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第0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_第1页
部编版历史《第0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_第2页
部编版历史《第0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_第3页
部编版历史《第0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_第4页
部编版历史《第0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战国、秦、汉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时期隋、唐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社会确立和发展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夏、商、西周、春秋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温故知新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周朝西周东周(前1046年——前771年)(公元前770~前476年)(公元前475~前221年)(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汉朝(前202年——9年)西汉东汉(25年——220年)温故知新220年-266年西晋灭魏221年-263年魏灭蜀222年-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归晋魏蜀吴266年-280年西晋的统一两晋西晋东晋十六国317年-420年南北朝南朝北朝420年-589年宋齐梁陈383年淝水之战东魏北齐北魏西魏北周439年-581年温故知新隋朝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都城:长安隋统一时间:589年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的统一西魏北周北朝政权更迭表(534~550年)(550~577年)(535~557年)(557~581年)(439~534年)东魏北齐北魏北周陈

隋(581年)

陈隋统一(589年)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发展经济,编定户籍,统一南北货币和度量衡制度;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二、隋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2、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3、开通大运河;4、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初隋盛时结论人口三千多万人四千六百多万人垦田一千九百多万顷五千五百多万顷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洛口仓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隋朝经济的繁荣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目的:时间:605年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到余杭。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开通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涿郡(今北京)

洛阳余杭(今杭州)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三点四段五河大运河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苏伊士运河1858年动工,1869年通航。长190公里,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巴拿马运河1904年动工,1914年通航。长81.3公里,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科举制的诞生背景:

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汉代的举孝廉、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之后才发展到科举制。

隋朝之前,朝廷主要通过什么方法选拔官员?春秋以前世袭制;“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客卿制将相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两汉时期察举制“贤良方正”“孝廉”“秀才”“举孝廉”,是汉代选拔和培养官吏的方式。汉代规定每20万户中每年都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推举的人选,除博学多才外,还要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所以称为孝廉。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先在各州县设中正,职权是评议人物。根据家世、道德、才能分为九品,故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士族,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到西晋时中午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2、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

3、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工作?隋朝隋文帝、隋炀帝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4、科举制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年。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主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问题思考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隋统一后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三、隋朝的灭亡1、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2、隋朝的灭亡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文帝厉行节俭,曾教训太子说:自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然而,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他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乘龙舟出游三次征辽东611年翟让、李密---瓦岗军隋末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死。荒淫无度宫廷生活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营建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相关史事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材料研读:《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乱)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什么影响呢?思考1.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320年的“大一统”局面。2.为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动脑筋:隋朝建立1、时间:公元______年2、人物:_____3、都城:_______大运河开通4、统一:公元____年,隋灭陈,统一南北1、目的:为加强__________,巩固_____2、规模:以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______,南至_______________3、历史地位:是__________最长的运河4、作用:大大促进__________的交流581年杨坚长安589南北交通统治洛阳涿郡(今北京)余杭(今杭州)古代世界南北经济本课小结开创科举取士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隋文帝、隋炀帝三点四段五河大运河本课小结课后活动1.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年。课后活动2.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鱼塘。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隋炀帝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呢?炀帝平陈大业不能久保,只留下区区葬身之地。1.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统一是在。A.581年杨坚B.589年杨坚C.605年杨广D.618年杨广B课堂练习2.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C课堂练习3、最早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是在()

A、魏晋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初期

D、唐朝中期课堂练习B4.隋朝的历史作用是①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②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D课堂练习5.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秦朝,这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两个王朝都结束了分裂,开启了统一:秦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对峙;秦朝之后是强大的汉朝,隋朝之后是强大的唐朝。都短命,历二世而亡:秦朝存在15年;隋朝持续37年。(2)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筑长城,修建骊山陵等;隋修运河,营建东都等。(3)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4)都因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的暴政引起农民起义而亡。课堂练习祝同学们学习进步!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唐的统一与灭亡导入新课

一支《玉树后庭花》,成了一个没落政权的亡国之音;一首《泊秦淮》,感慨一段历史兴替的变幻无常;一株琼花,深院绽放,演绎一个淫逸暴君的穷奢传奇;一条古运河,千淌,见证一个繁盛帝国的短暂兴亡……学习目标1.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2.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3.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4.掌握隋朝灭亡的原因。新课探究一、隋朝的统一1.南朝与北朝的政权更替:

581589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胭脂井历史传说统一后的隋朝疆域隋文帝杨坚2.隋文帝,在隋朝统一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2.隋文帝在采取这些措施之后,结合课本,说说他采取这些措施后的影响。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②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含嘉仓示意图

3.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项目隋初隋盛世结论(表现)人口3000多万人4600多万人垦田1900多万顷5500多万顷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兴洛仓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二、开通大运河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经济目的:搜刮江南财富;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个人目的:贪恋江都美景。一言以蔽之: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那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3.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二长:二千多千米三点:三个城市洛阳涿郡(北京)余杭(杭州)四段: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贯穿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江都(扬州)长安六省:跨越六个省份(从北至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粮食全靠大运河。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装载量的大,速度快。

想一想?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这么重要?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课本上哪些内容体现出这一点)开通后的影响是什么?原因:1、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

2、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3、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动脑筋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隋文帝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

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的诞生,打破了按门第高低任用官员的弊端,使一些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这其中就有唐初名相房玄龄,著名经学家孔颖达。

通过科举考试而成为唐初名相的房玄龄1.读史料:

材料一: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门阀世族,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材料二:魏隋唐时期,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讨论科举制产生前的举人制度及其影响。(1)在九品中正制下,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2)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3.学生分组讨论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1)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3)统一的隋朝,需要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4.科举制创立的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四、隋朝的灭亡材料: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权为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在地方上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辐射很广。1.读史料:隋末瓦岗寨起义英雄程咬金2.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隋朝灭亡的原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1)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隋末瓦岗寨起义英雄秦琼结果: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炀帝本人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繁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