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世界”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课件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讲“世界”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课件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讲“世界”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课件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讲“世界”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课件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讲“世界”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课件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①14~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②17~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这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③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单元概览】【导】阶段特征总体特征:14—16世纪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迈进的时期。经济上:地中海沿岸和北欧地区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政治上:随着宗教改革,专制主义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思想上: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国关上: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孤立的状态,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西、葡、荷先后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1主题一

“世界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2主题二

“人的发现”——文艺复兴3主题三

“信仰的发现”——宗教改革4主题四

“科学的发现”——近代自然科学“发现”的时代第1讲

“世界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课标解读时空观念: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构建航海路线,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及其背景。唯物史观: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认识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多元影响,将中国历史的发展放入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考察,强化历史横向联系。家国情怀:比较新航路和当今“一带一路”倡议的异同,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动向。【思】根据课本,独立思考,认真梳理本课基础知识: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影响。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问题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6分)材料二“哥伦布交换”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和疾病……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疾病给土著居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这些疾病中,天花是由欧洲人传入的。问题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哥伦布交换”的重大影响。【议、展】

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问题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6分)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贩卖;种植园经济出现。动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材料二“哥伦布交换”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和疾病……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疾病给土著居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这些疾病中,天花是由欧洲人传入的。问题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哥伦布交换”的重大影响。①美洲的作物传到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②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③欧洲的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的同时,便利了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④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⑤文明区域间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一.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旧航路: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评】材料1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恩格斯材料2“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材料3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4

作为热爱神圣基督教并努力推动其发展的天主教徒,国王与王后决意派臣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各地,拜谒该地诸君王,了解风土人情并使其皈依吾神圣天主教。

——《哥伦布航海日记》材料5

人文主义思潮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也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这种思潮激励了西欧人的进取精神,促使他们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

——《浅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材料6

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成为最早一批走向专制集权的国家,被称为“新君国”……“新君主国”兴起以后,开始建立起常备军,使其成为对内统治和对外扩张的有力保障。

——岳麓版《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背景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②社会根源:西方社会对黄金的渴求,形成“拜金热”,渴望东方“寻金”。③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阻断了东西方的传统商路(旧商路被奥斯曼帝国阻断,造成欧洲市场上的亚洲商品奇缺,物价上涨)。④精神动力:教会传授天主教的狂热,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提倡冒险精神。⑤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素质及航海经验与决心。⑥“地圆学说”流行;⑦罗盘技术的发展和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3.过程①地理因素:两国都位于大西洋沿岸,这一地理位置有利于它们向海外发展。②技术条件:两个国家都掌握了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在航海技术上比较先进。③政治条件:两国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航必需的装备和费用。④宗教因素: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都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⑤思想因素:两国都兴起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想提倡冒险进取精神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葡西成为新航路开辟先驱的原因:4.影响

(1)对欧洲:加速欧洲封建社会瓦解,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①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但是葡西没有把掠去的巨额财富转化为资本,荷英法利用这笔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荷、英、法等国家加入了海外探险的行列。③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⑤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的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品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変革。表现为:①市场和贸易规模扩大;②商品流通种类增多,世界各地区的商品在欧洲市场逐渐出现;③贸易中心发生转移(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线);④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保险公司等纷纷出现);【核心概念】价格革命:由于殖民者的掠夺,大量黄金、白银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格下降,商品价格猛涨。①依靠固定货币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收入减少,地位下降;②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实力上升。③靠货币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①促进各地的交往与文明融合,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②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③揭开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④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冲击了教会神学理论。(2)对世界:加速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3)对美洲非洲:①疫病传入,种族灭绝,殖民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②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使其逐渐融入人类文明的大家庭。传播方向疾病种类传播时间后果从美洲传入欧亚大陆的疾病梅毒哥伦布首次远航之后传播范围广、速度快,16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从欧亚大陆传入美洲的疾病疟疾地理大发现期间欧洲人把疟疾带到了美洲,却在美洲找到了治疗该病的高效药物——金鸡纳天花地理大发现期间由于美洲土著人身上没有该病毒的抗体,天花导致了数百万印第安人的死亡,但同时也促使了天花预防方法——种痘术的迅速发展成熟。①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推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萌芽的发展。②高产作物引进,有利于缓解中国的人口压力,改变着国人的饮食结构,也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但是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③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现象。④西方列强加强对中国的殖民侵略,损害中国的主权,我国被迫开始了反侵略斗争,捍卫国家主权;清政府设置广州十三行,实行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明朝的这次“对外开放”迅速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是明朝的对外贸易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总数多达数亿两,明朝成了名副其实的“白银帝国”。——弗兰克《白银资本》

明朝中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或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互为因素,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龚不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少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4)对中国: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目的性质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朝贡贸易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影响消极积极1.宣扬国威;2.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3.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1.掠夺财富;2.扩张领土,占有市场;3.传播基督教等。国力不堪重负,远洋航海业迅速衰落。给亚非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世界: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1、(2019·河南适应性考试)中世纪人们普遍谴责谋利的行为,教会禁止放贷取利,认为这是“一个在上帝看来可恶可厌的罪恶”。但到了16世纪,人们已经承认“温和的、可以接受的高利贷行为”。人们观念的改变源于(

)A.商品货币关系发展 B.宗教改革的影响C.地理大发现的推动 D.商业革命的需要【解析】选A。从中世纪人们普遍谴责谋利行为到16世纪人们接受高利贷行为,这种改变的原因在于当时西欧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人们思想观念开始变化,故选A项;宗教改革是16世纪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和政治运动,材料未体现这方面内容,排除B项;地理大发现的推动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商业革命的需要也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A

考点对点练习一2.(2019·重庆九校联盟联考)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C.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B【解析】B项表述与题目中“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相符,故选B项;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题目中并未体现推动新旧大陆的发展问题,排除C项;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3.15世纪中期以后,热那亚人被赶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威尼斯人实际上垄断了地中海东西之间的贸易,热那亚人及意大利或欧洲其他地区的人齐心协力往西发展,以期与威尼斯人竞争,由此最终开辟了到达美洲和亚洲的航线。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缘于(

)A.土耳其崛起引发商业危机B.欧洲内部的竞争C.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地圆学说的提出B【解析】据材料“威尼斯人实际上垄断了地中海东西之间的贸易,热那亚人及意大利或欧洲其他地区的人齐心协力往西发展,以期与威尼斯人竞争,由此最终开辟了到达美洲和亚洲的航线”可知,威尼斯人与热那亚人及欧洲其他地区的人的竞争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故B项正确;据材料“热那亚人被赶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威尼斯人实际上垄断了地中海东西之间的贸易”可知,土耳其崛起引发的商业危机并未促使新航路的开辟,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欧洲内部的竞争,而未涉及资本主义萌芽,也未涉及地圆学说的提出,故C、D两项错误。时间中国外国14~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制度。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16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17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茶叶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42)(12分)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示例一:14—17世纪的中国与西方都出现了早期人文主义思想。阐述:中国:明朝戏剧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此外,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明朝思想家李贽抨击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也抨击封建专制,主张“工商皆本”,提倡经世致用。西方:这一时期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如达芬奇、拉斐尔、莎士比亚等人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抨击宗教神学,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而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教会支持的地心说,也有利于人们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进步。小结:14—17世纪的中国与西方,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了弘扬,冲击了封建统治,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4.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以下问答:

材料一

《全球通史》的作者塔夫里阿诺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