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_第1页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_第2页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商朝时期,相的权力很大。伊尹先后辅佐了汤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太甲。其中的太甲暴虐无道,不理政务,伊尹将他放逐,令他闭门思过。三年后,太甲悔改,伊尹又迎他回来执政。上述材料反映的相关历史信息正确的是()A.商朝相的权力已超过商王的权力B.商朝的皇帝受到相权的极大制约C.商朝政治带有迷信色调D.先秦时期最高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2.在商朝有相当多的卜人与巫师与商王共同负责通神事务,几乎每事都要占卜,这表明()A.商朝的专制特征明显B.政治上的神权色调深厚C.内服与外服制度的和谐D.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3.(2019·开封高三段考)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颠扑不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4.(2019·洛阳调研)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A.天子权力起先减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分封制受到冲击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5.(2019·太原模拟)从夏朝起先,中国古代政治就形成“一姓王朝”,也就是君位由异姓接替即表示朝代的变更,如隋、宋王朝的建立和汉、唐王朝的灭亡。中国古代政治的这一特点()A.体现了政治体制的不断创新B.是封建王权专制的必定结果C.说明中国古代政局长期动荡D.是传统宗法观念影响的表现6.(2019·武汉统测)《新唐房·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这几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别地位B.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C.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7.(2019·桂林教学评估)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依据……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犹如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持续C.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二、非选择题8.(2019·宜昌统测)阅读下列材料,依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家政统于家长”的中国封建宗法制度下,不忠不孝是十恶之首。家长对子女不仅有主婚权,而且《大清律例》有关惩治“子孙违反教令”罪的条例中,已把处死权给予封建家长了。直到解放前,还有家族对“不贞”女子执行死刑的状况。家庭又把向国家交纳田税赋税以及服差役当作重要的责任,宗法制家庭成为维护封建国家的有力因素。随着一体化结构的强化,封建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强宗法制度。宋明以后,宗法制度的家族组织同构作用强化到这种地步,以至于在结构形态上也和国家社会组织一样由三个子系统组成。——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材料二直到晚清时期,传统的中国家庭同一个微型王国一样,家长拥有君主之权威,他有权实施家法并操纵家庭成员的生死大权。政府承认家庭的这种全能作用,而且不干涉家庭内部的父子、夫妻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外国学说和政治哲学的传入,很多探讨西学的学者起先推行这样一些基本观念:家长的权利逻辑上隶属于国家,个人拥有不行剥夺的、不受家长限制的权利;男女作为国家的基本分子,是同等的。这些观点,动摇着家庭关系的根基,在年轻人中间广为流行。——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家族制呈现出的基本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中国家庭中家长地位受到冲击的缘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D2、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商朝政治制度特点的理解。依据题干供应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内外服制度。内服是指聚集在国王四周的官吏;外服是指臣服于王朝的地方诸侯;还有依靠神权来强化王权。此题应当是指王权和神权相结合,故此题应当选择B。依据分析,其它各项均错误。答案:B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学问,比较、分析,并作出精确推断的实力。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或宗主,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故B项错误;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有弊有利,但从材料无法推断其利弊大小,故C项错误;士、庶民“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D项正确。答案:D4、解析:本题材料提到,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反映了分封制受到冲击,诸侯不再听从周王吩咐,因此选C。A项天子权力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在“彻底瓦解”;D项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与材料无关。答案:C5、解析:中国古代朝代变更不以王朝政治体制的改变、疆域限制范围的改变为标准,而以家族的血缘继承与否为标准,这体现的是血缘宗法观念,D项正确;A项中的创新材料没体现;B项错误,夏朝不是封建王权;C项与题干无关,不选。答案:D6、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学问解读材料信息的实力,由题干中“皇帝通常被尊为答案:C7、解析:材料提到,“以己为中心,依据……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故C项正确。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学问,解除。答案:C二、非选择题8、解析:(1)依据材料一“宗法制家庭成为维护封建国家的有力因素。随着一体化结构的强化,封建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强宗法制度。宋明以后,宗法制度的家族组织同构作用强化到这种地步,以至于在结构形态上也和国家社会组织一样由三个子系统组成”,结合所学学问即可指出古代中国家族制呈现出的基本特点。(2)依据材料二“随着外国学说和政治哲学的传入,很多探讨西学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