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卷08(试卷含解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_第1页
黄金卷08(试卷含解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_第2页
黄金卷08(试卷含解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_第3页
黄金卷08(试卷含解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_第4页
黄金卷08(试卷含解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金卷08(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2023·江苏南通·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军旅文学在主流意识形态体系中的地位松动,军旅长篇小说创作获得了转身的可能与空间,得以在真正意义上从集体叙事走向个人叙事,从现实真实走向虚构叙事。由此,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创作开始了双重回归。“一是回归长篇小说的叙事性文体本源,开始注重形式创新和语言探索,文体自觉性显著提升;二是回归文学对象的生命伦理和生活本体,开始关照复杂人性和个人命运,重视日常生活经验的表达。”前者呼应了建构叙事虚构的本体性以获得文学合法性要求,注重个人化写作、自由地虚构、强调叙事及叙事主体自身的意义等等,标示着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叙事观念的觉醒和文体观念的自觉;后者则反拨了长久以来“政治话语”对军旅文学的规训和异化,开始关注军人的个人命运和个体经验,在历史、战争和现实层面探寻更为广阔的人性空间和精神存在。原本被抽离了的“政治性结构”空洞,得到了叙事性伦理话语的填充。讲故事是小说家的本分,亦是中国小说的传统。千百年来,讲故事的手艺代代相传,叙事方法亦随之花样翻新,于是乎故事绵延不衰,常讲常新。正像时下文学界正在持续热议的一个话题:“讲好中国故事”,其在意识形态和文学层面的丰富内涵依然需要“故事”来承载。作为“中国故事”重要组成部分的“军旅故事”,从题材上看,聚焦的是“中国梦,强军梦”的进程,直面的是新军事变革实践,讲述的是军旅人生的喜怒哀乐,塑造的是新型高素质军人形象,关注的是战争进程或备战状态下军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命运。而从思想主题、价值判断、审美品格、精神向度、写作伦理等层面视之,则是与“中国故事”高度统一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构成了对“中国故事”的重要支撑,也是不为过的。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立足“中国语境”,直面“中国经验”,而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故事是一种外在的途径和载体,最终需要被内化的情感、思想和精神所超越。囿于自身相对陈旧的文学观念和封闭单一的生活经验,当下的部分军旅作家缺乏宏阔的视野和整体性的文学思维,缺乏聚焦当下军队新变化、观察军营新情况的自觉意识,缺乏穿透事相直达心灵的锐利目光;部分军旅长篇小说对“战争历史”和“军旅经验”的叙述与表达还停留在事情的表层和故事层面的起承转合,没能向着更为本真的“存在”之境深潜,向着更富于生命痛感和思辨高度的写作伦理挺进。(摘编自朱向前、傅逸尘《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回望与省察》)材料二:若论及今年军旅文学界的大事件,当属军队作家马晓丽的短篇小说《俄罗斯陆军腰带》、徐怀中的报告文学《底色》等5部作品斩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二来,今年《人民文学》8月号刊出了军旅文学特辑,拿出一本刊物的容量供军旅文学作家集中展示,这在《人民文学》创刊以来也属罕见,对于军队作家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露脸”契机。细品这几部获奖作品,会发现它们共同的特性正与军旅文学的核心品性两相契合,且具有饱满的内在张力。好的作品需要具备语言魅力和精彩叙事等文学元素,文学修养和文学技能是前提和关键,也是作品能否“立住”的首要指标,而经典之作更是需要作家自身的情怀作为底蕴。尤其是军旅文学,它诞生于硝烟炮火之中,其内核深深根植于民族血脉,与军人的骨血融为一体,彰显着军人刚硬坚韧的精神品格。然而,不可忽略的事实是,这些被精心挑选和组构的小说,大部分存在人物形象不够丰盈、内涵不够深入等问题,流于苍白的模式化写作。有的小说其实并不缺乏上文提到的“情怀”,但显然这种情怀或者说情结还远未内化为作品的精髓,塑造的人物有趋同化、脸谱化,人和人之间没有明显的性格区分,说话风格高度一致;或是过于理想化,仿佛给一个小故事强行扣上了大帽子,显然也不能达到作家提升作品内涵的期许。那么问题在哪里?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文学性”的缺失。当作家失去精心营构故事、塑造人物的耐心,指望小说纯粹以主题优势胜出,显然是徒劳的。文学的叙述是要超越日常经验,翻越生活藩篱,落脚在另一种思维的开阔之处。当素材仅仅围绕作家的浅层研究,反而困囿于经验之内,或是建立起简单的对垒模式识真辨伪,不但支撑不起作品应有的格局,只能逼迫读者放弃阅读,失去阐释的兴趣。这两件军旅文学大事件表达出来的信息是,当下的军旅文学似乎正处在一个临界点上,光荣与梦想并没走远,而新的曙光也远未普照文坛,传承并未接续,断裂已然出现。文学不是单纯的表态工具,主题牵引显然也覆盖不了文学的丰富性,没有多样的尝试和表达,没有向文学领域不断发起进攻的豪情与野心,文学魅力又从何体现呢?(摘编自徐艺嘉《军旅文学呼唤“文学性”的回归》)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世纪的军旅文学,在主流意识形态体系中的地位有所变化,从而获得创作的转身与发展空间。B.注重形式创新、语言探索以及关照复杂人性、个人命运是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创作的具体表现。C.《俄罗斯陆军腰带》《底色》等军旅作品内在张力饱满,是斩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的重要原因。D.《人民文学》开设特辑展示军旅作家作品,表明其受到重视,但未来发展之路并不会十分平坦。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军旅文学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文学作品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B.借鉴中国小说创作传统、直面当下中国经验和语境,军旅文学可提升作品内涵。C.“政治话语”会规训甚至异化军旅文学,因此应该消除“政治话语”对创作的影响。D.部分军旅小说人物形象脸谱化、作品的内涵过于理想化,会逼迫读者放弃阅读。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军旅文学要有文学性”观点的一项是(3分)A.从《解密》到《暗算》再到《风声》,军旅作家麦家的创作能沉入生命而又超越肉身。B.都梁的长篇军旅小说《亮剑》追求顺畅无障碍的浅显阅读快感,具有心灵鸡汤的功用。C.朱向前教授分析刘静的长篇小说《戎装女人》:领导岗位人物的领导角色失真却浪漫。D.张慧敏的《回家》依照人物的原型创作,依据采访素材,完全忠实于生活的既有真实。4.有人说“讲好军旅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说法加以分析。(4分)5.人们呼唤军旅文学“文学性”的回归,请结合材料谈谈实现回归的途径。(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2023上·江苏淮安·高三江苏省清浦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月食(节选)李国文伊汝有点后悔他这次鲁莽的旅行了,应该事先写封信或者拍封电报。可是,给谁呢?现在,当他乘坐的这辆长途汽车,愈来愈接近他要去的目的地,他的后悔也越来越强烈。不该来的,胡闹、任性、冒失,即使是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丢失了,能够找回来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何况伊汝回到这块老根据地,来寻找那种纯属精神世界的东西呢?甚至当长途汽车到达S县城的时候,他也说不好,这种东西究竟是什么?除了那失去的爱情犹可捉摸之外,其他还有些混沌的东西,他能感觉到,但说不出他站在汽车站门前的广场上,峭厉的山风,带着一股寒意,朝他脖领和袖口里钻进来,山区就是要冷一点,车把式都把老羊皮背心反穿上了,他朝他们走去,想问一问,有没有顺路去莲花池的,把他捎上。然而,伊汝没曾想得到的是一阵哄堂大笑。这里的山民有他们独特的幽默感,和一种对于苦日子的柔初的耐力:①“挣不上你的钱了,老哥,去打上一张八角钱的票,坐那四个轱辘的铁牲口去吧,不误你吃晌午饭。”伊汝也笑了,最后一次离开S县城的时候,连这汽车站还没有,敢情公路都通到莲花池了,没准还通到羊角垴吧?那个小小的山村,才是他旅行的终点。不过,当他在售票窗口付那八角钱的时候,心里还是像斗争着的,去呢,还是不去?最后,终于接过车票,打定主意,不再改悔了。②尽管他说不清回羊角垴的具体目的是什么,会有个什么样的局面等待着他,能不能寻找到那未免玄虚的东西,但这是一桩宿愿,要不作这一次旅行,大概心里永远要感到欠缺似的。他把汽车票掖好,看看时间尚早,就沿着原来叫做西关,现在叫做四新路的一条狭窄的街道,朝城里走去。不要小瞧这条高低不平的石板路,现在的那些将军们、部长们,当年他们的坐骑蹄铁,或者那老布洒鞋,都曾经在这条路上急匆匆地走过的,S县城的小米捞饭——说实在的,并不十分容易吞咽;当年,他们也是香喷喷地嚼过的,伊汝现在也想吃点东西,虽然肚皮并不饿,但考虑到还要坐几个钟头汽车,到莲花池万一赶不上饭,翻那座主峰到羊角垴,可是得费点力气的。他蓦地里生出一个念头,西关这一带,有个回族馆,羊汤是挺出名的。一九四七年,他跟弼马温部长(想到这里笑了)头回来到S县城时,毕竟同志拍拍他的肩膀:“伊汝,我做东,请你喝西关的羊汤!”他记得这位部长把一卷羊毛纸印的边区票,拍在饭桌上,震得酱醋瓶子叮当直响:“来,大碗的,多加佐料!”那恐怕是伊汝在记忆里,吃的一顿最味美的佳餐了。羊汤是那样的鲜美滋润,那样喷香开胃,那些煮得酥烂的羊杂碎,简直来不及品味,自己抡着爬进喉咙里去。毕部长有胃病,不敢多吃,而他,吃完了还在舔嘴唇。“小鬼,再给你来一碗!”那对眼睛乐得眯成一条缝,笑得伊汝不好意思。跑堂的一阵风似的端来了,还喊了一声:“小八路同志,请——”他低着头,像风卷残云一样,吃得满脑门子冒热汗。因此,他决定再去尝试一下这种美味。伊汝从四新路走到改成兴无路的东关,两个来回,也没找到那家回族馆。他向一个卖烤白薯的打听,③那位脸上密密皱纹里,有着永远洗不掉的煤渣的山民。“回族馆?俺是国营买卖,是农工商,是队里的试什么点。”伊汝明白他误会了,以为拿过去的私营饭馆来嘲笑他,连忙掏出买票找的两毛小票,买了两块烤白薯,这才使他相信外乡人的诚意,叹了一口气说:“回族馆早合并了,这不是搞农工商给队里挣钱么!”对于“农工商”这个新名词,竟然能在S县城一位烤白薯的老乡嘴里吐出来,使他感到兴奋。新鲜的事物仿佛初秋早晨和煦的阳光,并不因为这个偏僻的、自惭形秽的小县城而躲到云层里去,不,照样明亮温暖地投射过来。④他思忖着,休要小看这座烤炉,焉知不会是若干年后联合企业的前身呢?他捧着滚烫的烤白薯离开了。身后,这位山民用沙哑苍劲的声音叫卖着:“热的,糖瓤赛蜜!”他上了汽车,听那汽车引擎在力竭声嘶地哼哧着。这辆老道奇改装的长途汽车,伊汝一眼就看出来了。这部老爷车像得了气管炎似的,时不时干咳两声。不过,这个二十多岁的女司机,例是有股生龙活虎的劲头,那短扑扑的头发,那裹在脖子上的羊肚手巾,那被太阳晒和汗水渍的褪色花布褂子,使他想起什么,又睁开眼定睛看她的背影。她没有那种职业女司机戴着墨镜洒脱高傲的神态,更多的像一个农村姑娘;也许刚拿到一张拖拉机的驾驶执照,看她那架势,也好像开“东方红”或者“铁牛55”似的。但是她那密实的,一剪子铰不透的黑发,她那宽阔的骨架,那圆润丰满的肩膀,使他想起了一个在脑海里从未淡薄过的影子,那是他记忆里最美的一页,也是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是多么有意义的羊角垴的妞妞啊!伊汝是为她来的么?也许是,但不完全是,那确实是他心头一笔沉重的负担。那莲花池的主峰在朝他招手,他认为自己回来对了。长途汽车哼哼唧唧地、催人欲睡地朝莲花池公社爬上去。(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伊汝的回忆中,他们曾香喷喷地嚼过那S县城不易吞咽的小米捞饭,这段回忆旨在突出那一时期物质生活的匮乏。B.伊汝回到曾经战斗过的老根据地,可能是为了寻找曾经失去的爱情,同时也是为了找寻内心深处念念不忘而又言说不清的某种精神世界的东西。C.“来,大碗的,多加佐料!”“小鬼,再给你来一碗!”简短的语言可看出毕部长豪爽的性格和对伊汝的关爱。D.长途汽车上女司机“生龙活虎”而质朴自然的模样,让伊汝不由想到了“羊角垴的妞妞”,突出了当时的爱情在他内心留下浓重的一笔。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中当地人把公共汽车说成是“四个钻辘的铁牲口”,在体现他们特有的幽默的同时,也能从中看出他们的热心和质朴。B.句子②用“说不清”“什么”“能不能”等表达不确定的词语,与后文伊汝“认为自己回来对了”的笃定形成了矛盾冲突。C.句子③中的“皱纹”里“洗不掉的煤渣”,抓住了当地百姓的典型特征,用近乎夸张的特写描绘出山民饱经沧桑的形象。D.句子④是伊汝由“农工商”一词作出的合理联想,体现了他对于S县城经济飞速发展的美好憧憬。8.文中是如何展现伊汝的内心世界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确定了一组关键词:重温·变迁·坚守。请你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2023上·江苏·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郭阊字开先,番禺人。治《书》,三预计偕①,褒然为举首。柳南卢方春柄文衡,得其文,惊异以为乾淳②而后复见此作。登淳祐甲辰进士第,调真阳尉,再调郁林学官,擢知高要县,有政声。秩满,授梅州佥判,改秩宰平江。寻擢监察御史,知无不言,纠正奸邪,不避权要。其所弹击,公论莫不快焉。初,广州置买银场,本与商舟为市,后从而征之。岁久弊滋吏缘为奸征及民户租米民甚苦之。又提举盐司以盐科配民户,价多而盐少,深山穷谷罹其害者不少。二事皆害民之尤者。闾条奏上闻,得旨俱罢,民以为快,作“感恩斋”以报之。汀、赣壮丁往来潮、惠、循、梅境,以贩鬻为事。绍定间,因征榷③激哄,合江闽兵乃克靖乱。朝旨免榷四州盐,职此之由。继又榷之,悍民遂相为盗,阊又奏罢之。又奏选廉恕以宣德意,斥贪缪以幸天下。凡所奏请,无非为国根本虑。迁右正言,首陈听言、容言之道以广上心。又言:“大夫奔竞成习,狂躁成性,营求荐引,直欲一蹴而就班行。至于宽纵盗贼,残暴善良,忍使盗贼感恩,而民负怨!是忍于负国负民,而不忍负盗贼。”时禁廷臣莫得预知边事。乃言:“臣居言责,天下事皆当预闻,况边廷之大者哉!”于是兵粮实数,皆关白谏院。阊自官台谏悉心忧国,形神日耗,循至病革。所言皆军国大事,不及其私。卒年六十六。阊素清洁,家无余财,属纩④之日,几无以敛。上嗟悼之,赠恤特厚。广州人德之,以阊与菊坡、文溪合祠。久废,今列于“仰高祠”。【注】①计偕:举人赴京会试。②乾、淳:宋孝宗乾道、淳熙年间。③榷:税,征税。④属纩:古代的一种丧仪,文中指临终。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岁久A弊滋B吏C缘为奸D征E及民户F租米G民H甚苦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治,研究,与《大学》“先治其国”中“治”词义不同。B.罹,遭受,与《屈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中“离”词义相同。C.闻,指上报,与蒲松龄《促织》“宰以卓异闻”中“闻”词义相同。D.德,感激,与《季氏将伐颛臾》“则修文德以来之”中“德”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阊担任监察御史,大胆检举纠正奸诈邪恶的人。他的弹劾抨击让公众一致称快。B.郭阊逐条上奏广州为置买银场征税而让百姓痛苦不堪的事,朝廷为此降旨废除赋税。C.郭阊指责大夫为名利奔走,做忍心对不起国家、百姓,而不忍心对不起盗贼的事。D.郭阊家里非常贫穷,他去世后,几乎无法入殓,只好将他和菊坡、文溪合祠祭祀。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绍定间,因征榷激哄,合江闽兵乃克靖乱。(2)阊自官台谏悉心忧国,形神日耗,循至病革。14.郭阊作为官员,有哪些优良品质?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2023上·江苏·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骢马万楚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君能一饮长城窟,为尽天山行路难。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金”“青”“白”色彩的调配既富丽堂,又柔和舒适。B.颔联以夸张的手法表现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C.尾联“能”“尽”二字,充分表达了主人对马的信任和期望。D.诗歌从马的外在风采写到内在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骢马的神骏。16.前人认为这首诗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请简要分析这种诗风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2023上·江苏苏州·高三校联考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ℽ,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2)庄子在《逍遥游》写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用朝菌和蟪蛄这类昆虫来感慨生命短暂与渺小,苏轼在《赤壁赋》中也有类似的慨叹“,”。(3)古之君子敬小慎微,重视“小”处,如司马迁《屈原列传》“”,表明“小”也可以表达深远的意义;又如欧阳修《伶官传序》“”,指出“小”也会酿成大的祸患。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2023上·江苏常州·高三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光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18.有人认为“肃然起敬”用在此处不恰当,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19.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面不知何处去B.为伊消得人憔悴C.天生我材必有用D.曾经沧海难为水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筷子头一插下去,红油就冒出来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2023上·江苏常州·高三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了解航空母舰的人通常把它的甲板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4.5英亩”。这是因为,航空母舰的甲板上事故频发。甲板上的工作人员受伤或牺牲的原因主要包括:被调度中的舰载机撞击,被吸入舰载机进气口,或被舰载机尾气吹落航母舷外。这些危险每天都伴随着飞行甲板人员。为了A,人们想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为了便于识别和确定工作的危险程度。甲板工作人员通常都会穿着特定颜色的服装。黄衫军士的主要任务是指挥飞行甲板和机库甲板上的交通,当飞行员坐在驾驶舱里,将发动机开足马力以后,绿衫军士就要爬到飞机下面进行检查,看看弹射器挂钩是否拴紧。他们不光要防备着随时有可能会出现的险情,还必须和疲劳进行斗争。①如果说他们的工作在白天已很危险。②那么夜幕的降临意味着危险系数升至恐怖级别。③可是夜间光线不足,④发生事故的机会变得更大,⑤所以晚上的时候,⑥工作人员们必须更加胆战心惊。每次飞机起飞前,工作人员都要B。他们像法医一样,全神贯注地寻找有可能被吸入飞机引擎的任何外来物——金属片、螺丝钉、金属丝和弹簧,并把它们彻底清除。使它们不能在甲板上为非作歹。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22.文中第二段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四、写作(60分)232023上·江苏南通·高三统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艺术需要留白,人生更需留白。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材料中提到的“留白”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2367ACAABCDBD一、现代文阅读(35分)13分)A23分)C33分)A44分)①从故事的内容上看,军旅故事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②从主题和价值追求上看,两者高度一致;③从讲故事的手艺传统上看,两者都一直在继承和发展;④从所讲故事发生的背景上看,两者都要立足中国语境、中国经验。56分)作品内容丰富且彰显正确主题,表达尝试多样化且超越日常,生命体验充满豪情且富于痛感,思辨富有高度且向写作挺进。63分)A73分)B84分)①内心独白。如“不该来的,胡闹、任性、冒失”等,运用最直接的心里独白,写出了伊汝内心的矛盾和思想斗争。②回忆过去的片段。通过回忆和毕部长一同喝羊汤的往事,展现了对故人的怀念。③对心理活动的细致剖析,如文中“伊汝是为她来的么?也许是,但不完全是……”,通过对心理活动的剖析,进一步展现伊汝的内心世界。96分)①重温。伊汝在多年后重返故地,重温解放战争时期在S县的生活片段。②变迁。S县城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样子,城市建设以及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③“重温”与“变迁”二者交叠,突出“坚守”的主题。尽管世事变迁,但质朴的人性、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艰苦条件下的奋斗精神等是值得永远追忆和坚守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103分)BDG113分)C123分)D138分1)绍定年间,因征税激起动乱,会集江闽士兵才攻克平定动乱。(2)郭阊自从官任台谏以来,全心全意为国事忧劳,形骸精神日益损耗,直至病情危急。143分)①忠于职守;②不畏权贵;③为民请命;④忠心为国;⑤为政清廉。153分)B166分)①骢马展现出不怕艰苦、不惜伤残的精神。②诗人借马表现自己的为国建功立业的胸襟和抱负。③诗歌格调高亢,豪放旷达,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176分)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祸患常积于忽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4分)不同意。“肃然起敬”用在这里,一者突出了高邮咸鸭蛋的名气,二者增加表达的风趣幽默。193分)D203分)①“扎”富有联想性,能表现食客的急迫心情,“插”字用得平常;②原句用“吱——”拟声,表现油多、冒出快,有画面感。214分)A防止此类事故发生B仔细地检查甲板惊”修改为“小心翼翼”。四、写作(60分)2360分)例文:人生须留白,亦是大智慧高明的画家作画时,绝不会将色彩在画布或画纸上涂得满满的,而是留有一些空白处不涂色彩,艺术上称之为“留白”。否则,色彩涂得太满太挤,缺乏灵动和飘逸,给人压抑感。而只有“留白”,虚实相间,才能给欣赏者带来遐想和品味的空间。其实,艺术需要“留白”,做人又何尝不需要“留白”呢?人活于世,多有进取之心,总希望一生样样顺心,事事满意,没忧愁没烦恼,只有成功,没有失败,能出人头地,精彩纷呈,青史留名。愿望美好,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一词中早就认识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现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得更明白了:“每个人都在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可见,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朴素的真理。反观现实,社会节奏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由此带来的是一些人求胜心理越来越重:学习考试总想排在前三名,做官总想越做越大,财富总想越聚越多,生活中总希望处处受人尊敬,赞扬声不绝于耳。总之,样样都想完满无缺憾。于是不惜拼命地奋斗,五加二,白加黑,永无休止地拼搏在无尽的期望中,拼搏在永不封顶的事业上,全然忘记了人生中最宝贵、最有价值的“留白”,即健康、快乐、家庭、亲情、友情、爱情等。以致有的人过早地绷断了生命之弦,壮志未酬,抱恨终身,给家庭和社会留下的是无尽的悲伤和遗憾。这样的悲剧,在凡夫俗子和社会精英中都不乏实例,常常令人唏嘘不已!由此看来,别忘记给人生“留白”,不过分在意成败、得失和荣辱,不仅能尽得人生之百味,更能拉长生命的线段,这实在是人生的一大智慧。在宦海沉浮中,苏轼并没有执着于官场角斗,主动留仕途之空白,转而拥抱“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尽享豁达人生;在科考屡败中,蒲松龄并没有沉迷于“八股”,主动留追求之空白,转而醉心于文学创作,成就名著《聊斋志异》。每个人能力有大小,精力有多寡。给人生留白,懂得适时放下,量力而行,留有余地。内心就不会喧嚣骚动、焦虑不安,真正体味生命的意义和真谛!当然,给人生“留白”,不仅止于人生追求当量力而行,饮食起居,待人接物,交友处事等,同样应注意“留白”:吃饭七八分饱为宜,饮酒半酣正好。与人交往,不过分强势,留三分余地,话不说绝,势不用尽……总之,做人做事,都要留有分寸、余地。国画的留白,方寸之间天地宽;音乐的留白,此时无声胜有声;人生的留白,张弛有度境界高。如此,才是大智慧,并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践行!【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借助语言文字运用材料这一背景,以一句简短的语句,呈现了关于“留白”的人生思考。其中,艺术上的“留白”,源自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的布局艺术,讲究在画面上要适当留有空白,不能太挤太紧,在留出的空白的中让人腾挪想象,品味无穷之趣,为读者的审美思维提供了空间。留白被人们视为一种特殊的技法:山水画家从不将宣纸添满,音乐家巧妙利用休止符,舞蹈家讲究间歇与空场,小说家设计从高潮处戛然而止等都是一种留白。“人生更需留白”一句则提醒考生,人生“留白”的含义才是写作重心。就人生而言,留白的“白”,是指距离、空间、休闲、舍弃后路,比如学习,要留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处理事情,要有回旋余地;忙碌生活也要“留白”,来调整自己的身心等。写作时还应辩证分析“留白”不等于“空白”,“留白”是有意为之,人生的“留白”是停顿和休整,是一种境界与智慧,是博大精深者的沉淀与思考,是精益求精者的酝酿和沉潜,是透悟人生者的诗意和淡泊,主旨都应指向积极有为。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智慧留白,人生至境。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留白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境界。举例艺术中的留白,比如:文一、留白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境界。举例艺术中的留白,比如:文学作品、戏剧等,取得言有尽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二、人生如艺术,亦需留白。留白,是一种智慧。三、为生命留白并不是消极懦弱的逃避主义,更不是无所作为的虚无主义,而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与前行的智慧之举。写作时应注意多结合自身新时代青少年的身份,思考自己为人处事,人际交往,或修身治国等方面的人生“留白”艺术。立意:1.“留白”人生更出彩。2.“留白”,让艺术更丰富,让人生更精彩。3.你若留白,芬芳自来。黄金卷08(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2023·江苏南通·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军旅文学在主流意识形态体系中的地位松动,军旅长篇小说创作获得了转身的可能与空间,得以在真正意义上从集体叙事走向个人叙事,从现实真实走向虚构叙事。由此,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创作开始了双重回归。“一是回归长篇小说的叙事性文体本源,开始注重形式创新和语言探索,文体自觉性显著提升;二是回归文学对象的生命伦理和生活本体,开始关照复杂人性和个人命运,重视日常生活经验的表达。”前者呼应了建构叙事虚构的本体性以获得文学合法性要求,注重个人化写作、自由地虚构、强调叙事及叙事主体自身的意义等等,标示着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叙事观念的觉醒和文体观念的自觉;后者则反拨了长久以来“政治话语”对军旅文学的规训和异化,开始关注军人的个人命运和个体经验,在历史、战争和现实层面探寻更为广阔的人性空间和精神存在。原本被抽离了的“政治性结构”空洞,得到了叙事性伦理话语的填充。讲故事是小说家的本分,亦是中国小说的传统。千百年来,讲故事的手艺代代相传,叙事方法亦随之花样翻新,于是乎故事绵延不衰,常讲常新。正像时下文学界正在持续热议的一个话题:“讲好中国故事”,其在意识形态和文学层面的丰富内涵依然需要“故事”来承载。作为“中国故事”重要组成部分的“军旅故事”,从题材上看,聚焦的是“中国梦,强军梦”的进程,直面的是新军事变革实践,讲述的是军旅人生的喜怒哀乐,塑造的是新型高素质军人形象,关注的是战争进程或备战状态下军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命运。而从思想主题、价值判断、审美品格、精神向度、写作伦理等层面视之,则是与“中国故事”高度统一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构成了对“中国故事”的重要支撑,也是不为过的。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立足“中国语境”,直面“中国经验”,而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故事是一种外在的途径和载体,最终需要被内化的情感、思想和精神所超越。囿于自身相对陈旧的文学观念和封闭单一的生活经验,当下的部分军旅作家缺乏宏阔的视野和整体性的文学思维,缺乏聚焦当下军队新变化、观察军营新情况的自觉意识,缺乏穿透事相直达心灵的锐利目光;部分军旅长篇小说对“战争历史”和“军旅经验”的叙述与表达还停留在事情的表层和故事层面的起承转合,没能向着更为本真的“存在”之境深潜,向着更富于生命痛感和思辨高度的写作伦理挺进。(摘编自朱向前、傅逸尘《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回望与省察》)材料二:若论及今年军旅文学界的大事件,当属军队作家马晓丽的短篇小说《俄罗斯陆军腰带》、徐怀中的报告文学《底色》等5部作品斩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二来,今年《人民文学》8月号刊出了军旅文学特辑,拿出一本刊物的容量供军旅文学作家集中展示,这在《人民文学》创刊以来也属罕见,对于军队作家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露脸”契机。细品这几部获奖作品,会发现它们共同的特性正与军旅文学的核心品性两相契合,且具有饱满的内在张力。好的作品需要具备语言魅力和精彩叙事等文学元素,文学修养和文学技能是前提和关键,也是作品能否“立住”的首要指标,而经典之作更是需要作家自身的情怀作为底蕴。尤其是军旅文学,它诞生于硝烟炮火之中,其内核深深根植于民族血脉,与军人的骨血融为一体,彰显着军人刚硬坚韧的精神品格。然而,不可忽略的事实是,这些被精心挑选和组构的小说,大部分存在人物形象不够丰盈、内涵不够深入等问题,流于苍白的模式化写作。有的小说其实并不缺乏上文提到的“情怀”,但显然这种情怀或者说情结还远未内化为作品的精髓,塑造的人物有趋同化、脸谱化,人和人之间没有明显的性格区分,说话风格高度一致;或是过于理想化,仿佛给一个小故事强行扣上了大帽子,显然也不能达到作家提升作品内涵的期许。那么问题在哪里?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文学性”的缺失。当作家失去精心营构故事、塑造人物的耐心,指望小说纯粹以主题优势胜出,显然是徒劳的。文学的叙述是要超越日常经验,翻越生活藩篱,落脚在另一种思维的开阔之处。当素材仅仅围绕作家的浅层研究,反而困囿于经验之内,或是建立起简单的对垒模式识真辨伪,不但支撑不起作品应有的格局,只能逼迫读者放弃阅读,失去阐释的兴趣。这两件军旅文学大事件表达出来的信息是,当下的军旅文学似乎正处在一个临界点上,光荣与梦想并没走远,而新的曙光也远未普照文坛,传承并未接续,断裂已然出现。文学不是单纯的表态工具,主题牵引显然也覆盖不了文学的丰富性,没有多样的尝试和表达,没有向文学领域不断发起进攻的豪情与野心,文学魅力又从何体现呢?(摘编自徐艺嘉《军旅文学呼唤“文学性”的回归》)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世纪的军旅文学,在主流意识形态体系中的地位有所变化,从而获得创作的转身与发展空间。B.注重形式创新、语言探索以及关照复杂人性、个人命运是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创作的具体表现。C.《俄罗斯陆军腰带》《底色》等军旅作品内在张力饱满,是斩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的重要原因。D.《人民文学》开设特辑展示军旅作家作品,表明其受到重视,但未来发展之路并不会十分平坦。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军旅文学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文学作品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B.借鉴中国小说创作传统、直面当下中国经验和语境,军旅文学可提升作品内涵。C.“政治话语”会规训甚至异化军旅文学,因此应该消除“政治话语”对创作的影响。D.部分军旅小说人物形象脸谱化、作品的内涵过于理想化,会逼迫读者放弃阅读。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军旅文学要有文学性”观点的一项是(3分)A.从《解密》到《暗算》再到《风声》,军旅作家麦家的创作能沉入生命而又超越肉身。B.都梁的长篇军旅小说《亮剑》追求顺畅无障碍的浅显阅读快感,具有心灵鸡汤的功用。C.朱向前教授分析刘静的长篇小说《戎装女人》:领导岗位人物的领导角色失真却浪漫。D.张慧敏的《回家》依照人物的原型创作,依据采访素材,完全忠实于生活的既有真实。4.有人说“讲好军旅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说法加以分析。(4分)5.人们呼唤军旅文学“文学性”的回归,请结合材料谈谈实现回归的途径。(6分)【答案】【答案】1.A2.C3.A4.①从故事的内容上看,军旅故事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②从主题和价值追求上看,两者高度一致;③从讲故事的手艺传统上看,两者都一直在继承和发展;④从所讲故事发生的背景上看,两者都要立足中国语境、中国经验。5.作品内容丰富且彰显正确主题,表达尝试多样化且超越日常,生命体验充满豪情且富于痛感,思辨富有高度且向写作挺进。【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从而获得创作的转身与发展空间”错,材料是“获得了转身的可能”。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C.“应该消除”错误。从原文“二是回归文学对象的生命伦理和生活本体,开始关照复杂人性和个人命运,重视日常生活经验的表达……后者则反拨了长久以来‘政治话语’对军旅文学的规训和异化,开始关注军人的个人命运和个体经验,在历史、战争和现实层面探寻更为广阔的人性空间和精神存在。原本被抽离了的‘政治性结构’空洞,得到了叙事性伦理话语的填充”来看,不应消除“政治话语”对创作的影响。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B.说的是浅阅读及《亮剑》的作用;C.说的是《戎装女人》人物的失真;D.说的是素材问题。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由“作为‘中国故事’重要组成部分的‘军旅故事’,从题材上看,聚焦的是‘中国梦,强军梦’的进程,直面的是新军事变革实践,讲述的是军旅人生的喜怒哀乐,塑造的是新型高素质军人形象,关注的是战争进程或备战状态下军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命运”可知,从故事的内容上看,军旅故事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由“而从思想主题、价值判断、审美品格、精神向度、写作伦理等层面视之,则是与‘中国故事’高度统一的”可知,从主题和价值追求上看,两者高度一致;由“讲故事是小说家的本分,亦是中国小说的传统。千百年来,讲故事的手艺代代相传,叙事方法亦随之花样翻新,于是乎故事绵延不衰,常讲常新”可知,从讲故事的手艺传统上看,两者都一直在继承和发展;由“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立足‘中国语境’,直面‘中国经验’,而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可知,从所讲故事发生的背景上看,两者都要立足中国语境、中国经验。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当作家失去精心营构故事、塑造人物的耐心,指望小说纯粹以主题优势胜出,显然是徒劳的”可知,作品内容丰富且彰显正确主题;由“文学的叙述是要超越日常经验,翻越生活藩篱,落脚在另一种思维的开阔之处。当素材仅仅围绕作家的浅层研究,反而困囿于经验之内,或是建立起简单的对垒模式识真辨伪,不但支撑不起作品应有的格局,只能逼迫读者放弃阅读,失去阐释的兴趣”“学不是单纯的表态工具,主题牵引显然也覆盖不了文学的丰富性,没有多样的尝试和表达,没有向文学领域不断发起进攻的豪情与野心,文学魅力又从何体现呢?”“当下的部分军旅作家缺乏宏阔的视野和整体性的文学思维,缺乏聚焦当下军队新变化、观察军营新情况的自觉意识,缺乏穿透事相直达心灵的锐利目光;部分军旅长篇小说对‘战争历史’和‘军旅经验’的叙述与表达还停留在事情的表层和故事层面的起承转合,没能向着更为本真的‘存在’之境深潜,向着更富于生命痛感和思辨高度的写作伦理挺进”表达尝试多样化且超越日常,生命体验充满豪情且富于痛感,思辨富有高度且向写作挺进。(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2023上·江苏淮安·高三江苏省清浦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月食(节选)李国文伊汝有点后悔他这次鲁莽的旅行了,应该事先写封信或者拍封电报。可是,给谁呢?现在,当他乘坐的这辆长途汽车,愈来愈接近他要去的目的地,他的后悔也越来越强烈。不该来的,胡闹、任性、冒失,即使是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丢失了,能够找回来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何况伊汝回到这块老根据地,来寻找那种纯属精神世界的东西呢?甚至当长途汽车到达S县城的时候,他也说不好,这种东西究竟是什么?除了那失去的爱情犹可捉摸之外,其他还有些混沌的东西,他能感觉到,但说不出他站在汽车站门前的广场上,峭厉的山风,带着一股寒意,朝他脖领和袖口里钻进来,山区就是要冷一点,车把式都把老羊皮背心反穿上了,他朝他们走去,想问一问,有没有顺路去莲花池的,把他捎上。然而,伊汝没曾想得到的是一阵哄堂大笑。这里的山民有他们独特的幽默感,和一种对于苦日子的柔初的耐力:①“挣不上你的钱了,老哥,去打上一张八角钱的票,坐那四个轱辘的铁牲口去吧,不误你吃晌午饭。”伊汝也笑了,最后一次离开S县城的时候,连这汽车站还没有,敢情公路都通到莲花池了,没准还通到羊角垴吧?那个小小的山村,才是他旅行的终点。不过,当他在售票窗口付那八角钱的时候,心里还是像斗争着的,去呢,还是不去?最后,终于接过车票,打定主意,不再改悔了。②尽管他说不清回羊角垴的具体目的是什么,会有个什么样的局面等待着他,能不能寻找到那未免玄虚的东西,但这是一桩宿愿,要不作这一次旅行,大概心里永远要感到欠缺似的。他把汽车票掖好,看看时间尚早,就沿着原来叫做西关,现在叫做四新路的一条狭窄的街道,朝城里走去。不要小瞧这条高低不平的石板路,现在的那些将军们、部长们,当年他们的坐骑蹄铁,或者那老布洒鞋,都曾经在这条路上急匆匆地走过的,S县城的小米捞饭——说实在的,并不十分容易吞咽;当年,他们也是香喷喷地嚼过的,伊汝现在也想吃点东西,虽然肚皮并不饿,但考虑到还要坐几个钟头汽车,到莲花池万一赶不上饭,翻那座主峰到羊角垴,可是得费点力气的。他蓦地里生出一个念头,西关这一带,有个回族馆,羊汤是挺出名的。一九四七年,他跟弼马温部长(想到这里笑了)头回来到S县城时,毕竟同志拍拍他的肩膀:“伊汝,我做东,请你喝西关的羊汤!”他记得这位部长把一卷羊毛纸印的边区票,拍在饭桌上,震得酱醋瓶子叮当直响:“来,大碗的,多加佐料!”那恐怕是伊汝在记忆里,吃的一顿最味美的佳餐了。羊汤是那样的鲜美滋润,那样喷香开胃,那些煮得酥烂的羊杂碎,简直来不及品味,自己抡着爬进喉咙里去。毕部长有胃病,不敢多吃,而他,吃完了还在舔嘴唇。“小鬼,再给你来一碗!”那对眼睛乐得眯成一条缝,笑得伊汝不好意思。跑堂的一阵风似的端来了,还喊了一声:“小八路同志,请——”他低着头,像风卷残云一样,吃得满脑门子冒热汗。因此,他决定再去尝试一下这种美味。伊汝从四新路走到改成兴无路的东关,两个来回,也没找到那家回族馆。他向一个卖烤白薯的打听,③那位脸上密密皱纹里,有着永远洗不掉的煤渣的山民。“回族馆?俺是国营买卖,是农工商,是队里的试什么点。”伊汝明白他误会了,以为拿过去的私营饭馆来嘲笑他,连忙掏出买票找的两毛小票,买了两块烤白薯,这才使他相信外乡人的诚意,叹了一口气说:“回族馆早合并了,这不是搞农工商给队里挣钱么!”对于“农工商”这个新名词,竟然能在S县城一位烤白薯的老乡嘴里吐出来,使他感到兴奋。新鲜的事物仿佛初秋早晨和煦的阳光,并不因为这个偏僻的、自惭形秽的小县城而躲到云层里去,不,照样明亮温暖地投射过来。④他思忖着,休要小看这座烤炉,焉知不会是若干年后联合企业的前身呢?他捧着滚烫的烤白薯离开了。身后,这位山民用沙哑苍劲的声音叫卖着:“热的,糖瓤赛蜜!”他上了汽车,听那汽车引擎在力竭声嘶地哼哧着。这辆老道奇改装的长途汽车,伊汝一眼就看出来了。这部老爷车像得了气管炎似的,时不时干咳两声。不过,这个二十多岁的女司机,例是有股生龙活虎的劲头,那短扑扑的头发,那裹在脖子上的羊肚手巾,那被太阳晒和汗水渍的褪色花布褂子,使他想起什么,又睁开眼定睛看她的背影。她没有那种职业女司机戴着墨镜洒脱高傲的神态,更多的像一个农村姑娘;也许刚拿到一张拖拉机的驾驶执照,看她那架势,也好像开“东方红”或者“铁牛55”似的。但是她那密实的,一剪子铰不透的黑发,她那宽阔的骨架,那圆润丰满的肩膀,使他想起了一个在脑海里从未淡薄过的影子,那是他记忆里最美的一页,也是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是多么有意义的羊角垴的妞妞啊!伊汝是为她来的么?也许是,但不完全是,那确实是他心头一笔沉重的负担。那莲花池的主峰在朝他招手,他认为自己回来对了。长途汽车哼哼唧唧地、催人欲睡地朝莲花池公社爬上去。(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伊汝的回忆中,他们曾香喷喷地嚼过那S县城不易吞咽的小米捞饭,这段回忆旨在突出那一时期物质生活的匮乏。B.伊汝回到曾经战斗过的老根据地,可能是为了寻找曾经失去的爱情,同时也是为了找寻内心深处念念不忘而又言说不清的某种精神世界的东西。C.“来,大碗的,多加佐料!”“小鬼,再给你来一碗!”简短的语言可看出毕部长豪爽的性格和对伊汝的关爱。D.长途汽车上女司机“生龙活虎”而质朴自然的模样,让伊汝不由想到了“羊角垴的妞妞”,突出了当时的爱情在他内心留下浓重的一笔。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中当地人把公共汽车说成是“四个钻辘的铁牲口”,在体现他们特有的幽默的同时,也能从中看出他们的热心和质朴。B.句子②用“说不清”“什么”“能不能”等表达不确定的词语,与后文伊汝“认为自己回来对了”的笃定形成了矛盾冲突。C.句子③中的“皱纹”里“洗不掉的煤渣”,抓住了当地百姓的典型特征,用近乎夸张的特写描绘出山民饱经沧桑的形象。D.句子④是伊汝由“农工商”一词作出的合理联想,体现了他对于S县城经济飞速发展的美好憧憬。8.文中是如何展现伊汝的内心世界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确定了一组关键词:重温·变迁·坚守。请你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答案】【答案】6.A7.B8.①内心独白。如“不该来的,胡闹、任性、冒失”等,运用最直接的心里独白,写出了伊汝内心的矛盾和思想斗争。②回忆过去的片段。通过回忆和毕部长一同喝羊汤的往事,展现了对故人的怀念。③对心理活动的细致剖析,如文中“伊汝是为她来的么?也许是,但不完全是……”,通过对心理活动的剖析,进一步展现伊汝的内心世界。9.①重温。伊汝在多年后重返故地,重温解放战争时期在S县的生活片段。②变迁。S县城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样子,城市建设以及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③“重温”与“变迁”二者交叠,突出“坚守”的主题。尽管世事变迁,但质朴的人性、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艰苦条件下的奋斗精神等是值得永远追忆和坚守的。【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旨在突出那一时期物质生活的匮乏”错误,结合原文“S县城的小米捞饭——说实在的,并不十分容易吞咽;当年,他们也是香喷喷地嚼过的”可知,从原文看,此处重在突出当时根据地人们精神的愉悦与富足。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B.“形成了矛盾冲突”错误,结合原文“尽管他说不清回羊角垴的具体目的是什么,会有个什么样的局面等待着他,能不能寻找到那未免玄虚的东西”“那莲花池的主峰在朝他招手,他认为自己回来对了”可知,伊汝此行由不确定到“认为自己回来对了”的笃定,前后相照应。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以及手法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结合原文“应该事先写封信或者拍封电报。可是,给谁呢?”“不该来的,胡闹、任性、冒失”等可知,运用最直接的心里独白,写出了伊汝内心的矛盾和思想斗争;结合原文“当年他们的坐骑蹄铁,或者那老布洒鞋,都曾经在这条路上急匆匆地走过的,S县城的小米捞饭——说实在的,并不十分容易吞咽”可知,由眼前的路引发对过去生活片段的回忆;结合原文“一九四七年,他跟弼马温部长(想到这里笑了)头回来到S县城时,毕竟同志拍拍他的肩膀……”可知,通过回忆和毕部长一同喝羊汤的往事,展现了对故人的怀念;结合原文“尽管他说不清回羊角垴的具体目的是什么,会有个什么样的局面等待着他,能不能寻找到那未免玄虚的东西,但这是一桩宿愿,要不作这一次旅行,大概心里永远要感到欠缺似的”“伊汝是为她来的么?也许是,但不完全是”可知,通过对心理活动的剖析,进一步展现伊汝的内心世界。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结合原文“何况伊汝回到这块老根据地,来寻找那种纯属精神世界的东西呢?甚至当长途汽车到达S县城的时候,他也说不好,这种东西究竟是什么”“伊汝也笑了,最后一次离开S县城的时候,连这汽车站还没有”“他把汽车票掖好,看看时间尚早,就沿着原来叫做西关,现在叫做四新路的一条狭窄的街道,朝城里走去”“他蓦地里生出一个念头,西关这一带,有个回族馆,羊汤是挺出名的”可知,写出伊汝在多年后重返故地,重温解放战争时期在S县的生活片段。结合原文“敢情公路都通到莲花池了,没准还通到羊角垴吧”“伊汝从四新路走到改成兴无路的东关,两个来回,也没找到那家回族馆”“对于‘农工商’这个新名词,竟然能在S县城一位烤白薯的老乡嘴里吐出来,使他感到兴奋”可知,S县城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样子,城市建设以及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合原文“这里的山民有他们独特的幽默感,和一种对于苦日子的柔初的耐力”“来,大碗的,多加佐料”“再给你来一碗”“S县城的小米捞饭——说实在的,并不十分容易吞咽;当年,他们也是香喷喷地嚼过的”可知,简短的语言刻画出毕部长豪爽的性格和对伊汝的关爱,伊汝回想起当年在S县城吃过的不易吞咽的小米捞饭却也曾香喷喷地嚼过,突出当时根据地人们精神的愉悦与富足。尽管世事变迁,但质朴的人性、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艰苦条件下的奋斗精神等是值得永远追忆和坚守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2023上·江苏·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郭阊字开先,番禺人。治《书》,三预计偕①,褒然为举首。柳南卢方春柄文衡,得其文,惊异以为乾淳②而后复见此作。登淳祐甲辰进士第,调真阳尉,再调郁林学官,擢知高要县,有政声。秩满,授梅州佥判,改秩宰平江。寻擢监察御史,知无不言,纠正奸邪,不避权要。其所弹击,公论莫不快焉。初,广州置买银场,本与商舟为市,后从而征之。岁久弊滋吏缘为奸征及民户租米民甚苦之。又提举盐司以盐科配民户,价多而盐少,深山穷谷罹其害者不少。二事皆害民之尤者。闾条奏上闻,得旨俱罢,民以为快,作“感恩斋”以报之。汀、赣壮丁往来潮、惠、循、梅境,以贩鬻为事。绍定间,因征榷③激哄,合江闽兵乃克靖乱。朝旨免榷四州盐,职此之由。继又榷之,悍民遂相为盗,阊又奏罢之。又奏选廉恕以宣德意,斥贪缪以幸天下。凡所奏请,无非为国根本虑。迁右正言,首陈听言、容言之道以广上心。又言:“大夫奔竞成习,狂躁成性,营求荐引,直欲一蹴而就班行。至于宽纵盗贼,残暴善良,忍使盗贼感恩,而民负怨!是忍于负国负民,而不忍负盗贼。”时禁廷臣莫得预知边事。乃言:“臣居言责,天下事皆当预闻,况边廷之大者哉!”于是兵粮实数,皆关白谏院。阊自官台谏悉心忧国,形神日耗,循至病革。所言皆军国大事,不及其私。卒年六十六。阊素清洁,家无余财,属纩④之日,几无以敛。上嗟悼之,赠恤特厚。广州人德之,以阊与菊坡、文溪合祠。久废,今列于“仰高祠”。【注】①计偕:举人赴京会试。②乾、淳:宋孝宗乾道、淳熙年间。③榷:税,征税。④属纩:古代的一种丧仪,文中指临终。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岁久A弊滋B吏C缘为奸D征E及民户F租米G民H甚苦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治,研究,与《大学》“先治其国”中“治”词义不同。B.罹,遭受,与《屈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中“离”词义相同。C.闻,指上报,与蒲松龄《促织》“宰以卓异闻”中“闻”词义相同。D.德,感激,与《季氏将伐颛臾》“则修文德以来之”中“德”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阊担任监察御史,大胆检举纠正奸诈邪恶的人。他的弹劾抨击让公众一致称快。B.郭阊逐条上奏广州为置买银场征税而让百姓痛苦不堪的事,朝廷为此降旨废除赋税。C.郭阊指责大夫为名利奔走,做忍心对不起国家、百姓,而不忍心对不起盗贼的事。D.郭阊家里非常贫穷,他去世后,几乎无法入殓,只好将他和菊坡、文溪合祠祭祀。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绍定间,因征榷激哄,合江闽兵乃克靖乱。(2)阊自官台谏悉心忧国,形神日耗,循至病革。14.郭阊作为官员,有哪些优良品质?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3分)【答案】10.BDG11.C12.D131)绍定年间,因征税激起动乱,会集江闽士兵才攻克平定动乱。(2)郭阊自从官任台谏以来,全心全意为国事忧劳,形骸精神日益损耗,直至病情危急。②不畏权贵;③为民请命;④忠心为国;⑤为政清廉。【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时日一久,弊端滋生,官吏借机为非作歹,竟向百姓征收赋税,百姓非常痛苦于征税。“岁久”为时间状语,应修饰“弊滋”,即弊端滋生,句意完整,“吏”是下一句的主语,故应在B处断开;“缘为奸”和“征及民户租米”都是“吏”所做的事,应分别成句,且“民甚苦之”则是说百姓对待“吏”的行为的态度,“民”是主语,故应单独成句,因此应在D、G处分别断开。故BDG三处应断句。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治”,研究。/使……安定。句意:研究《尚书》。/先要使他的国家安定。B.正确。“罹”,遭受。句意:深山穷谷的百姓遭受其害的不少。/“离骚”,就是遭受忧愁的意思。C.“‘闻’词义相同”错误。“闻”,指上报。/闻名。句意:郭阊逐条上奏呈报朝廷。/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D.正确。“德”,感激。/道德、品行。句意:广东人感激他。/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D.“郭阊家里非常贫穷……去世后……只好将他和菊坡、文溪合祠祭祀”原因分析错误,原文最后一段“广州人德之,以阊与菊坡、文溪合祠”意思是因为广州人感激他将他和菊坡、文溪合祠祭祀。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合”,会集;“克”,攻克;“靖乱”,平息祸乱。(2)“悉心”,全心全意;“循”,一直延续;“革”,危机,此处为病情危机。1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根据“擢知高要县,有政声。秩满,……知无不言”可总结出:忠于职守。根据“纠正奸邪,不避权要”可总结出:不畏权贵。根据“二事皆害民之尤者。闾条奏上闻,得旨俱罢,民以为快”可总结出:为民请命。根据“阊自官台谏悉心忧国,形神日耗,循至病革。所言皆军国大事,不及其私”可总结出:忠心为国。结合“阊素清洁,家无余财,属纩之日,几无以敛”可总结出:为政清廉。参考译文:郭阊字开先,是广东番禺人。研究《尚书》,三次受推举赴京会试,卓尔不群为举子之首。柳南卢方春主持科举考试,看到他的文章,大为惊异,以为乾道、淳熙之后重看到这样的文章(意为其文章可接续乾、淳诸贤之作)。考中淳祐甲辰年进士,调任真阳县尉,又调任郁林学官,提拔为高要知县,政治声誉很好。任职期满,授官梅州佥判,改任平江知府。不久选拔为监察御史,凡是他知道的,没有不说出来的,督察检举奸诈邪恶的人事,不回避权贵。只要他有所弹劾抨击,公正的评论没有不一致称快的。当初,广州设置买银场,本是用来给商船做买卖的,后来就因此而征税。时日一久,弊端滋生,官吏借机为非作歹,竟向百姓征收赋税,百姓非常痛苦于征税。此外,掌管盐务的官署将盐税分配到民家,价格高而盐不足,深山穷谷的百姓受害的不少。这两件事都是百姓受害最深的。郭阊逐条上奏呈报朝廷,得到圣旨都免除了,百姓十分高兴,建“感恩斋”来报答他。汀、赣二州的青壮年男子往来于潮州、惠州、循州、梅州境内,以贩卖为业。绍定年间,因征税激起动乱,会集江闽士兵才攻克平定动乱。朝廷命令免征四州盐税,大概就是这个缘故。继而又开始征收盐税,强悍的百姓于是相互一起成为盗贼,郭阊又上奏朝廷免除了征税。又进言选用廉洁宽厚的官员,来宣扬皇帝布施恩德的心意;斥退贪婪悖谬的官吏,以造福于天下百姓。凡是他所上奏请求的,无不是为国家的根本考虑。升迁右正言,首先陈述应该听取臣民意见、容许臣民进言的道理,以扩大圣明的心。又说:“士大夫为名利奔走争竞成为习惯,浮躁轻率成为本性,多方谋求推荐引进,指望一下子就升至朝廷高官。至于宽容放纵盗贼,残害暴虐良民,忍心使盗贼感怀恩德,任由小民怀抱怨恨!这是忍心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民众,而不忍心对不起盗贼。”当时禁止朝臣参与、知晓边境上的战事或争端。郭阊于是上言:“我身为谏官的责任,天下事都应参与其中并得知内情,何况是重大的边疆之事呢!”由此兵粮实数,都须告知谏院。郭阊自从官任台谏以来,全心全意为国事忧劳,形骸精神日益损耗,直至病情危急。所说都是军国大事,不涉及私人私事。卒年六十六岁。郭阁一向为官清廉,家中没有富余的财物,去世之后,几至无法入殓。皇帝嗟伤哀悼,赠送财物尤为丰厚。广东人感激他,将他和菊坡、文溪合祠祭祀。祠宇废弃已久,现供奉于“仰高祠”内。(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2023上·江苏·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骢马万楚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君能一饮长城窟,为尽天山行路难。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金”“青”“白”色彩的调配既富丽堂,又柔和舒适。B.颔联以夸张的手法表现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C.尾联“能”“尽”二字,充分表达了主人对马的信任和期望。D.诗歌从马的外在风采写到内在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骢马的神骏。16.前人认为这首诗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请简要分析这种诗风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答案】【答案】15.B16.①骢马展现出不怕艰苦、不惜伤残的精神。②诗人借马表现自己的为国建功立业的胸襟和抱负。③诗歌格调高亢,豪放旷达,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分析有误,颔联“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早晨骏马奔驰在长安的大道上,扬起的尘土很快消散;傍晚到达黄河的发源地,太阳尚未下山。“朝”、“暮”,早晚仅为一天,说明时间的短促,“东道”、“河源”,两地相距数千里,用以夸张空间的阔远。“尘恒灭”、“日未阑”,表现骢马飞奔的神速、锐意进取的雄风。因此此联是以夸张的手法突出驰马日行千里,飞奔神速,锐意进取的雄风。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从颈联“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可知,刻画了骢马的功业、品格和德性。“每随”、“不惮”四字,表现了骢马艰苦卓绝、征战沙场、出生入死、为国捐躯的昂扬的战斗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尾联“君能一饮长城窟,为尽天山行路难”可知,表达了对骢马的信任、勉励和希望。“能”“尽”二字,充分表达了主人对马的信任,认为其定能为人驰骋,为国尽职,肩负起横行关塞、守边保疆的重任。这里作者托物言志,表现自己要为国建功立业的胸襟和抱负。这首诗从马的华饰,写到马的才能,突出马的品质和德性,盛赞它为国建功立业而不怕艰苦、不惜伤残的精神。一联写外在美,二三四联写内在美,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明是赞马,精神。一联写外在美,二三四联写内在美,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明是赞马,实为喻人,表现诗人自己的胸襟和抱负。诗歌格调高亢,豪放旷达,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2023上·江苏苏州·高三校联考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ℽ,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2)庄子在《逍遥游》写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用朝菌和蟪蛄这类昆虫来感慨生命短暂与渺小,苏轼在《赤壁赋》中也有类似的慨叹“,”。(3)古之君子敬小慎微,重视“小”处,如司马迁《屈原列传》“”,表明“小”也可以表达深远的意义;又如欧阳修《伶官传序》“”,指出“小”也会酿成大的祸患。【答案】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答案】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祸患常积于忽微【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莳”“蜉蝣”“沧”“粟”“指”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2023上·江苏常州·高三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光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18.有人认为“肃然起敬”用在此处不恰当,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19.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面不知何处去B.为伊消得人憔悴C.天生我材必有用D.曾经沧海难为水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筷子头一插下去,红油就冒出来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答案】【答案】18.不同意。“肃然起敬”用在这里,一者突出了高邮咸鸭蛋的名气,二者增加表达的风趣幽默。20.①“扎”富有联想性,能表现食客的急迫心情,“插”字用得平常;②原句用“吱——”拟声,表现油多、冒出快,有画面感。【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肃然起敬:形容对某人或某件事产生了敬佩之情。分析“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可知,“肃然起敬”用在这里,突出了高邮咸鸭蛋的名气,让外地人产生敬佩之情;因为我的家乡盛产咸鸭蛋就让人“肃然起敬”,从语言上来看,增加语言表达的风趣幽默。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复位的能力。分析“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可知,在作者眼中高邮的咸鸭蛋无与伦比,故选“曾经沧海难为水”。故选D。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从用词角度,原文用“扎”,改句用“插”,“扎”富有联想性,让人想到刺和戳的动作,更能能表现食客的急迫心情;“插”不一定“刺”,因此比较起来,用得平常。原句比改句多用“吱——”这一拟声词,更让人联想到油冒出的画面和油之多、冒出快的特点,让咸鸭蛋更诱人,让吃咸鸭蛋更有画面感。(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2023上·江苏常州·高三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了解航空母舰的人通常把它的甲板称为“世界上最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