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月第2周(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月第2周(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月第2周(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月第2周(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月第2周(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月第2周(试题及答案解析)第一天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裨益(bì)

亘古(gèn)

镌刻(juān)

面面相觑(qù)B.愠怒(wèn)

蹊跷(xī)

女工(gōng)

感人肺腑(fǔ)C.驾驭(yù)

攒聚(zǎn)

宽宥(yóu)

熙来攘往(nǎng)D.澎湃(péng)

竣工(jùn)

迸溅(bìng)

鲜为人知(xiān)【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A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B项中“愠”应读yùn,“蹊”应读qī。C项中“攒”应读cuán,“攘”应读rǎng。D项中“迸”应读bèng,“鲜”应xiǎn。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拿到语文试卷,小明忍不住笑了,拿起笔开始答题,信心满满,手不释卷。B.危机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C.时光的淬炼、岁月的磨砺让他日渐成熟,处理事情变得优柔寡断,毫不迟疑。D.我们应做“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的践行者,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成为一纸空文。【答案】B【解析】A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属不合语境,是错误的。C项,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属褒贬不当。D选项一纸空文,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属不合语境。3.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①读书是年轻人心智培养、性格创造、人生引导的重要途径。②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被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③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④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把______改为______。

(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把______改为______。(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后加上______。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与______互换位置。【答案】

(1)创造→塑造

(2)被→把

(3)“补充”→“的目的”

(4)全社会→学校【解析】试题分析:修改病句。(1)“性格创造”搭配不当,也属用词错误。改为“性格塑造”即可。(2)把字句误用为被字句。改为“关键是要把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3)残缺“达到”这一动词的宾语。改为“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的目的”。(4)“全社会乃至学校”语序不当。应改为“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应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第二天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B.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D.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答案】B.有误,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也用以尊称对方。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在这个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微信代替了书信。那些曾经的慢时光墨迹慢慢蜕去了。从前那种品一杯香míng(

)读一封信的时光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中央电视台《信中国》节目,选取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通过读信以及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传递出书信的精神力量。书信,似春风带给我们温暖;书信,似甘lín(

)滋润我们心田;

。亲爱的同学,闲遐的时候,给你的亲人、师长或朋友写封信吧!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画波浪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3)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答案】(1)茗,霖(2)(

)改为(

)改为(

)(3)示例:书信,似风帆带给我们动力。【解析】第三小问,仿写句子,首先要看“形”,做到与例句“形同”。什么句式,什么修辞,语法特点怎样,词和词怎么组合(关注到词性),甚至字数多少。这些问题一一解决,“形”的问题就可以说解决了;其次要看“意”,做到与例句“意谐”;主旨相同,情趣情趣一致,语言风格谐调。原句积极向上,你不可以低沉悲观。总之,仿写句子要做到“形同意谐”。3.名著《骆驼样子》阅读简答题。(1)在曹先生家拉包月的那段生活,祥子是得到人格尊重的。他得到了哪些尊重?请至少归纳两点。

(2)请你简单概述《骆驼祥子》中最令你感动的一个情节,并简要说说感动的原因。

【参考答案】示例:

(1)曹先生和太太非常和气,拿祥子当“人”对待;饭食不苦,样子在曹家有间宽绰的屋子住,可以消消停停地吃三顿饭;工作不累,做临时工作可以得到额外的报酬;(2)示例:①情节: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②感受:祥子为了生计拼命拉车,他那吃苦耐劳、坚韧拼搏的性格令我感动不已。祥子的遭遇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普遍遭遇,看完这个情节后我感受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解析】解答要对小说中重要的故事情节有所了解,如(1)中“哪些尊重”即是考查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处境,并注意表达的简明与连贯;(2)考查能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解答也要把握几个重点情节理解。第三天海棠

苏轼东风袅袅①泛崇光②,香雾空蒙③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④烧高烛照红妆。【注释】①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②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③空蒙:缥缈、迷蒙的样子。④故:因此。1.本诗一、二两句分别从

角度侧面描写了海棠的

的特点。(4分)【参考答案】视觉(颜色)、嗅觉(香味);高洁、柔美或光彩正艳、香气正浓。【解析】分析前两句诗所运用的感官角度,结合诗中“崇光”“香雾空蒙”,找到海棠的特点,意对即可。2.诗人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诗歌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采用拟人的手法,以“花睡去”将花人格化,由写海棠花的高洁柔美,引出唯恐花睡去,表达了诗人的爱花惜花之情。

【解析】诗的后两句与诗人的情感表达密切相关。赏析后两句诗先判断手法,再分析具体运用及情感表达。“睡”字运用了拟人,“恐”提示了诗人对花的喜爱、爱惜。遣意

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注释】选自《杜诗详注》,遣,抒发。酿黍:酿酒。移橙:栽橙。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

”字看出。颔联中的“

”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2分)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2分)

【参考答案】1.(2分)(1)泛(2)野花落2.(2分)幽居郊野,淡然世外的闲适与从容。【解析】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写于杜甫处身成都杜甫草堂期间。开头四句自成天然佳句。到第五句,酿黍为酒,橙为香橙,酒和橙,都是闲居适情之事。从中,我们能体味到杜甫居于草堂的安宁与平和生活。

第四天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①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①既:已。②俟:等到。③讽诵:背诵。④强志:记得牢。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3分)

(1)尝主编《资治通鉴》______

(2)患记忆不若人______

(3)或马上_______

【答案】(1)曾经(2)担心(3)有时2.翻译“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一句(3分)

【答案】

等他长大了,读遍了古代书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

3.司马光学习的特点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案】发奋苦读勤学,咏其文,思其义,于是所得多矣。【翻译】司马光,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有名的功臣。他小时候,担心自己记忆能力比不上别人,其他兄弟已经会背诵玩耍休息去了,他却独自关门不出,在屋子里学习,等到能够熟练地背诵才停止。他自己说:“(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就可以终身不忘。”等到(司马光)年龄大了,(司马光)读遍了所有的古籍,知识渊博,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骑马走路,有时半夜睡不着觉,吟咏读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阅读《千金买骨》,完成练习。(14分)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②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④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注:①涓人:宫里职位低下的小侍臣。②请:请让我。③事:做(这件事)。④期(jī)年:一周年。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君遣之(

②反以报君(

③涓人对曰(

④死马且买之五百金(

)【答案】①派,派遣②同“返”,返回③回答④尚且,还(2)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A.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B.吾欲辱之,何以也

C.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D.策之不以其道【答案】B【解析】B项以翻译为用,拿。其他三项,“以”的用法分别为:A因为,C来,D按照2.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2分)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答案】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解析】每处1分。天下的人/一定认为/国王您能有交易千里马的诚意3.翻译。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2分)

【答案】(我)所想寻求的是活着的千里马,怎么用五百金买了一匹死千里马?(2分)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千里之马至者三”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示例:死的千里马尚且用五百金来买,天下人都认为国君求购千里马很有诚意,很迫切,故不出一年,千里马到了很多。(围绕“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回答,意对即可)【翻译】古代的国君,有一个想用千金买千里马的,(寻求)了很多年也没有得到。(一个)近侍之臣(对国君)说:‘请让我去寻求千里马吧。’国君派遣他去做这件事。过了多个月寻到了千里马,(但是)马已经死了,(近侍之臣)用五百金买下了这匹千里马的骨头,返回向国君报告。国君大怒,说:'(我)所想寻求的是活着的千里马,怎么用五百金买了一匹死千里马?'近侍之臣回答说:'死的千里马尚且用五百金来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一定认为国王您能有交易千里马的诚意,千里马很快就要到了。

果然,不出一年,千里马到了很多。

第五天养一畦露水许冬林露水是下在乡村的。只有古老的山野乡村,才养得活精灵一样的露水。童年时,在露水里泡大,以为露水是入不得诗文的,直到读《诗经》里的《蒹葭》才开了心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古老的风情画呈现于眼前:雾色迷濛,芦苇郁郁葱葱,美丽的女子在露水的清凉气息里如远如近......我的童年里也有睡在苇叶上的露水,但那是另一种风情。生产队里养着一条褐色水牛,农忙时节,孩子们大清早起来割牛草。我和堂姐相约着,去村西河边的芦苇荡里割草。卷起裤管下去,脚下的软泥滑腻清凉,芦苇一碰,露水珠子簌簌洒一身。从脖子到后脊,到前胸,露水的凉意在皮肤上蔓延,还似乎带着微甜的味道。苇丛里的青草又长又嫩,几刀便可割一大把,有时还顺便割一把细嫩的水芹,算作中饭菜。出了芦苇荡,几个大青草把子拎在手上,一路滴着露水。我们的头发和衣服,也被露水打得湿透。仿佛洗了个露水浴,身上、眉毛上、眼睛里,皆是露水。白露未晞。白露未已。那时候过暑假,晚上不爱在家里睡觉,而是在平房顶上露宿。堂姐堂哥堂弟,唧唧喳喳的一大群,自带凉席,都来我家的平房顶上睡觉。我们简直成了原始部落,月光为帐,星星为灯,感觉自己就那么睡在天地之间,也像草叶子上的一滴露水。到后半夜,露水重重地下来,裹身的毯子又凉又软,翻个身,贴着堂姐的后背,听她说断断续续的梦话,窃窃想笑。星星在耳边,垂垂欲落,虫声蛙声都已歇了,四下阒寂。满世界,只剩下露水的清凉气息在流散、漫溢。露水里睡着,露水里醒来。清晨下房顶,常看见邻家的瓦楞上结着蛛网,蛛网上也悬挂着露珠,亮晶晶的,在晨风里摇摇欲坠。

暑假一过,初秋早晨上学,穿过弯弯曲曲的田埂,也是一路蹚着露水去学校。到学校,一双小脚泡得好白,又白又凉,嫩藕一般,脚丫里有草屑和碎小的野花。那时候,常提着凉鞋上学,到了学校后,才下到学校前的池塘边,洗掉脚上的草屑和野花,将一双被露水洗得格外好看的小脚插进凉鞋里。有时不舍得插:是露水让一个乡下小姑娘拥有了一双不为外人知晓的好看的脚。成年之后,庸庸碌碌,在家和单位之间来回折返,过着千篇一律的两点一线式生活。有一日,读《枕草子》里写露水的几句,才想起自己似乎好多年没看见露水了。忙时只顾着抬头往前赶路,快!快!闲时只想饱饱地睡会儿懒觉,起床时,草木上的露水已经遁形。以至以为:露水,是只下在童年的!当然不是。露水一直在下,下在童年,下在乡村,下在有闲情闲趣的人那里。《枕草子》里写露水的笔墨多而有情趣,最爱玩味的是:“我注意到皇后御前的草长得挺高又茂密,遂建议:‘怎么任它长得这么高呀,不会叫人来芟除吗?’没想到,却听见宰相的声音答说:‘故意留着,让它们沾上露,好让皇后娘娘赏览的。’真有意思。”读到这里,我恍然觉得游离多年的一片小魂儿给招回来了。养花种草,不是目的,是为了给一个闲淡的女人去看清晨的露。烽火戏诸侯,裂帛博取美人笑,都不及人家种草来养露水的风雅。我读着《枕草子》,不觉痴想起来。痴想有一天......养一畦露水,在露水里养一个清凉的自己。生命短暂渺小,唯求澄澈晶莹,无尘无染。让美好持续,一如少年时。1.请简要概括童年时“我”“在露水里泡大”的三件事。(每件事不超过10个字)(3分)

【答案】示例:①苇荡割草洗露水浴

②夏夜房顶宿露水中

③秋晨上学露水美脚(3分;抓住主要信息即可)2.按要求品味语言。(4分)(1)感觉自己就那么睡在天地之间,也像草叶子上的一滴露水。(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露宿房顶时凉爽、自由、舒展的感受。(2分;修辞手法1分,心理感受1分;心理感受答出一点即可)

(2)芦苇一碰,露水珠子簌簌洒一身。从脖子到后脊,到前胸,露水的凉意在皮肤上蔓延,还似乎带着微甜的味道。(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多角度写出露珠落在“我”身上,带给“我”清凉愉悦的感受,形象生动。(2分;描写角度1分,表达效果1分;答出两个描写角度即可得1分)3.揣摩“我恍然觉得游离多年的一片小魂儿给招回来了”这一句子含义。(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