制度社会民生——古代中国赋役制度的沿革与社会保障措施关注话题·深化认知一、古代中国的赋役制度1.秦汉时期(1)田赋:秦朝田赋极高,要缴纳田地产量的一半以上;汉高祖十五税一,汉景帝三十税一。(2)人头税:秦朝极重;汉朝分口赋、算赋,商人、奴婢的算赋钱加倍,此外征收财产税。(3)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更卒服役地点在本郡或本县,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以及运输粮食等;正卒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戍卒指到边塞屯戍。2.隋朝:废除前代许多苛捐杂税,向民众征收“租调役”。3.唐朝(1)“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可缴纳一定的绢布替代徭役。(2)两税法:土地兼并使均田制被破坏,改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4.宋代:沿用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多。徭役扰民严重,王安石提倡募役法,百姓纳募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5.元代:沿袭唐朝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在北方称为“丁税”“地税”,在南方称为“夏税”“秋粮”。元朝在税粮外又有前朝没有过的科差。6.明代:一条鞭法(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与白银流通量增加。(2)内容:赋役合并,一概折银。(3)意义:上承唐朝两税法,下启清朝“摊丁入亩”,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改革。7.清朝:康熙时,“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时期,将丁银分摊到田赋中,即“摊丁入亩”,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二、古代中国的防灾和社会保障措施1.兴修水利,治理河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就兴修了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著名水利工程。秦汉以来,治理河患就一直是一项国家急务。2.储粮备荒,建立仓储制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常平仓和义仓。始于汉朝的常平仓,主要设置于各省州县,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官仓。义仓起于隋朝,它在政府监督下由民间自行管理。3.赈济是各级政府为帮助灾民渡过眼前难关而无偿发放救济粮款的救灾措施。具体形式有:发放救济粮款的谷赈、银赈;官府利用赈济钱粮兴办治河、修筑塘堰、海塘等工程的工赈;政府给灾民施粥、发放衣物等的粥赈、布帛赈等。史学新论·多维探究探究一小农经济下的赋役制度的影响[史学新论]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发现问题“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说明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对农民的束缚和管理,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衰荣。命题角度从社会治理的视角分析“农民交了粮,自由王”的影响所体现的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中占有怎样的历史地位。探究二法律视域下唐朝两税法[史学新论]税收自古以来就与国家政权、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天然、紧密的血脉联系,它是国家政权稳固的物质基础。唐朝两税法的推行和实施,对唐朝后期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两税法改革,从法理方面分析,包括税收和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税收制度演进的法学原理,人头税向资产税迈进的法律价值。——王灵《法律视域下唐朝两税法研究》发现问题古代中国税收对国家政权稳固的主要作用,两税法由人头税向资产税迈进的法律价值。命题角度古代中国赋役制度的沿革,赋役制度沿革的规律,赋役制度对国计民生的影响。探究三明清时期中国农村经济发生的新变化[史学新论]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通过产品的交换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和消费。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甘蔗、烟草、荔枝、龙眼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发现问题史料反映出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命题角度明清时期的乡村经济与市场的关系;明清时期的经济状况及发展特点。强化落实·权威预测1.[2020·惠州市高三调研考试]汉初实行上计制度,要求郡国在年终将该地区的经济收支、户口多少、土地面积的数量、耕地增减、自然灾害以及社会治安等状况统一上报到朝廷,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计划经费开支和制定各种有关政策的依据。这一制度()A.限制了土地兼并B.强化了君主专制C.加强了国家治理D.解决了王国问题解析:据材料“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计划经费开支和制定各种有关政策的依据”可知,上计制度使国家赋役征派、政策制定更有据可循,加强了国家治理,故选C项;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上计制度只能一定程度上限制土地兼并,但“限制了”一词表述错误,排除A项;君主专制的强化与中央官制的设置有关,上计制度只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并不能加强君主专制,排除B项;王国问题是汉武帝通过“推恩令”解决的,上计制度并不能解决该问题,排除D项。答案:C2.[2020·湖南五市十校联考]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籍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外出。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B.保护传统文化,防止人才流失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D.保证政府赋税、兵役等的来源解析:历朝重视户籍管理,有利于户籍的稳定,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进而保证政府赋税、兵役等的来源,故选D项。人口流动并不一定会造成社会动荡,排除A项。B、C两项并非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均排除。答案:D3.[2020·四川宜宾诊断]1681年山西遇灾,巡抚穆尔赛等经康熙批准后开仓赈灾;二十二年后山东遇灾,巡抚王国昌等人因“擅动常平仓米谷赈济”,被降职一级,并要求赔补所动米粮。清朝巡抚的赈灾举措表明()A.官员命运由君臣亲疏关系决定B.地方官主要行使执行权C.区域位置决定了巡抚职权不同D.君主决策的随意性逐渐增强解析:从题干中的信息看,两个巡抚赈灾结局的不同,主要在于山西巡抚在得到皇帝批准后开仓放粮,而山东巡抚擅自做主开仓放粮,可见当时地方官主要行使执行权,这与当时君主专制强化的社会背景相符,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提到这两个人与皇帝的亲疏关系,A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区域位置与巡抚职权的关系,C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君主决策的随意性,D项排除。答案:B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建于五代十国变乱之后,加上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争战不断,难民较多,需要以社会福利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同时宋朝奉行以文立国的国策,将儒家仁政思想贯彻于一些政策诏令中,重视通过福利救济进行风俗教化。因而,官方慈善事业比较发达。与前代相比,宋朝的救济对象扩大到了社会各个阶层,政府按照财富的多寡来划分社会阶层,对其中的贫民和穷民进行重点救济。从救济项目上看,宋朝在救灾备荒的常平仓和义仓的基础上创立了专门的济贫仓种——广惠仓。宋朝还创立了多种济贫机构,其职能分工比较明确。有专门济贫的养济院,有以收治病人和养老为主的居养院,有慈幼的慈幼局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赖风林《宋朝政府性社会福利救济》材料二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普遍推行“摊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放松对户籍的控制,以减轻贫民疾苦,稳定社会秩序,稳定财政收入。——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清史论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重视慈善事业的原因,并概括其主要特点。(1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代实行赋税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宋朝建于五代十国变乱之后,加上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争战不断,难民较多,需要以社会福利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可得出立国于战乱后,流民多,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根据“宋朝奉行‘以文立国’的国策,将儒家‘仁政’思想……重视通过福利救济进行风俗教化”可得出受“以文立国”国策和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统治者汲取前代慈善事业的经验教训。第二小问,据材料一“重视通过福利救济进行风俗教化”可得出慈善与风俗教化相结合;根据“宋朝的救济对象扩大到了社会各个阶层……贫民和穷民进行重点救济”可得出救济覆盖面广,救济重点明确,以救济贫民和穷民为主;根据“宋朝……创立了专门的济贫仓种——广惠仓。宋朝还创立了多种济贫机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可得出建立了较完整的救济项目和救济机构。第(2)问,结合材料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指出清代实行赋税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答案:(1)原因:立国于战乱后,流民多,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汲取前代慈善事业的经验教训;受“以文立国”国策和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主要特点:慈善与风俗教化相结合;救济覆盖面广,救济重点明确,以救济贫民和穷民为主;建立了较完整的救济项目和救济机构。(16分)(2)清代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有利于减轻贫民疾苦、稳定社会秩序,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9分)关注四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古代中国东西方的交流与留下的历史启迪关注话题·深化认知一、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历程1.汉朝是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时期(1)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连接亚非欧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的总称。(2)汉武帝以后,国内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与西域地区建立联系。(3)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加强了汉王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大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扩大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4)开辟“海上丝绸之路”①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海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②“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中南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③“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海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2.隋唐是丝绸之路的全盛时期(1)隋唐时期,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社会环境稳定,加强与西域的联系,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2)唐初以后的两百年,是丝绸之路通畅、贸易发展、经济交往顺畅的全盛时期。自贞观以来,唐与位于西方的大食、印度等建立了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联系。(3)随着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求法等活动,丝绸之路在唐朝前期进入黄金时期。3.宋元时期,丝绸之路发展由低落到繁荣(1)宋代由于国家政权极为薄弱,与西域的联系受到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几乎废弃,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速。(2)元朝统一中国,社会环境安定,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更是繁荣昌盛。4.明清时期,丝绸之路趋于萧条,几近停滞(1)15世纪以后,丝绸之路不再作为东西方交流的要道,而是作为记录中外交往历史遗迹的标志而存在。(2)清代,随着封建王朝的日薄西山,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几近停止。(3)清朝虽然开设“十三行”,但是与西方的联系大为减少。因此,当西方正在革新政治体制,开展经济运动,大力发展现代教育的时候,古老的东方还沉浸在自己的文明里“自我陶醉”,此时的中国与先进的西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丝绸之路的价值已荡然无存。5.丝绸之路留给人们的历史启迪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悠久,虽然发展历程复杂艰难,但是它在各个朝代都有发展和变化,其总体趋势是不断得到开拓和发展的,这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历史发展中的丝绸之路,更好地分析丝绸之路发展变化的相关问题。二、古代中国中外文化交流的三次高潮1.汉朝时期: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陆两途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中国丝绸、冶铸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朝鲜、日本和欧洲地区。2.唐、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新时期。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诗歌、汉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3.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相对自由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三、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承载中国梦1.“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一带一路”构想借助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世人所熟知的“丝绸之路”,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存在,后来不断演变为沟通中国与亚非欧多国的商贸、物流及文化大通道,在古代东西方交流中发挥了重大作用。2.“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拓展发展空间、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举措。3.“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1)“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①“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加快发展,统筹国际国内关系,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一带一路”倡议是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②推行“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我国审时度势,有效统筹国内关系,调整国内不协调因素,促进我国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拓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实现平衡的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的大局面。(2)“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①“一带一路”是我国着眼全球而提出的一项涉及面极广的重大对外倡议。在推进实施“一带一路”过程中,世情、国情将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②历史经验表明,一国的重大对外政策,往往对区域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安全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涉及多个领域和多方利益的调整重构,既需要着眼长远,又需要考虑不同阶段的环境与目标,突出重点,务实推进。“一带一路”面临诸多挑战。史学新论·多维探究探究一源远流长的古代丝绸之路[史学新论]丝绸之路,源起古老的中国,以神奇美丽的丝绸闻名于世。走进丝绸之路,先要揭开丝绸的历史面纱。……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影响深远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白永秀、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发现问题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命题角度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东西方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究二秦汉时期丝织的发展与丝绸之路相得益彰[史学新论]秦汉时期,官营丝织业规模宏大,每年经费高达千万钱,官营丝织工场“作工各数千人”。大工商者经营的丝织业兴盛发达,《史记》载,通邑大都中从事买卖“帛絮细布”者,可“比千乘之家”。官僚地主也自营纺织,田庄中有养蚕、缫丝、织缣、染色等全部生产过程;其产品除自身消费,亦出售求利。社会消费的丝织品明显增加,《盐铁论》中说:“古者庶人耄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粢(xi,指麻类植物的纤维)而已……夫罗纨文绣者,人君后妃之服也……是以文缯薄织,不鬻于市。今富者缛绣罗纨,中者素绨冰锦,常民而被后妃之服。”——摘编自林剑鸣等著《秦汉社会文明》发现问题材料阐释了秦汉丝织业发展的状况,反映了秦汉时期丝织业的发展与丝绸之路之间的关系。命题角度从秦汉官营丝织业规模、发展程度、经营模式、消费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认识丝绸之路的开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探究三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倡议产生的积极影响[史学新论]丝绸之路这一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描绘了一幅时间跨度两千多年、地域涵盖全球范围的历史长卷……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不少基础设施项目吸引了大量资金。“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积极影响。——牛津大学教授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发现问题牛津大学教授一改西方史学家以欧洲作为主轴叙述世界史的方法,指出丝绸之路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命题角度“一带一路”倡议与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倡议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强化落实·权威预测1.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提出“草原文化带”这一理念,意即陆上丝绸之路已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例如宗教、建筑、音乐、雕像、服饰和语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这说明陆上丝绸之路()A.形成了高级文明形态B.侧重于塑造文化特色C.促进了文明融合发展D.缔造出灿烂草原文化解析:“例如宗教、建筑、音乐、雕像、服饰和语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体现了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文明融合发展,故选C项;题干体现生成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是各文明的交融、发展,而不是形成高级文明,故排除A项;题干体现了文明的交融、发展,没有体现文化特色,故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草原文化,故排除D项。答案:C2.纵观古代丝绸之路,统一时代(汉唐元)主要通过河西走廊通往西方;分裂时期(南北朝和宋夏时代),被迫改道与西方联系。由此可知()A.河西走廊是通西域的必经之路B.中西交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河西走廊地区的政局变动频繁D.丝绸之路中国段的交通发达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西方的联系并没有因为河西走廊地区的动乱而终止,故选B项;材料中并没有对西域和河西走廊联系的相关提及,故排除A项;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