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词典:西湖_第1页
地理词典:西湖_第2页
地理词典:西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湖概况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国最著名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西湖一面是杭州市区,另三面环山,面积约为6.39平方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东西宽约为2.8千米,平均水深为2.27米。湖中被白堤、苏堤、孤山、杨公堤等分隔,按面积排列,分别是外西湖、西里湖(又名“后西湖”)、北里湖(又名“里西湖”)、小南湖(又名“南湖”)、岳湖等。其中,外西湖的水域面积最大。西湖景致成因近代的地质学家从地质、地形、沉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他们普遍认为,西湖是一个由海湾演变而逐渐生成的潟湖。地理学家竺可桢则认为,西湖本是钱塘江北侧的一个小湾,后来由于钱塘江泥沙沉淀下来沉积,慢慢地把湾口塞住,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模样。他还推断,西湖最开始的形成年代距离今天约一亿五千万年,它形成之初的面积要比现在大很多。后来因为三面山区的溪流注入西湖,带来河沙,逐渐填入西湖,湖面因之逐渐缩小。若不是历代都有人进行疏浚,西湖早就干涸。1979年,地质工作者对湖滨岩样进行微体古生物分析后认为,西湖的形成分为早期潟湖、中期海湾,以及晚期潟湖等三个阶段。钱塘江沙坎的逐渐形成使西湖完全封闭,其水体也慢慢淡化,逐渐成为今天的西湖。特色西湖景色幽深安谧,秀美动人,其山水之美,冠居中国各大湖泊。西湖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神秘优美的故事传说,它是集自然、人文、艺术、历史等多元素巧妙融合的集合体,西湖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文化意义西湖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中占有重要地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常常在诗作中提到西湖(那时名为钱塘湖),例如《答客问杭州》中有“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塘泻绿油”一句。同时代的诗人张祜也作有《早春钱塘湖晚》一诗。宋代大家苏轼的《饮湖上初晴雨后》中“淡妆浓抹总相宜”已是千古名句。南宋画家李嵩的《西湖图》《月夜看潮图》,同时代的刘松年的《西湖四季山水图》,清代董诰的《西湖十景图》等,都是描绘西湖的名画。另外,中国1979年发行的外汇兑换券壹圆券和2004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壹圆纸币的背面均采用了“三潭印月”的图案,这体现了西湖在中国景观中的独特地位。2011年6月24日,世界遗产名录收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古往今来,以西湖为内容的文章、诗篇、画作不可胜数。大量的传说故事,比如白娘子与许仙等也使得西湖成为中国充满浪漫气氛的地方。重要景观西湖十景: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南屏晚钟、雷峰夕照、断桥残雪等,都是闻名天下的景观。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西湖三堤为白堤、苏堤和杨公堤。白堤东起断桥,向西经锦带桥,最后与孤山相连,全长约1千米。在古代,白堤以白沙铺地,今为柏油路面。白堤的两岸种植了许多柳树,这里是欣赏西湖的最佳观赏点之一。苏堤南起于南屏山的南面,北达岳王庙之东,长达2797米,宽为30~40米。苏堤之上有六座石拱桥,由南向北分别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断桥残雪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在南岸夕照山的雷峰顶之上。它是吴越国王钱俶所建。原为一座高五层、八角形的砖木楼阁式塔,现在只存砖体塔身。《白蛇传》传说使得此塔尤为出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