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卷-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_第1页
期末测试卷-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_第2页
期末测试卷-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_第3页
期末测试卷-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_第4页
期末测试卷-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

Fe56

一、选择题:共16题,共44分。第1〜10题,每题2分;第11〜16题,每题4分。每

题另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2.广东卷)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汉字居功至伟。随着时

代发展,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下列汉字载体主要由合金材

料制成的是

山V法至系,

汉字载体黄4"宠秋

,钻£十、

1彳6㈠晨

选项A.兽骨B.青铜器C.纸张D.液晶显示屏

【答案】B

【解析】A项,兽骨,甲骨文的契刻载体之一,主要是牛的肩胛骨,一小部分是羊、猪、鹿的肩胛骨,

还有极少部分的牛肋骨,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其它钙盐,不符合题意;B项,青铜器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

素锡、铅等的合金,属于合金材料,项符合题意;C项,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不符合题意;D项,液

晶显示器是一种采用液晶为材料的显示器,液晶是一类介于固态和液态间的有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2.(2022•江苏无锡期末改编)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或变化能按照对

应的分类标准归类的是

选项物质或变化分类标准

ANa?。、CO2、FezCh碱性氧化物

BFe、Cl、0主族元素

C铝合金、NaHSCU、AI2O3电解质

D氯制漂白粉、NazCh作供氧剂、FeSCU溶液变质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A项,CO2是酸性氧化物,错误;B项,Fe是VIII族元素,不是主族元素,错误;C项,铝合

金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错误;D项,Cl2―>Ca(C10)2、Na2O2―>02>FeSO4―>Fe2(SO4)3J三变化中均

有化合价的改变,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

3.(2022•河南濮阳期末)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的

反应为2KNO3+3C+S=K2S+N2f+3c。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是还原剂,KNO3与S是氧化剂

B.当转移1mole-时,有2.24LN2生成

C.N2的电子式为N:N

D.K2s的电子式为K:S:K

【答案】A

【解析】A项,反应中,碳元素从。价升高到+4价、氮元素从+5价降低到0价、硫元素从0价降低

到一2价,则C是还原剂,KNO3与S是氧化剂,正确;B项,由题给方程式可得关系式:N2〜12e\当转

1

移1mol-时,有五molN2生成,但不知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难以计算氮气的体积,错误;C项,氮气

分子内,氮原子之间共用三对电子,对每个氮原子还有一对未共用电子对,用的电子式为:N三N:,错误;

D项,硫化钾为离子化合物,由钾离子和硫离子构成,K2s的电子式为K[:§:]2-K+,错误。

4.(2022・安徽宣城期末)“科技创造价值,创新驱动发展”。下列对我国科技成就解读不会

理的是

选项科技成就解读

A成功研制吨级氢液化系统液氢汽化时因断裂化学键而吸热

B揭示硒化锢(InSe)光电子器件应用潜力Se位于第VIA族

C钛合金材料应用于“探索4500”水下机器人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D富集分离7Li的丰度>99.99%Li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

【答案】A

【解析】A项,液械汽化时是气态的生变成液态的H2,而H?分子内的化学键没有断裂,错误;B项,

Se是34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18、6,所以Se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VIA族,正确;

C项,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合金,钛合金是合金材料,因此属于金属材料,正确;D项,Li是3号元素,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1,可见Li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正确。

5.(2022•江苏常州期末改编)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NaClO溶液:H+,K+,「、SOF

B.0.1molLTH2so4溶液:Na+、Fe2+>C「、NOf

C.0.1molLTNaOH溶液:Na\Ca2+>NOf>COF

D.0.1molL-K2co3溶液:Na\NH,、SO?,HCOf

【答案】D

【解析】A项,H+、「与CRT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存在,错误;B项,H+、NOi■与Fe?+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项,Ca2\CO歹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错误;D项,各种离

子之间互不反应,能大量存在,正确。

6.(2022•江苏苏州期末改编)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醋酸滴到大理石地板上,有气泡产生:2H+CaCO3=Ca+H2O+CO2T

B.向水中加入金属钠:2Na+2H2O=2OH-+2Na++H2T

C.向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小段铝片:2A1+2OH=2A1O2-+H2T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L:Cb+OIT=C「+HC1O

【答案】B

【解析】A项,醋酸是弱酸不能拆成H+,错误;B项,向水中加入金属钠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Na

+

+2H2O=2OH+2Na+H2T,正确;C项,氧原子不守恒,应为2A1+20H+2H2O=2A1O2+3H1T,错

误;D项,向氮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h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没有次HC1O生成,错误。

7.(2022•浙江温州期末)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0gNaHSO4和KHSO3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CL通入足量水中,水溶液中C「和CKT离子总数为0.2NA

C.50mLi2moi[T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Ch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3NA

D.0.1mol-LTBa(OH)2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2NA

【答案】A

【解析】A项,1molNaHSO4和1molKHSO3中都含有1mol阳离子,NaHSCU和KHSO3的摩尔质量均

为120g-mo「,因此120gNaHSO4和KHSCh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阳离子物质的量为Imol,正确;B项,

氯气通入水中,只有少量的氯气与水反应,水溶液中含氯微粒有。2、C「、HC1O、CIO,因此水溶液中

C「和CKT离子物质的量小于0.2mol,错误;C项,MnCh只与浓盐酸反应,MnO?是足量,随着反应进行,

浓盐酸物质的量浓度降低,到达某一浓度,反应停止,因此无法计算出转移电子物质的量,错误;D项,题

中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氢氧化钢的物质的量,无法求出OH的物质的量,错误。

8.(2022.安徽宣城期末)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模型。下图为氯

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质

化物

化物

A.a的形成过程:H.+.C1:——>H:C1:B.a—b—c—d转化均为氧化反应

C.c是一种新的自来水消毒剂D.d不稳定,容易分解

【答案】B

【解析】根据价类二维图可知,a为HC1,b为Cb,c为C102,d为HC1。。

A项,HCI的形成过程:H.+.C1:一正确;B项,a-b、b-c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

化反应,而c-d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不正确;C项,c为C1O2,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新

的自来水消毒剂,正确;D项,d为HC1O,不稳定,见光分解生成HCI和氧气,正确。

9.(2022•广州海珠区期末)已知:33As(碑)与P为同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s原子核外最外层有5个电子

II

B.AsH3的电子式是“:膜:H

C.热稳定性:ASH3<PH3

D.非金属性:As<Cl

【答案】B

【解析】A项,As与P为同族元素,为VA族元素,则其原子核外最外层有5个电子,正确;B项,

H

As%属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与氨气相似,为H:木:几不正确;C项,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体氢

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As<P,热稳定性:ASH3<PH3,正确;D项,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小,非金属

性越强,非金属性:As<Cl,正确。

10.(2022.北京丰台区期中)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自拳的

选项事实推测

AMg与冷水较难反应,Ca与冷水较易反应Be(钺)与冷水更难反应

BNa与C1形成离子键,A1与C1形成共价键Si与C1形成共价键

CHC1在1500℃时分解,HI在230℃时分解HBr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随核电荷数递增,第IA族的碱金属元素单随核电荷数递增,第vnA族元素单质

D

质的沸点逐渐降低的沸点也逐渐降低

【答案】D

【解析】A项,Be、Mg、Ca位于同一主族,其金属性逐渐增强,根据Mg与冷水较难反应、Ca与冷水

较易反应,可以推测Be(镀)与冷水更难反应,推测合理,不符合题意;B项,Na、Al、Si位于同一周期,

其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加,根据Na与C1形成离子键,A1与C1形成共价键可以推测Si与C1

形成共价键,推测合理,不符合题意;C项,Cl、Br、1位于同一主族,其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根据HCI在

1500。(:时分解、HI在230。(2时分解,可以推测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推测合理,不符合题意;D

项,第1A族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随核电荷数的递增,熔沸点降低,而第VIIA族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

升高,推测不合理,符合题意。

11.(2022•江苏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迂)二模)一种利用废

旧镀锌铁皮制备磁性FesCU纳米粒子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锌与铝相似可溶于NaOH溶液中。

废旧彼FeA

桂铁皮纳来校子

滤液溶液(溶顺为NaCLNa2sO。

下列有关说法不IE项的是

A.“碱洗”是为了去除废旧镀锌铁皮表面的油污

B.“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KT+2H+=2Fe3++C「+H2O

C.“氧化”后的溶液中金属阳离子主要有Fe2+、Fe3\Na+

D.用激光笔照射“加热沉铁”后所得分散系,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A

【解析】向废旧镀锌铁皮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锌,过滤向固体中加入稀硫酸,铁与稀硫酸反应生

成硫酸亚铁,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次氯酸钠溶液,将一部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发生反应:2Fe2++

+3+

CIO+2H=2Fe+Cr+H2O,先通入氮气排尽空气(防止后续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产生钝氧化亚铁、氢氧化铁胶体,分离得到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灼烧得到四氧化三铁。

A项,由分析可知,“碱洗”是为了除去锌,过滤得到铁单质,错误;B项,“氧化”时,亚铁离子与次氯

2+31

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IO+2H'=2Fe+CF+H2O,正确;C项,

“氧化”时,部分亚铁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发生反应:2Fe2++CKT+2H+=2Fe3++C「+H2。,故溶液中金

属阳离子主要有Fe2+、Fe3\Na+,正确;D项,“加热沉铁”后所得分散系为胶体,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正确。

12.(2022•广州海珠区期末)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将KI和FeC1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

3+

A溶液变蓝氧化性:Fe>I2

滴加淀粉溶液

B分别加热Na2c。3和NaHCCh固体试管内壁都有水珠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C向AlCb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AlCb与NaOH不反应

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答案】A

【解析】A项,将KI和FeCb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碘离子被铁离子氧

化,因此氧化性:Fe>>l2,正确;B项,分别加热Na2cCh和NaHCO3固体,试管壁有水珠,说明固体表

面吸附了一定的水蒸气,不能说明都分解,错误;C项,向AlCb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

偏铝酸钠和水,错误;D项,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得到的产物为黑色,不是红色,错误。

13.(2022.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下列装置或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验证热稳定性:验证非金属性验证铁与水蒸气反应验证氧化性:

3+

Na2CO3>NaHCO3强弱:OSi能生成H2Cl2>Fe>I2

【答案】C

【解析】A项,把碳酸氢钠放在小试管内、碳酸钠放在大试管内,验证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不符合题意;B项,稀盐酸具有挥发性,盐酸和二氧化碳都能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烧杯内有沉淀生

成,不能证明非金属性C>Si,不符合题意;C项,湿棉花团受热产生水蒸气,铁在高温条件下和水蒸气反

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气气,肥皂泡能燃烧,证明证铁与水蒸气反应能生成H2,符合题意;D项,氯气和FeCb

反应生成FeCb;分液漏斗中生成的FeCb溶液中可能含有氯气,Fe3\CL都能把「氧化为L,试管内四氯

化碳溶液变为紫红色,不能证明氧化性FM+>12,不符合题意。

14.(2022•浙江宁波中学期中)向50mLNaOH溶液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假设溶液体

积不变),随后取此溶液10mL,将其稀释至100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t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h

A.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H=H2O,COF+Ht=HCOf

B.NaOH在吸收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2c03,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产生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下)为0.056L

D.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答案】D

【解析】当生成CO?气体时,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Chf,山图可知,生成COz气

体体积至最大,消耗HC1为25mL,若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后溶液中只有Na2co3,由Na2co3+HCI=

NaHCCh+NaQ可知,将Na2co3转化为NaHCCh应消耗HC1为25mL,而图象中开始生成CO2气体时消耗

HC1体积为50mL,说明该阶段还发生反应:NaOH+HCl=NaCI+H2O,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后

溶液中溶质为NaOH、Na2cO3。

A项,由上述分析可知,OA段所发生的反应为盐酸先与过量的气氧化钠溶液反应,再与碳酸钠溶液反

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H=比0、COj+H+=HCO3,正确;B项,由图可知,中和NaOH消耗

HCI的体积为(50—25)mL=25mL,由方程式可知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两个过程分别消耗

盐酸的体积之比,则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mL:25mL=1:1,正确;C项,由图可知,碳

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消耗25mL盐酸,根据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T可知,CO2

体积(标准状况下)为0.025LX0.1moLLix22.4L-moli=0.056L,正确;D项,反应生成CCh气体体积最大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由钠离子、氯离子守恒可知〃(NaOH)=〃(NaCl)="(HCl)=0.075Lx0.1mo卜L1

=0.0075mol,故原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标詈=0.75molL',错误。

15.(2022.湖南卷)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的共价化合物(结构如

X2Z5x2z5

下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

ZX—W—Y—w—XZ

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已知一X2Z5的结构为:5225

ZZX2Z5X2Z5

-C-C—Z,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II

zZ

A.原子半径:X>Y>Z

B.非金属性:Y>X>W

C.Z的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D.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与W位于同一主族

【答案】C

【解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Y形成两个共价键,则Y为O元素,W

形成四个共价键,若W为Si,结合W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可知X的核电荷数为14

-8=6,则X为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则Z为非金属元素,根据碳形成四个共价键,由一X2F5

ZZ

II

C

-C

的结构:II—Z,Z为价键为一价,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7,结合X、Y、Z、W为原子序数

ZZ

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可知z是F元素。

A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C、O、F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C)>Y(O)>

Z(F),正确;B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

性依次减弱,则C、0、Si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Y(0)>X(C)>X(Si),正确;C项,位于元素周期表右上

角的F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错误;D项,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为铅元素,与硅

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IVA族,正确。

16.(2022•云南玉溪期末)向含有Fe2+、I、(已知还原性I>Fe2+>Br)的溶液中缓

慢通入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

5

4

3

2

1

A.当通入2moicb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2Fe2++2「+2C12=2Fe3++L+4C「

B.DE段表示〃(Fe2+)的变化情况

C.原溶液中〃(Fe2+):〃(「):n(Br')=3:1:2

D.B点时溶液中含有厂和B「

【答案】A

【解析】还原性「>Fe2+>BL,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氯气时,氯气先氧化厂,然后再氧化Fe”,最后氧

化Br。从图中可以看出,当通入ImolCb时,「完全被氧化,发生的反应为:C12+2F=I2+2C1,所以

2+3

I的物质的量为2m01。再通入2moicb时,Fe?+被氧化:2Fe+Cl2=2Fe'+2Cl,所以Fe?+的物质的量

为4mol。最后再通入3moic卜,为一被氧化:Ch+2Br-=Br2+2Cr,所以Br「的物质的量为6mol。

A项,当通入2moic12时,「全部被氧化,Fe2+被氧化了一半,所以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2Fe2+

+2「+2C12=2Fe>+l2+4C「,正确;B项,由以上分析可知,DE段表示被氧化,所以表示的是“(Br

)的变化情况,错误;C项,由以上分析可知,??(Fe2)=4mol,“(「)=2mol,“(Br)=6mol,所以“(Fe?*):

n(F):n(BO=2:1:3,错误;D项,由以上分析可知,B点时「刚好被氧化完全,所以B点时溶液中含

有未被氧化的Fe2+和Br,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6分。

17.(12分)(2022•北京西城期末)高铁酸钾(QFeCU)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制备流程如下:

过量NaOH溶液过量KOH固体

Fe(NC>3)3固体71化|―过曹用转化|~»叫^2]-41lK2FeO4+纯KzFeO」

:滤渣1(NaCKNaNO)滤液2

3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

资料:I.LFeCU可溶于水,微溶于KOH溶液,难溶于乙醇。KOH易溶于乙醇。

II.FeOl在碱性溶液中稳定,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1)LFeCU具有强氧化性,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Cb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的离子方程式是。

(3)补全“氧化”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UC10+LFe3++O_______=jFeOF+O+O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

a.“氧化”中NaOH溶液过量的目的是使FeO厂稳定存在

b.“转化”中生成KzFeCU固体

c.设计物质循环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5)粗LFeCU转化为纯K2FeO4的操作包含洗涤,去除固体表面的KOH,可以用

洗涤。

(6)LFeCU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3+和。2,通过测定生成。2的体积,可计算KzFeCU的纯

度。[M(K2FeO4)=198g-mor1]

取mgLFeCU产品与稀硫酸反应,测得生成。2的体积为VmL(标准状况)。

①计算QFeO4的纯度=(列算式)。(物质的纯度=黑瑞*义100%)

②若将稀硫酸换成稀盐酸,生成的气体中含有Cb,导致K2FeO4的纯度的计算值偏大,原

因是o

【答案】(1)+6(1分)(2)Cl2+2OH-=C「+ClCT+H2O(2分)(3)3CKT+2Fe?++10OH

铲198Vxi03

-=2FeOF+3C「+5H2O(2分)(4)abc(2分)(5)乙醇(1分)(6)―~xlOO%

(2分)②C「被KzFeCh氧化生成Cb,生成1molCb转移2moi电子,而生成1molO?转移4moi电子,

所以当转移电子数相同时,生成Cb,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计算值偏大(2分)

【解析】硝酸铁固体在过量气氧化钠溶液中被氯气氧化生成高铁酸钠,过滤得到高铁酸钠溶液,加入

过量氢氧化钾固体转化为高铁酸钾,过滤得到粗高铁酸钾,最终经过处理得到纯高铁酸钾固体。

(1)K2FeC>4中K和O的化合价分别是+1价和一2价,依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其中铁元素的化

合价为+6价;(2)Cb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的离子方程式是CL+2OH=C1+C10+H2O;(3)

OC10-+Z]Fe3++n=QFeOF+0_____+O_____,反应中CRT氯被还原为C「,元素化合

价从+1价降低到一1价得到2个电子,铁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失去3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

守恒有3cleT+2Fe3++二]=2FeOT+3C「十二),再电荷守恒3C10-+2Fe^+10OH-=

2FeOr+3Cr+n_____,最后据原子守恒得离子方程式为3cle)+2Fe3++10OH-=2FeC>y+3c「+

5H2。;(4)a项,由于FeO?在碱性溶液中稳定,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稳定,所以“氧化”中NaOH溶液过量

的目的是使FeCT稳定存在,正确;b项,“转化”中钠盐转化为钾盐,因此生成KzFeOa固体,正确;c项,

滤液2中含有气氧化钠,可以循环利用,则设计物质循环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正确;(5)由于K2FeO4

可溶于水,微溶于KOH溶液,难溶于乙醉,KOH易溶于乙醇,所以去除固体表面的KOH,可以用乙静洗

涤;(6)①KaFeCU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和。2,方程式为4FeC)r+20酎=4Fe3++3C)2T+10比0,测得生

4VxlOfL4

3X22.4Lmollx198g-mol1豕198Vx10-

成02的体积为ymL(标准状况),因此K?FeO4的纯度=漉x]QO%=一五通一

xlOO%;②由于C「被K2FeO4氧化生成Cl2,生成1molCI2转移2mol电子,而生成1molO2转移4mol电

子,所以当转移电子数相同时,生成Ch,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计算值偏大。

18.(11分)(2022•北师大附中)某小组研究Na2O2的性质。

(1)查阅资料,Na2O2与浓盐酸既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又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于是通过

实验研究了NazCh与浓盐酸反应。

【实验过程和现象】

将浓盐酸滴入装有少量NazCh的试管中,试管壁发热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反应后

所得溶液呈浅黄绿色。向浅黄绿色溶液中加少量MnCh固体,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气体。

①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刺激性气味气体可能为C12,生成Cb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解释加少量MnCh固体,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无味气体的原因:

(2)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证明了NazCh和C02反应时必须与水接触。

【实验过程和现象】

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

处,火星无明显变化。

步骤2:打开弹簧夹K”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

处,木条复燃。

①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o

③大部分同学认为实验证明了NazCh和C02反应时必须与水接触。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设

计有漏洞,需要补充实验步骤3才能证明结论。补充的实验步骤3是:

【答案】(1)①Na2Ch+4HCl(浓)=CbT+2NaCl+2H2。(2分)②NazCh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H2O2

(1分),加入MnCh,H2O2分解得(」分)(2)①2Na2()2+2CO2=2Na2co3+O2(2分)②HCCh

+H+=C02f+Hq(2分)③反应完成后,取Ki后干燥管中少量固体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澄清的石灰水中(1分),若变浑浊(1分),则实验结论成立(1分)

【解析】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生成的二氧化碳中会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因此饱和

NaHCOj溶液是为了除去氯化氢,浓硫酸是为了除去水蒸气,打开弹簧夹K2,关闭Ki,干燥的二氧化碳和

过氧化钠反应。打开弹簧夹K”关闭K2,潮湿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

(1)①由题意可知,过氧化钠和浓盐酸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氯气,其中过氧化钠作为氧化剂,

被还原为水,浓盐酸作为还原剂,被氧化成氯气:NazCh+HCI(浓)一>Cl2t+NaCl+H2O,氧的价态降低2

价,氯的价态升高1价,由得失电子守恒lNa2O2+2HCl(浓)一>lChT+2NaCl+H2O,有NaCl生成说明反

应中盐酸还体现了酸性,由质量守恒得过氧化钠和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4HCl(浓)=Cbf+

2NaCl+2H2O:②过氧化钠在与浓盐酸反应的过程中也会生成过氧化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镭存在的条件下,

会分解生成氧气,因此加少量MnCh固体,会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无味气体:(2)①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Ch=2Na2co3+O2;②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会混有氯化

氢气体,饱和NaHCCh溶液是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因此离子方程式为:HCO;+H+=CChT+H2O;

③气体中有水蒸发,水也会和过氧化钠反应放出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过

氧化钠反应了,需证明碳酸钠的存在,具体操作为:反应完成后,取跖后面的干燥管中少量固体加入稀盐

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实验结论成立。

19.(16分)(2022•广州海珠区期末)含氯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1774年,舍勒

在研究软锦矿(主要成分是MnCh)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气体。

1810年,戴维确认这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并命名为chlorine(中文命名“氯气”)。

(1)实验室沿用舍勒的方法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为o

(2)实验室制取干燥CL时,净化与收集Cb所需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o

a=b

A饱和_NaOH

F]一浓H2sO4

食盐水号/溶液

(3)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是由于其中含有oC12与H2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实验小组探究新制氯水与铁的反应。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试剂X-、

iminjG'>n—>n

实验加目y

ni中上层清液溶液变为红色

氯水%

铁粉二试剂X、

实验0,£4—J

实验inyy

i中上层清液溶液无明显变化

①实验i中产生少量无色无味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

②实验ii中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可推知上层清液中含有Fe3+,该试剂X是o

③实验iii中观察到溶液无明显变化,可推知上层清液中不含Fe3+,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④甲同学认为上层清液中的Fe3+是由CL与Fe2+反应生成。乙同学认为还有其他可能性,

请列举其中一种可能性o

【答案】(1)MnCh+4HCl(浓)与MnCb+CbT+2H2。(2分)(2)dcbae(2分)(3)①氯气(2

分)②C12+H2O=HC1+HC1O(2分)(4)①Fe+2H*=Fe2++H2T(2分)②KSCN溶液(2分)

③2Fe3'+Fe=3Fe2+(2分)④溶液中的HC1O将Fe2一氧化为Fe3+(2分)

【解析】(1)黄绿色气体为氯气,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锌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其化学方程式为: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