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扬州市高邮市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扬州市高邮市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扬州市高邮市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扬州市高邮市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扬州市高邮市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亲爱的同学们,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请你认真审题,开动脑筋,细心作答,相信你是最棒的!祝你取得好成绩!(卷面整洁3分)倾听与理解认真听短文录音,边听边想,完成下列各题。2023年10月22日晚,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10月23日上午,中国代表团皮划艇运动员谢毛三(肢残)在女子KL1级决赛中,荣获杭州亚残运会首金。由于皮划艇项目是首次亮相亚残运会,这意味着谢毛三代表中国队,拿下了亚残运会皮划艇项目的历史第一金。中国代表团田径运动员刘翠青(视障)和领跑员陈圣明配合默契,在女子100米T11级决赛中以12秒00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由她自己保持的赛会记录。本届赛会唯一的无臂射箭运动员——印度选手西塔尔·黛维凭着对射箭运动的执着与热爱,风雨无阻地参加训练,终于在女子复合弓个人公开级决赛中拿下了一枚金牌。运动员们虽身有残疾,但是为了心中梦想,他们执着追求,勇于挑战,超越自我,顽强拼搏,展现了奋进力量和卓越品格,共同奏响生命的乐章。1.获得亚残运会皮划艇项目历史第一金的运动员是(

)A.刘翠青 B.谢毛三 C.陈圣明 D.西塔尔·黛维2.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本篇短文题目的是(

)A.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 B.刘翠青勇夺冠C.中国运动员,我为你自豪 D.见证追梦的故事3.亚残运会中,许多运动员夺冠后,面对镜头,他们常会哽咽难言。请你帮他们表达一下心声。(至少表达两点意思)积累与运用4.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别出心裁

热血沸滕

花蕾(lěi)

制服(zhì)B.暴露无疑

自做自受

嗓子(shǎnɡ)

苔藓(xiǎn)C.断断续续

斩钉截铁

雹子(báo)

干燥(zào)D.一忘无际

忘乎所以

参差(cān)

晶莹(yínɡ)5.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旧时茅店社林边(社庙,土地庙)B.金沙水拍云崖暖(高耸入云的山崖)

两山排闼送青来(小门)C.尾搐入两股间(臀部)

黑云翻墨未遮山(打翻的墨汁)D.水村山郭酒旗风(山城,山村)

巍巍乎若太山(高大的样子)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军居高临下,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B.扬剧王子李政成的表演有板有眼,深受观众喜爱。C.老师的书法刚劲有力,栩栩如生。D.她每次演讲结束,会场上总是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7.《春江花月夜》中“江天一色无纤尘,______。”横线中应填入(

)A.汀上白沙看不见 B.皎皎空中孤月轮C.江畔何人初见月 D.江月年年望相似8.下列都是表现雨来特点的故事,与其他故事表现的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雨来巧妙地将日本鬼子带入真的地雷阵,而他提前钻进河里脱身了。B.雨来把于大肚子家的羊群赶出来,让八路军叔叔反穿羊皮袍子夹在当中瞒过敌人。C.无论敌人怎么威逼利诱,雨来都没有说出交通员的下落。D.雨来送信被发现,装作系鞋带的样子把信埋在了地里。9.下列对《草房子》一书中人物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小康是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因为他出身“红门”且特别自信。B.秃鹤坐在河边,成了“最英俊的少年”。他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大家的尊重。C.桑桑虽然调皮,但是他善良坚强,而且很有想象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细马虽然成绩不好,但是他能干、孝顺,慢慢挑起了家庭的重任。10.下列说法与《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一书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被称为“春秋五霸”。B.孟获最终归顺蜀汉,是因为诸葛亮给了他金银珠宝等大量的赏赐。C.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的偿命,打伤人的抵罪,偷盗的要判罪,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D.《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分为“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11.下列介绍与《爱的教育》一书不符的一项是(

)A.《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创作的日记体小说。B.《爱的教育》中蕴含的“爱”,只有父子之爱和师生之爱。C.《爱的教育》中的每月故事,不仅内容精彩,还给人很多教育和启发。D.《爱的教育》让我们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12.下列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童年》一书不符的一项是(

)A.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乐观B.外祖母——慈祥善良、热爱生活C.外祖父——善解人意、宽厚大方D.小茨冈——忠厚老实、善良乐观13.看拼音,写词语。按要求完成练习。14.写人物心理活动时,可以不用“想”来表达。例:办案的警官陷入了沉思:难道犯罪分子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吗?仿照例句写一写你看到爷爷饱经风霜的脸时的心理活动。15.张博文正在阅读《童年》这本书,他的妈妈却说:“这是闲书,不要在上面浪费时间。”如果你是张博文,如何让妈妈不但同意你阅读,且愿意与你共读呢?请结合《童年》这本书的特点,用上“一是……二是……三是……”的句式,说明理由,表达观点。(理由不少于三个)16.课内积累填空。(1)赏自然之景。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传中华文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人们丰收之喜。《浪淘沙》(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黄河奔腾汹涌的姿态。阅读与感悟阅读夏天里的成长①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②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③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④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17.用“﹏﹏﹏﹏”画出课文的中心句,并思考:课文是从、、三方面围绕这句话来写的。18.“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对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只能割掉喂牛吃了。B.处暑的时候,一个人还是事业无成,那就只能回家割谷子养牛了。C.处暑的时候,如果不出太阳,那谷子没有成熟的希望,只能拿来喂老牛了。D.处暑的时候,人要是不出来,谷子就会被别人割去喂牛了。19.第③④自然段中划横线处,引用俗语和农谚,你觉得这些句子能不能去掉?为什么?阅读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材料一:某市儿童、青少年视力调查统计表人

群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近视率14.3%35.6%71.1%80.5%材料二:近视发生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青少年患近视大多数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即用眼过度和用眼习惯不良。用眼过度是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因素,每天学习时间长、睡眠时间短,课外作业多、课外活动时间少,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等都加重了眼睛的负担。尤其在寒暑假期间,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束,有些孩子就毫无节制地看电视、玩电脑,使得寒暑假成为近视的高发时期。不良的用眼习惯包括用眼过近,在动荡的车厢内阅读,边走边读,在阳光直射或昏暗的灯光下阅读,躺在床上阅读等,这些都会诱发近视。材料三:近视的防治重在预防。预防的方法有很多:在生活中看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坐车行走的时候不要看书,不要躺着看书。读书一小时要远眺十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部肌肉。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增强眼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视神经萎缩,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控制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避免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在饮食方面应尽量少吃甜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果患了近视,应定期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20.阅读并分析材料一中的调查统计表,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请写两点。21.下列说法与材料二、材料三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寒暑假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时期。B.青少年患近视主要是遗传因素导致。C.坚持做眼保健操可以缓解眼睛疲劳。D.患了近视后,定期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有利于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22.材料一、二、三的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23.读了材料二、三,你想要跟班上近视或可能会近视的同学提些什么建议呢?把它写下来。(不少于三点)阅读。千金一诺①真爱的方式有许多种,兑现诺言也是爱的一种方式。②那年,我十五岁。春节前,姑姑从广州出差回来,送给我一件样式别致、颜色鲜红的上衣作为新年礼物。我视如珍宝,小心翼翼地把衣服(

)在柜子里,急切地盼望着新年的到来。③可是就在腊月二十九那天,邻居大哥的女朋友第一次上门做客,仓促之下伯父伯母没有准备好给她的礼物。正在他们手足无措之际,父亲毫不犹豫地把我的新衣服送了过去,于是促成了一桩美满婚事。④晚上,伯父来到了我家,连连称谢并送来了买衣服的钱,父亲执意不收。我非常伤心,躲在母亲怀里委屈地哭个不停。送走了伯父,父亲连声安慰我:“别哭了,啊?新年那天,爸爸一定会让你穿上跟那件上衣一模一样的新衣服。”⑤我对父亲的承诺深表怀疑,心想:“哼,别糊弄小孩子了,不可能的事儿!”⑥那时候,爸爸妈妈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足一百元钱,家中的经济一点儿也不宽裕,而且在我们居住的偏僻小城里,根本买不到那样漂亮的衣服。所以我认为,重新拥有那片“鲜红色”只不过是个奢望罢了。⑦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父亲一大早就拿着家里仅有的三十元钱去赶北京的长途汽车,西单、东单、王府井、前门……他跑遍城内大大小小的商店商场,最后终于买到了样式、颜色都一样的上衣。⑧在黄昏的暮色中,父亲风尘仆仆地(

)回家,把衣服放在满脸惊诧的我手上,没有说一句话。⑨看着母亲给父亲清洗、包扎挤车时碰破的手臂,我的心中充满了愧悔:我的任性给爸爸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啊!我(

)上前去,轻声问:“爸,你为什么一定要去买衣服?”父亲轻轻抚摩着我的头,淡淡地说了一句:“为了让你过个愉快的新年呀!”⑩泪水渐渐遮住了我的视线,一种深厚无比的爱意沿着父亲的手指抵达我心灵的最深处。2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尘仆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依次填入括号中的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A.放

跑 B.藏

奔 C.藏

凑 D.放

凑26.与第⑥自然段“只不过是个奢望罢了”中“奢望”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愿望 B.强求 C.渴望 D.奢求27.第⑥自然段中,“鲜红色”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作者认为重新拥有它是一个奢望,是因为____________。28.“泪水渐渐遮住了我的视线,一种深厚无比的爱意沿着父亲的手指抵达我心灵的最深处。”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我感受到父亲对我深深的爱。B.我为终于得到梦寐以求的衣服而高兴得流泪。C.父亲的品质对我的影响非常大。D.除了感动外,我也为自己的任性而感到愧疚。29.在你眼中,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回答。思考与表达30.修改下面一段话。(错别字2个,错标点1个,语病3处)快乐的社团时间到了,同学们连续走出教室,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学校的社团真多啊,有机器人、书法、儿童画、葫芦丝,足球等……同学们竟情体验活动的快乐,呈现自己的才华,放飞五采的梦想。31.习作每个同学都爱玩,玩竹节人可以享受创造和探索的乐趣,玩陀螺可以放松心情,玩魔方可以培养手眼协调的能力……哪一次“玩”的经历让你印象深刻?你又有什么收获呢?请围绕“那次,玩得真”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并誊写在稿纸上。(2)结合一件具体事例,运用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自然真实地表达“玩”的感受。(3)书写工整,标点规范,不少于450字。参考答案1.B2.D3.多少年的坚持,终于赢得了今天的成绩,太激动了!我终于让国旗因我而升起,太自豪了!【解析】1.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结合第②段“10月23日上午,中国代表团皮划艇运动员谢毛三(肢残)在女子KL1级决赛中,荣获杭州亚残运会首金。”可知获得亚残运会皮划艇项目历史第一金的运动员是谢毛三,故选B。2.考查拟标题。听力内容主要介绍了谢毛三、刘翠青和陈圣明、西塔尔·黛维的追梦夺金的事例,表达对其的赞美和敬佩。“见证追梦的故事”最恰当。故选D。3.考查语言表达。发言主要表达自己追梦历程的感悟,以及对周围人的感谢,对国家支持的感谢等。我感到非常激动和荣幸,能够在这个舞台上代表我的国家取得冠军。我要感谢我的教练、家人和所有支持我的人,没有他们,我不可能走到这一步。这个冠军不仅属于我,也属于我们所有人。4.C【详解】考查汉字读音。A.热血沸滕——热血沸腾;B.自做自受——自作自受,嗓子(shǎnɡ)——sǎnɡ;D.一忘无际——一望无际,参差(cān)——cēn。故选C。5.C【详解】考查字词解释。C.尾搐入两股间意思是牛在相斗时,将尾巴紧紧地夹在两条后腿之间。股:大腿。故题干说法错误。故选C。6.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B.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可以用来形容绘画,形容书法不太恰当。故选B。7.B【详解】本题考查了古诗词的默写。“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意思是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故选B。8.C【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A.阅读句子“雨来巧妙地将日本鬼子带入真的地雷阵,而他提前钻进河里脱身了。”可知,本句体现了雨来“勇敢机智”的特点。B.阅读句子“雨来把于大肚子家的羊群赶出来,让八路军叔叔反穿羊皮袍子夹在当中瞒过敌人。”可知,本句体现了雨来“勇敢机智”的特点。C.阅读句子“无论敌人怎么威逼利诱,雨来都没有说出交通员的下落。”可知,本句体现了雨来“意志坚定、不怕牺牲”的特点。D.阅读句子“雨来送信被发现,装作系鞋带的样子把信埋在了地里。”可知,本句体现了雨来“勇敢机智”的特点。故选C。9.A【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A.杜小康将成为最有出息的孩子,不是因为他出身“红门”且特别自信,而是由于他历经生活的磨难后,愈发的坚强。故选A。10.B【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与积累。B.历史上,孟获在诸葛亮南征过程中被七擒七放,最终被诸葛亮感动而归顺蜀汉。诸葛亮并没有给孟获金银珠宝等大量的赏赐,而是通过七擒七放展现了仁慈和智慧,让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蜀汉。说法错误。故选B。11.B【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首次出版于1886年。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生活,期间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学生讲述的“故事”,还有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B.有误。《爱的教育》中蕴含的“爱”,除了父子之爱和师生之爱,还有同学之爱、朋友之爱等。故选B。12.C【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C.《童年》的人物形象: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两个舅舅:粗野、自私。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有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小茨冈:乐观纯朴。因此,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13.【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慷慨、酱、丧、糟糕”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14.看到爷爷饱经风霜的脸,我愣住了:爷爷遭受了很多磨难和痛苦,仍然对生活充满希望。【详解】考查句子仿写。例句中“办案的警官陷入了沉思:难道犯罪分子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吗?”这里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想”来表达警官的心理活动,但通过描述警官的动作“陷入了沉思”以及他思考的问题“难道犯罪分子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吗?”,我们可以感受到警官的心理活动。然后,我们根据题干要求,仿照例句,描述看到爷爷饱经风霜的脸时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不直接使用“想”来表达内心的思考和感受,而是通过描述内心的触动、对皱纹的感受以及爷爷眼神的寓意来展现心理活动。示例:看到爷爷饱经风霜的脸,我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那张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每一道皱纹都仿佛在诉说着他曾经经历的艰辛和风雨。我知道,这些年来,爷爷一定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苦难和挫折,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仿佛在告诉我: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勇往直前。15.妈妈,这不是闲书,它对我的成长和学习都有帮助。一是它以孩子的视角讲述故事,充满童趣;二是它的语言生动活泼,场面描写栩栩如生;三是它教会了我勇敢和坚强。这么优秀的作品,您来与我一起阅读吧!【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在劝说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语气要平和,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能胡搅蛮缠,更不能耍脾气。结合题干内容,根据句式要求,对妈妈进行劝说时,要把阅读《童年》的好处讲清楚,以理服人。如:妈妈,《童年》是高尔基的著作,描写了阿廖沙的悲惨人生,写得很好,老师也给我们推荐了,我很喜欢,是我书柜上的座上客。读课外书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二是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三是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么优秀的作品,不仅我需要读,妈妈您也可以和我一起阅读,我们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16.柔美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识记。(1)出自课文《草原》,第一自然段中原文: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人云际。(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出自宋·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译文: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书写时注意“稻、蛙”的写法。《浪淘沙》出自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描绘了黄河奔腾汹涌的姿态。书写时注意“淘、簸、涯”的写法。17.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动植物

事物

人18.A19.不能去掉。引用俗语和农谚写出了农作物在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快速增长,以此来类比人,点明人的成长也有关键期,告诫我们要抓住关键期,快速成长。【解析】17.本题考查找中心句和对文章的理解。阅读选文可知,选文主要介绍了各种我们熟悉的生物在夏天的生长。所以中心句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结合选文第②自然段中“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可知,本段主要描写了动植物在夏天成长迅速;结合第③自然段中“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可知,本段描写了各种事物在夏天的成长;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中“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可知,本段主要描写了人在夏天成长迅速。故选文围绕中心句,从动植物、事物、人三个方面描写的。18.本题考查对谚语的理解。结合选文第④自然段“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可知,谚语“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意思是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只能割掉喂牛吃了。故选A。19.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作用。作答本题,先写明自己的观点(“能删去”或“不能删去”),然后结合选文内容阐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本题中,关于农谚和俗语等句子是否能删去,通常是不能删去的,可结合对农谚和俗语的理解、它们的作用,以及与文章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行作答。“不热不长,不热不大”俗语,意思是夏天到了,庄稼在一定的气温下,温度高的话,长得很快,气温不够,节气不到,就成熟较慢。“六月六,看谷秀”农谚,意思是农历六月初六前后庄稼抽穗开花。“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谚,意思是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头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老牛吃了。示例:不能去掉。作者引用俗语和农谚表达了农作物要趁最适宜的时机赶快长,同时以物比人,点明人的成长也要抓住最适宜的时机。另外,引用俗语和农谚能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20.随着年级的升高,近视率越来越高;在小学生到初中生这一阶段,近视增长率最高;高中生近视率最高。21.B22.材料一、二、三的顺序不能颠倒。材料一是反映儿童、青少年视力近视问题,材料二主要分析“近视发生的原因”,材料三介绍“预防近视的方法”。针对材料一反映的问题,先分析近视发生的原因,再提出预防近视的方法。23.看书写字时坐姿端正,眼离书本一尺远;坐车行走的时候不要看书,不躺着看书;控制用眼时间;勤做眼保健操;在饮食方面尽量少吃甜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解析】20.考查图文转换。结合图表标题“某市儿童、青少年视力调查统计表”可知是关于儿童视力统计表。结合第一二行的标题,可知是关于统计人群以及近视率。根据图表可知学龄前儿童的近视率是14.3%;小学生的近视率是35.6%;初中生的近视率是71.1%;高中生的近视率是80.5%。图文转换时关注最大的和最小的数值以及变化趋势。可知学龄前儿童的近视率最低,高中生的近视率最高。近视率随年级升高而增加。也可以关注增长的速度等。21.考查内容理解与判断。A.结合材料二“尤其在寒暑假期间,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束,有些孩子就毫无节制地看电视、玩电脑,使得寒暑假成为近视的高发时期。”可知题干说法正确。B.结合材料二“青少年患近视大多数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即用眼过度和用眼习惯不良。”可知题干说法错误。C.结合材料三“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增强眼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视神经萎缩,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可知题干说法正确。D.结合材料三“如果患了近视,应定期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可知题干说法正确。22.考查内容理解。材料一、二、三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安排的,材料一介绍了近视的现象,引出材料二介绍近视的原因,进而引出近视的防治方法,故不能交换顺序。23.考查内容理解。结合近视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提出建议即可。不要过度用眼,课间十分钟多看看外面的绿植,多去教室外走动。多吃蛋奶、鱼肉、动物肝脏和新鲜的蔬菜水果。要有充足的休息,做到劳逸结合。24.形容十分谨慎,一点也不敢疏忽。本文是指“我”珍爱这件衣服。形容旅途劳累的样子。本文是指父亲疲惫地回到家。25.C26.D27.一件样式别致、颜色鲜红的上衣家中经济不宽裕,在偏僻的小城里根本买不到那样漂亮的衣服。28.B29.从“父亲毫不犹豫地把我的新衣服送了过去”这句话看出父亲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从“别哭了,啊?新年那天,爸爸一定会让你穿上跟那件上衣一模一样的新衣服。”“为了让你过个愉快的新年呀!”这句话看出父亲是个关爱子女的人。从“他跑遍城内大大小小的商店商场,最后终于买到了样式、颜色都一样的上衣。”“把衣服放在满脸惊诧的我手上”这两句话看出父亲是个信守诺言的人。【解析】24.本题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我视如珍宝”,“我”非常小心谨慎的把它放好,可知“小心翼翼”体现出“我”对这件鲜红的上衣非常喜爱。结合文章第⑦⑧自然段句子“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父亲一大早就拿着家里仅有的三十元钱去赶北京的长途汽车,西单、东单、王府井、前门……他跑遍城内大大小小的商店商场”“在黄昏的暮色中”,可以看出父亲为了能让“我”在新年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仅仅用了一天就跑遍了北京,终于在黄昏的时候赶了回来。可知“风尘仆仆”指的是父亲十分疲惫的赶回来。25.本题考查选词填空。结合第②自然段句子“我视如珍宝”和词语“小心翼翼”,可以看出“藏”在本文中是珍藏的意思。用“藏”字更能体现出作者对衣服的珍爱。结合文章第⑦⑧⑨自然段句子“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他跑遍城内大大小小的商店商场”“在黄昏的暮色中”“为了让你过个愉快的新年呀!”可知父亲为了能让我在新年穿上喜欢的衣服,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买到了衣服,并在当天黄昏回到了家,“赶”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着急着回家。“赶”字更能突出时间的紧迫。结合文章第⑨自然段句子“看着母亲给父亲清洗、包扎挤车时碰破的手臂,我的心中充满了愧悔:我的任性给爸爸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啊!”。可知我当时内心充满了悔恨,“凑”在本文的意思是悄悄的走过去。“凑”字更符合当时的情景,体现出作者内心对父亲深深的歉意。故选C。26.本题考查近义词。“奢望”的意思是因要求过高而难以实现的希望。本文指的是我在想重新拥有那件鲜红的上衣是一件不能能的事情了。“奢求”的意思是即过分的要求,表示自己不具备条件却要享受某种超越条件的事物,也就是过高而难以实现的要求。故“奢望”与“奢求”意思相近。故选D。2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姑姑从广州出差回来,送给我一件样式别致、颜色鲜红的上衣作为新年礼物。”可知,“鲜红色”指的是姑姑送给我的那件颜色鲜红的上衣。结合文章第⑥自然段句子“那时候,爸爸妈妈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足一百元钱,家中的经济一点儿也不宽裕,而且在我们居住的偏僻小城里,根本买不到那样漂亮的衣服。”可知,家里条件不富裕和居住地的偏僻,作者再想拥有一件那样的衣服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这是一件奢望的事情。2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结合文章第⑨自然段句子“看着母亲给父亲清洗、包扎挤车时碰破的手臂,我的心中充满了愧悔:我的任性给爸爸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啊!”“为了让你过个愉快的新年呀!”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内心不再是为得到衣服而高兴了,反而是对父亲充满愧疚,以及感受到父亲为了实现对自己的承诺而付出的浓浓的爱。故选B。29.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父亲毫不犹豫地把我的新衣服送了过去,于是促成了一桩美满婚事。”可以看出父亲心地善良,爱帮助人的品质。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爸爸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