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功能及造型设计(2)课件_第1页
公共建筑功能及造型设计(2)课件_第2页
公共建筑功能及造型设计(2)课件_第3页
公共建筑功能及造型设计(2)课件_第4页
公共建筑功能及造型设计(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工程概论主讲教师:房明第一节办公建筑造型设计(建筑构图)第二节办公建筑立面设计第三节办公建筑剖面设计第四节办公建筑造型设计案例分析2.3公共建筑功能及造型设计(2)第一节建筑构图一、建筑构图的几个概念二、建筑构图技法

1、建筑构图

Composition,原意:组合、联系。因此在国外很多文献书籍资料中可以理解为全面的建筑设计的布局、组合之意。

建筑内外各部分(或各组合体)本身与整体之间的布置与配合,称为建筑构图。一、建筑构图的几个概念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广场是由公爵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钟楼和圣马可图书馆等建筑和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长约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广场四周的建筑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建筑。示例2,北京故宫故宫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示例3,天坛祈年殿示例4,巴黎凯旋门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72米的圆形建筑,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总高38米。2、建筑构图技法

建筑构图技法是指建筑设计中运用一定的手段组织空间布局、处理立面、细部装饰等方面以取得完美的建筑形式的技法。建筑构图技法恰恰在于使建筑在功能合理、技术完善的基础上有丰富的表现力,纯粹的艺术装饰手段应当尽量少用。示例5,国家体育场“鸟巢”

1.统一与变化。这是适用于任何艺术表现的一个普遍原则。建筑构图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力求变化与统一得到完美的结合。这是建筑构图形式中贯穿一切的基本问题。如:主要与从属、对比与协调、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等。

2.比例与尺度。建筑各组成部分之间或部分与整体之间要有良好的比例关系。

二、建筑构图技法(基本原则)

3.视觉中一些特殊规律的应用。主要是设计中解决建筑物可能出现的视觉上的错觉和透视的变形等问题。

4.建筑形象的相对感觉。指建筑形象的某种感觉与一定环境的衬托是分不开的。如悉尼歌剧院,若不是在海边有海的衬托,人们就不会感到它是一座造型优美的成功建筑。即一定的建筑形象和一定的环境相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前二者是建筑构图的共同规律,主要原则,后二者是建筑构图的特有原则。统一与变化

任何完美的艺术作品,都由若干部分组成,这些部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其内在联系,通过一定的规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其各部分的区别和多样性而言,是艺术表现的变化问题;就其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而言,是艺术表现的统一的问题。既有变化又有整体统一,是所有艺术作品表现形式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缺乏多样变化则成为单调,没有整体统一则成为杂乱。例如:动听的交响乐,不同乐器、不同音色、不同旋律的丰富变化,组成和谐统一的乐曲。建筑物是由满足不同功能使用要求及结构技术条件的若干局部及构件组成。一方面这些局部或构件的形式、材料、色彩、质地等各有特点,互有区别,是建筑艺术表现多样变化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它们彼此间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共同的材料、结构系统以及功能上的一致性等,这些一致性提供了建筑艺术完整统一的客观可能性。建筑构图的统一和变化常常具体表现在主要与从属、对比与协调、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等方面,它们是求得建筑构图统一和变化的手段,下面我们就这几方面一一讲解。1.主要与从属建筑构图也有它的主要部分和从属部分,把这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适当地加以处理,则可以加强表现力,并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

在建筑构图中,主从关系贯穿在建筑群,单体建筑和建筑细部的各个方面。每一个方面的主从关系,主要都体现在位置的主次、体量以及形象的差异等方面。关于主从关系的处理方法,大致须考虑下列两个方面:(一)组织轴线、安排位置、分清主从。

在建筑构图中,常常运用轴线来安排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形成它们之间的一定的主从关系。一般是主要部分在主轴线上,从属部分在轴线两侧或周围。

(二)运用对比手法互相衬托,突出主体

建筑构图中常采用的突出主体的对比手法,是体量的对比。建筑物各个部分的体量,由于功能要求,往往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在构图上利用这种差异,并加以强调,可以获得主从分明,主体突出的效果。

有些建筑,如办公楼、旅馆、教学楼等,它们的功能要求对体型处理的制约和影响较小,就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和调整它们各部分之间的体量的差异,而取得主从分明、主体突出的效果。例如一个办公楼体形构图的三个方案(右下图)。

另一种常见的突出主体的对比手法,是形象的对比。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较高的体量、一些曲线、一个比较复杂的轮廓,等等,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建筑构图中,常常利用人们感觉上的这个特点来处理主从关系。例如下图。2、对比与协调概念:是运用构图中某一因素(如色彩、体量、材质等)中两种不同程度的差异以取得不同的艺术效果的表现形式。差异显著的表现称为对比,表现为彼此作用,互相衬托,更加鲜明地突出各自的特点。差异程度较小的表现称为协调或微差,表现为彼此和谐,互相联系,产生整体一致的效果。

二者关系:对比和微差是相对的,不能简单地用数学关系来说明某种程度的差异就是对比或是微差。如图例。对比和微差在不同的环境中或不同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建筑形象具有体量、形状、材料、质感和色彩等几个方面。在建筑构图中常常在某些方面采用对比的手法,以取得某些特点的鲜明突出,达到变化的效果;而在另一方面采用微差的手法,可以取得各部分的联系和整体性。因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例:北京颐和园佛香阁(右图)在体量大小、形状方圆等方面采用对比手法,在构件的形式、色彩以及质感方面采用微差的处理手法。在取得丰富的变化的同时又做到了和谐统一。大小的对比与微差建筑构图中常采用若干体量较小的体量来衬托一个较大的体量,以突出主体,强调重点。也常采用微差的办法处理建筑体量大小的变化,以求得统一和谐的建筑形象。形状的对比与微差

建筑构图中常常采用不同形状的形体的对比,以丰富建筑的轮廓线,减少单一形体的单调感觉(如下图巴黎凯旋门);形体的微差是形状一致中求变化的重要手段(如下图故宫)。色彩、质感和光影的对比与微差

色彩和质地是建筑表面的表现形式,光影是在一定光源作用下所产生的明暗效果,在建筑艺术表现上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各种色彩都要服从与同一基本色调,有时主要色调是微差的,只在局部运用一些色彩对比,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同材料质地常常给人不同的感觉,例如轻巧或沉重,粗糙或细腻等,运用材料质地的变化,能够加强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稳定感。在立面构图中,常常可以采用立面起伏变化的处理,以求得光影对比的效果,丰富建筑立面形象。

3.均衡与稳定

在建筑中,按照结构力学所建造起来的房屋,一般应该是安全和稳定的,但由于构图的原因,某些建筑却给人以不安全感,稳定感较差。如果设计不当,会造成不稳定的感觉。这里所讲的建筑构图中的稳定的概念,也就是指建筑上下、大小所呈现的轻重感的关系而言。获得稳定感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利用体积大小的变化获得稳定感

这种做法被长期采用,主要是通过建筑体量上有底部较大而向上逐渐递减缩小,使重心尽可能低,以取得稳定的感觉。

巴黎埃菲尔铁塔、西安大雁塔以及天坛祈年殿都是采取了利用体积大小的变化获得稳定感。例如:古代建筑中,埃及金字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天坛祈年殿、中国佛塔等等。图例24,北京恒基中心、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例25,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厦到了近现代,这种利用体积大小的变化获得稳定感的方法还经常被采用,例如下图。迪拜“帆船”大酒店世界第一高塔迪拜塔

2.利用材料、质感、色彩等的变化获得稳定感

有些建筑物利用材料、色彩、质地的变化来获得稳定感。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府邸,第一层墙面处理成粗石表面,第二层次之,而上层则采用较为光滑或色调较浅的材料,经过处理使得重心靠下,因而获得稳定感。直到今天这种手法还在沿用。图例28,意大利某府邸建筑图例29,太原理工大学的大门就是利用了从下至上材质的变化来取得稳定感:柱基础是粗糙的天然毛石,柱身是比较光滑的大理石,顶部则是不锈钢。中央电视台新楼,被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由于这栋建筑造型花费庞大(约50亿人民币)、过于奇特、有安全及交通隐患而备受争议。在现在的科技条件支持下,有些奇异的、看似不稳定的建筑也可以得到实现,而且也能保证结构的稳定与安全。但是我们还是要适当考虑的人们的心理感受上的稳定。一组国外造型奇特的建筑,建筑构图的稳定性很差。违背了传统美学的原则,只是一味追求新奇特的特点,取的的效果并不好。小结

综上所述,均衡与稳定是在建筑构图中,满足人们感觉上的要求所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因此,均衡与稳定也成为衡量建筑构图是否完美的标准之一。获得均衡和稳定的原则和手法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有待于创作实践中不断予以发展和补充。

4.节奏与韵律

概念:韵律是指艺术表现中有规律的重复、有组织的变化形成有节奏的韵律感的一种现象。下面就建筑构图中常见的几种韵律形式分别加以讲解:(一)连续的韵律

是指在建筑构图中由于一种或几种组成部分连续重复的排列而产生的一种韵律。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下图(二)渐变的韵律

是指在建筑构图中连续重复的组成部分在某一方面,如形状、体积大小、色彩深浅冷暖、质感粗细等,作有规则的连续增加或减少所产生的韵律。(三)起伏的韵律

是指在建筑构图中连续重复的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的增加或减少而形成的韵律。(四)交错的韵律

是指在建筑构图中各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的纵横穿插或交错而形成的一种韵律。

现代建筑设计中韵律的巧妙运用示例

上述几个方面的联系与分隔的各种具体方法的原则是一样的。分隔就是因功能或者艺术要求,将整体划分成若干局部;联系却是因功能或者艺术要求,将若干局部组成一个整体。联系和分隔都是求得完美统一的建筑构图整体的重要手段。小结:

上述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主要与从属、均衡与稳定都是建筑构图中统一与变化的手段。

所有这些统一与变化的各种手段,在建筑构图中常是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如有韵律的变化,常常要有主次。在建筑构图中必须综合地而不是孤立的运用上述手段,才能取得统一而又变化的效果。

此外,上述的一些手法只是统一与变化的主要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初步掌握这统一与变化的基本原则,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设计者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构图中统一与变化的认识,具有更多种多样的手段,使作品有更加完美的统一与变化的表现。

5.比例与尺度

建筑的“比例”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建筑物整体或者它的某个局部构件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大小关系;另一方面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者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建筑“尺度”则是: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习见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

(1)比例

美的建筑物都具有良好的比例和正确的尺度。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所创造出来的丰富多彩的建筑风格之中,不同的“比例”是它们的主要特征之一。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它们的不同比例和尺度也常常是形成不同性格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比例和尺度对建筑构图的创作和评论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凡是造型艺术都有比例问题。决定比例的因素很多,对于建筑构图来说,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建筑的工程技术和材料、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建筑艺术的传统和社会的思想意识,以及某些具有一定比率的几何形状。下面我们着重从这几点逐一分析。

1.建筑的工程技术和材料是形成一定“比例”的物质基础。技术条件和材料改变了,建筑的比例势必随之而变。建筑发展的历史就说明了这一点。先从西方建筑史说起,古希腊建筑多以鼓状石块堆叠成柱,以石材跨柱为梁,这种石材梁柱式结构就形成了古希腊神庙建筑特有的比例——粗壮的柱和狭长的开间(如示例1)。示例1,古希腊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粗壮的柱子、狭长的开间,这也是当时的工程技术以及材料等条件下的产物。示例2,古罗马斗兽场与君士坦丁堡凯旋门,最早采用了拱券结构。随着建筑历史的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也得到了提高,新的建筑形式也随之出现。罗马人创造拱券结构,相比古希腊建筑,拱券结构使得开间得到扩大,因而比例的形式又有所不同(如示例2)。示例3,巴黎圣母院随后,到了哥特式建筑时期,出现了飞扶壁和拱肋结构形式,建筑的室内空间可以更高,所以内外造型的比例又为之一变(如图例3)。到了近代,建筑发展的历史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种新的材料与新的结构形式相继出现,随之也出现了多种不同比例形式的建筑,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在比例形式上就有明显的区别。与西方古典建筑相反,我国清代以前的建筑,由于数千年以来长期沿用木框架结构,即使建筑艺术的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和丰富,但是由于木结构所形成的比例形式大体上没有太多的变化(如下图),所以中国古建筑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相对固定的比例,这也形成了中国古建筑特有的比例形式。示例4,晋祠圣母殿,修建于唐代示例5,承德外八庙,修建于清代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在几千年的发展工程中,中国古建筑的比例形式大体上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细部构造在不断改进和变化。原因主要就是工程技术和材料没有大的突破。

2.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也是决定建筑比例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服务对象不同和使用情况不同,各种建筑物就有不同的功能要求。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文化水平日益发展,生活内容日益丰富,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也日益复杂,类型日益增多,因此就产生了各有专用的居住、工业、商业、交通、体育、医疗、教育等等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这些具有不同功能的建筑类型,由于服务对象和使用情况不一样,它们的比例形式也不可能雷同。不同功能的建筑往往有各自的比例形式。例如:商场建筑、工业建筑、以及住宅建筑等就有着各自不同的比例形式,人们往往可以通过这个特点来区分来识别不同功能的建筑。这些不同的比例形式往往成为人们鉴别建筑的性格和内容的主要标志。

3.建筑艺术的传统和社会的思想意识。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由于其建筑艺术的传统不同,即使处在同一历史时期,运用相近的建筑材料和工程技术,而在建筑形式上却仍然会产生各自独特的比例。如我国民居的砖结构房屋与西方民居的砖结构房屋,就其时代先后和材料结构方式来说,是大体相近的,但二者的比例却不同(如下图)。示例6,某西方传统民居建筑示例7,山西祁县乔家大院

从两个图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不同的建筑艺术传统,即使使用的材料、建造年代以及结构形式都大体上相同,但在建筑的比例形式上却有所不同。示例8,伊斯兰教建筑建筑艺术是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因此,其比例形式必然要受到社会思想意识的影响。社会思想意识包括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化背景等。例如不同宗教就有不同的建筑比例形式。示例9,天主教圣彼得大教堂第二节办公建筑立面设计第三节办公建筑剖面设计层高第四节办公建筑造型设计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十一层办公楼某办公楼北立面图某办公楼效果图(西北)1、剖面设计主要功能为地下车库的地下二层层高3600mm、地下一层层高4800mm。本来地下车库若只停放小轿车,层高3600mm足够,但业主要求地下一层能停放中巴面包车,所以层高增为4800mm。一二层层高3900mm,合适;入口大堂处局部采用共享空间的手法,占两层层高,高达7800mm,使其显得格外高大壮观。标准层层高3600mm,满足办公空间要求。顶层大会议厅,局部采用共享空间手法,占两层层高,高达7200mm,满足大会议厅的空间要求。阁楼层为健身房,增加使用面积近千平米。不过,从剖面图可以明显看出,坡屋顶设计没往里收,即建筑没有屋顶消防疏散平台,造成其不符合防火规范,是其很大的缺憾。后经与公安消防分局协调,将阁楼内的一部分作为消防疏散平台,才使这个问题勉强得到解决。2、造型设计(立面设计)和饰面及色彩、质感该楼的造型,应属比较典型的欧式新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主要采用了严格的中轴对称手法,使建筑显得稳重大气,尤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该楼底面积较大(1200㎡),但高仅40余米,故显得粗矮。不过,这是规划限高所致。为了尽量使建筑显得挺拔些,设计者正确地大量运用了竖线条的造型手法。主入口的大门用了比例适当的门套和两根罗马柱。罗马柱没有拘泥于古典柱式的规定,而是进行了适当的简化。进一步突现了建筑的欧式新古典主义风格。外饰面为玻璃幕墙和石材幕墙。玻璃为中灰色镀膜玻璃,石材为白色火烧莱州白麻花岗岩。灰白相间,很是协调。特别是石材幕墙,由于业主和施工者选用了优质石材精心施工,做到了整个幕墙几乎看不出色差。斜屋面用深灰色平瓦粘贴,与下面中灰色的玻璃幕墙和白色的石材幕墙相得益彰,协调一致。该楼造型设计的一个失当之处是,虽主入口在北、次入口在南,但建筑的东、西两面却按大门造型设计施工了。这就产生了一个歧义,造成了有人说这栋楼像“四门塔”,这是很遗憾的一件事。若以后能将东、西两面门的造型改掉,这栋建筑就可能堪称完美了。LG双子座大厦案例二:LG双子座大厦双子座大厦由世界著名企业LG集团开发建造,集写字楼、商厦于一体,是北京东长安街上一座拥有显著特质的地标性建筑。

双子座大厦·简介大厦外形采用双塔式设计,与LG设于韩国汉城的全球总部外形相仿,主体部分由两幢高达30层的写字楼和地下2层及地上5层的零售商铺构成,高134米。

LG大厦的设计充满时代感,以高级办公楼为主调,低层部分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古代城墙设计,稳重坚固的石材,配合轻盈通透的蓝色玻璃幕墙,突出材质的轻重对比、色彩的深浅结合。

双子座大厦·设计风格案例三:西环广场

西环广场位于北京西直门立交桥西北角,连接金融街

和中关村两大商业中心,主体工程由一个立体的

多功能交通枢纽、产层商业空间、三座近百米高

的综合办公楼组成。西环广场·简介西环广场·交通设计西环广场·设计思路西直门是北京最古老的城门“京师九门”之一,设计师从老西直门拱型门洞中汲取灵感,摒弃了“直角平面”的简单线条勾画,3幢写字楼,采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建筑形式与中国古老的城门文化相结合,突出现代,并尊重历史,变冰冷的建筑为生动的城市语言。整体建筑线条流畅,力求达到美感与功能的和谐统一。主体建筑外立面采取了曲线型设计,以流畅的线条结合纯净的玻璃幕墙,创造出北京全新的城市轮廓线。夜晚的灯光设计使三座塔楼有如三座魔幻般的灯塔映在北京的夜空中,整个建筑大气宏伟而不失优雅精致,将复杂的使用功能统一在一个简单的几何体内,以挺拔的高度与巨幅的宽度,与周边环境景观有机结合,巍然矗立于西直门桥头。西环广场·建筑风格独特的建筑形式:西环广场采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塑造了3栋写字楼,外立面为通透全玻璃体,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顶层特设全通透无廊柱挑空7.65米阳光穹顶,可灵活设计为总裁办公室、高级会议室、产品展示中心、时尚发布中心等专属功能空间,成为企业高层对话的平台。实用的建筑设计:整栋面积适中,三座楼分别为3万平米、2.5万平米、2万平米;楼层自下而上,面积逐渐递减,最大整层面积约2000平米,最小整层面积约900平米,另外,最小面积分割为100平米,空间自由组合,自用、投资皆宜;写字间10.6米短进深,因此形成了良好的通风条件;柱间距达到了8.4米到8.8米,实现空间合理利用;3.75米层高,使办公空间不再压抑。

案例四:新保利大厦新保利大厦·简介新保利大厦位于北京东二环与平安大街交界处,规划占地面积10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3308平方米,共27层,地上23层,地下4层。新保利大厦在建筑上体现了大气磅礴的皇城气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柔索玻璃幕墙、国内首例竖向遮光石材百叶、北京第一中庭等建筑特点,被誉为“传世之作”。大厦东北面,悬挂着一座底部无支撑的8层钢结构特式吊楼,外观设计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叠式灯笼造型,以波浪型的外壳与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