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9讲 重要的烃 同分异构体》_第1页
课件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9讲 重要的烃 同分异构体》_第2页
课件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9讲 重要的烃 同分异构体》_第3页
课件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9讲 重要的烃 同分异构体》_第4页
课件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9讲 重要的烃 同分异构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重点巩固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研究考纲·辨明考向写书及断判的体构异分同要的与烃重考纲要求考纲解读考向预测1.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

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3.了解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

产中的重要作用。4.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

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

体。5.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6.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应用。1.有机必修高考考查一般为选择题。2.本部分的考查点主要有:一是甲烷、乙烯和苯的分子结构,如考查它们分子的空间结构以及以它们为母体的分子的空间结构,判断是否共面或共线的问题;二是考查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三是考查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判断;四是考查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等有机反应类型。核心素养思维导图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并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能从官能团等角度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对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并能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等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通过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建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并能对与此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名师备考建议本讲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甲烷、乙烯、苯的分子结构及其性质、鉴别、除杂和用途,涉及这几种烃的分子空间构型及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常见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反应条件等,高考时题目的难度一般不大,但考查同分异构体的试题难度较大。在复习该部分知识时,要注意:(1)以烷烃、烯烃、芳香烃典型的代表物甲烷、乙烯、苯的分子结构、性质和用途为依据进行有序复习。(2)理解有机物的结构,包括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比例模型、球棍模型等,在此基础之上,掌握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与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3)理解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不同,掌握甲烷、乙烯、苯的性质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掌握烷烃和烯烃的鉴别与除杂方法。高考有关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且较简单,常结合生产、生活,考查有机物的分类及命名、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线和共面问题、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的概念、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等知识,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拓展应用能力。预计2024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特点基本不变,题型会稳中有变,考查的主干知识不变。以社会热点事件涉及的新物质、新材料进行试题命题的趋势会增大;仍然结合日常生活,考查常见有机物的性质与应用、反应类型的判断以及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等。真题再现·辨明考向√√2.(2023年辽宁卷)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A.BeCl2的空间结构:V形B.P4中的共价键类型:非极性键C.基态Ni原子价电子排布式:3d10

D.顺-2-丁烯的结构简式:解析:A.BeCl2的中心原子为Be,根据VSEPR模型可以计算,BeCl2中不含有孤电子对,因此BeCl2为直线型分子,A错误;B.P4分子中相邻两P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共价键,P4分子中的共价键类型为非极性共价键,B正确;C.Ni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8,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d84s2,C错误;D.顺-2-丁烯的结构中两个甲基在双键的同一侧,其结构简式为,D错误;√3.(2023年浙江6月选考)丙烯可发生如下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烯分子中最多7个原子共平面B.X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BrC.Y与足量KOH醇溶液共热可生成丙炔D.聚合物Z的链节为√√5.(2022年河北卷)在EY沸石催化下,萘与丙烯反应主要生成二异丙基萘M和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和N互为同系物B.M分子中最多有12个碳原子共平面C.N的一溴代物有5种D.萘的二溴代物有10种√解析:A.由题中信息可知,M和N均属于二异丙基萘,两者分子式相同,但是其结构不同,故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两者不互为同系物,A说法不正确;B.因为萘分子中的10个碳原子是共面的,由于单键可以旋转,异丙基中最多可以有2个碳原子与苯环共面,因此,M分子中最多有14个碳原子共平面,B说法不正确;C.N分子中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因此其一溴代物有5种,C说法正确;D.萘分子中有8个H,但是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分别用α、β表示,其分别有4个),根据定一议二法可知,若先取代α,则取代另一个H的位置有7个;然后先取代1个β,然后再取代其他β,有3种,因此,萘的二溴代物有10种,D说法正确;6.(2022年辽宁卷)下列关于苯乙炔()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分子中最多有5个原子共直线C.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可溶于水√解析:根据苯环的性质判断可以发生氧化、加成、取代反应;根据碳碳叁键的特点判断可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钾氧化,对于共线可根据有机碳原子的杂化及官能团的空间结构进行判断;A.苯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错误;B.如图所示,,苯乙炔分子中最多有6个原子共直线,B错误;C.苯乙炔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碳碳三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能被取代,可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D.苯乙炔属于烃,难溶于水,D错误;√7.(2022年江苏卷)精细化学品Z是X与HBr反应的主产物,X→Z的反应机理如下:A.X与互为顺反异构体B.X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C.X与HBr反应有副产物生成D.Z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8.(2022年1月浙江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32S和34S互为同位素 B.C70和纳米碳管互为同素异形体C.CH2ClCH2Cl和CH3CHCl2互为同分异构体 D.C3H6和C4H8一定互为同系物解析:A.32S和34S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C70和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C.CH2ClCH2Cl和CH3CHCl2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C3H6和C4H8可能为烯烃或环烷烃,所以不一定是同系物,故D错误;√解析:C为乙烷的比例模型,故正确选项为C。10.(2021年海南卷)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乙烯可用作水果催熟剂D.苯酚可用作消毒剂√解析:A.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聚异戊二烯,故A错误;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B正确;C.乙烯具有植物生成调节作用,可以用作水果催熟剂,故C正确;D.苯酚能使蛋白质的变性、具有消毒防腐作用,低浓度时可用作杀菌消毒剂,D正确;故选A11.(2021年高考河北卷)苯并降冰片烯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苯的同系物B.分子中最多8个碳原子共平面C.一氯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分子中含有4个碳碳双键√解析:A.苯的同系物必须是只含有1个苯环,侧链为烷烃基的同类芳香烃,由结构简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的侧链不是烷烃基,不属于苯的同系物,故A错误;B.由结构简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中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和连在苯环上的2个碳原子共平面,共有8个碳原子,故B正确;C.由结构简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的结构上下对称,分子中含有5类氢原子,则一氯代物有5种,故C错误;D.苯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由结构简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中只含有1个碳碳双键,故D错误;故选B。12.(2021年辽宁卷)有机物a、b、c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解析:A.—CH3的碳原子有4个σ键,无孤对电子,是sp3杂化,苯环上的碳原子有3个σ键,无孤对电子,是sp2杂化,—C≡CH的碳原子有2个σ键,无孤对电子,是sp杂化,因此分子中有3种杂化轨道类型的碳原子,故A正确;B.根据苯中12个原子共平面,乙炔中四个原子共直线,甲烷中三个原子共平面,因此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15个(甲基中碳原子和其中一个氢原子与其他原子共面),故B错误;C.分子中的苯环中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双键之间独特的键,故C错误;D.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取代甲基上的氢有一种产物,取代苯环上的氢有四种产物,因此取代反应生成五种产物,故D错误。15.(2020年上海卷)丙烯二聚体CH2=CHCH2CH(CH3)2是合成“人工肺”(ECMO)设备膜丝的原料重要原料,下列关于丙烯二聚体说法正确的是A.加聚产物可以是溴水褪色 B.与互为同分异构体C.催化加氢产物的一氯代物有4种D.完全燃烧与等质量丙烯耗氧量相同√解析:丙烯二聚体的加聚产物中没有了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A错误;丙烯二聚体的分子式为C6H12,

的分子式为C6H10,B错误;丙烯二聚体催化加氢产物中等效氢有5种,则一氯代物有5种,C错误;丙烯二聚体与丙烯的通式相同,因此完全燃烧与等质量丙烯耗氧量相同,D正确。√17.(2019年全国卷Ⅲ)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A.甲苯 B.乙烷C.丙炔 D.1,3­丁二烯√18.(2018年全国卷Ⅱ)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解析: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烃,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液面会上升。但氯代烃是不溶于水的气体或油状液体,所以最终水不会充满试管,答案选D。19.(2018年全国卷Ⅰ,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molC5H12至少需要2molH2√解析:

中每个碳原子都形成4个共价单键,这4个键呈四面体状分布,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项错误;环戊烯的结构简式为

,与

分子式相同且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如

都是螺[2.2]戊烷的二氯代物,B项正确;螺[2.2]戊烷的分子式是C5H8,在理论上,1molC5H8与2molH2反应,生成1molC5H12,D项正确。20.(2018年全国卷Ⅲ)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解析:苯乙烯中有苯环,在液溴和铁粉作用下,溴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A项正确;苯乙烯中的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正确;苯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的是氯代苯乙烷,C项错误;苯乙烯中有碳碳双键,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得到聚苯乙烯,D项正确。21.(2023年湖北卷)碳骨架的构建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任务之一。某同学从基础化工原料乙烯出发,针对二酮H设计了如下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由A→B的反应中,乙烯的碳碳_______键断裂(填“π”或“σ”)。(2)D的同分异构体中,与其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_______种(不考虑对映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峰面积之比为9∶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π7解析:(1)A为CH2=CH2,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CH3CH2Br),乙烯的π键断裂,故答案为:π;22.(2022年海南卷节选)黄酮哌酯是一种解痉药,可通过如下路线合成:回答问题:(1)A→B的反应类型为

。取代反应或磺化反应2.甲烷、乙烯、苯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甲烷乙烯苯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知识梳理1.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仅含有C和H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烃。考点一、甲烷、乙烯、苯的结构与性质结构特点烷烃分子中碳原子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的价键被氢原子“饱和”烯烃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苯环含有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分子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透明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正四面体平面形平面正六边形3.甲烷的化学性质①稳定性: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②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③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第一步反应的方程式为

,继续反应依次又生成了

。CH4+Cl2 CH3Cl+HClCH2Cl2、CHCl3、CCl44.烷烃(1)烷烃的结构与性质通式CnH2n+2(n≥1)结构链状(可带支链)分子中碳原子呈锯齿状排列;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其余价键均被氢原子饱和特点一个碳原子与相邻四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1molCnH2n+2含共价键的数目是(3n+1)NA物理性质密度: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但都小于水的密度熔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碳原子数小于5的烷烃常温下呈气态化学性质类似甲烷,通常较稳定,光照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燃烧);如烷烃燃烧的通式为;分解反应(高温裂解)(2)烷烃的习惯命名法①当碳原子数n≤10时,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当n>10时,用汉字数字表示。②当碳原子数n相同时,用正、异、新来区别。如:CH3CH2CH2CH2CH3称为正戊烷,(CH3)2CHCH2CH3称为异戊烷,C(CH3)4称为新戊烷。5.乙烯(CH2=CH2)的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①燃烧:

。(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②CH2==CH2+Br2—→CH2BrCH2BrCH2==CH2+H2

CH3CH3CH2==CH2+HCl

CH3CH2ClCH2==CH2+H2O

CH3CH2OH④用途:有机化工原料,其产量可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作水果的催熟剂。6.苯(C6H6)的化学性质(1)苯的结构(2)苯(C6H6)的化学性质①苯燃烧:

。(火焰明亮,带浓烟)②取代反应:苯与液溴的取代反应:

;苯的硝化反应:

。+HBr+H2O③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与H2加成:

。规律小结1.烃类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6的一定是甲烷。2.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的烃一定是甲烷。3.甲烷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3∶1,是所有烃中含碳质量分数最小的,含氢质量分数最大的。4.卤素分子与烷烃发生取代反应时,一个卤素分子只能取代一个氢原子。5.分子式相同的烷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6.随碳原子数增多,烷烃的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归纳提升方法指导深度思考制备一氯乙烷有以下两种方案:①乙烷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②乙烯和HCl发生加成反应。采用方案____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苯(C6H6)②乙烯与HCl的加成反应产物只有一种,而乙烷与Cl2的取代反应产物是多种氯代烷的混合物(1)乙烯、苯、聚乙烯均含有碳碳双键(

)(2)苯的分子式为C6H6,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

)(3)1molCH4与1mol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1molCH3Cl气体(

)(4)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5)甲烷中含有乙烯气体,可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

)(6)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

)(7)甲烷和乙烯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8)正丁烷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丙烯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正误判断(9)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10)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11)“瓦斯”是乙烯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

)(1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

)(13)《格物粗谈》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乙烯(

)(14)苯分子中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15)往苯中加入溴水,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溴水层变无色,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化学反应(

)√××√√××教材实验再回顾实验二:从石蜡中制取乙烯的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与现象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气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产生气体;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时使溶液褪色。最后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2.实验分析及结论通过实验过程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能够判断出此实验产生的气体可能含有与烷烃性质不同的烃。研究表明石蜡油分解得到的产物中含有烷烃和烯烃。石蜡油分解实验时要注意:①试管中碎瓷片的作用是作催化剂;②高锰酸钾溶液中常加入少量稀硫酸,以增强其氧化性;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量不宜太多,浓度也不宜太大,否则溶液褪色现象不明显。√√题组一常见烃性质实验对点训练2.取一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如图),下列对于试管内发生的反应及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试管内黄绿色逐渐消失,试管壁上有油珠

产生B.甲烷和Cl2反应后的产物有4种C.盛放饱和食盐水的水槽底部不会有晶体析出D.CH4和Cl2完全反应后液面上升,液体充满试管√解析:Cl2被消耗后,黄绿色消失,生成的CH2Cl2、CHCl3、CCl4均为油状液体,所以试管壁上有油珠产生,A项正确;CH4与Cl2反应生成4种有机物和1种无机物,共有5种产物,B项错误;CH4与Cl2反应后最多的产物是HCl,HCl溶于饱和食盐水会有NaCl晶体析出,C项错误;取代产物CH2Cl2、CHCl3、CCl4是油状液体,而CH3Cl是气体,不溶于饱和食盐水,故液体不会充满试管,D项错误。3.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常温下不与酸、碱反应,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该反应放出热量),化学反应式为

+HBr。制取时观察到烧瓶中有大量红棕色蒸气,锥形瓶中导管口有白雾出现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备溴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白雾出现是因为HBr易挥发且极易溶于水C.装置图中长直玻璃导管仅起导气作用D.溴苯中溶有少量的溴,可用NaOH溶液洗涤除去√解析:A项,苯和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溴与铁反应生成FeBr3,在FeBr3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溴苯,属于取代反应,正确;B项,HBr气体遇水蒸气易形成白雾,正确;C项,苯和溴在FeBr3的作用下反应放出热量,使部分苯和溴成为蒸气,在经过长导管时,苯蒸气和溴蒸气会冷凝回流下来,故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和冷凝回流,错误;D项,溴苯与NaOH溶液不反应,Br2能与NaOH溶液反应,可用NaOH溶液洗涤除去溴苯中的Br2,正确。√5.下列关于有机物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格物粗谈》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乙烯B.苯分子中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该气体一定是乙烯D.苯的分子式为C6H6,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题组二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6.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将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解析A项,分别属于取代反应、氧化反应;B项,都属于加成反应;C项,分别属于取代反应、加成反应;D项,分别属于物理变化(萃取)、加聚反应。7.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3H2O⑤nCH3CH==CH2A.①②⑤B.③④ C.①③D.②④⑤√解析①为加成反应;②为氧化反应;⑤为加聚反应。√√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1.依据概念及所含官能团判断(1)取代反应取代反应的特点是“有上有下”,反应中一般有副产物生成;卤代、水解、硝化、酯化均属于取代反应。(2)加成反应加成反应的特点是“只上不下”,反应物中一般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等。(3)氧化反应主要包括有机物的燃烧,碳碳不饱和键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葡萄糖(含醛基)与新制Cu(OH)2悬浊液、银氨溶液的反应,醇的催化氧化等。方法指导2.依据反应条件判断(1)当反应条件是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酯类或糖类的水解反应。(2)当反应条件为Cu或Ag作催化剂、加热,并有O2参加反应时,通常为醇的催化氧化。(3)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H2参加反应时,通常为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的加成反应。(4)当反应条件为光照且与卤素单质(Cl2或溴蒸气)反应时,通常为烷烃或苯环侧链烷烃基上的氢原子发生的取代反应。(5)当反应条件为铁或FeX3作催化剂且与X2反应时,通常为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发生取代反应。3.轻松突破取代反应、加成反应(1)加成反应的特点是:“断一,加二,都进来”。“断一”是指双键中的一个不稳定键断裂;“加二”是指加上两个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一定分别加在两个不饱和碳原子上,此反应类似无机反应中的化合反应,理论上原子利用率为100%。(2)取代反应的特点是“上一下一,有进有出”,类似无机反应中的复分解反应,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防止漏写产物中的小分子,如苯的硝化反应中生成的水。

题组三几种重要烃的鉴别与除杂10.使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苯、甲苯、己烯 B.甲苯、己烯、四氯化碳C.己烯、汽油、苯 D.苯、甲苯、二甲苯√11.写出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1)乙烷(乙烯)________、________。(2)溴苯(溴)____________、________。(3)硝基苯(NO2)_____________、________。(4)苯(甲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硝基苯(苯)________、________。(6)C2H4(CO2,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有机化合物的概念(1)大多数含有

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其中不包括

、碳酸及

等。(2)有机物大多数由分子构成,是非电解质。(3)有机物包括碳氢化合物——

和烃的

。2.有机化合物的通性大多数有机物

溶于水,

溶于有机溶剂,熔、沸点较

,具有可燃性。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烃衍生物难易低核心知识梳理考点二、碳的成键特点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3.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4单键、双键或三键碳链碳环4.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几种表示方法5.同系物(1)定义:

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

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2)烷烃同系物:分子式都符合

(n≥1),如CH4、CH3CH3、互为同系物。(3)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呈现一定的递变规律。(见考点一,3.烷烃)结构一个或若干个CH2CnH2n+26.同分异构体(1)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

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2)常见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烷、

烷、

烷无同分异构现象;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结构甲乙丙23长链或碳环7.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1)每个碳原子均形成四个化学键,相邻碳原子以共价键形成稳定的

。(2)有机物之间存在着同分异构现象。8.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技巧(以C6H14为例)第一步:将分子中全部碳原子连成直链作为母链C—C—C—C—C—C第二步:从母链一端取下一个碳原子作为支链(即甲基),依次连在主链中心对称线一侧的各个碳原子上,此时碳骨架结构有两种:不能连在①位和⑤位上,否则会使碳链变长,②位和④位等效,只能用一个,否则重复。第三步:从母链上取下两个碳原子作为一个支链(即乙基)或两个支链(即2个甲基)依次连在主链中心对称线一侧的各个碳原子上,两甲基的位置依次相邻、相同,此时碳骨架结构有两种:②位或③位上不能连乙基,否则会使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使主链变长。所以C6H14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烷烃只存在碳骨架异构,书写时应注意要全面但是不重复,一般采用“减碳法”。方法指导9.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比较方法指导10.简单有机物中原子共线、共面的判断(详细讲解请看小专题19:有机分子里原子的共线共面问题)(1)单键旋转思想:有机物分子中的单键,包括碳碳单键、碳氢单键、碳氧单键等均可绕键轴旋转。但是双键和三键不能绕轴旋转,对原子的空间结构具有“定格”作用。(2)确定研究主体:①凡出现碳碳双键结构形式的原子共面问题,以乙烯的结构为主体。②凡出现碳碳三键结构形式的原子共线问题,以乙炔的结构为主体。③凡出现苯环结构形式的原子共面问题,以苯的结构为主体。(3)熟记常考结构中共面规律①结构中每出现一个饱和碳原子,则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再共面。②结构中每出现一个碳碳双键,至少有6个原子共面。③结构中每出现一个碳碳三键,至少有4个原子共线。④结构中每出现一个苯环,至少有12个原子共面。(4)应用举例,如CH3CH==CH—C≡CH,可以将该分子展开,此分子包含一个乙烯型结构、一个乙炔型结构(如图),其中①C、②C、③C、④H4个原子一定在一条直线上。该分子中至少8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由于碳碳单键可以绕键轴旋转,—CH3中有一个氢原子可以进入该平面,故该分子中最多有9个原子共平面。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面、共线的判断方法注:单键可以旋转、双键和三键不能旋转。方法指导(1)标准状况下,1mol己烷的体积为22.4L(

)(2)CH4、C2H6、C3H8互为同系物,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3)分子式为C3H6和C4H8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4)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5)同分异构体可以是同一类物质,也可以是不同类物质(

)(6)正丁烷和异丁烷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7)正丁烷和正戊烷互为同系物(

)(8)C4H10进行一氯取代后生成两种沸点不同的产物(

)(9)同系物的分子式相同,分子中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正误判断(10)凡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都属于同系物(

)(11)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B.有机物都是从有机体中分离出来的物质C.生产宇航服的聚酯纤维、生产尿不湿的聚丙烯酸钠都是有机高分子化

合物D.所有有机物都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题组一有机物的概念和一般性质1.有机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它和人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合物(甲)、

(乙)、(丙),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只有CO2和水对点训练2.下列关于有机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B.有机物参加的反应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反应较慢C.有机物一般硬度大、熔点高D.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解析:A项,大多数有机物都含有憎水基,难溶于水,但是易溶于有机溶剂;B项,有机物参加的化学反应比较复杂,一般比较慢,有的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C项,绝大多数有机物为分子晶体,熔点低、硬度小;D项,大多数有机物熔点低,受热易分解,而且易燃烧。题组二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有机物结构组成的表示方法3.下列有关碳原子成键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原子既可以跟自身,又可以跟其他原子(如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B.碳原子性质活泼,可以跟多种元素原子形成共价键C.碳原子之间既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又可以形成双键和三键D.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度不同的链(可以带有支链)及环,且链、环之

间又可以相互结合√解析:碳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故碳原子性质并不活泼,常温下比较稳定,B选项错误。4.下列表示有机物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是B.一氯甲烷的电子式:C.表示乙酸的球棍模型(小球表示C、H、O元素)D.C2H4O:表示乙醇的分子式√解析:A项,

为甲烷的比例模型,不是球棍模型,错误;B项,一氯甲烷中Cl原子还有3对孤电子对未标出,错误;C项,乙酸分子中,C原子半径最大,其次是O原子,H原子半径最小,则乙酸的球棍模型为:

,正确;D项,乙醇的分子中含有2个C、6个H和1个O,其分子式为C2H6O,错误。√√方法指导7.分析下列各组物质的结构特点,回答问题:②和④CH3—CH2—CH2—CH3和⑤CH2==CH2和CH3CH==CH2(1)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2)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3)属于同种物质的是______。③与①CH3CH2CH2OH与CH3OH①⑤④②③题组四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种数计算8.分子式为C8H9Cl的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有(

)A.9种B.12种C.14种D.16种√9.有4种碳骨架如下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和d是同分异构体②b和c是同系物③a和d都能发生加聚反应④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解析:由图可知a为2-甲基丙烯(CH3)2C==CH2,分子式为C4H8;b为新戊烷C(CH3)4,分子式为C5H12;c为2-甲基丙烷(CH3)3CH,分子式为C4H10;d为环丁烷,分子式为C4H8。故可知①②正确;d不能加聚,故③错;a、d也能发生取代,故④错;选A。10.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戊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B.C8H10中只有3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C.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D.分子式C4H8O2,且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气体的有机物有4种√解析:A项,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错误;D项,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说明有—COOH,剩余部分为C3H7—,丙基有2种,错误。B项,有

、4种同分异构体,错误;C项,丙基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所以取代

苯环上的氢原子分别得到邻、间、对各3种同分异构体,共6种,正确;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烷的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1种,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B.正戊烷的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3种,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C.正丁烷的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2种,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D.丙烷的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2种,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解析:乙烷的一氯代物1种,二氯代物2种;丙烷的一氯代物2种,二氯代物4种;正丁烷的一氯代物2种,二氯代物6种;正戊烷的一氯代物3种,二氯代物9种。故B正确。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常用方法和思路基团连接法将有机物看作由基团连接而成,由基团的异构体数目可推断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如:丁基有四种,丁醇(C4H9—OH)、C4H9—Cl分别有四种换位思考法将有机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团换位进行思考。如乙烷分子中共有6个H原子,若有一个氢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一氯乙烷只有一种结构,那么五氯乙烷也只有一种结构思维建模等效氢原子法(又称对称法)分子中等效氢原子有如下情况:①分子中同一个碳上的氢原子等效;②同一个碳的甲基氢原子等效;③分子中处于镜面对称位置(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时)上的氢原子等效定一移一法分析二元取代物的方法,如分析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先固定其中一个Cl的位置,移动另外一个Cl√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常用方法和思路基团连接法将有机物看作由基团连接而成,由基团的异构体数目可推断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如丁基有四种,丁醇(C4H9—OH)、C4H9—Cl分别有四种换位思考法将有机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团进行换位思考。如:乙烷分子中共有6个H原子,若有一个氢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一氯乙烷只有一种结构,那么五氯乙烷也只有一种结构等效氢原子法(又称对称法)分子中等效氢原子有如下情况:①分子中同一个碳上的氢原子等效;②同一个碳上的甲基氢原子等效;③分子中处于镜面对称位置(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时)上的氢原子等效定1移1法分析二元取代物的方法,如分析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先固定其中一个Cl的位置,移动另外一个Cl思维建模题组五常见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及表示方法1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①丙烷的球棍模型②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③的分子式为C8H12④与C8H8一定表示同一种物质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解析②未体现官能团;④C8H8的结构有多种,如是其中的一种。15.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异丙苯和苯互为同系物√解析B项,异丙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苯大,故其沸点比苯高,正确;C项,由于异丙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而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构型,故饱和碳原子和与其相连的三个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错误;D项,异丙苯与苯结构相似,在组成上相差3个CH2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正确。键线式:碳碳键用线段来体现。拐点或端点表示碳原子,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不必标出,其他原子及其他原子上的氢原子都要指明。例如:丙烯、正丙醇的键线式分别为

。智能拓展16.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甲苯 B.硝基苯C.2-甲基丙烯 D.2-甲基丙烷题组六突破有机物的空间结构√√题组七陌生结构烃的综合判断18.化合物

(b)、(d)、HC≡C—CH==CH2(p)的分子式均为C4H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B.d的同分异构体只有b、p两种C.b、d、p均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p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解析:b分子的甲基以及与甲基相连的碳上有两种不等效氢原子,因而其一氯取代物有两种,A正确;d的同分异构体除b、p外还有

等,B项错误;d中不含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项错误;p的结构中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碳碳三键为直线形结构,所有原子共平面,D项错误。19.从煤的干馏产品之一煤焦油中可分离出蒽(),再经升华提纯得到的高纯度蒽可用作闪烁计数器的闪烁剂。下列关于蒽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式为C14H10B.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等反应C.具有12种二氯代物D.与菲()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根据蒽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4H10,A项正确;含有苯环,具有苯的性质,可发生取代、加成、氧化等反应,B项正确;蒽分子是高度对称结构,如图

,关于虚线对称,有三种H原子;二氯代物中,若取代α位2个H原子有3种结构;若取代β位2个H原子有3种结构;若取代γ位2个H原子有1种结构;若取代α-β位H原子有4种结构;若取代α-γ位H原子有2种结构,若取代β-γ位H原子有2种结构,故共有3+3+1+4+2+2=15种,C项错误;蒽与

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20.

化合物W( )、M()、N( )的分子式均为C7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M、N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W、M、N的一氯代物数目相等C.W、M、N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共面D.W、M、N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解析:由W( )、M()、N( )结构简式可知,W不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M、N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A项错误;W的一氯代物数目为4种,M的一氯代物数目为3种,N的一氯代物数目为4种,B项错误;W、N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共面,M中的碳原子不能共面,C项错误;W、M、N均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D项正确。1.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干馏:把煤

使其分解的过程。煤的干馏是一个复杂的

变化过程。隔绝空气加强热物理、化学核心知识梳理考点三、化石燃料、合成有机高分子(2)煤的气化将煤转化为

的过程,目前主要方法是碳和水蒸气反应制水煤气。化学方程式为

。(3)煤的液化①

液化:煤+氢气

液体燃料。②

液化:煤+水可燃性气体直接间接2.石油的综合利用(1)石油的成分:由多种

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所含元素以

为主,还含有少量N、S、P、O等。(2)石油的加工方法过程目的分馏把原油中各组分分离成

的分馏产物获得各种燃料用油裂化把

烃断裂成_____

的烃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裂解深度裂化,产物呈气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氢化合物C、H沸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得到更多的汽油等轻质油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化工原料3.天然气的综合利用(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它是一种

的化石燃料,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2)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制取H2原理:

。甲烷清洁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成分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CH4炼制方法干馏、气化、液化分馏—产品焦炉气、粗氨水、粗苯、煤焦油和焦炭等汽油、煤油、柴油、重油和石蜡等—4.煤、石油、天然气的比较化学中的“三馏”“两裂”比较

(1)化学中的“三馏”

名称

干馏

蒸馏

分馏

原理

隔绝空气,在高温下使物质分解

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与蒸馏原理相同

产物

产物为混合物

产物为单一组分的纯净物

产物为沸点相近的各组分组成的混合物

变化类型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归纳总结(2)化学中的“两裂”

名称

裂化

裂解

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

在高温下,使具有长链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液态烃

目的

提高轻质油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获得短链烃

变化类型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5.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应用(1)三大合成材料:

。(2)聚合反应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单体为

,链节为

,聚合度为

。(3)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nCH2==CHCl

;CH2==CH2—CH2—CH2—n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② ==CH2

。(1)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

)(2)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3)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

)(4)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

)(5)裂化的目的是得到轻质油,裂解的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

)(6)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7)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包装(

)(8)常压分馏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

)(9)汽油与水互不相溶,可以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正误判断(10)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

)(11)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短链不饱和烃(

)(12)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题组一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B.①主要发生物理变化C.②是石油的裂化、裂解D.③属于取代反应√对点训练解析:①为石油的分馏,发生物理变化,B项正确;由石油分馏产品获得气态烃乙烯需经过石油的裂化和裂解,C项正确;由乙烯制得1,2-二溴乙烷的反应为CH2==CH2+Br2===CH2BrCH2Br,属于加成反应,D项错误。2.有关煤的综合利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是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B.条件a为Cl2/光照C.反应②为置换反应D.B为甲醇或乙酸时,反应③原子利用率均可达到100%√解析:煤的干馏应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3.下列关于石油和石油化工的说法错误的是A.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B.石油分馏得到的各馏分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C.石油裂解和裂化的主要目的都是得到重要产品乙烯D.实验室里,在氧化铝粉末的作用下,用石蜡可以制出汽油√解析: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A正确;石油分馏得到的各馏分为烃类物质的混合物,故B正确;裂化和裂解都是由一种大分子的烃在高温无氧条件下变成小分子烃的复杂分解反应的过程,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获得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故C错误。4.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②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③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④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A.①③ B.①②C.②③ D.③④√√6.《天工开物》记载了古代四川“井火取盐”的过程,“临邛(地名)火井(废井,废气遇明火可燃)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取井火还煮井水”“一水得四五斗盐”,“井火”燃烧的物质是A.天然气 B.煤炭

C.石油 D.石蜡√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可知井中废气遇明火可燃,“井火”燃烧的物质是可燃性气体天然气。题组二合成有机高分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乙烯、聚乙烯都是不饱和烃B.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氯乙烯制取聚氯乙烯的反应方程式为D.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解析:氯乙烯含有氯元素,不属于烃,而聚乙烯为饱和烃,A项错误;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B项错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但聚乙烯的结构单元为—CH2—CH2—,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8.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种类。PE保鲜膜可直接接触食品,PVC保鲜膜则不能直接接触食品,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PE、PVC都属于链状高分子化合物,受热易熔化B.PE、PVC的单体都是不饱和烃,能使溴水褪色C.焚烧PVC保鲜膜会放出有毒气体如HClD.废弃的PE和PVC均可回收利用以减少白色污染√解析:聚氯乙烯是氯乙烯单体通过加聚反应而制备的,氯乙烯中含有氯原子,不是烃,而是烃的衍生物,B项错误。9.生活中使用的塑料食品盒、水杯等通常由聚苯乙烯制成,其结构简式为

。根据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B.聚苯乙烯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聚苯乙烯可由苯乙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D.聚苯乙烯单体的分子式为C8H8√解析:聚苯乙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聚苯乙烯为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聚苯乙烯由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故C错误;聚苯乙烯的单体为苯乙烯,分子式为C8H8,故D正确。10.下列有关氯乙烯(CH2==CHCl)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共面B.是制备

的单体C.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解析:CH2==CHCl与HCl加成不仅生成1,2-二氯乙烷,还会生成1,1-二氯乙烷,故C项错误;CH2==CHCl中有碳碳双键,所有原子共平面,故A项正确;CH2==CHCl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制备

,故B项正确;CH2==CHCl中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项正确。11.ABS合成树脂的结构简式如下图:

则合成这种树脂的单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CH2==CH—CNCH2==CH—CH==CH2加聚反应判断加聚产物单体的方法方法技巧加聚产物方法单体

CH2—CH2

CH2==CH2

拓展训练·巩固考点√1.(2024届山东德州联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沸点: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B.分子式为C6H12的物质一定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C.CH3CH2CH2CH3与CH3CH2CH2CH2OH互为同系物D.三聚氰胺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解析:A.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的分子式为C5H12,三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故沸点: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A正确;B.分子式为C6H12的物质不饱和度为1,可能为环己烷,不一定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B错误;C.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的物质互为同系物,CH3CH2CH2CH2OH中含羟基,二者不互为同系物,C错误;D.三聚氰胺有毒,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D错误;2.(2024届模拟卷浙江专用)2-丁炔可发生如下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丁炔分子中最多有6个原子共面B.X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可生成CH3COOHC.Y可以发生银镜反应D.高分子Z可能存在顺式结构和反式结构√解析:A.2-丁炔中含有三键,分子中最多有6个原子共面,故A正确;B.X为2-丁炔加H2生成,根据分子式可知X中含有双键,为2-丁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可生成CH3COOH,故B正确;C.Y为2-丁炔与水发生反应获得,由于2-丁炔中三键位置不在两端,所以不会生成醛基,不可以发生银镜反应,故C错误;D.Z是由2-丁炔聚合生成,Z中含有双键,所以存在顺式结构和反式结构,故D正确。3.(2024届河北张家口)2,5-降冰片二烯(NBD)可有效抑制乙烯的催熟作用,实验室制备NBD的一种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CPD与CPD互为同系物B.CPD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DCPD和NBD中均含有手性碳原子D.NBD的一氯代物有3种(不含立体异构)√√解析:DCPD与CPD不是相差若干个CH2,不属于同系物,A项错误;CPD中含有-CH2-,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项正确;NBD中不含手性碳原子,C项错误;由NBD结构可知,一氯代物有共3种,D项正确。4.(2024届安徽名校联盟大联考)如图,甲、乙、丙三种有机物的分子式均为C9H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或乙与苯互为同系物B.丙分子中最多有6个原子可能共面C.C9H12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8种D.三种分子均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解析:A.乙和苯结构不同,不可能是同系物,A错误;B.分子中饱和碳原子和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2个双键碳原子可能共面,这2个不饱和碳原子分别形成的碳碳双键平面与饱和碳原子所在平面可能重叠,即,故丙分子中最多有11个原子可能共面,B错误;C.若C9H12是苯的同系物,当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时,丙基有两种结构,所以有两种不同的结构;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时,有邻、间、对三种结构: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时有三种结构;综上所述,共有8种结构,C正确;D.甲与溴水不反应,D错误.5.(2024届江西上饶广丰金桥学校)已知(x)、(y)、(z)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的二氯代物有三种B.z、y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x、y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D.x、y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解析:A.z为立方烷,结构高度对称,z中只有1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1种,二氯代物有3种(2个Cl处于立方烷的邻位、面对角线、体对角线),A正确;B.x中有5种H原子,x的一氯代物有5种,y中有3种H原子,y的一氯代物有3种,B错误;C.x、y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溶液褪色,C正确;D.y中含有饱和碳原子,y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x由苯基和乙烯基通过碳碳单键相连,联想苯和乙烯的结构,结合单键可以旋转,x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错误;√7.(2024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B.乙醇在红热铜丝作用下被氧化成乙醛C.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成乙酸D.HNO3能与苯、纤维素等发生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解析:A.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分子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B.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将乙醇氧化乙醛,B正确;C.黄酒中的乙醇能在某些微生物作用下被氧化生成乙酸,C正确;D.在浓H2SO4的催化作用下,HNO3能与苯、纤维素等有机物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10.(2024山东部分学校联考)在EY沸石催化下,萘与丙烯反应主要生成二异丙基萘M和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和N互为同系物B.M分子中最多有12个碳原子共平面C.N的一溴代物有5种D.萘的二溴代物有10种√解析:A.由题中信息可知,M和N均属于二异丙基萘,两者分子式相同,但是其结构不同,故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两者不互为同系物,A说法不正确;B.因为萘分子中的10个碳原子是共面的,由于单键可以旋转,异丙基中最多可以有2个碳原子与苯环共面,因此,M分子中最多有14个碳原子共平面,B说法不正确;C.N分子中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因此其一溴代物有5种,C说法正确;D.萘分子中有8个H,但是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分别用α、β表示,其分别有4个),根据定一议二法可知,若先取代α,则取代另一个H的位置有7个;然后先取代1个β,然后再取代其他β,有3种,因此,萘的二溴代物有10种,D说法正确;√11.(2023届四川南充高级中学)一种实现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合物1中所有原子一定共面B.化合物1与足量氢气加成,其产物的一氯代物有6种C.化合物2与乙酸互为同系物D.化合物2与足量钠或碳酸氢钠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解析:A.苯、乙烯中所有原子都共平面,由于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因此化合物1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