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1_第1页
略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1_第2页
略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1_第3页
略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1_第4页
略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略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改革开放的进程在中国已经过了三十个春秋,在神州大地上翻天覆地的变革已说明老人决策的正确,而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形势云波诡谲,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也已步入而立之年,面临着许许许多多的挑战,进入了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也迫在眉睫,其中充当改革先锋的深圳也进入转型时期。曾经有人把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鸟笼与鸟儿的关系。市场象鸟儿,既要让它活跃起来,又必须控制在计划经济的笼子里,才不致远走高飞无处觅。这个妙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后来又有人把“鸟笼经济”扩大到“鸟笼政治”,说民主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也象鸟儿和鸟笼的关系。1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现状:关键词:经济体制

改革目标

市场经济

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节点

由于传统认识对思想的束缚,我国经济曾承受重大损失。错误和挫折,更加促使了反思,解放思想并重新认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从而开始了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新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具体讲,我国从冲破思想束缚到正确认识再到改革实践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邓小平、陈云等先后提出社会主义不等于计划经济和必须重视市场调节等重要思想。1979年,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将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原则写入报告。

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新命题。

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运行机制,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1992年2月,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学界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对市场化的讨论

1.改革开放以前,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到1978年底,我国的经济体制采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经济理论上占统治地位的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是同商品货币关系相排斥的,同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专有物。在这样的学术氛围里,冒着政治上的风险,仍然有一些经济学家坚持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取向的研究。

尽管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需要市场化的看法由来已久,但是在国内理论界不仅长期不是主流,而且时时处于受批判的地位,这种状态桎梏了经济制度的改革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逐步解放,总的来说是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再到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

1979年底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为第一阶段。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做榜样。”党代会常任制,在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探索。目前党代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全会,使党代表成了五年一次的“表决工具”,实际作用有限。实行常任后,扩大了民主,也有利于调动党代表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在完善党内选举方面,目前深圳市已经在探索社区一级党组织直选,但这样的直选层次毕竟太低、范围太小。“直选”能否向上一级党组织“扩散”,还需要探索。推进基层民主选举区长差额直选要点:在区政府换届中试行区长差额选举,扩大副区长选举的差额数量,候选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演讲、答辩,由同级人大差额选举出区长、副区长,为以后条件成熟时进行市长差额选举积累经验。点评:1999年,深圳龙岗区大鹏镇镇长差额选举曾引起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有人甚至大胆地猜想:什么时候深圳的区长、市长能够差额选举?根据《选举法》规定,区长应实行差额选举,但如果提名的候选人只有1人,也可以等额选举。在实际操作中,区长从来都是等额选举。如果真能实现“区长差额选举”,将是一个不小的突破。充分发挥人大职能探索区人大代表直选要点: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大内设机构,围绕立法、监督和服务常设机构及代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逐步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专职化比例,完善人大常委会工作机制。在区级人大换届或代表补选中,开展部分区人大代表的直接竞选,增强民意基础。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设立人大代表工作站,及时反映基层群众的诉求,畅通民意反映渠道。点评:尽管从1980年开始,已把直接选举范围从原来的乡级扩大到县级,但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均由间接选举产生。不少学者认为,经过乡级直选45年的“学习”,我国公民已基本具备比较完全的直接选举的知识和经验。目前,城乡公民对提高和扩大直选层级和范围的呼声日渐高涨,提高和扩大我国直选层级和范围的各方面条件均已日趋成熟。推进廉政体制创新学习香港“廉政公署”要点:借鉴香港廉政公署模式,研究创新反腐廉政的工作机构和运作模式。通过特区立法赋予其必要的权限,拓展监督的范围和职能,授予必要的手段,加大反腐廉政工作力度。加快舆论监督的立法工作,确保新闻媒体在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时的应有采访权和自主权。充分发挥网络监督作用,探索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事先通过各种媒体征求社会意见。点评:2006年以来,深圳纪检监察等部门已数次前往香港廉政公署取经,调研内容主要围绕投标人资格预审、低价中标、工程担保等问题。但如何在廉政制度框架上进行改革,也是有关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尤其深圳是全国唯一一个纪委和监察局没有合署办公的城市,许多人曾猜测,这是否为了让监察局扮演类似“香港廉政公署”的角色。这种猜测是否能成真?正如《纲要》所说,要利用特区立法权,扩大“监察部门”的权限。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区和部门一把手“公推公选”要点:逐步实现各区党政一把手、市政府各部门一把手由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无记名投票推荐人选,票数较高者和自荐、联名推荐的候选人进行公开演讲和答辩,最终由常委会进行差额票决。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定期轮岗培养制度,加大市、区两级政府部门主要行政负责人跨部门交流,推动其他层级相同类别公务员跨部门岗位交流。点评:“公推公选”由仇和在江苏燃起第一把火,这对一向以“敢为天下先”的特区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很多人在问:为什么深圳不敢?如今深圳也要进行“公推公选”的尝试,如何才能比当初的仇和走得更远?一是在“公推”上扩大民主,不但党委有提名权,群众也应该有联名提名的权利,深圳就计划增加自荐和“联名推荐”的方式;二是在公推公选官员的层级上,在实现了局长、区长“公推公选”后,还能让更高级别的官员“公推公选”吗?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城管警察”要点:学习香港、新加坡的经验,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适当分离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深入研究、合理界定各级行政管理事权,进一步优化“大部门制”管理体制,推进政府法规起草、城市规划、产业政策等决策事项相对集中的改革。借鉴国际先进城市管理经验,探索将城市管理职能交由警察执行的新体制。温家宝近日在深圳提及“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香港大公报关注到温家宝的有关讲话,报道并引述温家宝的话说:我们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坚定信念、增强信心。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