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平谷区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平谷区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平谷区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平谷区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平谷区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李明同学出生于1998年7月,也就是()A.19世纪8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2.《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对“大错”的理解最为深刻的是A.正常的海外贸易被完全禁止B.隔绝了海峡两岸的正常往来C.妨碍了国人对海外市场的开拓D.封闭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3.明史记载: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呜钟集百官,无至者。(崇祯)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这里“皇城不守”的原因是A.李自成的起义军攻人北京B.吴三桂引清人关攻人京C.皇太极率领清军攻人宁城D.李自成率军攻人西安全城4.“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5.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承认:“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瓦德西报告中评述的事件是A.火烧圆明园B.金田起义C.左宗棠收复新疆D.义和团运动6.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下列语句中,反映出长江流域已经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7.出身寒门的读书人能够实现“朝为回舍郎、暮登天子堂”愿望的选官制度是A.世袭制 B.刺史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8.《马关条约》规定:日本人有权在中国设立工厂,就近利用中国的原料,所制造的货物免交内地税。该规定A.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B.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C.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D.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9.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先后建立了4块重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与山西省有地缘关系的就有3块。同时,这期间八路军在山西这块黄土地上与日伪军作战7万余次,歼灭日伪军64万余人。同时,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先后转战30个县。下列选项与材料叙述无关的是()A.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区之一B.山西是中国抗战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C.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在山西境内多次转战D.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0.这是明朝时期一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百科全书式科学技术著作,书中强调人要和自然相协调,这部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 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11.有人说,“五四”的演员是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外国。下面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A.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爆发 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青年学生是运动前期的主力军 D.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12.“一战”前,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外扩张的方式和侧重点不同,以下与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对应正确的是()A.商品输出一一资本输出一一殖民掠夺B.殖民掠夺一一商品输出一一资本输出C.殖民掠夺一一资本输出﹣﹣商品输出D.资本输出一一商品输出一一殖民掠夺13.《清议报》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14.(题文)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表述错误的是()A.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15.“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材料中的“他们”不包括A.但丁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16.英国乘客沃尔什,记载了他在“北极星”号贩奴船上所见到的黑人奴隶:“所有人都被囚禁在嘎嘎作响的舱盖下面,被夹在两层甲板之中。空间是如此狭小,以至于他们都只能互相坐在对方的大腿之间,挨得如此之近,以至于完全不可能躺下来或换一个姿势,日日夜夜都一样……”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史实?A.三角贸易B.黑奴贸易C.探寻新航路D.英国的殖民扩张17.在如今“中国流行语”排行榜上,赫然在列的有“中国梦”、“正能量”等词句。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经历了90多年的探索历史,按时间先后顺序实现了以下哪些梦想A.振兴梦、独立梦、觉醒梦、回归梦B.独立梦、觉醒梦、振兴梦、统一梦C.觉醒梦、独立梦、振兴梦、回归梦D.觉醒梦、振兴梦、独立梦、统一梦18.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改革开放19.《文献通考》记载:“(北宋)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这则记载说明当时()A.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 B.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C.成立了市舶司管理贸易 D.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0.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对两次“分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都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都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C.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农民都有生产自主权21.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近4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如下表所示。下表是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时间1978年1990年2000年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元2.3元3.4元4.4元出现上表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居民生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的扩大B.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变化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的完成D.农村居民消费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22.梁启超评价他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而且年近七旬抬棺出征,收复了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材料中的“他”指的是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23.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A.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B.两河流域,拉丁字母C.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D.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24.19世纪英国外相巴麦尊曾说:“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军事同盟 B.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霸权C.英法争夺殖民地 D.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929年召开的________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军建党的原则;1949年1月,________的胜利,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26.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法典。27.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应对日益严峻的_____,宣布实施“新政”,采用_____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属。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非洲到处都是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庄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材料三: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恩波历史教学资料》材料四:联邦政府给每个人600美元的退税,如果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如果拿它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如果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如果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投资专家迈克法伯据材料一说明“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理由。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影响。材料三揭示了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有利于加强世界联系的交通发明。据材料四指出当今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全球化的挑战。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正如文人学士诅咒皇帝“焚书”那样,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诅咒皇帝。正是这种普遍的憎恶,加上秦王朝缺乏能干的继承人,成了民众奋起造反和秦始皇去世不久秦王朝很快覆灭的原因。不过,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什么?你同意作者“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0.(7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三次伟大革命的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周恩来材料二: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标志,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第二次伟大飞跃。材料三:美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顾问委员会主席芮立(ElizabethWrlight)说:“我认为大多数人会同意这次会议是最激进的变化之一,也许是中国几十年来发生的最大变化。因为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我认为,从一个实际的角度看,这些变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生。”材料一中,周恩来所说的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划时代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事件?革命胜利对中华民族和国家有何重大影响?材料二“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此后我国进入了哪一历史阶段?材料三中“这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决议,使之“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概括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共同因素。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1998年为20世纪90年代。时间为公元前的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数值越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时间正好相反,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越晚。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可知与闭关锁国政策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的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延缓了中国的发展,使中国以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世界。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错误,不是完全禁止,而是限制;选项BC材料并未体现。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明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李自成在崇祯二年起义,并且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后来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致使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所以这里“皇城不守”的原因是李自成的起义军攻人北京,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4、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指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后,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赞颂的是郑成功收复和开发的历史功绩。故B不符合题意;“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唐朝“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故C不符合题意;“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意思是:重重叠叠的官门一一打开,各国使节与百官向皇帝朝拜。由此可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D符合题意,故选D。5、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德西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时候德国的侵略头子,在八国联军侵略的过程中,遭到了中国义和团的攻击,因此瓦德西提到的“拳民运动”指的是义和团运动。选项D符合题意;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国、法国联军;金田起义是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左宗棠收复新疆,抗击沙俄;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6、C【解析】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的意思是说只要南方的产粮丰富,就能解决许多州郡的粮食问题,不能反映长江流域已经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A不符合题意。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的现象,B不符合题意;C.“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太湖流域的富足情况,只要苏州、湖州地区的粮食成熟,就能解决整个国家的粮食问题。说明了长江流域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C符合题意;D.“无徽不成镇”是明清时期流传于江南一带的民谚,意思是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就形成不了市镇,说明徽州人擅于经商。D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7、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拓展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为平民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故D项符合题意。ABC均与题意不符,故选D。8、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在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9、B【解析】

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区之一,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在山西境内多次转战,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抗战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是延安,不是山西,B符合题意,A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10、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正确答案为D。AC是医学著作,B是农业著作,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应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1、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而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故B符合题意;1919年5月4号,内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外有帝国主义强占中国山东权益,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五四运动爆发了,故A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前期,中心在北京,青年学生是的主力军,故C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中,由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以五四运动为切入点,考查它的性质。掌握,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12、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国家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伴随着殖民扩张,资本的原始积累也发展起来,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商品输出成为对外扩张的主要方式,资本主义也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是殖民掠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题干的“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反映的是义和团战士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事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不符合题干材料;太平天国运动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清议报》不可能对义和团持称赞态度。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A项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是封建制度,B项错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项正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D项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封建帝制和封建制度的区别,封建帝制只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帝制,而非整个封建制度。由此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15、A【解析】

思想启蒙运动兴起于18世纪的法国,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思想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答案A。16、B【解析】

依据题干的“所有人都被囚禁在嘎嘎作响的舱盖下面,被夹在两层甲板之中。空间是如此狭小,以至于他们都只能互相坐在对方的大腿之间,挨得如此之近,以至于完全不可能躺下来或换一个姿势,日日夜夜都一样……”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乘船到达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俘获黑人之后,他们把黑奴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黄金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这就是被称为一本万利的“黑奴贸易”,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给非洲人民带来了灾难。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三角贸易的中程,也就是黑人奴隶从非洲被运到美洲的过程,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对题干的材料理解不准确,排除;故选B。17、C【解析】

从“20世纪以来”可知材料的时间范围是1900年--2000年,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经历了90多年的探索历史。中国的探索历程首先是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觉醒,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想要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但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奋斗,实现了中国的独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崛起振兴。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成功收回了香港和澳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所以C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8、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相关史实的准确理解与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和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选C。19、D【解析】

根据“……为券,谓之交子……”可知,这就是纸币——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D符合题意;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是在秦代,故A不符合题意;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成立了市舶司管理贸易,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0、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指的是土地改革,“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是土地集体所有制,属于公有制,A理解错误,符合同意;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B理解正确,排除;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C理解正确,排除;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D理解正确,排除。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所有制的性质上的区别。21、A【解析】分析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可以看出从1978到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之后,我国实行的农村改革使农村居民有了生产的独立性,自主权不断扩大,所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故A符合题意;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变化是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城镇化的完成不属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农村居民消费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是受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影响,不是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B【解析】

根据“年近七旬抬棺出征,收复了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可知,这位历史人物是左宗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还擅自建国,自立为汗。1876,左宗棠率清军分批进入新疆,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于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因此B正确。ACD不合题意,由此排除ACD。综上故选B。23、A【解析】

题干的“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解题的关键,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因此A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24、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一战前因为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因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政治地位,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的争夺。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英国、法国、俄国组成三国协约。一站爆发的时候,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望风使舵,放弃盟友加入敌国一方,参加到协约国作战,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古田会议三大战役【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军建党的原则;1949年1月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26、汉谟拉比【解析】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它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它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标志之一。27、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宣布实施“新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故填经济危机和国家干预经济。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2)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为美洲提供廉价劳动力,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他们回到欧洲后,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轮船(或汽船)(4)带来机遇(资金和市场)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重视科技创新,促进了经济的高速的发展。【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非洲、美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而本题是要求据材料一说明“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理由?所以在材料中符合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是:“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2)通过材料二中的关键词:非洲、早期殖民主义等,我们可判定这一事件是三角贸易,三角贸易的影响从三个方面描述:对非洲、美洲、欧洲分别带来什么影响?因此答案是: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为美洲提供廉价劳动力,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他们回到欧洲后,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本题第一问要求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根据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有利于加强世界联系的交通发明有:轮船和汽车。(4)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但是材料四主要讲述的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重视科技创新,促进了经济的高速的发展。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血腥的资本积累;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29、(1)秦朝。

(2)同意;理由:秦朝建立后,为巩固封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来历朝统治者所采用,在中国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在全国统一使用秦国的圆形方孔钱,对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重要的影响。秦统一后,还把小篆作为通用的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加强交通往来,秦始皇还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驰道;又派人开凿灵渠;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秦始皇采取的统一措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古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国家疆域的初步形成以及巩固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2)我同意作者的观点。理由:秦朝建立后,为巩固封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来历朝统治者所采用,在中国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在全国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