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二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1))_第1页
阶段二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1))_第2页
阶段二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1))_第3页
阶段二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1))_第4页
阶段二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朝建立前221前202前601059184秦灭亡王莽建新七国之乱秦末农民起义黄巾军起义25东汉灭亡,魏国建立前209前207前206楚汉之争前154前138220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设立张骞通西域东汉建立蔡伦改进造纸术前136设五经博士阶段二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阶段二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阶段特征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阶段。依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两汉(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板块一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板块二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板块三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政治上:大一统的建立和巩固。秦朝建立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在中央确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期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消除了王国的威胁,巩固了中央集权。课时1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秦朝的统一(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二、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一)君主专制的演进(二)中央集权的发展:郡国并行制(三)监察制度:刺史制(四)选官制度:察举制(西周)分封制、宗法制(春秋)诸侯割据混战(战国)各国纷纷掀起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人民渴望统一秦的统一诸侯势力强大“两制”渐渐崩坏

封建经济的发展秦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一)秦朝的统一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统一中国的条件:(1)客观条件:经济基础: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政治基础: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完成局部统一;群众基础:长期战乱使人民渴望统一;民族基础:春秋战国以来各族人民的初步融合,有利于统一。(2)主观条件:①商鞅变法极大提升秦国实力,为统一奠定基础;②秦王嬴政雄才大略(招揽各国贤士;策略正确,先弱后强,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秦楚齐燕赵魏韩秦秦秦秦秦秦秦(一)秦朝的统一2、过程:3、结果:B.C.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今陕西西安)长城陇西东海南海面对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庞大帝国,该如何进行有效的统治呢?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人口:2500万(前213年)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权力于一身。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是一种管理方式。其特点是地方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地方君权——相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并不完全等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指最高统治者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指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是紧密结合的。因此,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背景:(1)经济基础: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2)政治前提:秦统一天下,巩固统治的需要;(3)理论基础:战国时期韩非子等的法家思想。(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内容:(1)首创皇帝制度:①创立: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1)首创皇帝制度:③特点: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史记·秦始皇本纪》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②权力: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2、内容:本质:君主专制2、内容:(1)首创皇帝制度:④影响: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有利于国家稳定与统一;专制独裁,易导致决策失误,出现暴政。(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①官职的名称及职能:皇帝三公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九卿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副丞相,监察百官(位低权重)主管军事,但是虚有其位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栗内史少府宗庙礼仪教和教育事务宫中警卫宫门屯卫宫廷车马司法少数民族和外交事务皇室宗族国家财政皇家财政地位相当还有京城治安宫廷工程建设中尉将作少府直接为皇室服务,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2、内容:(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②特点:以皇权为中心;分工明确,牵制配合;臣议君决,采取朝议制度;充分体现“家天下”的特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2、内容:(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③作用:各司其职,提高了办事效率;保证了专制皇权不致旁落;相互配合,彼此牵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重大决策失误。1.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解析: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之后由宰相领衔上奏皇帝最后裁决。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故D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这一制度并不能起到限制皇权的作用。D思维拓展:秦朝朝议制度的作用?①大臣议政集思广益。②减少决策失误。总结:中央决策机构的规范化、合理化。思维拓展:决策集团有何变化?作用?(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一模·25)秦朝的廷议制度主要讨论有关国家的基本制度和重要的方针政策。参加廷议的既有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还包括职卑权轻的博士(皇帝的顾问、智囊),秦始皇让博士参加廷议旨在()A.加强君主的独断裁决

B.监督制约丞相的权利C.扩大统治集团的基础

D.提高儒生的政治待遇C变化:扩大了统治基础(读书人)作用:决策的合理化2、内容:(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①历程:a.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便已开始设郡县,b.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普遍推行县制c.秦建立后推广至全国。②内容:a.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b.县令或县长: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皇帝中央政府三公九卿制郡县乡里郡守县长或县令三老、有秩、啬夫、游徼里正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治民,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受命中央督责地方各自分工如下:郡:郡守(行政),郡丞(辅佐行政和刑狱),郡尉(军事治安)

县:县令(行政),县丞(辅佐行政和刑狱),县尉(军事治安

乡:三老(教化),秩、啬夫(司法和赋税征收),游徼(治安)

里:

里正(组织生产)③特点:a.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b.中央垂直管理地方。2、内容:(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视角2郡县制的影响史料: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④影响:a.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集权管理;b.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c.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是中国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视角3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比较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

纵深解读:“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史料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①。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②。……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③。——《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思考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政治变化。由分权到集权由世袭到任命“官僚政治”的作用

①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抵御游牧民族的掠夺,维护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免遭游牧民族的侵扰。

②经济: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兴修大型工程。家国情怀皇帝制官僚制度地方:郡县制—行省制中央: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基于小农经济的赋役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官僚政治”的形成及地位:与“官僚政治”相关的几个制度:1)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的重要标志。2)选官制:官僚产生的依据,包括察举、科举等途径3)监察制度:官僚服务和服从于统治者的保障4)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等均是官僚政治的载体。理解“官僚政治”的几个要点:1)秦汉以后逐步确立(时间概念)2)与贵族政治相对应3)中央和地方长官由统治者任免并有一定任期4)俸禄制:官僚领取俸禄而不是获得对封地和人民的统治权回顾:夏商、西周、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夏商:内外服制(部落血缘)西周:分封制(周族血缘)秦朝:郡县制(用地域关系打破血缘关系)西方古希腊雅典是怎样打破血缘关系的?

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用财产关系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

克里斯提尼用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用地域关系打破血缘关系★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分封制郡县制异地方权力划分依据官员任免影响特点同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诸侯王位、封地世袭官员由皇帝任免;官位不世袭,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西周初年有利巩固统治,长远看,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⑵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⑴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⑶作用:都曾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较大,具有独立性小,听命中央,无独立性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地方权力集中中央权力集中皇帝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秦朝中央集权政权结构3、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积极消极皇帝依靠其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形成暴政,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如秦王朝在农民起义打击下,二世而亡,成为一个短命王朝。(1)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2)对秦: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3)对后世: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使中华文明得以连绵不绝的发展。1.(命题点:秦朝政治统治的特点)秦代泰山石刻有云:“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出土的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有29种,涉及经济的有《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传食律》《牛羊课》等十余种。这表明秦朝()

A.法律制度十分完备B.注重以立法调节经济关系

C.苛捐杂税十分沉重D.积极鼓励私营工商业发展答案B

解析据题干材料“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这一句总说,用法律推动国家运转,使各行业协调发展。下一句重点是有关经济的法律占比很大,反映出秦朝注重以立法调节经济关系,故选B项。思维拓展:专制的两面性。2.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外戚专权,丞相专权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宦官和外戚都是统治阶级中的腐朽势力B.皇权软弱使然C.皇权专制制度使然D.丞相有较强的能力和较大的权力C利:强有力的国家组织能力。弊:暴政、腐败等政治乱象。(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方面: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车轨;——促进经济交流3、军事(民族)方面:北击匈奴,修长城,移民实边。南征百越,设四郡(闽中郡,象郡,桂林郡,南海郡),开发岭南;——防御匈奴;加强联系,维护安定统治;奠定基本疆域4、思想文化:统一文字(小篆),颁布《秦律》;焚书坑儒;

——促进文化发展;思想控制,摧残文化5、交通方面: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灵渠、驰道)

--促进交通发展,巩固统一6、秦始皇的暴政(1)焚书坑儒:对思想文化严加控制(2)修筑长城(3)大兴土木:仿建六国王室宫殿、修建阿房宫、修建骊山墓(4)徭役兵役:伐南越,戍边疆7、影响:加重人民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激化,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思维拓展:根据材料,思考秦始皇两次移民的目的?有何影响?(2020.1·北京学考·2)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公元前211年,由于“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又疏散了部分咸阳居民,“徙三万家丽邑(今陕西骊山附近),五万家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这两次移民得以实施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建立中央集权

②吞并六国

③北击匈奴

④焚书坑儒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A目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削弱割据势力,维护统治。影响: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维护大一统,促进民族交融。你不体恤人民,是一个暴君。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了法庭。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为原告秦朝人民写一份诉状。(要求:阐述合理,逻辑清晰,事实准确。)原告被告能力提升:参考答案: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以前那种割据混战的局面;我北逐匈奴,南平百越,开拓了疆域;我颁布了秦律;我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了文字;我修筑长城,和驰道,开通灵渠;这些都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统一。我是千古一帝。秦朝人民的诉状:你大兴土木,营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劳民伤财;你赋役繁重,要我们将收获物的2∕3交给你;你把残酷的刑法强加在我们头上,让我们没有活路;你是一个暴君。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一、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思路:首先要梳理出历史人物各方面的有关史实,然后对史实加以归类。归类后,从主观动机与客观结果、当时和后期的影响中,做出综合评价。评价时,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要坚持辩证的方法,要坚持两点论的原则。二、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技巧①评价标准,看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②抓住历史背景,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到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价。否则人物同伴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有可能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③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的人无完人,就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要全面客观,要运用阶级分析法,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④克服英雄史观,在承认历史人物个性特点对历史有一定影响的同时,又不能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二、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一)君主专制的演进史料一自古就有“汉承秦制”之说,在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职官等领域内考察,这是非常准确的概括①。秦所创设的皇帝制度,把最崇高的名号、最显赫的地位、最根本的权力集中到君主一人身上,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它通过朝议和文书、舆服、后宫、陵寝等相关规定,把“君尊臣卑”的政治伦理制度化,树立了绝对皇权的统治秩序②。故自汉及清,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不替。自上而下的专制官僚体制,取代了此前的贵族等级制③。中央有以丞相为首的政治中枢机构④。

——摘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①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②承袭秦制。(史称“汉承秦制”)汉承秦制,有损益也皇帝制度郡县制郡国并行制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监察制度中央机构地方制度选官制度三公九卿御史大夫军功爵制汉武帝时丞相任职时间和离任原因:姓名离任原因任职时间姓名离任原因任职时间窦婴免职1年2月严青翟畏罪自杀2年10月许昌免职3年8月赵周下狱死2年7月田蚡去世3年9月石庆去世8年3月薛泽免职7年6月公孙贺下狱死12年2月公孙弘去世2年4月刘屈髦下狱腰斩2年2李蔡畏罪自杀3年田千秋昭帝时死2年打压相权,加强君主专制汉承秦制,有损益也——中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二、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一)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1)内外朝制度有何特点?①中朝官员位低权重。②相权一分为二。(决策vs执行)(2)有何作用?强化皇权1、《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清代学者钱大昕认为:“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心腹之臣矣。”由此可见,中朝()A.有独立的决策权力,位高权重 B.取代了丞相的地位,权倾朝野C.在宫廷内参与决策,削弱相权 D.是政令的执行机构,有名无实C思维拓展:汉代中朝在历史上的发展变化?①西汉武帝时期:中外朝制度②东汉时期:尚书台取代三公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与门下省,但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C解析: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汉朝政治统治特点之一),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通过材料可知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等权力较大,这说明皇帝的母系亲属地位较高,故C项正确;外戚干政是指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中国古代汉代、唐代、明代后期尤为严重。其实质是君主专制下的皇权专制。往往会造成政治黑暗或朝廷内部矛盾斗争,导致王朝衰落。(二)中央集权的发展—郡国并行制汉承秦制,有损益也——地方1、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郡国并行制)据图文,说明郡国并行制的消极影响?出现王国问题,汉景帝时出现“七国之乱”;难以统一治理,削弱中央集权,形成割据势力史料:天下之势,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贾谊材料一:(晁错)说上曰:“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少;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吴王濞列传》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以上德放,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汉书·主父偃》针对郡国并行制的消极影响,晁错和主父偃的解决方案有何不同?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措施: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②酎金夺爵:酎金,是汉朝祭祀宗庙祖先时,由地方诸侯所进献的黄金。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各地诸侯所进献的黄金成色不好、斤两不足为借口,褫夺了106人的爵位,是当时列侯数量的一半。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

③左官律和附益法:前者规定王国的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后者限制士人与诸王交往。所谓"左官",是在诸侯手下当官。在诸侯手下当官要受诸多限制,比如不能住在首都,不能提升,诸侯犯罪跟着连坐等等,把诸侯的手下往受气包方向培养。武帝在淮南王谋反之后作出此规定,意在限制臣民擅自出仕诸侯,进而削弱诸侯的私人班子,剪除其羽翼。/朝廷大臣交结诸侯,帮助其获得不正当的利益,或者自己受贿,为附益,重者也至于弃市。(2020·四川资阳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汉制,诸侯贡金以助祭宗庙称酎金。诸侯献酎金时,皇帝亲临受金。如发现黄金的分量或成色不足,则要受罚,诸侯王削县,列侯免国。这种有关耐金的法令称为“酎金律”。“酎金律”的出现()A.有助于大一统国家的维护

B.拓宽了中央政府的税收来源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的货币管理A【解析】

由材料可知,汉律对酎金有严格规定,打击了诸侯势力,维护了皇权,有助于维护大一统国家的体制,故A符合题意:金并非税收来源,故B不合题意:C中“实现了”太绝对,故C不符合题意酎金律并非针对货币管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亦如己愿”。上述材料中,主父偃建议的巧妙之处在于()A.以广建侯国的办法来拱卫中央政权B.有利于刘姓政权且抚慰了异姓功臣C.以分封王国子弟办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关系D.以宣扬仁孝之道为由而削弱地方王国的势力D思维拓展:通过推恩令,思考汉代分封与西周分封的差别?西周分封是层层分封,汉代分封是一层分封汉代分封是郡县制的变形,并非西周的分封。汉承秦制,有损益也——地方监察“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奏诏条察州。”1.汉武帝时期地方监察制度为:刺史制度刺史制度: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叫13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三)监察制度——刺史制度

史料:刺史为六百石官,秩位不高,但出刺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二千石和王国相。刺史除了“断治冤狱”,并不直接处理地方其他行政事务。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2.刺史制度有什么特点?特点:①以卑督尊,大小相制,内外相维;②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③没有固定治所;汉承秦制,有损益也——地方监察(三)监察制度—刺史制度3.刺史制度的作用:①澄清吏治——衍生酷吏。②打击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史料汉兴,把秦郡划小,将一郡分成数郡。汉武帝时,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了十三个监察区,监察地方高级官员①。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授予监察区长官州牧兵权、财权和政权,州变成了郡以上的一级政区,州牧渐成割据独立之势②。坚持二级制政区是统治者的愿望,所以隋统一后,撤销郡级政区,重新简化为州县两级③。唐承隋设两级政区,但安史之乱以后,作为监察区的道和藩镇结合,又形成州以上的一级政区④。——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视角2监察制度的创新与地方行政区的演变思考指出西汉沿革行政区划的举措。概括东汉至唐末行政区划层级演变中的突出问题。4.演变:①西汉“州”(监察区)——东汉“州”(地方行政区)②西汉“刺史”(监察官,位卑权重)——东汉“州牧”(地方军政长官,东汉末成为割据力量)史论1:西汉末年至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表现(1)选举凭门第,豪强势力垄断仕途,把持各级政权,累世做高官,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2)豪强势力拥有庄园,在庄园中以满足生活需要为主组织生产,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单位。(3)庄园里拥有“部曲”或“家兵”。(命题点:汉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汉武帝设刺史,职权为“奉诏六条察州”。西汉中期后,京房(人名)曾经向皇帝奏报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皇帝“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由此可见,在汉代中后期(

) A.刺史制度渐趋完善

B.刺史地位显著提高 C.刺史监察范围扩大

D.刺史职权有所异化D解析据题干材料“奉诏六条察州”、“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刺史由原来奉诏察州,转变为参与如何考核官吏的决策者,故选D项。“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次则萧何,其余……等皆白徒。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这一变局使()A.布衣将相格局的初步形成

B.官僚政治的时代结束C.节俭务实的统治风格形成

D.郡县制度的时代结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次则萧何,其余……等皆白徒”说明汉代官僚出现“布衣将相”现象,B不对,材料恰好说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趋势;C无从体现;D不对,郡县制度在西汉仍有发展。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史论2:多角度理解汉朝政治统治的特点(1)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人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2)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3)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并不排斥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4)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史料:“不举孝,不奉召,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汉书》卷六《武帝纪》1.概况: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2.选官的标准:孝、廉;3.察举制的作用:①打破血缘、世袭,扩大统治基础;②为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奠定基础;(四)选官制度——察举制

史料:东汉时,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用私,背实趋华”……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东汉时“选士而论族姓阀阋”……——白寿彝《中国通史》方法标准后果4.演变逐渐被官僚家族控制门第望族累世公卿世家地主形成(2017·海南高考·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B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看,东汉时期,“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该做法有利于从世家大族中举荐人才,而不利于寒门家庭,这在客观上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故选B项。儒学独尊局面出现于西汉时期,故A项错误;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权垄断局面的是科举制,故C项错误;选官制度与地方体制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思维拓展:察举制的两面性?积极:推动社会阶层流动。消极: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逐渐转变为门第声望)——九品中正制史论:“汉承秦制”的表现及评价(1)表现:①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中央“中外朝”制度,限制相权。②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采用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后通过“推恩令”,削弱和限制王国的活动。③承袭秦朝的监察制,后发展为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督。④以察举制为主要选用官吏的途径。⑤承袭秦朝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创新发展为西汉的编户制度,加强对百姓的管理。(2)评价:“汉承秦制”有利于两汉的政治统治与巩固,有利于地主阶级专政。它既稳定了汉朝初年的统治,又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起了一定作用。归纳总结阶段二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阶段特征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阶段。依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两汉(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板块一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板块二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板块三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经济上:小农经济继续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秦朝赋税沉重;汉初休养生息,农业恢复,工商业发展;汉武帝时期加强对经济的全面管控,强化重农抑商政策,大量劳动力回归土地,精耕细作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课时2

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一、秦汉时期的农业(一)耕作方式(二)耕作技术(三)耕作制度(四)水利灌溉(五)土地制度二、秦汉时期的手工业(一)概况(二)成就三、秦汉时期的商业(一)秦朝(二)汉朝四、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一、秦汉时期的农业(一)耕作方式1、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2、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东汉·牛耕图画像石(甘肃嘉峪关市出土)西汉时期的耦犁(形象图)这种牛耕方式俗称“二牛抬杠”,也即文献中所说的“耦犁”。特点:二牛三人、二牛一人(二牛抬杠)(二)耕作技术1、西汉时,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代田法。2、西汉时期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第一年种在沟里,第二年在垄上开沟,垄和沟轮换耕种。

耧(lóu)车: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种子箱排种管开沟器机架牵引输种管特点: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三)耕作制度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四)水利灌溉1、汉朝出现漕渠、白渠、龙首渠等,2、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五)土地制度1、秦朝:秦始皇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诏书,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确认。2、汉朝:汉代,土地买卖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严重,租佃现象比较普遍。随着土地的集中,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视角1汉代田庄经济的特点与手工业的发展史料一(田庄)“是以大地产为基础,以超经济人身强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为剥削形态①,有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②,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的封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③。——张竹云《汉代田庄与西欧庄园比较研究》史料二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④。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⑤。琦赂宝贷,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⑥。

——《后汉书·仲长统传》思考

据史料一、二,归纳概括中国古代庄园经济的特点。田庄经济1、概念:田庄是以大土地所有制(地主、领主或贵族掌握大量土地)为基础,以超经济人身强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方式,有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的封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3、作用:在国家强盛时期,田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积极因素;在国家控制无力的情况下,田庄又会成为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支柱。2、特点:①以大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基础建立;②集体生产组织方式;③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④产品种类繁多、丰富,基本自给自足;⑤佃客与庄主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缴纳实物地租,承担劳役;⑥在田庄里,剥削者和劳动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豪强地主利用宗族血缘关系作为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手段。命题点3汉代庄园经济3.(2016·全国Ⅰ卷,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解析

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以判断画像砖反映了汉代大地主田庄上的农业生产情况,不是个体农户的生产情景,故选D。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D命题点2东汉末年屯田制2.(2020·全国Ⅲ卷,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D解析由材料可知,为“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曹操在许下和各地大力发展屯田,据此并结合所学可知此举有助于缓和东汉末年尖锐的社会矛盾,所以D正确。屯田制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东汉末年,枣祗(zhī)首倡屯田制的实施,使长期遭受战争破坏的北方农业生产,在短期内得以恢复并稳定了下来。失去土地的农民又重新回到土地上来,许多荒芜的农田也被开垦,政府积存了大量的粮食。这一制度在当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为后世开创了一种大规模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先例,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不同程度地仿效,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二、秦汉时期的手工业(一)经营形态1、官营手工业: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2、田庄手工业: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田庄

手工业,生产生活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二)成就1、冶金业:①两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②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二)成就2、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3、纺织业①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②汉朝时,包括提花在内的丝织技术已相当成熟,能织出二十多个花色品种。③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史料三秦汉时期,官营丝织业规模宏大,每年经费高达千万钱,官营丝织工场“作工各数千人”①。大工商者经营的丝织业兴盛发达,《史记》载,通邑大都中从事买卖“帛絮细布”者,可“比千乘之家”②。官僚地主也自营纺织,田庄中有养蚕、缫丝、织缣、染色等全部生产过程;其产品除自身消费,亦出售求利③。社会消费的丝织品明显增加④。——摘编自林剑鸣等著《秦汉社会文明》视角1汉代田庄经济的特点与手工业的发展思考:据史料三,分析秦汉时期丝织业发展的特点。特点:①丝织业存在三种经营方式:官营、私营、地主田庄经营,官营丝织业发达。②丝织业比较发达,丝织品品种多,数量多。③社会消费丝织品增多。解读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官营丝织业规模大、经费足、丝织工场手工业者众多②私营手工业经营的丝织业获利丰厚③田庄经济中家庭丝织业发展、部分产品出售④社会消费对丝织品的需求明显增加三、秦汉时期的商业(一)秦朝:(二)汉朝:补充: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制定管理“市”的法律,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全国的度量衡。这些措施促进了全国各地的经济交流。1、西汉都城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2、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3、西汉时,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影响:①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②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③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密切了汉族与沿途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④对今天中国的影响。(“一带一路”)拓展:陆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

诸国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南海诸国以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1913年由法国的汉学家沙畹首次提及。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中国海上丝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线路,其中主要以南海为中心。秦汉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原因(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2)汉代“开关梁,弛山泽之禁”。(3)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4)两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四、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一)秦汉时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二)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三)汉武帝时期:1、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用五铢钱代替圆形方孔钱。一方面统一货币,稳定货币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打击王国势力,地方豪强,加强中央集权。2、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抑制私商发展,增加政府收入,加强集权。保护巩固小农经济。3、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均输:设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地贩卖。平准: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出物资,根据市场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打击富商大贾囤积居奇,稳定市场,平抑物价,增加政府收入。4、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实行算缗告缗。“算缗(mǐn古代的钱串)”:是向大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者征收的的财产税。“告缗”:是鼓励知情者告发,属实奖励告发者被没收者财产的一半。视角2汉代的经济政策史料盐铁官营后,汉武帝巡行全国,“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盐铁收入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①。司马迁对他(桑弘羊)的理财曾给予高度评价,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②。……桑弘羊自己强调指出:“令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③。——摘自晋文《桑弘羊与西汉盐铁官营》思考据史料,概括归纳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在当时的作用。解读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盐铁政策稳定了小农经济,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②民不加赋而国家富有③可以对政治统治和地方管理有积极作用提示

促进了农业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抑制了豪强兼并,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国家统一。历史概念“盐铁官营”“盐铁官营”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不同程度地强化了盐铁专卖。史论归纳史论:汉代主要的经济政策及影响(1)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国家“大一统”局面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2)重农抑商政策:重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从政治上将商人打入贱民行列,经济上重征商人“租税以困辱之”,阻碍了商业的繁荣。(3)盐铁官营政策:虽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但亦不免带有封建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病。官营手工业—“工官”和“匠户”制度①“工官”工场的经营,对朝廷财政来说是一大支出

。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间相互隔绝

,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容易导致失传。③“匠户”职业由子孙世代承袭,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严重束缚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命题点4政府政策对商业发展的影响4.(2020·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

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强化重农抑商政策,尤其是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强化了对经济的控制,从而使商业发展受到抑制,故山东东部地区因“鱼盐”而得利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B项正确。西汉政府不单重视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还重视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丝绸之路是联通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的商业道路,与山东东部地区没有太多的联系,故C项错误;儒家义利观强调重义轻利,对商业发展虽有所影响,但不是商人活动步入低谷的主要原因,故排除D项。5.(命题点:汉代经济政策的影响)汉代的桑弘羊明确提出“富国何必用本农”“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的主张。在当时这一主张(

) A.动摇了汉代以农立国思想

B.为调控工商业奠定思想基础 C.提高了工商业者社会地位

D.使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B解析题干述及的是农业、商业与手工业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工商业的重要性,这就为汉朝调控工商业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故选B项。整个的中国封建社会,都是把农业放在首位,排除A项;题干只是述及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汉代工商业者的地位非常低下,排除C项;中唐以后,重农抑商政策才有所松动,排除D项。阶段二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阶段特征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阶段。依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两汉(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板块一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板块二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板块三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思想上:加强思想的统一。秦朝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推行法家思想;汉初奉行黄老思想,汉武帝时采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课时3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一、秦朝思想文化(一)统一文字(二)“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汉初—黄老之学(二)汉武帝—董仲舒的新儒学(三)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三、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一)科技(二)文学(三)绘画(四)史学成就(五)宗教1、内容:“

”,即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的书写体统一为后世所称的

,一直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

所取代。2、作用:一、秦朝思想文化(一)统一文字书同文小篆隶书方便国家颁布政令,落实法律制度;有利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共同的文化心理的形成。(二)“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事件简介: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焚书:除了《秦史》以外,六国的史记以及百家著作,还有诗书、百家论语等等,还规定禁止私藏;不然就是诛灭其家族。医书、卜筮、种树之类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坑儒:坑杀460余术士(术音述,术士,即儒士),以警示天下的文化人。秦朝统一后,需要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工具。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学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在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制的主张不合时宜1、背景(二)“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政策2、概况

和战国时期相比,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变化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秦朝时期:死气沉沉。原因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3、评价(影响)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积极:在当时是必要的,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巩固秦朝统治。

消极:“焚书坑儒”事件的影响是极为消极的(占主导地位),表明秦王朝在文化领域由博采先秦诸子学术向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化专制转型,也摧残了文化,使儒学转入低潮。

①成为两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

②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③使儒学的发展走向低潮,被称为“灭学之祸”。“以法为教”意思是人们学习知识的内容只限于朝廷的法令(秦律)。“以吏为师”就是整个社会除文吏外,不具备文字能力的人要学习文字,只能向政府官员学习。政府官吏承担教育行政官员和教师职责。学习的内容是朝廷的法令。

(焚书坑儒与以吏为师)其实质在于统一思想、统一人心。它是在确立了郡县制这一制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换句话说,秦并六国,光有统一的政治制度还是不够的,必须进而统一人心、统一思想。郡县制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用它来代替封建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统一人心、统一思想也是当时形势的必然要求,因此,从原则上讲,李斯的建议是应当肯定的。因此,秦始皇也就理所当然地采纳了这一建议,把它作为秦帝国的国家意识形态了。——李英华:《秦汉之际国家意识形态通论》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汉初——黄老之学1、背景:A.汉初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急需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B.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训。2、

措施:A.政治上:无为而治,宽刑减税;B.经济上:休养生息,轻徭薄赋,3、

结果:

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国力日盛,出现“文景之治”。战国时期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初期,黄老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阴阳、法、儒、墨等诸家观点,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二)汉武帝—董仲舒的新儒学①经济:②政治: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适应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强盛,为中央集权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潜伏着危机。诸侯国的实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等,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③思想:1、背景中央与地方矛盾边境问题阶级矛盾视角1董仲舒改造儒学的背景及特征史料一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①。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②,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个重大政治问题③……不过,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④……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⑤。——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思考

(1)据史料一,分析论证说明为什么“儒法之争”的结局必然是儒法合流。提示

儒法之争的实质是“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大政治问题。秦汉时期,中央集权政治的不断发展,农耕经济和社会逐步走向繁荣,文化发展多元一体,儒法合流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命题点1汉代儒学发展的原因1.(2019·全国Ⅱ卷,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C解析先秦时期道家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自然不可能被统治者接受。但长期战争,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老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所以汉初采取以道家为主,吸收墨、阴阳等各家合理成分的统治思想。汉武帝时期出现的两大社会问题(王国问题和匈奴问题),对最高统治者的权威形成严重威胁。强调“贵贱有序、严格等级”的儒家自然就派上了用场,于是儒家吸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形成了新儒学。由此得出结论,学术思想呈现相互吸收的特征是现实统治的需要。故答案为C。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儒学”的内容:思想统一为政治服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材料三: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材料四: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董仲舒《春秋繁露》君权神授有利于强化君权,又对君权做了限制天人感应,天人合一2、内容材料六:汉兴,循而未改。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长,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班固《汉书·食货志》材料五: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就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尊卑秩序是永恒不变的。实行仁政(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三纲和五常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为抑制土地兼并,推行仁政,提出“限田、薄敛、省役”。“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易错提醒】“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的本质目的相同2、内容儒学的不同遭遇秦“焚书坑儒”汉“独尊儒术”不同点原因对儒学态度影响相同点目的实质作用儒士攻击秦的统治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统治者需要打击尊崇儒学发展进入低潮确立儒学正统地位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思想文化专制有利于国家统一,但钳制思想,不利于思想自由发展。比较:秦“焚书坑儒”与汉“独尊儒术”“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顾颉刚【轻巧识记】董仲舒的新儒学探究:与先秦儒学的关系:继承与发展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为政以德”“民本”等思想为新儒学所继承。A.思想内涵:新儒学兼收并蓄,兼采各家思想,并与儒家的基本思想融为一体;提出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学说,更加强调“君本”思想。B.与当政者的关系:先秦儒学批判苛政,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新儒学承认现实社会统治秩序的合理性,并为维护现实政治服务。C.地位:先秦儒学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学说,但带有理想色彩和对现实政治进行批判的成分;新儒学则是一套官方统治思想,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继承:发展:史料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采取了“综合的办法”,“吸收了各种学派的思想,甚至包括对立派的思想中的有用的东西,收罗进‘儒术’①这个思想体系之中,然后要人们去‘独尊’②,同时,对于思想上的各派别,既不‘焚’,也不‘坑’,而是让其存在”③。——郭志坤《评议武帝的“独尊儒术”》史料三

在现实政治中,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有所保留的。他并不完全依赖儒士,在宗教方面,相当依赖道家方士;在政治方面,相当依赖法家……他的治国方略可以概括为“儒表法里”,即以儒术的外表掩盖法术的内里。……儒表法里,成为后世统治者的治国秘诀。——樊树志《国史十六讲》视角1董仲舒改造儒学的背景及特征提示

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等思想。具有神学色彩。思考(2)阅读史料信息,分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呈现什么特点?①“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②强调君权,神化皇权;③儒学神学化,为现实政治服务。3、特点史论: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史论归纳:用例证法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特点例证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等各家思想为一体他所提出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就是借用了道家思想主张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他提出的“王者承天意以从事”表明了他“君权神授”的思想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他用“天人感应”思想规劝统治者要行仁政,“灾者,天之谴也”以维护皇权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指出皇帝是“受由天之号也,为人主也”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他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实质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辩护视角2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史料一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学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①,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②。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③,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④。——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史料二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⑤,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4、影响根据史料一、二,概括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影响。影响:董仲舒将儒学神学化、宗教化,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心理特征产生积极影响;董仲舒新儒学具有禁锢、封闭人们思想的消极影响。(三)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①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②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③教育:教科书: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中央:兴办太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地方: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2、影响:中央官学——私学官学汉代学校系统太学地方官学政治管理人才做官…………察举制教育+选官察举制科目:孝廉、明经……知识拓展:太学和察举制1.汉代学校系统——郡国学2.太学兴立的影响1)对教育:2)对社会风气:3)对统治基础:4)对儒学:5)对政坛:

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知识拓展:太学和察举制2、深远影响:(三)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2)对民族精神: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3)对学术文化:既钳制了学术、思想的发展;也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带有封建神学色彩,造成封建迷信思想泛滥。(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家国情怀史论归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1、形势需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2、与时俱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