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1.学习中国古代史要善于抓住“朝代更替”这条主线。如图是“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③

相对应的朝代是()

及一①周T秦朝T汉朝…Ky两晋一南北朝T③一唐

A.隋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2.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进攻江南的陈朝,589年,陈后主被俘投降,

陈朝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

C.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D.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

3.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

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

运河的开通()

A.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B.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C.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4.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唐朝在书法艺术方面建树颇丰。下列书法家中都属于唐代名家的

一组是()

A.钟繇、胡昭B.颜真卿、柳公权C.王羲之、怀素D.赵孟欧阳询

5.思维导图是有效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唐朝衰亡”的思维导图中空白处分别应填()

A.黄巢起义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五代十国

C.安史之乱藩镇割据D.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6.小明运用下面四幅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河姆渡人的先招

A.耕作方式的进步B.冶铁技术的提高C.铁犁牛耕的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

7.宋太祖时期采取了以下措施。这些措施从根本上()

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各州除必要支出外,其余税收由中央掌控。

A.削弱了地方财权B.加强了中央集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D.推动了经济繁荣

8.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阿保机建国

②宋金达成和议

③漫渊之盟

④陈桥兵变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③④①D.④③①②

9.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漕渊之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的积极作用主要是()

A.遏制了对外侵略B.有利于对外开放C.引进了先进制度D.促进了民族交融

10.瓷器英语为“china”,凝聚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科技智慧与东方民族精湛的审美意趣。宋朝发展起来的著

名的制瓷中心是()

A.河南B.湖北C.广州D.景德镇

11.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

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岳飞相关的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1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有“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诗句。

“一代天骄”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A.在会宁称帝,建立金B.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

C.建立元朝,统一全国D.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13.如图素材反映的主题是()

A.宋代、元代的海路形成多条航线

B.宋元时期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发展

C.元朝的统一打通了陆路交通路线

D.宋元时期交通路线具备海陆并举的特点

14.下列组图主要反映宋元时期的()

河南禹州宋代墓葬的歌弁散乐壁岛宋代或的铜镜元代杂技肉传

A.农业快速发展B.城市商业落后C.市民生活丰富D.对外交往频繁

15.图片所示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李清照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A.频繁的对外贸易B.发达的宋代经济C.和睦的民族关系D.繁荣的宋元文化

16.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阑、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

名,有58%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元朝()

A.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已经完全实现汉化C.科举考试更加公平D.民族交融趋

势加强

17.宋元时期的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开辟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唐朝B.五代C.宋朝D.元朝

18.小明同学善于用歌谣记忆法学习历史。如表是他创作的历史歌谣。该歌谣反映的是()

废除丞相相权分,六部职权都归君。

五军都督听兵部,锦衣卫士监官民。

A.明朝的建立B.朱元璋强化皇权

C.军机处的建立D.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9.《农政全书》中,对历代备荒的议论、政策作了综述,水旱虫灾作了统计,救灾措施及其利弊作了分析,

最后附草木野菜可资充饥的植物414种。据此可知此书()

A.侧重记载手工业生产技术B.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C.关注民生,重视救灾防灾D.吸纳了西方科技成果

20.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清廷提出将田分为新荒、积荒、极荒三等,并规定:新荒者,三年起科(征

收钱粮);积荒者,五年起科;极荒者,永不起科。清廷这一规定意在()

A.强化民众的“农本”意识B.激励垦荒和稳定社会秩序

C.缓解农业领域的满汉矛盾D.强调垦荒程序应循序渐进

21.唐朝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

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一摘自部编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縻俱丰实。

一一杜甫《忆昔》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综合所学指出历史上唐太宗统治的繁盛局面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哪一时期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统治者采取的哪些措施有

关?

(3)根据材料三,归纳唐朝与吐蕃之间以什么形式友好交往的?唐朝采取什么样的民族交往政策?

(4)你认为唐朝强盛的原因有哪些?

22.隋朝以来,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开始的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

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唐太宗曾在端门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喜不自禁地称“天下英雄尽入吾毅中矣”。后世称赞“太

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把科举制发展的功劳归功于唐太宗的大力提倡和制度的完善。

一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下册

材料三:宋朝时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科举制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

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一一摘编自部编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

材料四: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

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

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示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

(1)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科举制创立有何积极影响?科举制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完善”科举制度的?武则天时期,又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怎

样的发展?

(3)宋朝时期,科举制有哪些改进?依据材料三及所学分析,宋朝科举制度发展与它哪一国策有关?

(4)将材料四中画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样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5)

根据上述材料,总结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23.某班学生围绕“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为主题的展厅游学,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一、和平交往展厅】

鉴真像玄奘像郑和像

(1)请结合所学知识,任意介绍展厅一中的其中一位历史人物在对外交往方面做出的主要贡献。

【二、战争冲突展厅】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任意介绍展厅二中的其中一位历史人物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做出的主要贡献。

(3)同样是对外交往,比较展厅一和展厅二所示,在交往方式上有何不同?

(4)总结展厅一和展厅二所示历史经验,今天的中国在对外交往过程中,应当怎样做?

24.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曾一度领先世界且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哲学家培根曾指出:“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

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是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

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摘自部编入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中的药材插图

材料三:这部书的内容丰富,把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的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

工部门。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还绘有120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

产过程和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一一摘自部编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

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

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材料一中“印刷术”是指北宋的谁改进的活字印刷术?“火药”是什么时候开始用到军事领域的?推

动了世界“航行方面”的成就指的是哪一发明成果?结合所学任选一项发明成果说说中国发明对世界文明

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材料二的图片人物是谁?“药材插图”出自于哪部书?这部书有何地位?

(3)材料三说的是哪部科技名著?这部著作的地位如何?作者是谁?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我国如何实现科技进一步创新发展的认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③相对应的朝代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再次实现国家统一,

而继承其统治的是唐朝,因此③相对应的朝代是隋朝。结合所学知识,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隋朝二世而亡,代之而起

的是唐朝,A项正确;宋朝、明朝、清朝都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中国古代朝代更替顺序。

本题主要考查隋朝的建立与统一,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B

【解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

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B项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隋朝统一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隋朝统一的相关知识。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

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

运河•”可知,修建大运河遇到了种种难题,我们的祖先表明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修建了大运河,这说

明了古代人民的智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秩序、南北联系以及经济繁荣的信息,排除ACD项。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的修建,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隋朝大运河的修建。

4.【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钟繇、胡昭是曹魏时期人,颜真卿、柳公权是唐朝的著名书法家,分别创建了颜体

和柳体。王羲之是东晋人,怀素是唐朝人,赵孟^是宋朝人,欧阳询是唐朝人。

故选:Bo

本题考查唐朝的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是唐朝的著名书法家。

掌握唐朝的书法家的代表作品和影响。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唐朝的发展史上,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唐朝末年起义军在的黄巢率领下,

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项正确;五代十国是在唐朝灭亡后出现,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加速了唐朝的灭亡,排除ABC三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安史之乱以及唐朝农民起义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安史之乱以及唐朝农民起义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答案】A

【解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使用骨相耕种,春秋时期人民使用铁农具耕种,汉代普遍

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唐朝农民发明曲辕犁,提高了耕作效率。故小明研究的主题应是耕作方式的进

步。

本题考查耕作方式的进步,知道图片反映的是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

本题考查耕作方式的进步,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各州除必要支出外,其余税收由中

央掌控”可知,这些都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B项符合题意,A项太片面,排除;C项与史实不

符,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Bo

本题考查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8.【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阿保机建国是在10世纪初,时间最早;②宋金达成和议发生于南宋建立之

后的1141年,是四个事件中最晚的;③漫渊之盟发生于1005年;④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他

手下的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拥立他做皇帝,史称“陈桥兵变”。③1005年,宋辽订立和议:

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史称“漫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关

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④③②,B项正确:而ACD项排序错误,排除

AC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的建立、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理解并识记宋朝的建立、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等知识。

9.【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漕州城,宋军士气大振,

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漫渊之盟。澧渊之盟的订立结束了辽宋之间

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漕渊之

盟促进了民族交融,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D项正确;澧渊之盟是辽与北宋之间

的盟约,与“对外侵略、对外开放”不符,排除AB项;漕渊之盟未使北宋引进了先进制度,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浪渊之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的积极作用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漫渊之盟订立的背景及其内

容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漫渊之盟订立的背景及其内容的相关史实。

10.【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是我国制瓷业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选项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时兴起的制瓷业中心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宋时兴起的制瓷业中心的相关史实。

11.【答案】A

【解析】“率军抗金,精忠报国”反映的是岳飞。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岳

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哪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

追击,迫使金军后撤。A符合题意。”组织抗元,宁死不屈”与文天祥有关:“收复台湾,维护主权”与

郑成功有关;“斥逐沙俄,捍卫统一”与康熙帝有关,排除BCD。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了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抗击沙俄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抗击沙俄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

与理解。

12.【答案】D

【解析】成吉思汗主要的历史功绩是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

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D符合题意;在会宁称帝,建立金的是阿骨打,排除A;吸取隋亡教训,重

视发展生产是唐太宗李世民,排除B;建立元朝,统一全国的是忽必烈,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成吉思汗主要的历史功绩。经过多年征战,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

为成吉思汗,被毛主席称为“一代天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的相关知识。

13.【答案】D

【解析】图片分别是宋代海外贸易图、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元朝交通路线图、元朝急递铺令牌,可见宋

元时期交通路线具备海陆并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

宋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

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D项正确;图3元代交通路线图展示了元代的陆上交通线、海上交通

线,加上图4元朝急递铺令牌,可知元朝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结合所学知识,元朝统治区域辽阁,为加强

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A项说法片面,排除A项;“宋

元时期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只能反映材料部分信息,排除B项;材料除了元朝还涉及宋代

交通的发展,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结合所学宋元时期交通发展的表现分析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C

【解析】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市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河南禹州宋代墓葬的

歌舞散乐、宋代的蹴鞠、元代的杂技体现了市民生活丰富,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宋元时期丰富的市民生活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宋元时期丰富的市民生

活的相关史实。

15.【答案】D

【解析】A.材料体现不出宋元时期对外贸易的相关信息,排除A。

B.材料未涉及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排除B。

C.材料体现不出宋元时期和睦的民族关系,排除C。

D.据材料“李清照、窦娥冤、念奴娇•赤壁怀古”可知,题干主旨反映的是宋元时期的文学成就,即宋词和

元曲的相关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宋词和元曲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宋词和元曲的相关内容,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6.【答案】D

【解析】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阖、哈喇鲁、畏兀儿等民

族50名,有58%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元朝民族交融趋势加强。元朝时候,

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

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

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一一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

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元朝的民族交融,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元朝的民族交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D

【解析】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元朝时我国修建了

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元朝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

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

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开辟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元朝。

故选:D。

本题以开辟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18.【答案】B

【解析】A.歌谣内容没有关于明朝建立的信息,排除A项。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是君主专制加强的阶段,材料记载的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

权分六部。另外,朱元璋还设立廷杖制度,设立锦衣卫,加强皇权,B项正确。

C.军机处建立是在清朝时期,排除C项。

D.歌谣反映的是明朝时期,不是清朝时期,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考查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识记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另外,朱

元璋还设立锦衣卫,加强皇权。

19.【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对历代备荒的议论、政策作了综述,水旱虫灾作了统计,救灾措施及其利弊作了分

析,最后附草木野菜可资充饥的植物414种”可知,《农政全书》关注民生,重视救灾防灾。选项C正确。

ABD选项在题干中没有涉及,故ABD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农政全书》内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明朝的三部科技著作的相关内容。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分析和识记的能力。

20.【答案】B

【解析】据题干“新荒者,三年起科(征收钱粮);积荒者,五年起科;极荒者,永不起科”可知,清廷

这一规定意在激励垦荒和稳定社会秩序。

故选:Bo

本题考查清朝前期的经济发展,知道清廷这一规定意在激励垦荒和稳定社会秩序。

本题考查清朝前期的经济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1.【答案】【小题1】以民为本;贞观之治。

【小题2】开元时期(或唐玄宗统治前期);措施: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发展经济;注重文教;提倡

节俭。

【小题3】形式:和亲(或联姻)和会盟;开明的民族交往政策。

【小题4】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政策;人民的辛勤劳动;隋朝为唐朝的强盛作了积淀等。

【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朝的民族关系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

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唐朝的民族关系等相关史实。

22.【答案】【小题1】八股文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1)结合材料以及所学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

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

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科举制创立的标志是隋炀帝时,进士科

的创立。

(2)结合材料二”……把科举制发展的功劳归功于唐太宗的大力提倡和制度的完善。”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

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还创立了武举。

(3)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土地位,进士

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依据材料三“宋朝时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科举制的

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

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宋朝科举制度发

展与它的重文轻武国策有关。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内容上,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

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答卷文体形式上,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

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被称为“八股文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

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

者。八股取士阻碍了社会进步。

(5)根据上述材料可知,我能获得的启示有要解放思想,大力发展教育,提升素养等。

故答案为:

(1)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

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科举制创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