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对比阅读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一、文言文阅读【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仲淹贫悴,依①睢阳②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③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④。(选自苏轼《范文正公文集》)【注】①依:寄居。②睢(suī)阳:古地名。③俾:使。④封识:即标志。宛然:依然如故。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甲文中“庙堂”是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借指朝廷;“江湖”则指边远地方。B.“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抒发情怀,阐述观点。在写法上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抒情。C.乙文“范文正公仲淹贫悴”一句中,文正是谥号,“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D.“笃”字本义是“马行走缓慢”。乙文中“会术者病笃”是“严重、加重”的意思。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出其方并白金授之B.或异二者之为

吾善炼水银为白金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汝尚幼D.其必曰

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阳楼记》通过景物的暗明对比及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对比,反衬出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凸显文章主旨。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有追慕先贤之意,又有世无知音之叹,也暗含着自勉之意及对滕子京的期望之情。C.乙文术者病笃,临终托付范仲淹炼金之方,写出了范仲淹本不想接受所托,表现了他的无可奈何。D.两篇选文都能表现范仲淹的品行节操,甲文侧重写他的政治态度,乙文则通过小事表现他的高尚品德。4.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B.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C.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D.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2)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6.按《谥法》: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文正”是最高级别的谥号之一。结合甲乙两文主旨谈谈范仲淹获得这一谥号的原因。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人生总有冰天雪地,但是有些人却能够心怀春天。班级同学梳理了范仲淹的一段人生经历和对应的部分文学作品,请你参与探究范仲淹抵抗心灵冰封的力量。范仲淹的有关材料景祐元年,被贬出朝,守睦州,建严子陵祠堂,时年46岁。材料一①先生①,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②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节选自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有删改)【注】①先生:严光,字子陵。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时年52岁。材料二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皇祐四年,去世,谥号“文正”,享年64岁。7.阅读材料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语句方法释义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联系课内:微斯人,吾谁与归?①江水泱泱解构字形:(水,水域)+(央,明显,突出)②8.阅读材料二,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9.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起笔,有何作用?10.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记”,比较两则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范仲淹散文的句式特点。11.司马光说:“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请根据助读资料,结合上面同学梳理的有关材料,说说范仲淹为何被谥“文正”。助读资料勤学好问日文;博闻多见日文;敏而好学日文。清白守洁日正;直道不挠日正;守道不移日正。(节选自《逸周书,谥法解》)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乙】光绪己卯,楼基坼①裂,及大有倾塌之势,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②以考绩③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④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⑤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堞⑥亦加坚筑,以固吾圉⑦焉!(节选自【清】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注】①坼(chè):分裂,裂开。②容:即张德容(1820-1888)。同治十年(1871)、光绪五年(1879)两度出任岳州知府,政声显著,曾对岳阳楼进行整体修葺。③考绩: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④茶厘:对茶叶经销所征的一种附加税。⑤驳岸:保护岸或堤使不坍塌的构筑物,多用石块砌成。⑥雉堞(zhì

dié):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⑦圉(yǔ):边境,边疆。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去国怀乡

(2)微斯人,吾谁与归(3)加筑六丈有奇(4)皆视旧制有加

1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重修岳阳楼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尝射于家圃(《卖油翁》)C.及大有倾塌之势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D.为之驳岸以御水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为修楼之资。15.从【乙】段哪句话可以看出,清朝重修后的岳阳楼不在原址上?(用原文回答)16.【甲】【乙】均写到了重修岳阳楼一事,但两文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乙】①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渝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②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①本②其山川,道③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摘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①因为:于是,就。②本:推求。③道:称道。17.下面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佳木秀而繁阴

(秀丽) B.野芳发而幽香

(花)C.顾而乐之

(回头看) D.遂书以名其亭焉

(命名)1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者/休于树 B.颓然/乎其间者C.耸然/而特立 D.乐其地/僻而事简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20.【甲】【乙】两个选段在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感情方面有什么共同点?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①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②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半乐亭记》)【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①刻露:鲜明地显露。②本:根据。③上:皇上。④刺史:即作者。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岩穴暝

暝:

(2)树林阴翳

翳:(3)宣上恩德

宣:

(4)遂书以名其亭焉

书: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2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如何理解“醉”与“乐”?二者是什么关系?24.简析甲乙两文都有哪些相同之处,寄托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呜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昨夏秋之初,偶得一泉于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抱。构小亭于泉侧,又理其傍为教场,时集州兵、弓手,阅其习射,以警饥年之盗,间亦与郡官宴集于其中。方惜此幽致,思得佳木美草植之,忽辱宠①示芍药十种,岂胜欣荷②!山民虽陋,亦喜遨游。今春寒食见州人靓装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为春游。自此得与郡人共乐,实出厚赐也。——节选自欧阳修《与韩忠献王书》【注释】①辱宠:谦辞,屈辱身份来宠爱。②荷:承受恩惠。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杂然而前陈者(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间亦与郡官宴集于其中(4)自此得与郡人共乐2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B.而不知人之乐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C.文理其傍为教场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D.以警饥年之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27.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今春寒食见州人靓装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为春游2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因爱其山势回抱,构小亭于泉侧。29.【甲【乙】两选文都写到了滁州人出游,但在写法和具体内容上又有何不同。其中【甲】文写滁人出游,详尽,突出;【乙】文写滁人出游,简略,突出滁人。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湖心亭看雪》)【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①;不妆散粉,点点糁②原宪③之羹。飞霰④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⑤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选自《小窗幽记》)【注释】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②糁:散开,散落。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⑤醪(láo):浊酒,汁渣混合的酒。3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上下一白

一:(2)人鸟声俱绝

绝:(3)拥炉煨芋

拥:(4)欣然一饱

欣然: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2)四林皆雪,登眺时见。32.如何理解“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往”?33.【甲】【乙】两文作者同样是赏雪,但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乙】①文人达士,多喜言游。游,未易言也:无出尘之胸襟,不能赏会山水;无济胜之支体,不能搜剔①幽秘;无闲旷之岁月,不能称性逍遥;近游不广,浅游不奇,便游不畅,群游不久。自非置身物外,弃绝百事,而孤行其意,虽游犹弗游也。②途穷不忧,行误不悔。暝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节选自潘耒《徐霞客游记序》)【注释】①搜剔:搜寻。34.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1)是金陵人,客此成语推断法:作客他乡(2)自非置身物外课内迁移法:自非亭午夜分(《三峡》)(3)不计程期查阅词典法:①计算;②统计,汇总;③考虑,谋划;④猜想,估计。(摘自《古代汉语词典》)(填序号)35.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6.有人评价张岱湖心亭赏夜雪是“痴”行,请简要概括他“痴”的具体表现。37.甲文中的张岱是否具备乙文中潘耒强调的三个出游条件?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乙】至湖①上,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从一奚童②,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士③墓下。已,舍艇,取径沮洳④间。至望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高、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西行过陆宣公祠,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⑤。(选自邵长蘅《夜游孤山记》,有删改)【注】①湖:西湖。②奚童:童仆。③林处士:指林逋,终身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因有“梅妻鹤子”之称。④沮洳(jùrù):低湿的地带。⑤林薄:草木丛杂的地方。3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余拏一小舟拏:

(2)雾凇沆砀

沆砀:(3)从一奚童

从:

(4)西行过陆宣公祠西:39.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至望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4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41.同为夜游,张岱和邵长蘅的心境有何不同?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湖心亭看雪》)【乙】万历①四年,佥事②徐廷裸重建之。万历二十八年,司礼监③孙东瀛改为“清喜阁”,金碧辉煌,规模壮丽,游人望之如海市蜃楼。烟云吞吐,恐滕王阁、岳阳楼俱无甚伟观也。春时,山景、睺罗④、书画、古董,盈砌盈阶,喧阗扰嚷,声息不辨。夜月登此阒寂凄凉如入鲛宫⑤海藏。月光晶沁,水气滃⑥之,人稀地僻,不可久留。(节选自张岱《湖心亭》⑦)【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钓的年号。②金(qiān)事;按察司下的属官。③司礼监;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④睺(hóu)罗:摩睺罗。宋元习俗,七夕供土偶,名“摩睺罗”。⑤鲛宫:龙宫。⑥滃:云气腾涌的样子。⑦《湖心亭》:《西湖梦寻》卷三中的一篇。《西湖梦寻》是一部风格清新的散文集,全书共五卷,通过追忆往日西湖之胜,以寄亡明遗老故国哀思。4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是日更定矣

是:

(2)俱无甚伟观也

观:(3)盈砌盈阶

盈:

(4)声息不辨

辨:4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夜月登此阒寂凄凉如人鲛宫海藏。4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游人望之如海市蜃楼。45.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篇文章共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B2.C3.C4.B5.(1)范仲淹正想推辞,那个术士却已经气绝而死。(2)所以就托我先保管秘方和一斤白金,如今你已经长大了,应当把这些东西还给你。6.从甲文看出他有先忧后乐的情怀和旷达胸襟;从乙文看出他为人正直诚信,不贪恋钱财。因此谥号文正。【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B.“记”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故选B。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A.倒装助词,无实意/代词,代指术士之子;B.名词,指心理活动/动词,成为;C.都是连词,因为;D.代词,代指他们/代词,这;故选C。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C.有误,乙文术者病笃,临终托付范仲淹炼金之方,写出了范仲淹本不想接受所托,表现了他不贪图钱财的高尚品质;故选C。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我有个方法可以把水银炼成白金,我的儿子年纪小,不能把这个秘方交托给他,现在我把它交给你。“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句意完整;“吾儿幼”“不足以付”为承接关系;“今以付子”句意完整;故断句: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故选B。5.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1)方:正、刚;辞避:托辞退避。(2)故:因此;汝:你;成立:长大成人;当:应当。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结合【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知,从甲文看出范仲淹具有先忧后乐的情怀和旷达胸襟;结合【乙】“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可知,术者病笃,临终托付范仲淹炼金之方,十几年后范仲淹原封不动将秘方还给术士的儿子,由此可见其为人正直诚信,不贪恋钱财。因此谥号“文正”。【点睛】参考译文:【甲】像那连绵不断的雨,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呼啸,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老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香气馥郁,青葱繁茂。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照耀千里,浮动的波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人唱着歌互相应答,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中做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唉!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乙】文正公范仲淹年轻时贫穷潦倒,寄居在睢阳一户姓朱的人家里,经常和一个术士来往。一天那个术士病危了,便请人叫来范文正,告诉他:“我有个方法,可以把水银炼成白金,我的儿子年纪小,不能把这个秘方交托给他,现在我把它交给你。”于是把这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放在范仲淹怀中,范仲淹刚想推辞,那个术士已经气绝而死。后来过了十几年,范仲淹当上了谏官,而当年那个术士的儿子长大了,范仲淹派人把他叫来说:“你的父亲会使用神奇的点金术,当年他过世的时候,因为你年纪还小,所以就托我先保管秘方,如今你已经长大了,应当把这个东西还给你。”于是就拿出那个秘方还有白金一起交给术士之子,那个密封的记号还保存完好,没有被打开过。7.如果没有水势浩荡的样子8.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9.①点明时间,使文章格调庄重雅正。②“谪守”二字则为全篇议论奠定了基调。10.①散句和骈句交替使用,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骈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②议论中善用问句,引起读者的深思。11.①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他都心怀天下,先忧后乐。②他以严子陵等古仁人为榜祥、尊崇其崇高美德。③文章富有文采,文气酣畅,境界高远。【解析】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根据联系课内法,“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微”是“如果没有”的意思是,推知此处也是“如果没有”之意。(2)句意为:大江的水浩浩荡荡。根据解构字形法,“(水,水域)+(央,明显,突出)”可知,这里是:水势浩荡的样子。8.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政:政事。通:通顺。和:和乐。百:不是确指,形容其多。废:这里指荒废的事业。具:通“俱”,全,皆。兴:复兴。9.本题考查写法理解。根据材料二①段“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可知,点明时间,使文章格调庄重雅正。根据其中“谪守”本义是是把被革职的官吏或犯了罪的人充发到边远的地方,在这里作为被贬官,降职解释,意思是作巴陵郡太守,结合“百废具兴”可知,为全篇议论奠定了基调。10.本题考查句式的运用。根据材料一画线句“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可以说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广阔。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中的“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和材料二画线句“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中的“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知,散句和骈句交替使用,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根据材料一画线句“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可以说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广阔。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中的“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和材料二画线句“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知,骈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根据材料一画线句“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可以说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广阔。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中的“盖”和材料二画线句“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中的“嗟夫”可知,都是议论语句,结合材料一中的“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和材料二中的“然则何时而乐耶”可知,善用问句,引起读者的深思。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材料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知,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他都心怀天下,先忧后乐。根据材料一“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可知,他以严子陵等古仁人为榜祥、尊崇其崇高美德。根据材料二“《岳阳楼记》”可知,文章富有文采,文气酣畅,境界高远。【点睛】参考译文

景祐元年,范仲淹被贬出朝廷,驻守睦州,修建了严子陵祠堂,当时年龄46岁。材料一

严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之间以道义互相推崇。可以说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广阔。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从而又作了一首歌:“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康定元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当时年龄52岁。材料二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

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他进也忧虑,也忧愁。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古仁人必定说:“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呀。唉!不是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

皇祐四年,范仲淹去世,谥号是“文正”,享年64岁。12.离开如果没有零数,余数规模13.B14.(1)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2)不久回到岳阳,德化李公来到湘中,命令把茶厘作为修葺岳阳楼的资金。15.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16.甲文侧重修岳阳楼一事,着重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乙文侧重写重修岳阳楼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解析】1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句意: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去:离开;(2)句意: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微:如果没有;(3)句意:增加修建六丈多。奇:零数,余数;(4)句意:都是借鉴原来的规模有所增加。制:规模。1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连词,于是/副词,竟然;B.介词,在/介词,在;C.结构助词,的/动词,到……去;D.介词,来/介词,凭借;故选B。14.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还要抓住关键字词。本题关键字词:(1)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政:政事。通:通顺。和:和乐。废:这里指荒废的事业。具:通“俱”,全,皆。兴:复兴。(2)既而:不久。以:把。资:资金。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的翻译“于是在原来地基的后面,增加修建六丈多,在上面建造正楼”可知,清朝重修后的岳阳楼不在原址上,而是在原址的后面。故可回答原文语句: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甲文,甲文第一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原因,第二段描绘了洞庭湖景色,第三段到结尾,则是作者发表的议论。作者借重修岳阳楼一事,是为了突出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色下的悲喜心情,与下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为表达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作铺垫;乙文,“光绪己卯”到“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交代了重修的原因;“经费未集”到“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交代了重修的经过,“乃于原基之后”到结尾,交代了最终修建的结果。【点睛】参考译文:【甲】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高兴极了。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乙】光绪己卯年,岳阳楼的地基裂开,大有倒塌的态势,中丞邵公命令修葺它,修建的经费没有募集好,张德荣因为考绩北上了。不久回到岳阳,德化李公来到湘中,命令把茶厘作为修葺岳阳楼的资金,其中还不够,就劝说四邑的乡绅富豪补足。于是在原来地基的后面,增加修建六丈多,在上面建造正楼,左边是仙梅亭,右边则是三醉楼,都是借鉴原来的规模有所增加。前面对着洞庭湖,为它建造驳岸来抵御水,楼的左右两边各增加了两个房间,作为登楼的人休息的地方,楼前面雉堞也增加坚固的建筑,来巩固我的边疆!17.A18.D19.又庆幸那里的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20.都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寄情于山水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解析】17.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句意: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秀:茂盛,而不是“秀丽”;B.句意:野花开了,散发出清幽的香味。芳:花;C.句意:我环顾四周,对此非常高兴。顾:回头看;D.句意:于是,我写下了这篇文章,并给亭子命名为丰乐亭。名:命名;故选A。18.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本句句意:(我)喜欢这个地方偏僻且事务简单。重点字词:乐:喜欢,享受。其:滁州。地僻:地方偏僻。事简:事务简单或不繁忙。句子结构:“乐其地僻”是主谓宾结构,描述了作者对滁州的喜欢;“而事简”是一个并列结构,通过连词“而”与前面的部分相连,进一步描述了作者对事务的感受。根据以上分析,可推知:乐其地僻/而事简。故选D。19.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重点字词:幸:庆幸。乐:以……为乐。岁物:收成、年成。丰成:丰收,收成好。与:和,跟。游:游玩,交游。也: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2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分析。根据甲文“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以及乙文“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等可知,两段文字都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同时,通过甲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以及乙文中对滁州山水的细致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都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此来排遣内心的复杂情感。所以,【甲】【乙】两个选段的共同点在于都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点睛】参考译文:(甲)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山路转弯,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暮云回聚拢来,山岩洞穴就昏暗了,阴暗明朗(交替)变化,(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没有穷尽。至于背着东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到溪水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山中野味,田野蔬菜,杂乱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的举行酒宴。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管弦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嚷,宾客们(尽情)欢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太守喝醉了。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纵横散乱,太守返回,宾客跟随。这时树林里浓荫遮蔽,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禽鸟在快乐了。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乐趣。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乙)我担任滁州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于是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21.昏暗遮盖宣扬写下22.(1)像那种太阳一出来,林中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在一起山谷洞穴就显得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是山间早晚的景色。(2)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23.“醉”不仅因美酒而醉,而且是因美丽的山水景色而陶醉,更是因滁州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盛况而沉醉。“乐”山水之乐、滁人游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与民同乐。“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醉”是为了写”乐”。24.①甲乙两文都属于散文。都描写自然美景,都借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表情达意。两文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②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仕途失意,寄情山水,排遣内心压郁苦闷,都表现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③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解析】2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1)句意:岩洞变得昏暗起来;暝:昏暗。(2)句意:树林变得阴凉蔽日;翳:遮盖。(3)句意:宣扬皇上的恩德;宣:宣扬。(4)句意:于是写下了文章来给这座亭子命名;书:写下。2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有:(1)霏:雾气;开:消散;云归:云雾聚拢;暝:昏暗;晦明:指明暗交替。(2)仰望:抬头看;俯听:低头聆听。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醉”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醉酒状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一种陶醉。文中提到“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这种与山水相亲、与民同乐的情景,让作者陶醉其中,忘却尘世的烦忧。同时,“醉”也是作者对社会清明、百姓安乐的盛况的沉醉,如文中所说“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这种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幸福,让作者深感欣慰与满足。而“乐”则是这种陶醉状态的具体体现。文中多次提及“乐”字,如“四时之景,无不可爱”、“而乐亦无穷也”等,都是对自然美景和人生欢乐的赞美。同时,“乐”也包含了与民同乐的含义,即与百姓共享欢乐、共同感受生活的美好。“醉”与“乐”在文中是相辅相成的。作者通过“醉”来体验生活的美好与快乐,通过“乐”来传达这种美好的情感和体验。可以说,“醉”是“乐”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乐”则是“醉”的实质和内涵。因此,“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这句话,既表达了作者通过“醉”来体验、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快乐,也体现了作者通过“醒”时的文章来记录和传达这种美好的情感和体验。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和人文关怀。综上所述,“醉”与“乐”在《醉翁亭记》中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刻体验。24.本题考查情感主旨、对比阅读。(1)甲乙两文在文学形式上都属于散文。甲文《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当地风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乙文同样借助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来表达作者的心境。两文都描写自然美景,并借助花、树、霜等自然景物来表情达意。如甲文中“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乙文里“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这些句子都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之美,并寄托了作者的情感。(2)两文都是作者在仕途失意之际所作,寄情山水以排遣内心的压郁苦闷。甲文中提到“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乙文则通过“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来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这些句子都体现了作者在困境中选择与自然亲近,从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展现了乐观旷达的情怀。(3)两文在志趣情感上也是一致的,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甲文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和乙文中“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都明确表达了作者与百姓共享欢乐、共同感受生活美好的思想。这种与民同乐的情感,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百姓生活的关注,也传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综上所述,甲乙两文在文学形式、描写手法、创作背景以及思想情感等方面都展现了相同之处。它们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当地风俗,寄托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仕途失意的排遣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这些共同点使得两文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点睛】参考译文:甲文:如果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就散了,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醉了。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乙文:我欧阳修来到这里,喜欢这里地方偏僻而且事务简单,又喜爱这里风俗的安恬悠闲。在山谷间发现这个泉水后,就每天和滁州的人一起抬头看山,低头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乔木下乘凉,秋风刮起,霜雪飞落,冬天里,山水露出清秀的模样。四季的景色,没有一样不令人喜爱的。我又庆幸这里的百姓喜欢那丰收年景的欢乐,高兴同我一起游玩。于是,我根据这里的山水,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宣扬皇上的恩德,和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刺史的职责。于是,我写文章来记下这个亭子的名字。25.摆开,陈列以……为快乐间或,有时候得以,能够26.C27.今春寒食/见州人靓装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为春游28.(1)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件事的,是太守啊。(2)因为(我)喜欢那里回环相抱的山势,于是在泉边建造了一座小亭。29.宴饮之乐、山水之乐、草木之乐与民同乐。(大意对即可)【解析】2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杂乱地摆放在面前的。陈:摆开,陈列。(2)句意为: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乐:以……为快乐。(3)句意为:间或也和同郡的官员们在亭中会聚宴饮。间:间或,有时候。(4)句意为:从此我才得以与郡中人民同得欢乐。得:得以,能够。2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A.动词,跟从/介词,由;B.连词,表示转折,但是/连词,表顺承,然后;C.动词,作为/动词,作为;D.连词,表目的,用来/连词,因为;故选C。27.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今春寒食”的意思是:今年春天寒食节,表明季节和节气,因此后断开;“见州人靓装盛服”的意思是:见州中人穿戴着艳妆丽服,“见”为动词,“州人靓装盛服”为其宾语,结合为动宾短语结构,省略主语,此句表达完整的意思,后断开;“但于城上巡行”的意思是,只需要在城上巡行一番,“在”是介词,“于城上”表示地点,“巡行”为行为动作,此句表明地点和事件,后断开;“便为春游”的意思是:就当是春游了,这是对前句的整体总结。因此正确的断句为:今春寒食/见州人靓装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为春游。28.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我们在的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到省略句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其:他们。乐:快乐。述:记述。以:用。文:文章。者:……的人。“……者,……也”为判断句的标志词,此句要翻译出“……是……”的句式;(2)因:因为。回抱:回环相抱。构:建造。于:在。2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由甲文中“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可知欧阳修射的宴会上,投壶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宾客时起时坐大声喧闹,十分欢快,可总结出“宴会之乐”;由甲文中“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呜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可概括为:山水之乐、草木之乐;由乙文中“自此得与郡人共乐”可知,从那以后欧阳修便得以与郡中人民同得欢乐,可总结出“与民同乐”。【点睛】参考译文:(甲)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乙)去年夏末秋初,偶然在州城西南丰山的山谷中寻得一股泉水,水冷味甜。因为我喜欢那里回环相抱的山势,于是在泉边构建了一座小亭,又将附近辟为教场,不时聚集州兵、弓箭手,检阅他们操练射击技艺,以震慑因年岁饥馑而出现的盗贼,间或也和同郡的官员们在亭中会聚宴饮。正当我爱惜这里的幽静雅致,想要得到一些佳树美草种植在这里,忽然竟然得到你(指韩忠献公)辱临宠幸,并赠送芍药花十种,不胜欣喜之至!山野之民(指山州的百姓)虽然浅陋,也喜欢畅怀悠游。今春寒食节,见州中人穿戴着艳妆丽服,只消在城上巡行一番,就当是春游了。从此我才得以与郡中人民同得欢乐,这实在是出于你丰厚的赏赐啊。30.全、都消失裹高兴的样子31.(1)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2)四周的树林都被积雪覆盖,登高远眺时看见。32.独往写出作者雪夜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醉心于洁白的西雪景,和他那种清高傲然的精神品质,独往也都透露出作者的故国之思。33.甲文:寄情自然风光、清高淡泊的品质、故国之思。乙文:寄情自然风光。【解析】30.本题考查解释文言实词。(1)句意:上上下下全都是白茫茫一片。一:全、都。(2)句意: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绝:消失。(3)句意:围着火炉烤山芋。拥:裹。(4)句意:高兴地吃饱。欣然:高兴的样子。31.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1)拏:撑(船)。拥:裹,围。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2)四:四周。林:树林。雪:名词活用为动词,被积雪覆盖。登:登高。眺:远眺。见:看见。3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从字面意思理解,“独往”描绘了作者独自一人在雪夜中,毫无同伴,只有一己之身,一舟之影,在湖心亭上观赏雪景的画面。这种孤独的描绘,让读者可以想象到雪夜中那静谧而寂寥的氛围,以及作者内心的宁静和专注。从深层含义来看,“独往”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雪景的深深热爱和醉心。他愿意在雪夜中独自前往湖心亭,只为一睹那洁白无瑕的雪景,这种对于美的执着和追求,反映了他高雅的情趣和独特的审美眼光。“独往”也透露出作者清高傲然的精神品质。他不愿随波逐流,而是选择独自前行,这种坚持自我、不随大流的精神,正是他清高性格的体现。同时,他在雪夜中独自看雪,也体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于世事的超然态度。“独往”也透露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在明末清初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作者的这种孤独的行为,可能也暗含了他对于故国的深深思念和对于时局的无奈。他独自看雪,或许也是在用这种方式寄托自己对故国的哀思。33.本题考查主旨情感。甲文中,作者张岱描绘了他在大雪后的夜晚,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的情景。他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了雪后西湖的清冷、静寂与浩渺。其中,“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一行为,不仅表现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更透露出他清高淡泊的品质。他不畏严寒,不惧孤寂,只为一睹那绝美的雪景,这种精神境界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同时,张岱作为明末清初的文人,他的作品中往往隐含着对故国的思念和怀旧之情。在这篇文章中,他通过赏雪这一行为,也许在无意中寄托了对故国的深深思念。乙文中,作者通过描绘四林皆雪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他在赏雪的过程中,享受着自然带来的美好和宁静,但并未像甲文那样深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他的赏雪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审美体验,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点睛】参考译文:[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乙]四周的树林都被积雪覆盖,登高远眺看到白雪如同柳絮一样在风中起舞,山峰积雪如同堆砌的玉,寒鸦在城角翻飞,山中万壑都铺上了一层银色。没有树木,却在飘花,片片如同苏子瞻所描绘的赤壁景色;不用装点,散落之粉点点如同原宪藜羹中的糁。飞散的雪花飘入林中,强劲的回风折断竹子,徘徊其间,仔细凝视观览,以萌生奇思异想。描绘飘着雪冒出云彩之景致,呼唤松子、茶茗的情景。围着火炉烤山芋,美美地吃饱,随后画了一幅雪景,以便寄给名僧评赏。34.客居如果③35.(那两人)看到我很高兴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36.①特立独行,独自乘舟前往;②沉醉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景;③遇知音请强饮三大白。37.具备。①他能在“人鸟声俱绝”的大雪后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可见他有强健的身体;②他可以将毳衣、炉火准确齐全,随性出游,可见他有闲暇的时间;③他能欣赏到天、云、山、水合而为一,天地一片苍茫的意境,可见他有超凡脱俗的心胸。【解析】3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原来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根据成语推断法,“作客他乡”中的“客”是客居的意思,推断此处也是“客居”的意思。(2)句意为:如果不能抛却凡尘俗事。根据课内迁移法,“自非亭午夜分”中的“自”是如果的意思,推断此处也是“如果”的意思。(3)句意为:不考虑日程归期。根据查阅词典法,查看选项,“考虑、谋划”适合本句解释,故选③。35.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余:我。焉:怎么。得:能。更:还。此:这样。3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甲文“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晚上八点,独自往湖心亭看雪,可见他特立独行,独自乘舟前往;根据甲文“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描绘的美好雪景可知,沉醉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景;根据甲文“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可知,遇知音请强饮三大白。3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首先明确是否具备潘耒强调的三个出游条件,然后根据内容自圆其说即可。乙文“无出尘之胸襟,不能赏会山水;无济胜之支体,不能搜剔幽秘;无闲旷之岁月,不能乘性逍遥”意思是:没有超凡脱俗的心胸,不能有欣赏山水胜景的情怀;没有能翻山越岭的强健的体魄,不能寻幽探密;没有闲暇的时光,不具备随性而为的秉性。据此可知,潘耒认为出游要具备三方面的条件:有摆脱世俗的胸怀,健康的身体,闲暇的时间;根据甲文“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擎一小舟,拥霾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意思是:大雪接连下了好几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各种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张岱住在西湖,在大雪之后晚上去湖心亭赏雪,说明他身体康健;可以在西湖晚上随性出游,说明他也有闲暇的时间;大雪几天,人鸟声俱绝的晚上八点左右,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说明他具有超凡脱俗的心胸;据此可以判断张岱具备潘耒强调的三个出游条件。【点睛】参考译文【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好几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各种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倒影,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米粒般的两三个人罢了。我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那两个人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他们)邀请我一同喝酒。我尽情喝了三大杯后告辞。(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情(于山水),还有像您一样(甚至比您更)痴情(于山水)的人呢!”【乙】文人们大多喜欢谈论旅行之事。旅行其实不容易讲好的。没有超凡脱俗的心胸,不能有欣赏山水胜景的情怀;没有能翻山越岭的强健的体魄,不能寻幽探密;没有闲暇的时光,不具备随性而为的秉性;游得近就所览不广,游得浅就所见不奇,趁便游玩就不能尽兴,群友出游就历时不久。如果不能抛却凡尘俗事,而坚定出游的想法,即使去游览也不是真正的旅行。路途穷尽了却不忧虑,行程耽误却不后悔,困乏了就睡在草木山石之间,饥饿了就吃草和树木的果实。不躲避风雨,不怕猛兽,不考虑日程归期,不刻意寻求伴侣。用心灵去游览,用生命去观赏。亘古以来,仅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