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1页
5.1 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2页
5.1 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3页
5.1 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4页
5.1 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九上5.1《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科目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年级上册题目《延续文化血脉》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分析本框由“中华文化根”和“美德万年长”两目组成,本第一目分析了中华文化的来源和特征,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血脉延续。本目重点落在从中华文化的价值角度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第二目侧量从代代传承的中华美德角度,阐释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以及青少年如何践行传统美德的实际行动上。学情分析作为九年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情感与知识经验上都有所认知,有些学生还掌握了一定的传统文化技艺,但是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一般的知识和操作层面,对其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认识和思考不多,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也不系统、不深入,而且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区如崇尚外来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和认同不足。同时九年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实际行动坚定文化自信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提高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2.道德修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极态度。3.法治观念: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运用能力,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辩证认识文化现象的能力,并能做出符合文化自信要求的判断和选择。4.责任意识: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内涵和重要价值,培养文化认同感,厚植家国情怀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坚定内心的文化自信教学过程——主要思路设计意图新课导入:《逃出大英博物馆》之寻家之旅设问:1.女孩的家人是指谁?2.为什么女孩要回家?提示:“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通过时下热门短视频吸引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内心的归属感,引入新课第一目:中华文化根探究一:《逃出大英博物馆》之寻家之旅设问:1.女孩的原身是由谁铸就的?2.她代表着中华文化内容的哪一部分?除此中华文化的内容还有哪些?设问:为什么这些文化会流传千古?这说明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知识归纳总结1:中华文化的形成、构成、特点、薪火相传的原因?P59(1)-(4)(1)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薪火相传的原因: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归纳总结2:中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P60H探究二:《逃出大英博物馆》之归家之路设问:1.在女孩的归家路上,你看到了哪些独属中国的文化?提示:太极、茶艺文化、杂技、京剧、拉二胡、打铁花、国宝大熊猫2.结合视频和教材,说一说中华文化的重要性?知识归纳总结3.中华文化的重要性?P60-61①②③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探究三:《逃出大英博物馆》之家国永安设问:“我们是泱泱大国,中国人不做偷鸡摸狗的事,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的回家”这体现我们对自身文化怎么的情感?——坚定文化自信,做有骨气的中国人知识归纳总结4.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P61ABCA.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内涵)B.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逃出大英博物馆》-拍摄背后的故事2023年初,有人在网上跟帖时发了段评论:“希望拍一部动画,就叫《逃出大英博物馆》,各个文物拟人化复苏逃回国的故事”,“煎饼果仔”看到后留了两个字“等我”。两位UP主为此停更三个月,推掉商务合作,最后远赴英国,用当下众人喜爱的自媒体创作出了这个流失玉壶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短视频故事。一经播出全网爆火,目前该剧全网播放量超10亿,也引发大众对流失海外文物的“瑰葭路”的高度关注。通过他们创作背后的故事,说一说这给我们坚定自身文化自信哪些启示?习近平语录: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知识归纳总结5.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62①②③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通过展现女孩的原身,感知中华文化是由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在层层设问下,感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特点。经过前面的讲解进一步延伸对中华文化血脉的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选取《逃出大英博物馆》中女孩回中国后所看到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视频,感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发自内心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第三个视频是全环节的关键高潮部分,立意深远,十分震撼,蕴含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底气,和不屈的民族气节,以及对祖国的思念和浓浓的爱国之情,启发学生情感共鸣,坚定内心的文化自信回顾拍摄背后细节,知道中华优秀文化创新型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升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坚定文化自信的相关举措第二目:美德万年长探究四:观诗句,悟传统美德之内涵诗句:“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应自强不息,夫爱国之士,不惧九重之渊,前辈不必挂怀,我虽身在万里,仍不坠,爱国之心。”设问:通过诗句,传递了我们怎样的传统美德?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心系祖国的爱国情怀知识归纳总结6.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内容?P63ABA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B内容: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传统美德连连看设问: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传统美德?知识归纳总结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2+64(1)(2)(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探究五:观文物处理对比,知美德行动通过两种对文物的处理方式,说一说行动上,青少年应该如何去践行传统美德?知识归纳总结8、我们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5①②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教师寄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们生逢伟大新时代,那些先辈先烈替我们经历了过去、填平了坎坷、铺就了道路,让我们与这个美好时代“不期而遇”,每一帧都是“人间值得”。回顾过往,是一代又一代奋斗者的无悔付出,负重前行,自弃者扶不起,自强者打不倒,愿在座的中华儿女扛起青年之责任,吾辈自强,让这万里山河,家国永安!选取视频中的诗句,进一步解读,感受传统美德,在欣赏诗句的美学中,感知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