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能力_第1页
煤矿安全管理能力_第2页
煤矿安全管理能力_第3页
煤矿安全管理能力_第4页
煤矿安全管理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5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能力A)组织煤矿安全生产的程序、方法和要求一、矿井生产程序的组织(一)矿井生产程序的组成矿井的生产程序,按其组成部分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可划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生产准备过程它是指在开采煤炭前所做的各项生产和技术准备工作。如地质资料的提供、采区的设计、作业规程的编制等技术准备工作,以及巷道施工、轨道铺设、设备安装等工程准备工作。2.基本生产过程它是指直接进行煤的开采、运输和加工的过程,一般包括采煤、运输、提升、洗运加工等。它是矿井生产过程的核心,其他过程的工作安排,都必须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3.辅助生产过程它是指与煤炭生产有间接关系,并且是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正常进行所需的各项辅助性生产活动。如矿井通风、矿井排水、动力供应、防尘、排矸等。辅助生产过程与基本生产过程同时进行。4.生产服务过程它是为生产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服务的各项活动。如机修、物资回收、巷道维修、物资供应等。5.附属生产过程它是指煤矿企业利用多余的生产能力和资源,生产其他副产品的过程。如选矿厂利用尾矿制砖等。上述生产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基本生产过程为核心,其他过程围绕基本生产过程展开工作。(二)矿井生产过程的结构矿井生产过程,根据其工艺特点可划分为许多生产环节;每个生产环节又可划分为许多相互联系的工序;每道工序由若干作业组成;每道作业又是由许多操作构成的。其中生产环节和工序是生产组织研究的对象,而作业、操作则属于制定劳动定额研究的范围。1.生产环节生产过程是由若干生产环节构成的,在工艺上生产环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阶段。生产环节按其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可分煤与掘进之间在劳动力配备、面头数目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等。比例性是保证生产顺序进行的必要条件和前提。随着新技术的采用,生产工艺的改进,劳动组织的改善,生产过程经常会出现不平衡现象。因此,必须注意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的进行调整,消除不协调的现象,努力保持生产过程的比例关系。3.均衡性生产过程的均衡性是指生产过程中各环节或各工序之间,在相等的一段时间内,生产出等量的或稳步递增的煤炭产品,不出现前松后紧或时松时紧的现象。矿井生产保持均衡性是实现安全生产、高产、稳产的必要条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力和设备。4.平行性生产过程的平行性是指生产过程中各环节或各工序之间,应尽量保证其平行交叉作业。提高生产过程的平行性,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生产过程的平行性是生产过程连续性的必然要求,只有组织平行交叉作业,才能真正达到生产过程连续性的要求。5.安全性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是指生产过程中各环节、各工序以及每一道作业和操作都必须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由于矿井生产是地下作业,自然与技术条件复杂多变,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严肃认真地贯彻《煤矿安全规程》。6.经济性生产过程的经济性是指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地利用工时,发挥人和设备的能力,降低工时消耗和物质消耗,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经济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核心要求。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比例性、均衡性、安全性,最终都要通过经济性集巾地反映出来。二、正规循环作业采掘工作是在限定的工作面,用一定的时间,对劳动对象进行破落、装运,并对新形成的工作空间进行支护和移置设备等。这一过程总是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因此说矿井采掘生产具有循环性。针对这个特点,科学地组织采掘生产,必须坚持正规循环作业。(一)采掘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正规循环作业是根据采掘生产过程的作业内容和规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衔接和配合,科学地组织循环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正规循环作业是煤矿生产一项基本的、科学的生产管理制度,是实现高产、高效、安全和均衡生产的有效措施。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是指采煤工作面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安全地完成作业规程中循环图表所规定的全部工序和工作量,并周而复始地完成规定的循环次数。掘进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是指掘进工作面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安全地完成作业规程中循环图表所规定的全部工序和全部工作量,达到一次成巷的标准,并周而复始地完成规定的循环次数。(二)采掘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的标准采掘工作面进行正规循环作业,必须达到以下标准。(1)有一个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作业规程和循环图表,完成规定的正规循环率;(2)完成作业规程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3)工作面工程质量合格,机电设备完好率不低于80%,事故率不超过2%;(4)安全生产、消灭死亡和重大事故。正规循环作业要求采掘工作必须有规律、有节奏地按照循环图表进行。实践表明,只有提高每个采掘工作面的正规循环率,才能使全矿井均衡而有节奏地生产。正规循环率是指全月实际完成的正规循环数与计划正规循环数之比,它是衡量采掘生产组织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式中,全月实际完成正规循环个数,是根据正规循环图表的要求,逐日累计到月末的总个数。不得用月末累计总进尺来反算。全月工作日数,是指全月日历日数减去因工作面外部因素(如例假、矿井检修和停电、重大运输和提升事故,以及地质条件变化等)而影响的日数。凡由工作面本身事故影响造成的停产日数,仍按工作日数计算。一、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煤矿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人员。煤矿的“一通三防”、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防突、电气设备防爆、水文地质等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明确专门人员负责。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机构实行派驻制。驻各矿安全管理机构由集团公司直接领导。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机构在检查中发现“三违”行为或安全隐患,依照有关规定,有经济处罚权、停产整顿权、提出免去矿长和有关管理人员的建议权,并应定期向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煤矿安全情况。企业必须接受政府安全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管监察。二、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建立以下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安全会议制度;3.安全目标管理制度;4.安全投入保障制度;5.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6.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7.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8.安全监督检查制度;9.安全技术审批制度;10.矿用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11.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12.事故应急救援制度;13.安全与经济利益挂钩制度;14.入井人员管理制度;15.安全举报制度;16.管理人员下井及带班制度;17.安全操作管理制度;18.企业认为需要制定的其它制度。三、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安全规划、安全目标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使企业安全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建立企业内部安全指标考核体系,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充实安全管理人员,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足额提取和有效使用安全费用,保障必需的安全投入,治理和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方案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依法办理保险;建立以安全为重点的干部考核制度,把安全业绩作为管理人员晋升、奖励的重要因素;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四、建立并严格落实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制必须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部门的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各工种的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各个岗位的职工在安全生产中应负的职责,分级管理,层层落实。五、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总工程师对技术工作全面负责,对“一通三防”工作负技术管理责任。必须设立由总工程师直接管理的科研、设计、地测、生产技术、“一通三防”等技术部门和机构,负责落实技术管理工作。集团公司对各矿总工程师、公司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的任命,要征得总工程师的同意;矿井开拓巷道布置,采掘部署,生产系统调整,技术规范、标准、措施的制定,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推广应用等重大技术问题由总工程师负责决策。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费用使用方案。采、掘、机、运、通、安监、地测等基层单位必须配备专职技术人员,负责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六、加强现场技术管理矿总工程师要定期组织对技术措施、作业规程、操作规程进行审批,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定期组织在用安全设备、仪器、仪表的检测检验。坚持单项工程编制专门措施。技术人员必须动态掌握施工环境的变化,及时对措施进行修改、补充。对巷道贯通、系统调整、排放瓦斯、盲巷管理、火区启封等重要技术工作,必须成立由总工程师负责的技术协调管理小组,加强现场协调指挥。要严格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准确、及时标注图纸资料,健全技术资料档案,对记载矿井开采情况和隐患的技术资料,以及周边小煤矿的开采技术资料要妥善保管。七、严格执行“一通三防”技术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矿井瓦斯等级、煤尘爆炸性、自燃倾向性的鉴定报批工作。采煤工作面提高单产、采用放顶煤回采工艺、增加采掘工作面数量,必须由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组织技术论证,在通风系统可靠,瓦斯、火灾、煤尘防治技术有保障的前提下实施,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区必须设专用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设置排放瓦斯尾巷必须符合规程规定,掘进巷道必须按规定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要保证通风设施的质量,从巷道设计入手优化矿井通风系统。高瓦斯矿井、突出矿井必须“先抽后采”,达到国家有关规定要求,保证正常配风条件下采掘工作面瓦斯不超限。在完善防尘系统的基础上,强化采煤机、掘进机内外喷雾和运输转载点等自动喷雾的使用,推广煤体注水工艺,从源头治理粉尘。必须按标准建立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并要有专职管理队伍,专人维护,定时检验,确保真正发挥作用。八、加强矿井水患防治工作要摸清矿区水文地质情况,定期组织对矿区及周边积水情况调查,加强预测预报。要完善有关水文图纸资料,公示技术预测结果,让职工清楚水情、水患,掌握防范措施。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制定和完善防治水措施,配备足够的防治水装备,制订防治水应急预案,确保水患的有效防治。九、加强煤矿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强化集团公司、矿两级调度指挥系统,确保指挥畅通、及时、有力。对各级管理人员下井作出规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每月下井不少于3次,安全生产系统领导每月下井不少于6次,其他领导每月下井不少于3次。煤矿党委书记、矿长每月下井不少于10次,安全生产系统领导每月下井不少于15次,其他领导每月下井不少于6次。煤矿每班必须至少有一名矿副总工程师以上管理人员带班下井,深入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区队管理人员必须与工人同上同下;生产系统管理人员重点巡回检查,抓住重点、抓住关键、抓住细节,盯住薄弱环节,消灭死角。强化夜班现场指挥。定期公布煤矿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下井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十、加强基层班组建设重点加强区队、班组建设,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各项措施细化落实到班组。要提高班组长的素质,根据企业实际制定班组长任职标准,将班组长岗位工作经历纳入煤矿各级管理人员选拔的基本前提。建立以安全为核心的班组考核标准,规范班前活动程序,每班进行考核。煤矿企业集团每年召开安全生产班组建设工作会议。十一、严格按照规定的定编、定员、定额组织生产严格正规循环作业,严禁违反定员标准组织生产。采掘一线逐步推行“四班六小时工作制”,严格控制加班加点。严禁同一区域多单位违反程序作业,多头指挥。执行特殊岗位现场交接班制度,严禁交接班时两班人员在现场交叉作业。十二、加强设备管理严把设备的安全准入关。定期对在用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保养和检测,确保安全有效。加快设备更新,严禁超期服役。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设备。杜绝电气失爆。十三、有效制止煤矿“三违”行为建立和完善井下人员岗位责任考核制度,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履行岗位责任,遵守劳动纪律。要制定能够有效制止“三违”现象的处罚、教育规定,严肃查处“三违”行为。B)煤矿有关新、改、扩建工程安全设施设计会审、峻工验收工作的程序、方法和要求一、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1、在编制煤矿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开采方案时,必须对其安全条件进行论证。在煤矿建设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必须按规定编制安全专篇。安全专篇包括安全条件的论证、安全设施的设计等内容。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2、煤矿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按煤矿设计生产能力,实行分级负责。设计生产能力在120万吨/年(含120万吨/年)以上的,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设计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以上120万吨/年以下的,由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设计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含30万吨/年)以下的,由煤矿所在地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负责。未设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行政区域内设计生产能力在12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部门负责。3、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同意;未经审查同意的,不得施工。4、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5、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应当对煤矿的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主要灾害,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安全设施设计中所确定的设施、设备、器材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行业安全标准,投资概算应当列入工程项目总投资概算中。6、煤矿建设工程在初步设计批准前,煤矿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向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交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书面申请和设计资料。7、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接到审查申请后,应当对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进行审查。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经审查合格的主要标准是:(1)设计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提交;(2)煤矿安全条件的论证充分,煤矿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主要灾害的防治措施可行;(3)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4)所确定的设施、设备、器材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行业安全标准;(5)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8、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查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应当自收到审查申请和设计资料起30日内审查完毕。经审查同意的,应当以文件批复;经审查不同意的,应当提出审查意见,并以书面形式答复。9、对已批准的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作重大变更时,需经原审查机构审查同意。10、煤矿建设工程竣工后或者投产前,应当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其安全设施和条件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11、煤矿建设工程达到验收条件时,煤矿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向有关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交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和条件竣工验收书面申请。12、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接到验收申请后,应当组织验收组,对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和条件进行验收。13、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和条件经竣工验收合格的主要标准是:(1)安全设施和条件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工程质量认证;(2)主要生产系统和设备运转正常,具备安全生产条件;(3)矿井通风、防火、防水、防瓦斯、防毒、防尘等安全设施能够投入正常使用;(4)矿长持有任职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持有操作资格证书;(5)符合其他有关规定。13、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和条件进行验收,应当自收到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验收完毕,签署合格或者不合格的意见,并书面答复。经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验收合格的,应报上一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二、落实新建、改建、扩建矿井的安全管理责任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严禁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严禁边建设边生产。实施煤矿井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严把建井队伍的资质等级关,杜绝井下工程转包,严禁资质证书出租、外借。井下工程严禁使用与资质不相符的施工队伍。严禁将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建设工程承包给没有防突专业技术和装备的队伍施工。安全管理上,实行属地管理,事故统计在建设单位。一旦发生事故,要视情况严肃追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责任,同时还应查清设计、监理、评价等单位和机构的相关责任。异地办矿的,谁办矿谁负安全生产主体责任。C)煤矿生产计划会审的内容、方法和要求D)各类煤矿事故抢险救灾要点E)制定与实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按照安全规程要求组织制定安全生产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的方法和要求F)组织落实煤矿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的内容、方法的要求一、煤矿实行安全检查的必要性煤矿实行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一系列的安全法律、法规,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保证煤矿职工安全和健康,保障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彻底改变煤炭工业形象,推动煤炭工业战略目标的实现。1.煤矿实行安全检查是煤矿生产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我国煤矿95%以上是井下作业,井深平均在400m以上,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技术条件各异,生产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情况:首先,采掘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多,井下水、火、瓦斯、煤尘、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威胁严重,加上管理疏漏,技术措施不当,设备设施缺陷等原因都可能诱发重大灾害事故;其次,由于各种有害气体、粉尘、噪音、井下涌水、淋水大量存在,因此,在这种作业环境下长期劳动,不但容易发生事故,且容易导致职业病;第三,井下工作面、硐室、巷道空间狭窄,在这样的空间里工人要进行凿岩、爆破、支护、运输、提升等生产活动,且设备还要频繁移动,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困难;第四,由于采掘工作的不断推进,作业场所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经常变化的,不像其他行业有一个固定的工作地点和作业环境,这也给安全生产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综上所述,由于煤矿生产条件特殊,自然的、人为的不安全因素比较多,难以预见和控制的不安全因素也比较多,所以对煤矿采取特殊的安全管理手段,对整个生产活动实行强有力的安全检查,促使煤矿实现安全生产,这是煤矿生产特殊性的客观要求。2.煤矿实行安全检查是保证安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保证安全生产、保证职工安全健康的需要煤矿事故多、伤亡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有相当一部分职工有章不循、有法不遵,结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为此,煤矿企业必须建立专门机构,对煤矿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有效检查,从而制止违章,并追究违章人员的责任,严肃处理,预防事故的发生。没有强制力的监督检查,再好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也是一纸空文,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也不复存在。3.煤矿实行安全检查是我国煤矿安全工作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煤矿实行安全检查,有助于加强安全管理,增强职工的安全责任感。我国建国50多年的历史证明,煤矿什么时候实行安全检查,安全形势就好,什么时候取消安全检查,事故发生率就上升。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3年调整期间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上到下实行安全检查,制止违章,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情况大有好转,就是一条重要的经验。4.煤矿实行安全检查是保证社会稳定,实现安定团结的需要煤矿事故多、伤亡大,不仅给职工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实践告诉我们,每发生一起重大事故,尤其是瓦斯爆炸事故,都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影响,直接涉及到社会安定与政治稳定。同时,煤炭行业改革和发展也都要受到影响,煤矿形象也受到巨大的损害,以致出现煤矿企业招工难、煤矿院校招生难、煤矿工人找对象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格外关心,倍加重视。特别是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责任重于泰山”、“保一方平安”的要求,就是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讲政治的高度和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5.煤矿实行安全检查是世界主要产煤国家搞好安全生产的成熟经验20世纪50年代,我国煤矿安全状况与国外主要产煤国家差距不大,而现在却拉大了。究其原因,从客观上讲,国外一些主要产煤国家煤矿自然条件比较好,生产力发展水平高,技术装备比较先进,职工队伍素质比较高,但更主要的是国外注重全方位的整体治理,尤其在煤矿的安全监督、检查方面,我们有不如人之处,因此,国外这些方面的经验也值得借鉴。二、安全检查的内容煤矿企业安全检查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情况的检查;二是对各级组织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检查,如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管理部门落实“三同时”、“五同时”、“四不放过”等制度的坚持情况;三是对生产现场的安全检查,如检查生产场所及作业过程中是否存在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作业环境等;四是检查隐患整改情况。以上内容随着检查形式或者检查规模的不同,可有所侧重。由上级组织的安全大检查和煤矿企业自身的定期安全检查,应着重检查以下几个方面:(1)查领导思想。即检查企业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是否有正确的认识,是否真正关心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是否认真贯彻了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检查的同时,也要注意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批评、查处各种忽视职工安全与健康、违章指挥等错误思想与行为。(2)查制度。即监督检查企业各级领导、各个部门、每个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是否健全并认真执行;能否执行“三同时”;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是否认真执行;安全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安全网员是否真正发挥作用;对发生的事故是否认真调查,及时报告,严肃处理,是否做到了“四不放过”等。(3)查纪律。即检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纪律、工作纪律、操作纪律。生产岗位上有无迟到、早退、脱岗、串岗、打盹睡觉;有无在工作时间干私活,做与生产、工作无关的事;有无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有无在禁烟区域吸烟现象;有无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方法,在施工中违反规定和禁令等。(4)查管理。即企业安全机构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目标管理是否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经常化。(5)查隐患。即检查人员深入现场,检查作业环境、生产设备和相应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如采掘工作面的支护情况,矿井“一通三防”情况,采掘工作面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机电设备的防爆、防漏电是否符合要求,特别是重点部位和重点设备,如主要通风机房、爆破器材库、变配电所、压风机房、锅炉房、绞车房等,都要认真检查。三、安全检查的方式安全检查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日常检查日常检查这种检查方式,不仅是进行安全检查,而且是职工结合生产实际接受安全教育的好机会。这种检查方式是由各基层班(组)长或安全检查员督促做好班前准备工作和检查交班前的交接验收工作。督促本班组成员认真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各级主管人员应在各自业务范围内,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加以整改。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的一次安全检查。一般包括周检查、旬检查、月检查、季度检查、年度检查和节日前检查。3.专业性检查指按专业系统,针对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实际情况或上级指示精神,开展的专业系统检查。如采掘、机电、运输和“一通三防”等专业对口检查。专业性检查以安全人员为主,吸收与检查内容有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4.不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是指不定时、不定点、不通知或通知的临时性抽查。不定期检查一般由上级部门组织进行,带有突击性,从中可以看到安全生产的真实面貌,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5.连续性检查主要对新设备、新工艺的使用,新工作面投产,火区启封,新建或改建工程等,可能会引发新的不安全因素的不间断检查,也包括对事故多发区域或工种进行蹲点检查。这种连续性检查的目的就是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四、安全检查的方法煤矿安全检查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实地观察。深入现场,靠直感、凭经验进行实地观察。如看、听、嗅、摸、查的方法,看一看外观变化,听一听设备运转是否有异常,嗅一嗅有无泄漏和有毒气体放出,摸一摸设备温度有无升高,查一查危害因素。(2)汇报会。上级检查下级,往往在检查前先听取下级自检情况的汇报,提出问题,安排解决。或者对一个单位检查完再开一个通报会,要求被检查单位对检查出来的问题限期解决。(3)座谈会。在进行内容单一的小型安全检查时,往往以开座谈会的方法,同有关人员座谈讨论某项工作或工程的经验和教训。(4)调查会。在进行安全动态调查和事故调查时,往往把有关人员和知情者召集到一起,逐项调查分析,提出措施对策。(5)个别访问。在调查或检查某个系统的隐患时,为了便于技术分析和找出规律,了解以往的生产运行情况,需要访问有经验的实际操作人员,便采取走访方式,使调查和检查工作得到真实情况及正确结论。(6)查阅资料。检查工作要做深、做细,便于对比、考查、统计、分析,在检查中必须查阅有关资料,表扬好的,批评差的,实施检查职能。(7)抽查考试和提问。为了检查企业的安全工作、职工素质、管理水平,可采取对职工个别提问、部分抽查和全面考试,检验其真实情况和水平。五、煤矿企业安全检查的重点根据有关煤矿的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煤矿企业安全检查的重点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1)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矿务局(公司)局长(经理)、煤矿矿长应当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报告安全工作,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3)煤矿企业应当设立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安全管理人员。(4)煤矿企业应当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矿务局(公司)局长(经理)、煤矿矿长必须取得煤矿安全监察机关颁发的任职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煤矿安全监察机关颁发的操作资格证书,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不得任职或者上岗作业。(5)煤矿企业职工不得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6)煤矿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煤矿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总体设计,应当对煤矿开采的安全条件进行论证。煤矿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并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规定编制安全专篇。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报送煤矿安全监察机关审查同意。修改安全设施设计,应当征得原审查煤矿安全监察机关同意;未经审察同意,不得施工。煤矿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必须经过煤矿安全监察机关验收,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7)煤矿企业生产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安全隐患的预防与处理措施: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冒顶、片帮、冲击地压、边坡滑落和地表塌陷;地面和井下火灾、水害;爆破器材和爆破作业发生的危害;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引起的危害;其他危害。(8)煤矿企业应当填绘保障安全生产的图纸、资料。(9)煤矿企业设置煤矿安全标志,确定井下避灾路线。(10)煤矿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符合安全生产需要的安全保障基金和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11)煤矿企业必须具备防治矿井瓦斯、煤尘、火灾、水害和顶板事故的技术手段和装备,其抗灾能力应当与矿井灾害程度相适应。(12)煤矿企业使用的有特殊安全要求的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和安全检测仪器,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安全标准或者煤炭行业标准,并通过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指定的检验认证机构的安全认证;未经安全认证的,不得使用。(13)煤矿企业采矿作业应当在依法批准的开采范围内进行,不得擅自开采保安煤柱,不得采用可能危及相邻煤矿生产安全的危险方法。(14)煤矿企业在建筑物、铁路下或者水体下开采煤炭,应当制定安全措施,并报煤矿安全监察机关备案。(15)煤矿企业停止或者恢复作业场所工作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关闭煤矿或者报废矿井,应当对可能引起的危害采取预防处理措施,并报煤矿安全监察机关备案。(16)煤矿企业不得录用未成年人从事煤矿生产工作。(17)煤矿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不得分配女职工从事煤矿井下劳动。(18)煤矿企业应当向职工发放保障安全所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健康检查。(19)煤矿企业必须为煤矿井下作业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20)煤矿企业应当建立由专职或者兼职人员组成的救护和医疗急救组织,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和药品。六、煤矿安全检查的依据煤矿井下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和提升以及“一通三防”等各个生产环节专业性很强,应遵守的安全法律、法规涉及面比较广,现仅就一些主要的、共同应该遵守的有关法律、法规,也是安全检查工作应该遵循的检查依据。1、引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年4月28日国务院令第30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准,2001年10月30日劳动部令第4号。《煤矿安全监察条例》,2000年11月7日国务院令第296号。2、引用标准《职业安全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国家经贸委2001年第30号公告(职业安全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0AHSMS/ILO—2001)。<煤矿安全监察程序暂行规定》,2001年4月27日煤安监政法字[2001]第35号。(煤矿安全监察执法文书样式(一)》,煤安监政法字[2000]第46号。《煤矿安全监察执法文书样式(二)},煤安监政法字[2001]第37号。(煤矿安全规程》,2001年9月29日煤安监政法字[2001]第81号。《职业安全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统称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实施监管监察,适用本规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第五条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照职责对所辖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禁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第十三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第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三)隐患的治理方案。第十五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第十八条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第三章监督管理第十九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指导、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第二十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应当加强对重点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下达整改指令书,并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必要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非法和违法行为及其责任者。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发现属于其他有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重大事故隐患的,应该及时将有关资料移送有管辖权的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第二十一条已经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其被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前,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以提请原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第二十二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把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纳入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中加以治理,落实相应责任。第二十三条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审查合格的,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恢复生产经营;审查不合格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下达停产整改指令。对整改无望或者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第二十四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每季将本行政区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和统计分析表逐级报至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备案。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每半年将本行政区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和统计分析表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第四章罚则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未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的;(二)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三)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四)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五)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擅自生产经营的;(六)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第二十七条承担检测检验、安全评价的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评价证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可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撤销其相应的资质。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违反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规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第二十九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第五章附则第三十条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参照本规定执行。(二)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认定一)、“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1)矿井全年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矿井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10%;(3)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4)未按规定制定主要采掘设备、提升运输设备检修计划或者未按计划检修;(5)煤矿企业未制定井下劳动定员或实际人井人数超过规定人数。二)、“瓦斯超限作业”,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1)瓦斯检查员配备数量不足;(2)不按规定检查瓦斯,存在漏检、假检;(3)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1)未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2)未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抽放瓦斯系统,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3)未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未采取区域与局部防突措施,未进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4)未按规定配备防治突出装备和仪器。四)、“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瓦斯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1)高瓦斯矿井未按《煤矿安全规程》第145条的规定建立抽放瓦斯系统;(2)虽建有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但未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使用和维护;(3)传感器设置数量不足、安设位置不当、调校不及时,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并发出声光报警。五)、“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1)矿井总风量不足;(2)主井、回风井同时出煤;(3)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能力不匹配;(4)违反规定串联通风;(5)没有按正规设计形成通风系统;(6)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风地点风量不足;(7)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或者虽贯穿整个采区但一段进风、一段回风;(8)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构筑质量不符合标准、设置不能满足通风安全需要;(9)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工作面未装备甲烷风电闭锁装置或者甲烷断电仪和风电闭锁装置。六)、“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1)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相邻矿井及废弃老窑积水情况而组织生产;(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没有配备防治水机构或人员,未按规定设置防治水设施和配备有关技术装备、仪器;(3)在有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而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4)擅自开采各种防隔水煤柱;(5)有明显透水征兆未撤出井下作业人员。七)、“超层越界开采”,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1)国土资源部门认定为超层越界;(2)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进行开采;(3)超出采矿许可证载明的平面坐标控制范围开采;(4)擅自开采保安煤柱。八)、“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1)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未配备专业人员并编制专门设计;(2)未进行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九)、“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1)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未编制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设计或未按设计组织生产;(2)高瓦斯矿井采用放顶煤采煤法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有效防治谋层自然发火;(3)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未选定自然发火观测站或者观测点位置并建立监测系统,未建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性灌浆或者全部充填、注入惰性气体等措施;(4)有自然发火征兆而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继续主产;(5)开采容易自燃煤层而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十)、“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1)被列入国家应予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工艺,超过规定期限仍在使用;(2)突出矿井在2006年1月6日之前未采取安全措施使用架线式电机车或在此之后仍继续使用架线式电机车;(3)矿井提升人员的绞车、钢丝绳、提升容器、斜井人车及采区内电气设备等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4)使用非阻燃皮带、非阻燃电缆,采区内电气设备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5)未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未使用专用发爆器;(6)采用不能保证2个畅通安全出口采煤工艺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按规定开采者除外);(7)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薄煤层除外)矿井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十一)、“年产6万吨以上的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1)单回路供电;(2)有两个回路但取自一个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端。十二)、“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未经批准擅自组织施工;(2)对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作出重大变更后未经再次审批组织施工;(3)改扩建矿井在改扩建区域生产;(4)改扩建矿井在非改扩建区域超出安全设计规定范围和规模生产;(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经竣工验收并批准而擅自组织生产。十三)、“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事生产的,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的,以及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1)生产经营单位将煤矿(矿井)整体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2)煤矿(含矿井)实行整体承包(含托管)但未签订安全管理协议书(或载有双方安全责任与权力内容的承包合同)进行生产;(3)整体承包方(含承托方)未重新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4)整体承包方(含托管)再次转包;(5)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或井巷维修作业对外承包。十四)、“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的,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1)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进行生产;(2)煤矿改制期问,未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管理人员进行生产;(3)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进行生产。(三)、煤矿隐患排查的主要方法一)、建立隐患定期排查等制度制度建设是隐患排查治理的根本方法之一。要在管理规范、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责任制度等方面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以及企业规章制度。尤其是要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分级管理、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两项制度,使隐患排查治理、事故防范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建立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按有关规定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维修、折旧等费用,保证隐患整改的资金投入。每年制定安全资金提取和使用计划,安全资金要设立专用账户,专款用于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治理。对重大安全隐患治理要制定专门计划,落实资金,明确专人负责。二)、确定排查的范围和重点内容国务院以国办发明电[2008]15号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对隐患排查治理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和内容。各地区、各行业(领域)的全部生产经营单位,都是排查治理范围,煤矿首当其冲,还有易受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水、暴雪、雷电、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的企业、单位、场所和近年来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排查治理内容:在继续落实2007年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有关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全面排查治理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具体包括:(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2)、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3)、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交纳等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4)、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和关键设备、装置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5)、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6)、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部位重大危险源的普查建档、风险的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7)、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8)、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劳动组织、用工等情况;(9)、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10)、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执行情况;(11)、道路设计、建设、维护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等情况;(12)、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等。同时,通过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检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监管责任,打击非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事故查处及责任追究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制定和执行,安全许可制度实施,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为贯彻国办通知精神,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国家煤监管局印发了《煤矿企业2008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意见》,黑龙江煤监局印发了《2008年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察工作实施方案》,对煤矿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做了具体规定:所有煤矿都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要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1、重点地区事故多发地区,瓦斯灾害严重地区,管理薄弱地区,非法开采严重的地区。2、重点企业煤与瓦斯突出的煤矿,资源整合的小煤矿,破产重组的煤矿,有超层越界嫌疑的煤矿,近年来发生过较大以上事故的煤矿,灾害比较严重的煤矿。明确了煤矿企业各类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要突出的重点内容:(1)矿井通风情况。矿井通风系统必须合理;通风设施必须完善可靠;采区要实现分区通风;按照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矿井总风量和各作业点实际风量要达到规定要求,重点查无风、微风作业现象;杜绝不合理串联通风;掘进工作面按照规定实现“三专两闭锁”。矿井要建立综合防尘系统且运行正常。(2)瓦斯治理情况。应抽采瓦斯矿井要按规定建立瓦斯抽采系统,瓦斯抽采达到抽采指标要求;要制定瓦斯抽采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与生产作业计划相匹配,要做到不抽不采,抽、掘、采平衡。瓦斯突出矿井要严格执行“四位一体”防突措施,落实区域性防突措施。按照规定建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探头安设位置、质量和标校要符合规定;按规定配备瓦斯检查员,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重点产煤县(市)实现安全监控系统区域联网,并建立监控系统区域服务机构。(3)煤矿整顿关闭情况。已关闭矿井必须关死、关实,达到关闭标准。落实关闭和废弃矿井的监管责任,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有防范已关闭矿井死灰复燃的措施;严禁借探矿之名从事非法生产;严厉打击非法和超层越界开采行为。(4)资源整合及建设项目情况。各地区要尽快审批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确定资源整合的主体,纳入资源整合的矿井必须停止生产,被整合矿井必须关闭;整合矿井工作必须按方案进行;新建、改扩建、整合技改项目杜绝边施工边生产现象,切实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5)采掘布置情况。矿井生产系统完善可靠,生产布局科学合理;采掘接替正常;杜绝“剃头下山开采”;放顶煤开采工作面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68条规定。小煤矿是否存在非正规采煤方法、以掘代采、多头作业等问题;是否有规范真实、填制及时的采掘工程平面图等图纸。(6)机电管理情况。要按规定实现双回路供电;井下机电设备保持完好,杜绝电气设备失爆。立井、斜井提升运输设备保护装置和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7)顶板管理情况。采掘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放顶,悬顶距离不得超过规定。小煤矿要加快进行支护改革,按有关要求淘汰木支护和金属摩擦支柱。(8)水害防治情况。落实矿井水文地质,特别是采空区、相邻矿井及废弃矿井老空(窑)积水防治措施;承压水开采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及地表水监控防范措施。小煤矿是否存在与相邻矿井连通情况;防、排水系统是否完善。(9)火工品管理情况。小煤矿严禁购买非法火工品,井下火工品发放点存放量要符合有关规定;建立并严格执行火工品储存、运输、发放、领用制度;爆破作业要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禁止明火放炮。(10)防止“三超”情况。企业要按核定生产能力组织生产,严防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重点煤矿严格执行每个采区内每班作业人员不超过100人的规定;小煤矿井下作业人数不超过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规定。(11)自然灾害防治情况。废弃井口填堵封实;雨季“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电)工作要制定周密措施。(12)应急救援措施落实情况。健全应急救援机构、队伍;按规定配置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规定组织演练;煤矿负责人和调度值班人员熟悉应急救援措施;井下作业人员熟悉避灾路线。(13)制度落实情况。要健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瓦斯抽采利用等经济政策;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小煤矿严禁以包代管,层层转包。编制规程、措施要与井下实际相符,审批符合规定。井下作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要经培训合格上岗,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全部佩戴有效自救器;严格执行入井人员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14)复产验收情况。严格复产验收,谁组织、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严防事故发生。(15)露天矿排查治理重点。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滑坡措施;对设有运输道路、采掘机械、重要设施的边坡,必须采取严密的安全措施;制定防排水计划和措施,雨季前必须对防排水设施做全面检查。(16)各分局(站)要结合本辖区实际,进一步明确需要监察企业排查治理的重点内容。三)、组织开展隐患排查(一)定期根据不同单位确定不同的期限,矿井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以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大检查,区队每周排查一次,到班组则要天天排查隐患。生产辅助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负责随时进行隐患排查。(二)广泛隐患排查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因为大部分隐患存在于企业的矿井、区队和班组。职工群众身处安全生产第一线,对隐患问题最清楚,排查治理隐患的要求最迫切,是隐患排查的主力军。要发挥各级工会的作用,把广大职工和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排查治理隐患活动,动员大家人人找隐患,人人查问题,人人为加强安全生产出谋划策。同时要重视发挥技术、管理人员的作用,查找企业层面上的重大隐患和深层问题;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查找分析行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共性、普遍性的隐患和问题。建立隐患分级排查治理管理制度。(三)多样要善于运用自查、互查、抽查各种方式方法。自查是排查隐患的有效方法,要充分运用。同时也要看到,一些隐患和老毛病、坏习惯由于长期存在,自查中可能出现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的情况;有的隐患问题在自查中,可能碍于情面而不能严肃批评指出,或者淡化了隐患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开展一些互查互检活动是必要的。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一般来说不宜搞跨行业、跨省区、跨特大型企业集团的互查互检,防止形式主义。上级对下级的检查督查,也要抓重点,不可能面面俱到。四)、对排查出的隐患实行分级管理和监控(一)分级管理黑龙江煤监局、省政府安委会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根据重大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我省烘矿重大隐患分为三级。1.一级隐患(1)超能力、超强度或超定员组织生产;(2)瓦斯超限作业、瓦斯经常超限、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未采取措施解决处理或未处理到位;(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4)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和瓦斯监控系统,或抽放系统、瓦斯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5)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井下供风地点存在无风、微风、循环风、老塘风和不合理串联通风,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一机供两头、主通风机带病运转、备用主通风机不完好、擅自停开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和瓦斯抽放泵;(6)高瓦斯工作面电气设备失爆;(7)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处理;(8)超层越界开采;(9)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10)自然发火严重,井下存在未熄灭火区,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处理;(11)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材料、工艺,矿井有以掘代采、以探代采行为,通风、排水、提升、压风设备安全检验检测不合格;(12)年产6万吨以上的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13)矿井无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井下粉尘超标;(14)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15)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从事生产或承包方再次转包,以及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16)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或改制后未重新办理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2.二级隐患(1)矿井存在水患未按规定填绘采掘工程平面图,在存在水患情况下作业未编制针对性安全措施;(2)排放瓦斯无措施或措施不落实;(3)启封火区、火区下开采、火区邻近区域开采无安全措施;(4)掘进工作面不按规定设双风机、双电源或双风机不能自动转换;(5)斜井人车保护装置失效、提人绞车不使用动力制动、专用信号失灵;(6)井田范围内或井田周边有废弃矿井,其水文地质资料不清;(7)入风井未按规定安设有效暖风设施,井筒冻冰影响安全生产;(8)矿井之间出现连通,未按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密闭隔绝;(9)矿井无设计或不按设计施工;(10)无作业规程作业。3.三级隐患(1)主副提升绞车、主提升皮带、压风机、主通风机、主排水泵等设备保护不全、不可靠,钢丝绳磨损断丝超限不及时更换,不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检验检测和检查;(2)回采工作面悬顶面积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不采取措施或不执行人工强制放顶;(3)采掘工作面不采取综合防尘措施或积尘超标;(4)巷道贯通无措施或措施不落实,贯通后不及时调整通风系统;(5)掘进工作面不使用防炮崩风筒和阻燃风筒;(6)报废采区、报废采煤工作面、废旧巷道、独头盲巷未按规定及时封闭;(7)采掘工作面过断层、破碎带、旧巷、采空区时无针对性安全措施或措施不落实;(8)采煤工作面上下两口不畅通,两巷失修严重,巷道断面小于元设计20%;(9)掘进巷道每50米内缺失或失效支护达10%以上;(10)井下风门不联锁或联锁失效;(11)低瓦斯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设置数量不足、安设位置不当、调校不及时、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和声光报警;(12)采煤工作面缺失或失效支柱达5%以上;(13)矿井不按月填绘采掘工程平面图或图纸弄虚作假;(14)有其他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二)进行监控(1)煤矿对查出的隐患要登记建档。隐患按照整改难易程度和解决责任,国有重点煤矿分别由集团公司、分公司或煤矿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整改的内容、资金、期限、下井人数、整改作业范围,并组织实施;乡镇、个体煤矿由其投资人、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解决。需要由有关部门审批措施和验收的按照《黑龙江省煤矿隐患分级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2)煤矿企业要在每月末将自查和有关部门发现的一、二级隐患书面报地方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站)备案。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每月将发现的一、二级隐患书面通报驻地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站)。报告应包括产生隐患的原因、现状、危害程度分析、整改方案、安全措施、资金落实情况、整改期限、整改作业范围。煤矿企业要在每季度第一周将本企业上季度一、二级隐患整改情况书面报告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各驻地监察分局(站)。已整改复查完的应及时报告。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站)每月5日前(遇节假日顺延)将上个月本单位掌握的和企业上报的一级隐患汇总报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遇有重大情况应及时上报。每季第一周将各类一级隐患整改情况汇总报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3)加强重大隐患整改跟踪督办工作。煤矿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进行登记,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员,限期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按规定由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组织进行验收。每季度向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提交隐患排查整改书面报告。黑龙江煤监局对煤矿安全生产隐患实行属地监察分级督办。一级隐患由各分局(站)挂牌重点督办;二级隐患由分局(站)指定监察室督办。省局认为有必要由省局督办的省局指定相关处室联合驻地监察分局督办。接到煤矿企业隐患相关报告后,相关分局对不符合要求和措施不完善的提出修改意见,对于煤矿报告的一、二级隐患和监察当中发现的各种隐患及整改情况登记建档,按照分级指定专人负责跟踪监控,督促企业认真整改,整改完毕的隐患应及时销号。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各驻地监察分局(站)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体制的通知》要求,定期检查指导各级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煤矿隐患整改的日常监管工作,将一、二级隐患及时向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煤矿企业未按照本细则规定建立并完善制度、图纸、排查安全隐患和报告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整顿,并按照《特别规定》依法对煤矿企业负责人予以处罚。煤矿企业存在一、二级安全生产隐患不制定措施或不按照措施整改仍然进行生产的,按照《特别规定》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对煤矿企业及煤矿企业负责人予以处罚。对整改进度缓慢的地区和单位,要进行重点督促检查,督促加大整改力度,确保隐患及时得到消除。发现煤矿3个月内2次或者2次以上有安全生产隐患仍然进行生产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请有关人民政府关闭该煤矿,并由颁发证照的部门立即吊销相关证照,该煤矿的法定代表人和矿长5年内不得再担任任何煤矿的法定代表人或者矿长,并在媒体上公开曝光。(4)做好重大隐患整改情况的信息统计报送工作。对2007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中查出、但尚未整改的重大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调度统计,建立重大隐患整改信息数据库。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就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调度统计和报送等工作又专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健全信息调度统计制度,并开展统计分析,查找和解决个性和共性问题,为推动“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G)组织煤矿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要求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防范伤亡事故,减轻职业危害,根据安全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