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讲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_第1页
第29讲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9讲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_第3页
第29讲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_第4页
第29讲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9讲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课标要求】(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2)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标准——明考向命题统计——知重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19世纪末书商的发展。(2021·全国乙卷,28)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021·全国甲卷,30)3.20世纪20年代度量衡的混乱。(2020·全国Ⅰ卷,29)4.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020·全国Ⅲ卷,30)民族工业兴起与社会结构变化。(2019·全国Ⅲ卷,28)5.民族工业的兴起。(2017·全国Ⅱ卷,41)6.晚清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2017·全国Ⅲ卷,28)7.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2016·全国Ⅱ卷,30)考察角度: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影响【知识结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线索1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线索2近代后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萧条。20世纪30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调整下,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全民族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发展状况阶段19C60、70S甲午战后1895民国初年一战期间19121919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7国民党统治后期19491956开始兴起初步发展短暂春天沉重打击

陷入困境消亡短暂发展新的春天萧条

(中国资本主义)包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也包括外国在中国的资本。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总序)“缓”“速”曲折发展主干梳理认知拓展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甲午战后-1912年)1.原因(1)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对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清末新政时期,鼓励商业发展。(3)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4)收回铁矿利权运动的推动。【问题探究1】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吗?提示:否。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从主观上说,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只是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教材拾遗】实业救国“实业救国”是近代社会各阶层实现救亡图存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崇尚通过发展实业来振兴中国,从而形成了“实业救国”思潮。在辛亥革命影响下,“实业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但一战后,民族工业的迅速萧条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民族工商业就不可能得到独立发展,“实业救国”就不可能实现。(2017新课标III卷)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D

张謇晚清状元,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

荣家兄弟: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以创办茂新、福新、申新面粉或纺织企业集团而著称于世。享有“面粉大王”及“纺织大王”的美称。他俩除在兴办实业方面驰誉中外以外,同时在我国的农业、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荣宗敬荣德生

创办人地址企业张謇江苏南通大生纱厂

荣宗敬荣德生江苏无锡保兴面粉厂

周学熙河北唐山启新洋灰公司

刘懋赏冯济川山西保晋矿务公司主要企业时间工矿企业总数资本总额发展速度1894年约200家3519.1万元1895—1913年549家(>1000元)120288万元15%(家)1895—1913年民族工业分布图2.表现(1)民族资本总额增加,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2)棉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3)由沿海向内地扩展。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甲午战后-1912年)3.影响(1)经济上: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并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2)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先后领导了戊戌变法(维新派)和辛亥革命(革命派),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近代化上升到制度层面)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甲午战后-1912年)1.原因

据海关统计,1914年至1918年的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000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摘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有72个,平均每年近24个,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家,平均每年近37个,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1912年为80万吨,1919年增至330万吨。——摘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1912-1919年)出口大幅上升,进口大幅下降,工厂数量激增1.原因(1)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1912-1919年)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共同探究材料: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材料: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摘自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哪些方面的影响?1、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中华民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共同探究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4、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19年清华大学学生焚烧日货20世纪初中国商店贴出的标语1.原因(1)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1915年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1912-1919年)材料: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间国别减少比例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英国1/2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法国1/3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德国完全停止出口材料:一战期间面粉出口增长表1.原因(1)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爱用国货抵制日货等);(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5)“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6)北洋军阀政府对经济的软弱控制,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1912-1919年)1.(2021·湖南永州一模)1894年,我国民营资本为723万元,占国内资本总额的8%,同期外国资本为5434万元,占61%,国营资本为2797万元,占31%。到1913年,民营资本为15499万元,增长21倍,占国内资本总额的10%,同期国营资本为14888万元,占资本总额的10%。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奖励和保护实业发展B.民间实业救国爱国热潮的推动C.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全国性抵制日货运动风起云涌答案B2.表现(1)厂矿企业和资本增加的速度和规模空前。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2)投资地区由东南沿海向内地拓展。(3)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1912-1919年)永利碱厂

他是中国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称作“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20年代初,他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永利化学公司碱厂,30年代,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座生产合成氨的联合企业——永利化学公司铵厂。范旭东吴蕴初1926年天厨味精获世博会大奖证书吴蕴初(1891—1953),化工专家,著名的化工实业家,我国氯碱工业的创始人。二三十年代,他研究成功廉价生产味精的方法,在我国创办了第一个味精厂、氯碱厂、耐酸陶器厂和生产合成氨与硝酸的工厂。3.结局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1912-1919年)4.特点行业发展不平衡,以纺织业、面粉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发展快,重工业发展慢,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1912-1919年)分布不合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外国资本控制了全国机器采矿的75%,日本资本控制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94%。在纺织业中,外资纺织厂占有了46%的纱锭和59%的布机数。据统计,辛亥革命时期,民族资本经济仅占整个国民经济的2%,而封建经济则占到90%。1920年,中国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总值中新式产业占7.84%,传统产业占92.16%。力量对比仍然薄弱4.特点快发展速度快短时间短暂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基础薄弱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更没有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1912-1919年)5.影响(1)进一步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新文化运动等);(2)同时也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阶级基础;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1912-1919年)(2021·山东高考,7)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答案A1.原因(1)一战后,欧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侵略;(2)军阀混战,社会动荡;2.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历史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三、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萧条(1919-1927年)1.原因(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并形式上完成统一,结束了军阀混战,社会相对稳定。(2)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措施,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3)提倡国货、抵制洋货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4)财政金融:通过改订新约,收回关税自主权;实行币制改革。四、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27-1936年)只限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这些条约使中国获得了一定的关税自主权,并提高了税率。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更没有使中国成为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知识延伸】币制改革

民国建立之后,中国货币制度混乱,货币种类繁多,铜币贬值,地方钞券滥发无度。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通货紧缩,货物滞销。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统一币制,确立银本位,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并规定其他发行银行原有流通市面的钞票,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凡手中持有的银币或生银应到指定银行兑换;确立法币外汇本位制,改革后的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到1936年底,法币的国币地位得以确立。(1)原因:国内货币制度混乱;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2)目的:为了防止白银外流(3)内容: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实行白银国有,禁止白银流通,统一发行法币,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4)影响: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增加了对外国资本的依赖。2.表现(1)面粉业、纺织业较快发展。(2)新兴工业部门都有较大发展,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3)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920年1936年1920-1936年平均增长(%)产值比重(%)产值比重(%)官僚资本1.8442.22.2212.01.18民族资本2.5157.816.3288.012.41合计4.35100.018.54100.01920年1936年1920-1936年平均增长(%)产值比重(%)产值比重(%)中国资本6.6144.826.0963.29.0外国资本8.1355.215.1636.83.9合计14.74100.041.25100.0四、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27-1936年)3.限制因素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和官僚资本统治下,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曲折而艰难的。四、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27-1936年)官僚资本1)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2)特点:

①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

②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③与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具有封建性。3)演变:国民党官僚资本以四大家族为代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被没收。它具有垄断性、买办性和封建性。四大家族对全国金融业垄断完成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

4.影响(1)促进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其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记录,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2)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聚敛起巨额财富。(3)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4)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四、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27-1936年)(2021·全国甲卷,30)根据下表可知,当时(

)

1931—1934年中国钢铁业情况表(单位:吨)A.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

B.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C.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

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D年份铁砂产量铁砂及生铁输出量钢铁消费量钢铁输入量193118402798316528040005576251932183921275844140400043065519331903466992521694000525673193421350318641077700006177261.原因(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2)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3)官僚资本的压榨。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五、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1937-1945年)

所谓统制经济,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国家财政为服从战争需要,依靠行政的法律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是一种高度专断集权的资本主义战时经济模式。统制经济的全面实行,就是战时经济体制确立的表现。

作用:保证了战争的物资需求和抗战的胜利。但导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压制了民族企业的发展。【知识延伸】统制经济在南京抢劫的日本士兵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日军放火焚烧了轮船招商局被炸毁的商务印书馆据统计,从1937年到1943年,从华北被驱赶到伪满洲国的工人和农民有389万余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送到日本从事各种繁重劳动的中国工人和被俘士兵有十六七万。这些劳工绝大多数被虐杀。人们不得不携带大捆大捆的钱前往抢购日用品的情景。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1937=1938=1939=1943=1945=1948=大米0.00000000185两

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使中国人民生活艰难,民族工业难以发展。2.结果民族资本遭受沉重打击,日益萎缩,官僚资本急剧膨胀。四大家族(官僚资本)

宋子文历任南京政府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董事长。宋家控制的官僚资本主要在金融方面,在全国近代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中1936年占58.9%。五、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1937-1945年)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于1905年由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创立的近代中国最大一家民族卷烟企业。

1908年,曾因英美烟草公司的排挤一度倒闭。1909年2月16日,简氏兄弟以12万元资本重新营业后,发展较快,至1927年资本扩大到2000万元,全盛时职工达万余人。

此后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双重压迫下开始衰退,出现连年亏损局面。1936年,南洋营业利润再度下滑之时,对其觊觎已久的宋子文再次谋划收购南洋股份之事。1937年,宋子文终于低价收买了公司股票,控制了股权。自此,南洋兄弟卷烟工业,实际上成了官僚资本企业。宋子文侵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官僚资本在全国资本中所占比重变化表时间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金融业1911年26.8%6.3%1920年26.0%16.%1936年35.9%58.9%1948年64.1%88.9%【教材拾遗】抗战期间的沿海工业内迁抗日战争前,中国的工矿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内地工业十分薄弱。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为了保住几十年苦心经营才建立起来的微薄的工业基础,沿海工业决定内迁。上海146家民营工厂先是迁到了武汉,后来又迁到重庆。

这次内迁对抗战的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

1948年,上海的3000余家大工厂开工率只有20%;天津63家橡胶企业,上半年只能发挥生产能力的20%—40%,下半年绝大部分停工;青岛1000余家工厂,只有四分之一处于半开工状态,其余全部停工……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1945-1949年)1.原因(1)国共内战,政局动荡,社会混乱。(2)美国的经济侵略:签署《中美友好通商条约》,大量商品涌入中国。(3)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4)国民政府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造成通货急剧膨胀。2.结果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国民经济趋于崩溃。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与国民党彻底决裂,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1945-1949年)(2016·课标全国Ⅱ,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D(2020·全国Ⅲ卷,30)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明,当时(

)A.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B.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c七、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生(1949-1952年)与消亡(1953-1956年)1949~1952年,合理调整工商业,恢复国民经济1953~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八、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史料中国民族工业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它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例如棉纺织业,当时创建纱厂的资本家中,有很多就是军阀官僚和地主,只有少数才是真正由工业资本不断积累起来的。——摘编自沙健孙《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一卷)》分布不平衡依赖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资金少①从产生上看,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②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③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④从结构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⑤从地位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

从发展历程看,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八、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例1]

(2021·湖北武昌区质检)1899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非大股东”控制企业的特征十分明显,即对企业产权的控制并不一定凭借对企业产权的实际投资比重,而更大程度上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