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第2课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原卷版+解析)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第2课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原卷版+解析)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第2课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原卷版+解析)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第2课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原卷版+解析)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第2课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基础知识清单基础知识清单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举例:挥发、溶解、扩散、粉碎、吸附、气球/轮胎/蒸汽锅炉爆炸、电灯发光、铁水铸锅、水果榨汁、石油分馏。2.化学变化: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反应)。举例:燃烧、分解、天燃气/火药/粉尘爆炸、冶炼金属、金属生锈、煤的干馏、粮食酿酒、煮熟食物、食物变质、杀菌消毒、酸除水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举例: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实例:“难、易、能、可、会”木炭能燃烧,氧气不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表现出来的性质。举例: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实例:“变成/生成了、在”木炭燃烧/在空气中燃烧,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三、性质和变化的区别:(1)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2)性质和变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会、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性质;而“镁条燃烧”则是变化。再如氧气能支持燃烧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汽油燃烧表述了化学变化。课后培优练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又叫做。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如:点燃蜡烛时,石蜡熔化是变化,而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却是变化。3.硫酸铜晶体(符号是CuSO4·5H2O),俗称胆矾或,是色的晶体。4.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①植物光合作用②铜生锈变成铜绿③灯泡发光④动物呼吸⑤水力发电⑥蜡烛受热熔化⑦铁水铸锅⑧白磷自燃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5.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稳定性、还原性、酸性、碱性属于性质。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属于性质。6.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轻轻地在瓶口,使飘进鼻孔。7.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①木材易燃烧;②自行车胎炸裂;③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④酒精挥发;⑤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⑥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其中,描述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描述物理性质的是,描述化学变化的是,描述化学性质的是。二、选择题8.下列四大名著的部分诗词中,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红楼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B.《西游记》: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C.《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D.《水浒传》: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9.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后,抢险人员在疏散群众的同时,用喷雾水枪对现场喷射稀氢氧化钠溶液,隔日后已闻不到氯气的刺激性气味、看不到氯气的黄绿色了。根据信息分析下列不属于氯气物理性质的是A.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有刺激性气味C.氯气是黄绿色 D.通常状况下是气体10.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 B.可燃性 C.熔点 D.溶解性11.不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性 B.还原性 C.稳定性 D.吸附性12.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O2无色无味 B.H2O2能分解 C.H2难溶于水 D.铝呈银白色13.新疆棉绒长、品质好,是不少知名服装品牌的原材料之一。服装面料成分多样,我们经常通过燃烧产生气味的方法来判断面料的成分,这是利用棉的A.化学性质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物理变化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1.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金刚石硬度大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2.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B.酒精用作燃料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3.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盐酸除锈C.冰雪融化D.蜡烛燃烧4.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聚沙成塔B.死灰复燃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5.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雪糕融化 B.玉米榨汁 C.葡萄酿酒 D.灯泡发光6.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蜡烛熔化C.水汽凝结 D.产生白烟7.20221月31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夕。下列有关除夕的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挂灯笼 B.放烟花 C.剪窗纸 D.包饺子8.下列变化中,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 B.木炭燃烧 C.冰雪融化 D.铁锅生锈9.下列变化与“石油分馏”属于同种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煤的干馏C.食物腐烂 D.粮食酿酒10.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木炭是一种黑色固体 B.浓盐酸的密度是1.19g/cm3C.硫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D.在通常情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二、填空题11.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1)0℃时水结成冰__________。(2)汽油可以燃烧__________。(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________。(4)酒精易挥发_______。(5)煤气燃烧________。(6)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1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__,因为在这些变化过程里,都没有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在这些变化过程里,都_______________。①江河结冰;②钢铁生锈;③食物腐败;④蔗糖溶于水;⑤动物呼吸;⑥石蜡熔化;⑦米酒发酸;⑧植物的光合作用13.下列物质都是常见的物质,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写出鉴别它们的方法.(1)水和汽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糖和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铁丝和铜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1.(2022江苏连云港市中考)《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棉线织布 B.粮食酿酒 C.楠木制舟 D.沙里淘金2.(2022湖南怀化市中考)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怀化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下列土特产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辰溪酸萝卜B.溆浦枕头粽C.新晃风干牛肉D.靖州杨梅酿制酒3.(2022云南中考)“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云南建水人早在3500多年前就攀握了制陶技术。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C.高温烧制 D.磨光上釉4.(2022重庆市中考)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义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盲人摸象 B.南辕北辙 C.火中取粟 D.绳锯木断5.(2022四川达州市中考)下列具有达州特色的农副产品的加工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酿“苞谷烧”酒 B.编制竹蒌C.采摘“巴山雀舌”茶 D.包装“灯影牛肉”6.(2022山东泰安市中考)化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海水制镁 B.钻木取火 C.粮食发酵 D.冰雪融化7.(2022江西中考)学校开设的劳动课安排的下列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修剪盆栽 B.制作木雕 C.烧制瓷器 D.整理桌椅8.(2022新疆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铁丝弯曲 D.湿衣晾干9.(2022四川德阳市中考)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活动与化学有关。下列活动中存在化学变化的是()A.毛线织衣 B.晾干湿衣 C.雕刻石像 D.木柴燃烧10.(2022江苏扬州市中考)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生动还原了大运河的历史场景。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开凿河道 B.裁制船帆 C.炼铁铸锚 D.伐木造桨11.(2022四川成都市中考)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蜡烛熔化C.水汽凝结 D.产生白烟12.(2022四川遂宁市中考)2022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成功举办,此次盛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点燃“飞扬”火炬B.硅胶浆料在模具中冷却成型C.用绒线手工编织领奖花束D.裁剪布料制成“瑞雪祥云”服饰13.(2022四川凉山州中考)2021年CCTV中秋晚会主会场设在西昌。下列烘托晚会气氛的场景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彩旗飘扬 B.燃放烟花 C.气球升空 D.歌声嘹亮14.(2022湖南衡阳市中考)衡阳市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A.南岳剪纸 B.石市竹木雕 C.常宁版画 D.未阳糯米酒15.(2022云南昆明市中考)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A.金属光泽 B.质软 C.导电性 D.可燃性16.(2022广东中考)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 B.冰雪融化 C.海水蒸发 D.溪水流淌17.(2022河南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煮楻足火 B.斩竹槌洗 C.日晒成干 D.覆帘压纸18.(2022河北中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甲骨刻字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火药爆炸19.(2022江苏泰州中考)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 B.金属导电 C.汽油挥发 D.空气液化20.(2022广西贺州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丹桂飘香 C.玻璃破碎 D.火上浇油21.(2022湖南岳阳中考)下列洞庭湖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中,主要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实施十年禁渔,恢复鱼类生态平衡 B.束水攻沙,清除湖道的淤沙堵塞C.工业废水经中和、消毒等处理达标后排放 D.退田还湖,扩大洞庭湖水域面积22.(2022天津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 B.海水晒盐 C.铁丝弯曲 D.玻璃破碎23.(2022湖南常德)“神舟十三号”执行的下列任务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出舱行走 B.展示国旗 C.采集水样 D.点火返回24.(2022湖北潜江等中考)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下列水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自然沉降 B.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杀菌消毒25.(2022黑龙江龙东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矿石粉碎 B.蓝莓酿红酒C.铅笔芯导电 D.浓盐酸挥发第2课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基础知识清单基础知识清单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举例:挥发、溶解、扩散、粉碎、吸附、气球/轮胎/蒸汽锅炉爆炸、电灯发光、铁水铸锅、水果榨汁、石油分馏。2.化学变化: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反应)。举例:燃烧、分解、天燃气/火药/粉尘爆炸、冶炼金属、金属生锈、煤的干馏、粮食酿酒、煮熟食物、食物变质、杀菌消毒、酸除水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举例: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实例:“难、易、能、可、会”木炭能燃烧,氧气不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表现出来的性质。举例: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实例:“变成/生成了、在”木炭燃烧/在空气中燃烧,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三、性质和变化的区别:(1)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2)性质和变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会、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性质;而“镁条燃烧”则是变化。再如氧气能支持燃烧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汽油燃烧表述了化学变化。答案自查答案自查一1.没有新物质生成;2.有新物质生成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二、1.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2.通过化学变化课后培优练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又叫做。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如:点燃蜡烛时,石蜡熔化是变化,而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却是变化。3.硫酸铜晶体(符号是CuSO4·5H2O),俗称胆矾或,是色的晶体。4.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①植物光合作用②铜生锈变成铜绿③灯泡发光④动物呼吸⑤水力发电⑥蜡烛受热熔化⑦铁水铸锅⑧白磷自燃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5.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稳定性、还原性、酸性、碱性属于性质。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属于性质。6.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轻轻地在瓶口,使飘进鼻孔。7.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①木材易燃烧;②自行车胎炸裂;③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④酒精挥发;⑤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⑥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其中,描述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描述物理性质的是,描述化学变化的是,描述化学性质的是。【答案】1.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化学反应。2.;物理;化学3.蓝矾;蓝4.①②④⑧;③⑤⑥⑦5.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化学;物理6.手;扇动;极少量气体7.②④;⑤;⑥;①③二、选择题8.下列四大名著的部分诗词中,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红楼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B.《西游记》: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C.《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D.《水浒传》: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答案】B【解析】A、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炼铁的过程中有铁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9.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后,抢险人员在疏散群众的同时,用喷雾水枪对现场喷射稀氢氧化钠溶液,隔日后已闻不到氯气的刺激性气味、看不到氯气的黄绿色了。根据信息分析下列不属于氯气物理性质的是A.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有刺激性气味C.氯气是黄绿色 D.通常状况下是气体【答案】A【解析】A.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属于氯气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有刺激性气味,属于氯气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氯气是黄绿色,属于氯气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通常状况下是气体,属于氯气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10.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 B.可燃性 C.熔点 D.溶解性【答案】B【解析】A、密度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熔点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11.不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性 B.还原性 C.稳定性 D.吸附性【答案】D【解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A、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2.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O2无色无味 B.H2O2能分解 C.H2难溶于水 D.铝呈银白色【答案】B【解析】物质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含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有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含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A、O2无色无味,是对颜色、气味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H2O2能分解,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选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C、H2难溶于水,是对溶解性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铝呈银白色,是对颜色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13.新疆棉绒长、品质好,是不少知名服装品牌的原材料之一。服装面料成分多样,我们经常通过燃烧产生气味的方法来判断面料的成分,这是利用棉的A.化学性质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物理变化【答案】A【解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燃烧是化学变化,通过燃烧产生的气味来判断面料的成分,这是利用棉的化学性质。故选A。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1.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金刚石硬度大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答案】B【解析】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B正确;C、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B.2.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B.酒精用作燃料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答案】C【解析】A、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B、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酒精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利用了化学性质,故D错.故选C.3.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盐酸除锈C.冰雪融化D.蜡烛燃烧【答案】C【解析】A、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盐酸除锈程中有新物质氯化铁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4.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聚沙成塔B.死灰复燃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答案】B【解析】A、聚沙成塔过程中,只是沙的多少、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破釜沉舟是指舟漏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5.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雪糕融化 B.玉米榨汁 C.葡萄酿酒 D.灯泡发光【答案】C【解析】A.雪糕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正确;B.玉米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正确;C.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正确;D.灯泡发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6.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蜡烛熔化C.水汽凝结 D.产生白烟【答案】A【解析】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B、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水汽凝结是水蒸气液化成水,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蜡烛熄灭产生的白烟是蜡烛的固体小颗粒,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综上所述:选择A。7.20221月31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夕。下列有关除夕的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挂灯笼 B.放烟花 C.剪窗纸 D.包饺子【答案】B【解析】A、挂灯笼只是灯笼的位置的移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B、放烟花,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发光发热,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正确;C、剪窗纸改变了物质的形状,无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D、包饺子无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故选B。8.下列变化中,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 B.木炭燃烧 C.冰雪融化 D.铁锅生锈【答案】C【解析】A、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太阳光和叶绿素的条件下,把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木炭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冰雪融化是固态的冰融化成液体的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符合题意;D、铁锅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2022·河南河南·模拟预测)下列变化与“石油分馏”属于同种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煤的干馏C.食物腐烂 D.粮食酿酒【答案】A【解析】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干冰升华过程中固态二氧化碳转化为气态二氧化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符合题意;

B、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食物腐烂是食物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2017·广西·靖西市教学研究室九年级期中)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木炭是一种黑色固体 B.浓盐酸的密度是1.19g/cm3C.硫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D.在通常情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答案】C【解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A、木炭是一种黑色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浓盐酸的密度是1.19g/cm3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硫可以在氧气中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在通常情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1.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1)0℃时水结成冰__________。(2)汽油可以燃烧__________。(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________。(4)酒精易挥发_______。(5)煤气燃烧________。(6)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答案】(1)A(2)D(3)A(4)C(5)B(6)D【解析】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据此分析。(1)0℃时水结成冰,是水的状态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A;(2)汽油可以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故填:D;(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是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A;(4)酒精易挥发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填:C;(5)煤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B;(6)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填:D。1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有_____,因为在这些变化过程里,都没有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有____,因为在这些变化过程里,都_____。①江河结冰;②钢铁生锈;③食物腐败;④蔗糖溶于水;⑤动物呼吸;⑥石蜡熔化;⑦米酒发酸;⑧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

①④⑥

生成新物质

②③⑤⑦⑧

生成新物质【解析】江河结冰、蔗糖溶于水、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生成铁锈、食物腐败生成有害物质、动物呼吸生成二氧化碳、米酒发酸生成醋酸、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氧气,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①④⑥;生成新物质;②③⑤⑦⑧;生成新物质。13.下列物质都是常见的物质,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写出鉴别它们的方法.(1)水和汽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糖和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铁丝和铜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有颜色的为汽油,另一个为水或有气味的为汽油,另一个为水.(2)甜味的为白糖,咸味的为食盐.(3)银白色的为铁丝,紫红色的为铜丝.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1.(2022江苏连云港市中考)《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棉线织布 B.粮食酿酒 C.楠木制舟 D.沙里淘金【答案】B【解析】A、棉线织布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粮食酿酒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楠木制舟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沙里淘金是物质的分离,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2.(2022湖南怀化市中考)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怀化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下列土特产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辰溪酸萝卜B.溆浦枕头粽C.新晃风干牛肉D.靖州杨梅酿制酒【答案】B【解析】A、酸萝卜的腌制过程中生成酸性的新物质,化学变化;B、枕头粽的制作过程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C、风干牛肉的熏制、发酵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D、杨梅酿制酒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化学变化;故选B。3.(2022云南中考)“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云南建水人早在3500多年前就攀握了制陶技术。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C.高温烧制 D.磨光上釉【答案】C【解析】A.镇浆制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拉坯造型,只是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高温烧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磨光上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4.(2022重庆市中考)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义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盲人摸象 B.南辕北辙 C.火中取粟 D.绳锯木断【答案】C【解析】A、盲人摸象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南辕北辙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火中取粟涉及到物质的燃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绳锯木断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5.(2022四川达州市中考)下列具有达州特色的农副产品的加工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酿“苞谷烧”酒 B.编制竹蒌C.采摘“巴山雀舌”茶 D.包装“灯影牛肉”【答案】A【解析】A、酿酒是糖类物质变为乙醇的过程,物质发生了变化,则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编制竹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C、采摘“巴山雀舌”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D、包装“灯影牛肉”,属于物理变化,错。故选A。6.(2022山东泰安市中考)化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海水制镁 B.钻木取火 C.粮食发酵 D.冰雪融化【答案】D【解析】A、海水制镁过程中有新物质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钻木取火过程中发生燃烧,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粮食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冰雪融化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7.(2022江西中考)学校开设的劳动课安排的下列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修剪盆栽 B.制作木雕 C.烧制瓷器 D.整理桌椅【答案】C【解析】A、修剪盆栽,只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制作木雕,只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烧制瓷器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整理桌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8.(2022新疆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铁丝弯曲 D.湿衣晾干【答案】A【解析】A、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如生成了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酒精挥发涉及物质物态的变化,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铁丝弯曲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9.(2022四川德阳市中考)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活动与化学有关。下列活动中存在化学变化的是()A.毛线织衣 B.晾干湿衣 C.雕刻石像 D.木柴燃烧【答案】D【解析】A、毛线织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晾干湿衣是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雕刻石像改变了石头的形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木柴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10.(2022江苏扬州市中考)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生动还原了大运河的历史场景。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开凿河道 B.裁制船帆 C.炼铁铸锚 D.伐木造桨【答案】C【解析】A、开凿河道,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裁制船帆,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炼铁铸锚,有铁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伐木造桨,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11.(2022四川成都市中考)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蜡烛熔化C.水汽凝结 D.产生白烟【答案】A【解析】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B、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水汽凝结是水蒸气液化成水,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蜡烛熄灭产生的白烟是蜡烛的固体小颗粒,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综上所述:选择A。12.(2022四川遂宁市中考)2022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成功举办,此次盛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点燃“飞扬”火炬B.硅胶浆料在模具中冷却成型C.用绒线手工编织领奖花束D.裁剪布料制成“瑞雪祥云”服饰【答案】A【解析】A.点燃“飞扬”火炬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硅胶浆料在模具中冷却成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用绒线手工编织领奖花束,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裁剪布料制成“瑞雪祥云”服饰,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A。13.(2022四川凉山州中考)2021年CCTV中秋晚会主会场设在西昌。下列烘托晚会气氛的场景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彩旗飘扬 B.燃放烟花 C.气球升空 D.歌声嘹亮【答案】B【解析】A.彩旗飘扬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燃放烟花有新物质二氧化硫等等气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气球升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歌声嘹亮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14.(2022湖南衡阳市中考)衡阳市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A.南岳剪纸 B.石市竹木雕 C.常宁版画 D.未阳糯米酒【答案】D【解析】A、南岳剪纸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石市竹木雕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常宁版画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未阳糯米酒为糯米的发酵过程,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15.(2022云南昆明市中考)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A.金属光泽 B.质软 C.导电性 D.可燃性【答案】D【解析】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A、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16.(2022广东中考)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 B.冰雪融化 C.海水蒸发 D.溪水流淌(答案)A(解析)A、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海水蒸发,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溪水流淌,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17.(2022河南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煮楻足火 B.斩竹槌洗 C.日晒成干 D.覆帘压纸(答案)A(解析)A、煮徨足火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斩竹槌洗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日晒成干,是水分的蒸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18.(2022河北中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甲骨刻字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火药爆炸(答案)A(解析)A、甲骨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