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某校2022-202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一册教案_第1页
扬州某校2022-202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一册教案_第2页
扬州某校2022-202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一册教案_第3页
扬州某校2022-202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一册教案_第4页
扬州某校2022-202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一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认识负数:教材第1—6页例1—例4以及练习一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含义,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P1—2例1、例2,练习一第1—4题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出示例1中的三幅图片,谈话:这里有三幅图片,分别是我国南京、三亚、哈尔滨这三个城市的风光,仔细观察三幅图中的景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小结: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向北气候的差异很大,气温也相差很大。我们来看出示表示南京市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图,引导:这温度计表示的是南京市最低气温,你知道南京市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吗?讲解并提出要求:你能读出这一天南京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吗?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零上20℃,零下20℃。二、教学例2出示例2场景图,提问:你能说说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吗?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就是海拔正多少米,吐鲁番盆地比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归纳:现在黑板上有5个数。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些数分类,可以怎样分?指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讨论:你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你知道它们表示的含义是什么?指出写正数时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完成后追问:8是正数还是负数?0呢?2.做练习一第1题3.做练习一第2题为什么青海湖的海拔高度用正数表示?为什么死海的用负数表示?4.做练习一第3题5.做练习一第4题(电脑出示有关图片)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第二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二)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P3—6练习一5—8题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温度计教学过程读一读,分一分。二、教学例3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如下表。一二三四五六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3.试一试七月份:亏损1200元;九月份:盈利2500元;十一月份:盈利3700元;八月份:亏损850元;十月份:盈利4300元;十二月份:亏损250元;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盈亏(元)三、教学例4师:小华从学校出发,向东走2千米,到了什么地方?小林向西走2千米,到了什么地方?师: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000米,那么向西走2000米可以记作什么?师:可以把向西走2000米记作+2000米吗?那么向东走2000米记作什么?4.练一练吗?(2)a如果张军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李刚向西走52,记作()米。b如果张军向北走40米,记作+40米,那么李刚走“-40米”,表示他向()走1.练习一第5题。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升降机上升8米记作+8米,下降5米记作()米。2.练习一第6题你能说说小明家今年四月份上旬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吗?阅读:你知道吗?布置作业:练习一第7、8题。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1.使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2.使学生通过列表、画图等策略,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加深对各种图形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4.使学生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课时安排:12课时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求?1.教学例1:(1)出示例1中的第1组图要求:下面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2)出示例1中的第2组图要求:不用刚才的方法还能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强调(3)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运用已学过有关知识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研究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2.教学例2:(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师:你能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4)教室用课件进行演示并小结。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稿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5)小组讨论:①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②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③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6)学生总结,形成下面的板书:3.教学例3:(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都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大家从教科书第115页上任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先把转化后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长(cm)宽(cm)面积(cm)底(cm)高(cm)面积(cm)(2)学生操作,反馈交流。1.指导完成试一试: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第1题:使学生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图中长方形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乘积为15。所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为5和3、3和5或15和1。第2题:学生在测量时一定要注意底和高必须是对应的一组。第3题:要告诉学生用途中标出的数据计算出来的面积是近似值。这种近似的测量1.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没变,面积变了。2.拉成的平行四边形越是显得扁平,它的高就越短,面积就会越小第三课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1.教学例4:师: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先自己学生讨论后汇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师: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有应当如何计算?今天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2.教学例5:(1)出示例5:师: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的三角形都要齐(2)小组交流: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并填表。师: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_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ah÷21.完成试一试:(1)先让学生回忆拼得过程,再回答。(2)要让学生说清是如何想的。3.完成练习三第1—3题:四、课外延伸:介绍第10页“你知道吗”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第四课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二第6—17题及思考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一、第7题可以通过计算解决,也可以把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逐一进行比较。教学时,重点放在后一种方法的比较上。二、第11题要使学生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应是18。因此,方格纸上画出的三角形可以分别是:底6cm,高3cm;底3cm,三、第15题测量红领巾高时,可以启发学生把红领巾对折后再测量。四、第16题要使学生认识到:涂色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五、思考题每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中等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第五课时: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第14页例6例7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1.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1.教学例6:(1)出示例6:师:用例6中提供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的梯形都要齐全)(2)小组交流: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梯形有什么特点?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教学例7(1)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并填表。师: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得出以下结论: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还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因为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a+b)h÷2三、巩固练习:2.完成练一练:(1)学生计算后提问:用上、下底的和乘高后,为什么还要除以2?(2)结合直观的图形或教具演示,简单介绍横截面的含义,再让学生结合公式进行计算。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第六课时: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教学内容:完成第18页练习三1-9练习三一、第1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由于这4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这几个梯形中,除左起第3个梯二、第2题中间图是直角梯形,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直角梯形中与上、下四、第7题先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五、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的进行补充和强化。第七课时认识公顷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例8.练习十三第10~13题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重点难点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大?2.出示例8图片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图片,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1.认识公顷的含义谈话:100米有多长?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指出:这样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2.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实际感受一下。(来到操场)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要求估计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再要求推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来到篮球场)让学生观察并推算大约多少个篮球场的面积是1公顷。出示试一试,提问:你能计算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吗?请同学们自己用计算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5.巩固练习(1)“练一练”可以先让学生们先用平方米做单位求出菜地的面积,再用计算结果换算成公顷,最后可以要求他们分别读一读用平方米和公顷作单位的结果,体会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使用平方米作单位读、写都比较麻烦,而用公顷作单位读写比较三、课堂小结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1.练习十三第10~13题(1)第11、12题如果学生计算多位数乘多位数时感到困难,教师要适当给予帮助,重点引导他们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已有认识进行思考。2.练习十三第13题引导学生理解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底,求出高。提醒先要把1公顷换算成10000平方米。第八课时认识平方千米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例9.练习十三第14~17题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千米、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教学过程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通过上节课的(让学生简单说一说)2.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另外一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投影出示例9图片)同学们,图中计量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青藏高原的面积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积单位啊?(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二、认识平方千米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青藏高原的占地面积都非常大(可稍微介绍一下)介绍: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那请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揭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1000有多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1平方千米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顷呢?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吗?(学生计算)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顷,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5.试一试学生理解题意。这个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别是多少?单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积单位是什么?三、练习巩固1.练一练第1、2题2.练习十三第14题3.练习十三第15题4.练习十三第17题学生理解题意,根据江苏省的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学生讨论并交流。第九课时: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内容:第21页组合图形的面积及练习四1-22.在校园中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计量,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1)小组交流:你准备怎样计算?①可以看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②从一个长方形中去掉一个梯形(3)任选一种方法进行计算:三、练习四1从左往右,第一个图形要让学生说说梯形的上,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是怎么看出来的;第二个图形要让学生说说三角形的底是几厘米,又是怎么看出来的;第三个图形也要让学生说说梯形的上,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分别是怎么看出来第十课时: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练习课教学内容:完成第23-24页练习四3-8练习四一、第4题这里的图形可以看做是一个长方形(8×4)与一个梯形的面积之和;也可以看做一个正方形(8×8)与一个三角形(4×4÷2)的面积之差。计算。这个牧场的面积是40000平方米,合4公顷。再要求他们列式计算。这块麦田的面积是90000平方米,合9公顷。平均每公顷收小麦54÷9=6(吨)。四、第7题一扇门的油漆面积是17000平方厘米,10扇门的油漆面积是170000平方厘米,也就是17平方米。给这扇门刷油漆的费用一共是56×17=952(元)。第十一课时: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学内容:完成第22页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练习四9教学目标1、通过将估算面积的方法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2、在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估算意识和能力。3、学习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一、引入新课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1.教学例11教师:某自然保护区一个湖泊的平面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能估计这个湖泊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吗?(多媒体课件演示例11题图)教师: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些什么?教师:对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这幅图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教师:这个方格纸和我们使用的方格纸有哪些不一样?教师: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学生讨论后回答:就是说不是以方格的实际大小来确定图形的面积,而是要以方格表示的大小来确定图形的面积,有多少教师:对了,1公顷的方格,我们是没法放在桌面上的;同样的道理,这块湖泊我们也没法把它的实际大小搬进教室,所以,我们采用了1个小方格表示1公顷的方式来估计湖泊的大小。由于这块湖泊和方格纸同时缩小了相同的倍数,所以这个估计结果与实际结果是一样的。下面同学们想一想怎样估计这块湖泊的大小呢?教师:同学们数一数,完整的和不完整的方格分别有多少个?学生数后汇报:完整的方格有55个,不完整的方格有36个,看作18个完整的教师:这样估计出湖泊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呢?学生:是55+18=73(公顷)。2.联系实际教学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看着数学书P22练一练,你们能估计一下树叶的面积吗?学生:能!教师:说一说,你准备怎样估计这片树叶的面积?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讨论回答。指导学生说出先用透明方格纸盖在这个图形上,然后数这个图形占有多少个完整的方格,还有多少个不完整的方格,再把两个不完整的方格看作1个完整的方格来估计,估计出一共有多少个方格,这块地就有多少教师:同学们同意这种想法吗?老师也同意。下面请同学们照这种方法估计我们手学生估计出结果后,抽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汇报,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三、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内容?你能说一说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要注意哪四、练习巩固(P24第9题)学生完成后,相互交流,抽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作业,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讨论,得出结论:第3幅图最接近实际。第十二课时:整理与练习(一)2.完成第25—26页“练习与应用”的第1—5题。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进一步熟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有哪些相同之处?第1题先比较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再比较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最后比较梯第2题运用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3题重点要指导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和梯形的画法。其中,三角形的底与高的乘积应是30;画梯形则应突出上、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仍然等于30,具体第十三课时:整理与练习(二)教学内容:完成第26—27页“练习与应用”的6—11题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加以巩固,使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第7题练习学过的各种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结合练习让学生再说一说第9题有两种不同的算法:(1)整体面积-石子路的面积;(2)把小路两边第10题要明确每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就是两条腰的长度,即都是8分米。也可以把图中每两个三角形看做一个组,拼成一个正方形。这样一共能拼成4个正方形,他们的面积就是8×8×4=256(平方分米)思考题鼓励有兴趣的学生主动去解决。必要时可以通过画图提示学生。评价与反思通过这一活动,重点是引导学生养成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比较小数的大小、把非整万(亿)的大数改写成以万(亿)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能正确读写小数。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够比较小数的大小。3.使学生能够利用小数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作单位的数。4.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按要求正确地求出小数的近1.理解小数的意义。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1.以两位小数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前联系一位小数与整数,往后发展到三位小数和四位小数,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以及记数方法。2.教学小数的性质,突出对性质的体验。首先体验性质的合理,然后体验性质的应3.比较小数的大小,淡化统一的法则,鼓励个性化思考。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8课时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P30-31页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的1—6题。教材以两位小数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前联系一位小数与整数,往后发展到三位小数和四位小数,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以及记数方法。例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入,先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再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学生体会两位小数的意义不是很轻松的。而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又是他们初学时感到不习惯的。从有利于教学出发,例题先讲两位小数的读法,再让学生感受到两位1.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意义,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2.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复习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二、教学例1:1.出示例1,认识两位小数。接着刚才的复习题:先用分数表示,再用一位小数表示。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出示米尺,多媒体同步展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看着米尺想一想,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同桌讨论。汇报:1米=100厘米,1厘米是1米的1厘米是1米的米。米写成小数是0.01米。0.01读作零点零一。2.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想一想:4厘米、12厘米各是1米的几分之几?各是几分之几米?汇报:4厘米是1米的4/100,4厘米=4/100米。12厘米是1米的12/100,12厘米=12/100米。引导学生看到0.04和0.12都是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3.学习小数的写法与读法: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0.04读作:零点零四0.12读作:零点一二引导学生总结读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方法: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三、继续深入,学习三位小数1.课件出示带有毫米的尺提问:1毫米等于几分之几米?40毫米、105毫米呢?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交流汇报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千分之几的分数)这三个小数呢?(三位小数)我们知道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那三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千分之几)2.思考小结: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结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学生自主填空,交流时注意让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2.练一练:3.练习五的1—5题。练习时让学生自主练习,指名回答时要培养学生完整回答并应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阐第二课时P32—34页例2和例3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7—11题。例2使学生知道小数也使用十进制记数法,明确十进制记数法的本质特征:“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例3通过具体实例,学习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和记数单位,整理出数位顺序表。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的意义。2.使学生认真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记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3.培养学生知识过程的能力。4.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品质。数位顺序表、记数单位及之间关系。记数单位的理解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提问:小数分为哪几部分?整数部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记数单位是什么?二、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1.出示例2,涂色并填空。把什么看作“1”?(正方形)看着图形将写成小数。学生自主填空后回答。和提问:0.1表示什么?0.01又表示什么?0.6里有()个0.1,0.06里有()个0.01。2.引导学生把1和0.1都看成相同单位的数量。如:1米和0.1米,0.1米是1分米,1米=10分米,也就是1米是个0.1米,或者说10个0.1米是1米。1元和0.1元、1分米和0.1分米等。结论:1里面有10个0.1。3.你能用类似的方法探索0.1和0.01有什么关系?0.01和0.001呢?学生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交流结果。4.小结: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10。整数部分的1和小数部分的0.1之间的进率也是10。同整数一样,小数的记数单位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记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记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记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1)小数部分有一个数位,叫几位小数?(让学生举例)(2)小数部分有4个数位,叫几位小数?(让学生举例)提问:(1)0.7表示什么?(2)0.26表示什么?(3)0.008表示什么?结论:一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一位,这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示几个十分之一,十分位的记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两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两位,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百分之一,百分位的记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三、联系实例,认识数位顺序表1.图文结合,出示例3:“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与地球表面最远距离大约是344.725千米。提问:344.725的整数部分是多少?师:小数部分呢?提问:小数部分的“7”在哪一位上,表示多少?“2”和“5”呢?(1)顺序表里整数部分的数位从各位起往什么方向排列,小数部分呢?(2)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右边第一位呢?(3)百位和百分位分别是小数点哪边的第几位?(4)1个千是几个百?10个10是几个百?(5)0.1是几个0.01?10个0.001是几个0.01?(6)1里面有几个0.1,10个0.1是多少?类似的问题多提问,加强学生对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以及记数单位之间关系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巩固学生对于数位顺序和记数单位的知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所以这两部分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1.练习五第7题。2.练习五第8题。3.练习五第9题。4、练习五第11题。第三课时P37-38页例4、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1---5题。小数的性质是小数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小数的性质,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又为教学小数四则计算作必要的知识准备。教材分两段教学小数的性质,第一段是理解性质的内容,第二段是应用性质改写小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或化简小数。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启发:尽管我们最近学习的是小数,但大家更熟悉的还是整数。想一想,如果在整数5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会发生什么变化?添上两个0呢?(依次板书一组数5、50、500)从右往左看,500末尾去掉一个0,它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去掉两个02.引发猜想:如果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会不会发生变化呢?学生自由发表猜想。3.谈话引入:哪位同学的猜想正确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二、体验发现,理解性质。1.教学例4。课件出示例4的情景图:(1)提出问题。(2)分组准备,讨论。(3)说出结果:0.3元=0.30元(4)为什么?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B、画图理解。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2.教学例5。10厘米、100毫米的位置吗?知道它们分别是几分之几米吗?写成小数各是多少米?学生解决上述问题后,追问:你能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吗?(1)学生自主填空。(2)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3)汇报自己的结果。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4)观察板书: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1.课件出示例6: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3.练一练第2题。练习六的1—5题。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P36页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的6-12题。学生已经掌握的比较整数大小的知识,有些可以应用于比较小数的大小,也有些需要在认识上作必要的调整。以前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重点是比较的法则,教材里列出若干点方法与规则,要求学生理解和应用。本单元把比较小数的大小作为小数概念教学的一部分,比较时的思考是根据小数意义展开的,并通过比较大小进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一、设疑激趣:教师提问:三角尺和练习簿,那个贵一些?你是怎么想的?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板书课题)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教师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1.教师提问:根据你的猜测,用你的方法比较下面两组小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9.7元和5.9元(2)6.79米和6.85米(1)9.7元是9元7角,而5.9元是5元9角,9元7角大于5元9角,所以9.7元〉5.9元;(2)6.79米是6米7分米9厘米,而6.85米是6米8分米5厘米,因为6米7分米9厘米<6米8分米5厘米,所以6.79米<6.85米.3.教师提问:这两组小数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的?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4.比较下面各小数的大小,你又有什么发现?(例6)0.6元和0.48元(1)0.6元是6角,0.48元是4角8分,所以0.6>0.48。(2)0.6是60个0.01,0.48时48个0.01,所以0.6>0.48。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6.教师: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2.两个同学一组,一人任意说出两个小数,另一人比较小数的大小.要求小数的位数不超过四位.2.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练习六的6—12题。第6-7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突出小数的意义在小数大小过程中的作第8题,要注意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基本规则。第9题,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表格,说说从表中能知道哪些信息,再要求他们比较小明和小军的身高。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两人的体重,视力,以及每第12题,重点引导学生思考:用1、2、3和小数点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小数?怎样做才能不重复、不遗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第五课时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P42—43例8、试一试和练一练以及练习七1—41.掌握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改写。2.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真切感受小数与现掌握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能熟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多媒体课件说说是怎样把这些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2.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我们常常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来表示一些大数目。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来表示一些1.学习例8(1):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384400千米,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00000千米.把384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把384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多少?(1)读读这个数。想想:384400接近多少万?如果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2)如果学生认为是38万,可追问:这个结果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从而明(3)再问: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应该是多少?(1)改写后得到的小数的小数点是在原来整数哪一位的右边?(2)今后在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时,还可以怎样做?2.学习例8(2)出示要求:把149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多少?(1)让学生独立尝试,说说怎样想的。(2)归纳方法:“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末尾有0可以把0小结: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末尾有0可以把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或“亿”4.“试一试”5.“练一练”明确:(1)改写时可以直接在原数的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同时要在改写的小数后面添上“万”或“亿”字。(2)如果原数的位数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练习七1—3(1)学生根据每道题的具体要求分别进行改写练习。(2)引导学生将改写前后的数进行比较,说说自己的体会,进一步感受用“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的?1.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2.使这个数最小,这个数是();第六课时P40-41页例9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七第5-8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把大数目改写成整万、整亿数和求整数近似数例9继续以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为素材,设计探索。先通过第一问,引导学生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1.496”精确到十分位;再通过第二问引导学生用同样的策略把“1.496”精确到百分位。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1.5和1.50是按不同要求求得的近似数,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值越精确。进而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确:由于近似数1.50和1.5的精确程度不一样,所以1.50末尾的0不能去掉。“试一试”让学生把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38.44万千米,保留一位小数写出近似值,与例题不同的是,这里去近似值的过程中需要把百分位舍去。然后组织小数讨论: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练习七的第5题重在掌握取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第6题通过把王强的身高精确到百分位,使学生体会到实际应用中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近似数的精确程度;第6题是比较大小的形式来巩固取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第8题不仅要把题中的数据改写成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1.呈现例9。例9: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①精确到十分位是多少亿千米?②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亿千米?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例9。预设:1.496亿千米≈1.5亿千米;1.496亿千米≈1.50亿千米;班级交流,取近似数的方法:精确到十分位,只要看百分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舍去百分位和百分位后面的数;精确到百分位,只要看千分位,用“四舍五注意点:≈教师提问:1.50后面的0可以去掉吗?预设:不能去掉,去掉不符合题目的意思;1.50比1.5更精确;1.50和1.5大应用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说说取近似数的过程,感1.完成练习七的第5题,重在掌握取小数近似数的方法。2.完成练习七的第6题。加强作业格式的训练,先写出过程,再写答句,使学生体会到实际应用中要根3.完成练习七的第7、8题。独立完成,班级反馈,体会和取小数近似数的不同;第8题要分两步进行解答,第七课时整理与练习P46—47第1—5题。2.能够把整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根据要求取近似数。一、谈话导入1.回顾整理。(课前自主整理)(1)小组内交流。课前老师已安排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了这一部分的内容,现在把你整理的材料拿出来,在小组里进行交流,说一说你都整理了哪些内容,有哪些重要的概(2)展示。请同学展示自己整理的内容。说清自己整理的哪些内容,其它同学认真听,注意(3)复习重点,强化提高。经过整理,你认为哪个地方容易理解,哪个地方容易出错,我们一边练习一边解决。(学生汇报时时老师酌情引导,与知识梳理交叉进行)①什么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②谁能从大到小地说出小数的数位顺序?③想-想,小数有什么样的性质?整数有没有相同的性质?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有没有变化?④想一想,怎样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两个小数的大小又怎样比较呢?小数的大小比较与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⑤想--想,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怎样求?与求整数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取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能不能去掉?3.优化再现,完善知识结构。(见知识梳理图)(1)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2)0.3和0.3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相同。()(3)0.295精确到十分位是0.29。()(4)近似数是1.45的三位小数只有两个。()2.填一填(1)名数改写。3560千克=()吨360平方米=()公顷4米35厘米=()米408厘米=()米(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30.0582≈()保留两位小数整理与练习1—5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第八课时整理与练习P47第6—10题。2.能够熟练地将整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根据要求取近似数。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一、基本练习1.整理与练习第6题。2.整理与练习第7题。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数,中间用“<”连接。二、补充练习1.在()里填上适当的小数:(2)5厘米=()米(3)8吨45千克=()吨(4)4500米=()千米(5)4平方米70平方分米=()平方米(6)2600千克=()吨(7)700克=()千克3.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三、提高练习1.整理与练习第8题。先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按要求求近似数。集体交流,订正。2.你能写出多少个用数字1、2、3和小数点组成的小数?其中最大的小数是多少?最小的小数是多少?(每个数字只能用1次)(2)零不读出来而且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教材第48~51页(例1、例2和练习八)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52~54页(例3和练习九)单元教学目标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和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教学准备第一课时:小数加法和减法1.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正确率达到95%以上。选择其中1—2题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突出口算时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竖式二、自学例1。(15分钟左右)1.明确例1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2.自学。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竖式计算的多种情况并请学生迅速板演到黑板上,备导学单2.尝试用竖式解答。(你遇到什么问题?)3.对照书本第48页例1的解答,与书本不同在哪里?并进行改正。补充问题:小丽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钱?交流内容1.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2.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基本练习】(一)适应练习。1.第48页试一试,2题。得数的小数末尾有0的,一般要化简,化简的依据是什么,计算时应自觉化简。(二)口答练习。练习八第1题,口算。(三)巩固练习。1.第49页“练一练”2.练习八第2题。3.练习八第3题。让学生在线段图上依次标出要求的三个问题,每标出一个问题随即列式计算。根据(四)创编练习。甲班捐款90.8元,比乙班多捐10.5元,乙班捐多少钱?四、课作《补充习题》第36页第2、3题。一箱苹果连箱的质量是51.5千克,倒出一半后,连箱的质量是26.5千克,苹果的质量是多少千克?箱子的质量是多少千克?第二课时:小数加、减法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乐意交流、认真计算、验算的好习教学准备:课件选择一道加法,一道减法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相加1.明确例2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解决的问题。出示:教材例2情境图。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竖式计算的多种情况,请学生迅速展示。导学单2.思考:被减数的百分位上可以看作几,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交流内容1.竖式计算时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2.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3.怎么验算小数减法?被减数的百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在末尾添0后计算,但这个0一般竖式的得数里,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这个0一定要写出来。4.全班交流(一)基础练习。1.第49页试一试。2.第49页练一练。减数是两位小数,被减数也要看作两位小数,先在8的后面添上小数点,再添两个0,变成8.00。(二)改错练习。1.练习八第4题。当被减数的百分位上不够减时,不能倒过来用减数减被减数,得数的0和小数点不能漏写,退位减法不要忘了减1。(三)专项练习1.练习八第5题最后两题,并验算。(四)创编练习。1.长颈鹿的身高是6米,一只大猩猩身高是1.65米,一只大象的身高是4.262.小马虎在计算1.39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1.84。正确的得数应是多少?点拨:将错就错,用错误的结果减正确的加数,得到错误的加数。末尾对齐就是把一位小数看作两位小数,扩大10倍,得到正确的加数。提高题:8.65加一个一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结果得到了4.27,正确得数是1.通过回顾,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计算的算2.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3.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完成练习八的第7题二、自主练习,巩固算法。集体校对,分别订正。提醒: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把小数点对齐后加减。三、分层练习练习单1.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2.练习八第9题。学生独立练习如何求王晓芳比李明跳的低的高度,数量关系式怎样?(1)读取题中表格中的信息。(2)完成书中的三个问题。提醒:正确找到他的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开始时的体温和一天结束时的体温。4.练习八第11题。(1)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2)同桌互相再提一些问题进行解答。点拨:妈妈付出40元,求找回多少元,可以用付出的钱减去物品的价钱。提醒学生提出问题时不要随意增加条件,符合用加减法计算的意思。5.练习八第12题。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说说如何思考的。点拨:要求这一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顷,要知道上午耕地数和下午耕地数,根据书本上的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下午的耕地数。①修一条公路,已经修好了136米,比剩下的少86.4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②一桶油连桶重10.5千克,用了一半后,连桶还重6千克,原来的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点拨:先求出半桶油的重量,然后乘2求出一桶油的重量,最后求出桶的重量.关注学生不同的方法。7.智力迷宫(练习八中思考题)(1)学生自己独立审题,小组交流想法。(2)请学生自己解答,再次说说想法。教师提示:引导学生先写出5.1一()=2.76,利用已有经验算出减数,然后再用5.1加上算出的这个数。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38页的第1、3、5题。★★《补充习题》第39页6、7.小马虎在计算3.42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4.25。正确的结果应当是多少?第四课时: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1.掌握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正确率达到90%以上。2.体会使用计算器工具进行计算更简单,更快捷,初步学会使用计算器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3.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教学难点:在计算器上暗处纯小数的简便方法,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准备:课件算一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共8题。1.明确例3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出示:教材例3情境图。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2.自学。导学单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2.尝试用计算器计算。(你遇到什么问题?)3.对照书本第52页例3的提示,自己的方法不同在哪里?怎样按键更简便?4.模仿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在计算器上输入小数,可以按照顺序依次按键。用计算器再算一遍,进行检验。3.小组交流。交流内容1.你是怎样在计算器上输入买铅笔的钱数的?2.小数部分是0的小数还可以怎样按键?4.全班交流。分析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三、练习(一)适应练习。1.第52页试一试,用计算器计算并验算。可以直接利用例3的得数来列式计算,也可以用100一次减去每种商品的金额。2.第52页练一练,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要按照运算顺序连贯地进行计算。(二)比较练习。1.完成第53页练习九第1题。每桌南边的学生用笔算或口算进行计算;每桌北边的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2.完成第53页练习九第2题。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填表用上月余额减去9月2日买米、油等的金额等于9月2日的余额。用上次余额减去本次用去的金额就等于本次余额。将两次收入相加等于合计收入,7次支出相加等于合计支出。(三)探索练习。第53页练习九第3题。用计算器计算上面三题思考:这三题有什么规律吗?用计算器完成第四题(四)应用练习。第53页练习九第四题先列式,再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五)创编练习。1.小马虎在计算1.86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2.19,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答案吗?四、课作。(8分钟左右)完成《补充习题》第40—41页第4、5题。『提高题」199702000个0第五课时:练习九1.用计算器熟练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拓展学生学习与探索的空间,提高学习效率,正确率达90%以上。2.在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加、减法应用的广泛性,感受计算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教学准备:课件一、口算热身完成第54页练习九第5题。请3组学生,快速口答。并选择1和3说说思考过程。二、练习【基本练习】完成第54页练习九第6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6题,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准确。选择7—5.08,说说用竖式进行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选择3.86+0.34,说说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时候可以怎么算。【整体练习】练习单在探究本上完成如下练习(一)基本练习(1)完成书本P54第7题。(2)完成书本P54第8、9题。(二)创编题1.某天早上气温是4.5℃,中午气温比早上升高了5.1℃,晚上比中午降低了3.4℃,请问这天晚上的气温是多少?2.小强带15元去超市购物,超市部分商名称笔记本铅笔三角板钢笔单价/元000000如果这几种商品每样买一个,那么还差多少钱?2.小组交流(1)轮流汇报,有不同意见的指出交流,并达成一致意见。(2)说说怎样求出问题?或者说一说要注意些什么?3.全班交流1.完成《补充习题》第40、41页第1、2、3、6、7题2.提高题书本第54页思考题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1)教材内容教科书第55-56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4题。教学目标1.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2.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与难点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1.完成练一练第1题。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提问:刚才计算的四道题中,还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指名交流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第1题。指导完成练习十第3题。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指导完成练习十第4题。提问:这辆汽车的油箱里现在有多少千克汽油?这些汽油够这辆汽车行使多少千米?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讨论。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教材内容学习教科书56-57页的例2、例3,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的第5-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2.比较每组两个小数的大小。3.导入新课比较一下,刚才每组的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每组里的数字相同,数字排列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数的大小却不同呢?揭示课题:小数点享有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例2(1)出示例2: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3)引导观察比较: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504和5.04比,小数点像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猜想:把一个小数乘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乘100、1000呢?(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树,分别把它乘10、100、100,看看(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教学例3(1)出示例3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是适当介绍“蛋白质”的含义。(2)提出“每千颗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千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板书0.351千克=()克(3)提问:你会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可以用把0.351乘1000,计算0.351乘1000是,可以直接把0.35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三位。教学试一试和练一练(1)指导完成试一试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的?把“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可它的小数部分只有两位,你是怎么处理的?(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讨论:36乘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如果把36看成小数,小数点应该在什么位置?把3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要先做什么?(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题三、课堂作业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第5、6题。指导完成练习十第7、8题。学生读题后提问: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经验项介绍给大家。第三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探索由小数点位置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59-60页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一1-3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教学过程“一块五一斤”“太贵了,这样吧,5块钱3斤卖不卖?”类似这样的购物问题,既可以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也可以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例4情境及表格,列式:9.6÷3(2)能算出是多少元吗?试试看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尝试计算。小组交流(3)全班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说给大家听?竖式计算时,追问:为什么要把上的小数电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香蕉和橘子的单价会求吗?试试看。12÷5得出商2后,组织讨论:除的余数2以后要不要继续往下除?为什么可以在余数2后面添0再除?提示:商的小数点应点在哪里?5.7÷6个位不够商1怎么办?2.完成试一试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去除,求出商,再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1.错题医院学生独立完成60页练一练,指名说一说促在哪里,怎样订正。2.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比较每组两题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3.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计算小数除以整数,应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4.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小组里议一议,再在班里交流。第四课时: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60页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探索由小数点位置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完成练习十一4-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口算。2.前面我们学过小数点向右移动能能]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那么向左移动是否也可以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一下。二、探究新知教学例5(1)出示例2: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3)引导观察比较:21.5和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21.5和50.215猜想:把一个小数除以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看(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教学例6(1)出示例6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2)提出“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多少千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板书:500米=()千米(3)提问:你会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可以用把500除以1000,计算500乘1000是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3三位。三、课堂练习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空。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的?把“3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可它的整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讨论:0.8除以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把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时要先做什么?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3题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5题。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6、7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经验项介绍给大家。第五课时: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完成练习十一8-16题。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体会被除数(除数)变化,除数(被除数)不变,商也随着变教学重点与难点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教具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完成练习十一第8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帮助其分析原因,及时纠正。完成练习十一第9题完成练习十一第10题。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结果。1.完成练习十一第15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2.出示练习十一第16题表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响介绍给大家。五、作业练习十一13、14和思考题。【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运用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小数的乘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教具准备】【教学过程】1.教学例7。(1)出示例1:投影出示下面是小明房间的平面图,房间长3.8米,宽3.2米。3.8米1.15米3.8米阳台房间门(2)提问:房间的面积有多大?先估计一下。想:3×3=9,面积在9平方米左右。4×3=12,面积在12平方米左右。(3)提出:列竖式计算怎样算呢?(4)学生讨论。得出:两个因数分别乘十,积就扩大100倍,要想把积还原到原来,积就缩小100倍,要除以100。原来的积是12.16。提出:要求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计算3.2×1.15时,先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在积里应该怎样点上小数点?小组合作试一试。得出:一个因数分别乘10,另一个因数乘100,积就扩大1000倍,要想把积还原到原来,积就缩小1000倍,要除以1000。原来的积是3.68。(1)引导: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2)在小组里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3)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1)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2)计算下面的题。练习十二2、3题。第七课时:小数乘小数(2)小数乘小数66页例8。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推理能力。 投影仪(片) 投影仪(片)一、复习。(投影出示)1.出示例题。(投影)2.解决问题 X0.28提出:要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强调: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1.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1)一块长方形铝板,长0.85米,宽0.6米;一块正方形铝板,边长0.72米。哪一块铝板的面积大一些?大多少平方米?(2)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0.5公顷,1.2小时可耕地多少公顷?0.75小时呢?第八课时:积的近似值【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第66页例9,练一练及练习十二第8----11题。【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教学重点】【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1.计算下列各算式。(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回答,特别是位数不够怎么办?精确到个位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百分位精确到千分位1.教学例9。(1)出示例题:王大伯前年收入3.18万元,去年的收入是前年的1.6倍。去年他家大约收入多少万元?(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说说计算方法,列出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