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系统分析_第1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系统分析_第2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系统分析_第3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系统分析_第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系统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整体备课设计一、单元系统分析单元整体分析单元目标突破理解的核心问题(一)《课标》分析:学段目标在第一学段的“学段目标”中提出:“理解常见的量”“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地估算”;在“学段内容”中提出:“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2.内容标准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学习质量单位,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品的轻重,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肉眼观察得到,只能靠身体的感觉感知。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建立1克、1千克和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和能力3.课程标准理解(1)在称量等实践活动中,体会理解质量对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和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及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建立1克、1千克和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质量估测能力,学会估量的方法,培养学生估量的意识与能力;(3)建立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整体认识,培养对质量的估测意识和能力。认识常见的和传统的称量工具,提升学习兴趣、拓展知识视野,有效渗透数学文化。(二)教材分析1.主题单元结构分析(纵向)“量与计量”这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共安排认识六个计量单位,分别是: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货币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容积)单位。重视计量单位概念的形成,强调计量单位概念的重要性,并不是说,对教材中出现的一切计量单位,不分主次,一概要求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这方面要求的计量单位是: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重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时间单位时、分、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从计量科学的角度来看,上述单位中长度单位米、重量单位千克、时间单位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其他各种单位都是由基本单位和辅助单位导出的。对那些比较大的计量单位,如千米、吨,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初步建立表象的要求,但仍需要通过一些间接的手段,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或间接体验。这些计量单位的进率不完全相同,且有些计量单位比较抽象。重量单位就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的力量感知。在教学上,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帮助学生获得重量的感知。2.自然单元内容分析(横向)(1)青岛版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是: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千克和吨;知道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实践克、千克和吨的简单应用,建立初步的质量观念和估量能力。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克和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接触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因此,要将克、千克和吨的认识作为重点,而建立初步的质量观念是本单元的难点。本教材加强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整合,吧数学与生物知识有机结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猜想-体验-验证的探索实践、估量和称量等活动积累生活经验、建立质量观念,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2)不同版本教材分析eq\o\ac(○,1)教学内容结构的比较:青岛版(三年级上册)和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内容结构相同,都包含认识克、千克和吨三个重量单位、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简单的实际应用;而人教版只在二年级下册认识“克和千克”两个重量单位,“吨”是作为“测量”的一个部分在三年级上册认识,和长度单位编排在一起,切割了重量单位的整体性。青岛版的认知顺序是:克——千克(克和千克的换算)——吨(千克和吨的换算),北师大版的认知顺序是:千克——克(克和千克的换算)——吨(千克和吨的换算),从生活中最常用的重量单位开始认知。eq\o\ac(○,2)三个版本的教材编都都注重了现实生活情境的提取,重视了生活经验的调动和积累,注重估量和称量等大量活动帮助建立质量观念的形成。eq\o\ac(○,3)关于“吨”的编写比较:对“吨”的认知,北师大版利用了故事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吨”是比“千克”大的重量单位,青岛版和人教版都用了直接阐述的形式介绍“吨”是计量很重物品或大宗物品时使用的单位,而青岛版用类推的方法更细致地理顺了吨和千克的关系,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吨”的质量观念。但北师大版以“说说生活中见过的吨”为引导,更能帮助学生调动和丰富生活认知经验。eq\o\ac(○,4)北师大版缺少对称量工具的认识内容;eq\o\ac(○,5)青岛版的情景运用体现了学科融合,更提倡了查阅资料的学习方式。(三)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学生课前已经查阅或调查了关于动物重量方面的资料,对动物质量的大小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克、千克和吨是表示重量的单位,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部分学生了解了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但对具体的质量观念比较模糊。2.学生认知理解障碍点及建议(1)重量单位不直观、不具体,是比较抽象的单位,学生缺乏丰富的感性生活经验。通过估、掂、称等活动,充分感受和体验;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尽可能多地找出质量是1克、1千克的物体,在积累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物体轻重的理解。(2)1吨无法提供直观的操作感知材料,不利于质量观念的建立。教学时教师直接向学生介绍,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用吨做单位的物品,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吨的认识。【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2.初步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观念;3.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技能目标】1.掌握克、千克和吨的换算关系;2.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目标】1.新单位的产生是为了测量结果的精确和表达的方便。2.测量重量的本质就是计量物体所含质量单位数量的多少。3.同一质量,因为质量单位的选择不同,测量结果的表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是对同一重量的不同表达。【品格目标】1.严谨精确、精益求精的做事习惯。2.把学习内容与丰富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1.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2.重量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3.不同的单位测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4.吨是最大的重量单位吗?毫米是最小的重量单位吗?5.你认识这些称量工具吗?二、单元整体设计: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达标评价学习活动及问题设计整合资源课时分配认识克、千克【知识目标】1.认识“1克”、“1千克”有多重,初步建立质量空间观念。2.知道1千克=1000克【技能目标】1.能进行简单的质量单位换算。2.在具体情境中,会选择适当的质量单位称量和估测物体的质量。【理解目标】:1.质量单位的产生是为了称量结果的精确。2.测重质量的本质就是计算物体所含质量单位数量的多少。3.同一重量,因为质量单位的选择不同,称量结果的表达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是对同重量的不同表达。评价目标1:知道1克有多重。评价任务:用手掂一掂1克的2分钱硬币。评价活动:1.掂一掂:用手掂一掂1克的2分钱硬币。2.称一称:经过称重,掂的2分钱硬币重()克。3.评一评:在对应的评价标准的序号下打√评价标准:误差在1克以上。误差小于1克。很准,基本无误差。评价目标2:知道1千克有多重。评价任务:测量两袋盐有多重。评价活动:1.估一估:两袋盐有()克。2.称一称:称量结果是()克或()千克3.评一评:在对应的评价标准的序号下打√。评价标准:称量结果不正确。(2)称量结果正确。(3)不但称量结果正确,而且会选择适当的质量单位称量。评价目标3:会使用重量单位。评价任务:自选生活中的一件物品进行称重。评价活动:1.估一估:此物品的重量有()。2.称一称:测量结果是()3.评一评:在对应的评价标准的序号下打√。评价标准:(1)称量结果不正确。(2)称量结果正确。(3)不但称量结果正确,而且能用不同的单位来测重。评价目标4:会进行单位换算评价任务:换算单位评价活动:1.填一填:①1kg=()g②5000g=()kg③3kg300g=()g④2400g=()kg()g2. 说一说:单位换算的推理过程,总结换算规律3. 评一评:在对应的评价标准的序号下打√评价标准:(1)能正确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2)能说出推理的过程。(3)能总结单位换算的规律。任务一:树叶与汽车。问题1:哪件轻,哪件重,要知道我们身边物品的轻重,你有什么好方法?问题2:用感觉不能精确描述它们的质量,怎么办?(物体有轻重之分,要表示物体的不同重量,可以用不同单位)任务二:认识1克问题1:1克到底有多重?用手掂一掂,然后称一称。(学生经历克产生过程,感知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为质量单位)问题2:生活中哪些物体重1克?(借助实物验证,丰富感知,帮助学生建立1克概念)任务三:认识1千克问题1:先估量一包盐的重量,再估量2包的重量,先掂再称。(学生经历千克产生过程,感知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问题2:生活中哪些物体重1千克?(借助实物验证,丰富感知,帮助学生建立1千克概念)任务三:探究克与千克的关系问题1:这两袋盐到底重1千克还是重1000克呢?(通过让学生称2袋盐的重量,感知克与千克两者之间的1000进制关系)。问题2:问题3:1000克和1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任务四:梳理总结沟通联系问题1:不用称,怎么得到1克和1千克?问题2:克是最小的质量单位吗?1.学科整合——数学与生物知识结合2.数学与生活结合——生活中的克、千克3.北师大版千克、克、吨的认识1认识质量单位:吨1.知识能力:(1)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2)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能正确使用吨来形容事物的重量。2.方法素养:在认识吨的过程中,培养观察、猜想、推理、归纳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估测能力。3.基本理解:(1)吨的产生源于生活的需要(为了测量结果的精确和方便)。(2)单位量感的建立有助于测量和估测物体重量。(3)测量物体的重量,就是测一测质量单位的个数。(4)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实际上是相等量的不同表达。任务1:建立1吨、几吨的重量表象。评价活动1:能在生活中找出重量大约是1吨、几吨的物体吗?评价标准1:(1)能切身感知并说出1吨有多重,根据自己的大约体重,数出1吨需要多少个同学的体重。(2)能根据40个女同学的体重组合找到并说出生活中更多的1吨的例子,并估量出80个女同学大约有几吨。(3)估测并查证你熟悉的比较重的物体重量。任务2:能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评价活动2:会进行吨与千克之间简单的换算。评价标准2:(1)能正确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2)能说出推理的过程。(3)能总结单位换算的规律。任务3:能估测出较重的重量。评价活动3:能用吨形容物体事物的重量,能从学过的质量单位中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物体质量的估测和测量。评价标准3:(1)能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大致估测出物体的重量。(2)知道不同的物体用什么单位测量最合适并说明原因,能选择出合适的单位进行实际测量。(3)能用不同的单位来测量同一物体的重量。任务一:联系实际,引发冲突问题1:想要知道一头大象有多重,我们应该用什么做单位呢?(引发冲突,大象比较重,用千克做单位太小,测量起来太麻烦,引出“吨”的学习)任务二:实践中体验1吨老师准备1袋10千克的大米(学生通过提一提,感受10千克的重量),然后课件依次出示100袋,让学生体验1吨。通过1袋大米重10千克,算出1吨=1000千克。称出1个同学的体重大约25千克,让学生算一算几个同学体重是100千克,追问几个这样的同学体重是1吨呢?算一算1吨的重量,大约需要多少个同学的体重?课后实践:将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与1吨比一比,相差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