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39张)_第1页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39张)_第2页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39张)_第3页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39张)_第4页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39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一个人,他活着的时候,拥有财富、地位、名誉,最后却孤独凄凉地病死在一个无名的小火车站;

他生前被誉为俄国文学大师,死后的坟墓却是最不起眼的小土丘;

他是俄罗斯的世袭贵族,却放弃一切,心甘情愿去做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

这样一个充满着矛盾的人,让许多人产生了好奇心,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以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幼年》、《少年》、《青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托尔斯泰的生平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托尔斯泰生活的庄园托尔斯泰的书房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他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他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因而和夫人意见冲突,家庭关系紧张,后来1910年10月秘密离家出走,途中感冒,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世间最美的坟墓----托尔斯泰墓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森林中,坟上没有竖立墓碑和十字架,却被人们称为“世界最美丽的坟墓”。“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列宁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的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初一时,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伟大的悲剧》。

斯蒂芬·茨威格:

代表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预习检查sìxuānángqiè

cáng酒肆轩昂

jiāngshéng

gòu缰绳藏污

纳垢胆怯méngmèi蒙昧hè鹤立鸡群jīn正襟危坐

huángkǒng诚惶诚恐rù入木三分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正襟危坐: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词语释义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麻木不仁:肢体麻痹,没有感觉。形容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不仁,没有感觉。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谈起。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来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预习检查改正错别字

粗制烂造

鹤立鸡群

正经危坐

诚皇诚恐

无可置凝

郁郁寡欢

引人注目

藏污纳沟

滥襟惶疑垢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全文在结构上可以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一、(1-5自然段)刻画托尔斯泰外貌特征:平庸丑陋。二、(6-9自然段)透过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表现其深邃的精神世界。第一部分5个自然段各写什么?l.须发浓密2.面部平庸粗鄙3.表情阴郁4.长相平平5.身材矮小(外貌令人失望)平庸甚至丑陋第二部分4个自然段各写什么?6.犀利的目光7.眼睛蕴含丰富的感情8.眼睛具有威力9.眼睛的犀利,人生“不幸”眼光犀利

天才的作家有着(

)的外表?平庸丑陋研读赏析:研读赏析:你能找出多少关于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呢?精读课文认真研读长髯脸膛眉毛鬈发大胡子1、须发特点:多毛浓密

像纠缠不清的树根像泡沫皱似树皮白浪额头皮肤鼻子耳朵嘴唇像木柴像粗糙的村舍外墙仿佛被人一拳打塌难看厚厚2、面部轮廓平庸粗鄙3、面部表情消沉忧郁

思考:第3段为什么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

对比,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间的非凡器宇和托尔斯泰的忧郁面孔作对比,突出托尔斯泰“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4、面部特点普通平常第4段是从哪些方面和角度来写托尔斯泰相貌的普通和平常的?①穿戴;②职业;③身份转变5、客人来访大失所望1、须发特点2、面部轮廓3、面容表情4、面部特点5、客人来访外貌多毛浓密平庸粗鄙消沉忧郁普通平常大失所望丑研读赏析:(6—9段)研读赏析:(6—9段)

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找出相关语句理解其含义。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托尔斯泰的______。

眼睛眼睛眼睛目光锃亮的钢刀比喻黑豹枪弹犀利(第7段)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引用、夸张,写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充沛。

(第8段)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这对珠宝”指什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珠宝”指托尔斯泰的眼睛。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人生的观察、研究,又经过自己的思想加工,并用他的笔表现出来,展示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第8段)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匕首”指什么?“主人”指谁?匕首—托尔斯泰的眼睛主人—社会、生活、人(作品所反映的对象)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敏锐犀利,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甚至引起统治当局的恐慌。6、目光犀利7、感情丰富8、威力无比眼睛美美外表的平庸丑陋眼睛的精美绝伦反衬先抑后扬课堂小结结尾: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问题探究1、“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但他把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人,他又是伟大而幸福的

2、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列夫·托尔斯泰名言1.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