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2022年新苏教版_第1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2022年新苏教版_第2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2022年新苏教版_第3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2022年新苏教版_第4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2022年新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借助不同的工具观察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运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实验器材

洋葱鳞片内表皮、放大镜、手持简易显微镜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手背皮肤。2.用显微镜仔细观察手背皮肤。(正确使用手持简易显微镜:灯泡要亮、镜筒底部要靠在玻璃片上、用螺旋调整视野清晰度,左眼贴近目镜。)3.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4.用显微镜仔细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5.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现象放大镜下皮肤较粗糙,可以看到大的毛孔,洋葱表皮较粗糙,显微镜下手背皮肤呈不规则的形状,类似鳞片,洋葱表皮呈长方格形,有较清晰的界线。实验结论放大镜下皮肤较粗糙,可以看到大的毛孔,洋葱表皮较粗糙,显微镜下手背皮肤呈不规则的形状,类似鳞片,洋葱表皮呈(),有较清晰的界线。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有什么相同之处?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1、学会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方法,了解其基本结构;2、运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实验器材光学显微镜、小刀、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洋葱、人体表皮细胞装片、稀碘液、清水实验步骤1、用干净纱布擦干净载玻片和盖玻片;2、在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清水;3、在洋葱表皮内用小刀轻轻划“井”字,用镊子把“井”字内的洋葱表皮取下来,放到载玻片中央,将内表皮在水滴中展开;4、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使其一侧轻轻接触水滴,再缓缓放下(避免出现气泡);5、在盖玻片与载玻片接缝的一侧滴稀碘液,用吸水性强的纸在接缝的对侧吸;6、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7、观察人体手背皮肤;8、取下载玻片,整理好显微镜和实验器材;实验现象在显微镜下看到小格子似的结构。实验结论在显微镜下看到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似的结构就是()。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制作“小水塘”进行观察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微生物的产生过程。实验器材广口瓶、冷水、放大镜、叶子、草、土实验步骤1.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池塘水。2.把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树叶、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再放进一把土。3.把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三周后,用放大镜观察水里的变化。4.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现象放大镜比肉眼观察到的内容更多、更细致。实验结论放大镜比肉眼观察到的内容更()、更细致。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在老师调好的显微镜下,观察“小水塘”的一滴水中有什么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认识微生物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实验步骤1.出示显微镜的使用图片,再次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学生分小组利用显微镜观察制作的“小水塘”中的一滴水中有些什么?3.全班交流讨论,说一说观察到的现象。4.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现象从水滴中观察到很多微小的物体。实验结论从水滴中观察到很多微小的物体就是()。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物品发霉的条件实验器材馒头实验步骤1.将两个馒头分别放在塑料袋中,一个放在冰箱内,一个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看看馒头发霉是不是和湿度有关系。2.把一个湿的馒头和一个干的馒头分别装在塑料袋中,放在同一个地方,看看是不是和水分有关系。3.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现象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做酸奶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做酸奶实验器材鲜牛奶、白糖、酸奶、带盖的保温容器实验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加热至60℃。2.待牛奶冷却到37℃度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保温8-10小时。4.整理器材并保持整洁。实验现象鲜牛奶变成酸奶了。实验结论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研究蜂巢形状的奥秘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蜂巢形状的奥秘实验器材A4纸实验步骤1.出示蜂窝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蜂窝,想一想蜂窝的特点。2.假设蜜蜂用正五边形建蜂巢,结果会怎样?如果蜜蜂用正五边形来建造蜂窝,那么在蜂巢中就会出现缝隙,不但影响蜂巢的美观,而且影响蜂巢的作用。3.出示课本15页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蜂巢的图片,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片,并且通过计算得出每种图形的内切圆直径以及蜂巢壁的总长度,并将结果进行排序。4.将3张A4纸分别折成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六棱柱,比较哪种形状抗压能力最强?实验现象蜂巢形状能密铺、用料最少、抗压能力最强。实验结论()形状能密铺、用料最少、抗压能力最强。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研究蛋壳的精妙之处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蛋壳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实验器材完好的鸡蛋、蛋壳、塑料瓶盖、平板实验步骤1.用手能把一枚鸡蛋握碎吗?2.将4枚鸡蛋立在桌面上,每门鸡蛋的上下两端,用塑料瓶盖固定在上面,放一块平板,再在平板上逐个加放重物。3.准备两只尖头铅笔,将铅笔笔尖悬空,相同高度分别坠落在蛋壳外侧和内侧同一位置。哪种情况蛋壳不容易被戳破,注意半个蛋壳的断裂面要尽可能的平整,且不能有裂纹。实验现象蛋壳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实验结论蛋壳的形状是()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测一测拱的承重能力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拱形的承重能力实验器材A4纸、木条、瓶盖实验步骤1.用1张A4纸做成平桥桥面,放一个瓶盖在桥面,再加一个瓶盖,看一看桥面是否能承重?2.用1张A4纸和两根木条做成拱桥的桥面,放一个瓶盖在桥面,再加一个瓶盖,看一看桥面是否能承重?3.取下瓶盖,放一根木条在拱桥桥面上,看一看桥面是否能承重?4.整理器材并保持整洁。实验现象拱桥桥面承重能力比平桥桥面强。实验结论拱桥桥面承重能力比平桥桥面()。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做一只手臂模型,研究手臂是怎样工作的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手臂是怎样工作的实验器材硬纸板、剪刀、铆钉、胶带、绳子实验步骤1.剪2块硬纸板,其中一块是另一块的两倍宽,将宽纸板沿长边对折,将窄纸板的一端剪圆。2.把剪圆的纸板夹在对折纸板的一侧,用铆钉连接,再把“手”固定在对折纸板的另一侧。3.用胶带将两根等长的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2块硬纸板上。4.拉动绳子,带动整个“手臂”运动。5.整理器材并保持整洁。实验现象手臂的运动是靠骨骼、肌肉、关节相互配合完成的。实验结论手臂的运动是靠骨骼、肌肉、关节相互()完成的。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做保护色游戏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理解自然界有些小动物可以用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颜色保护自己。实验器材小动物卡片、彩色笔、剪刀实验步骤1.分组给蚂蚱、蝴蝶、菜青虫、青蛙等小动物卡片涂上红色、绿色、蓝色、褐色并剪下来。2、选一条出树丛边的小路,各组将小动物卡片沿途放在其中。3、以正常速度走过这条小路,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卡片被发现的最少。4.重走一遍这条小路。你能发现更多的小动物卡片吗?5.整理器材并保持整洁。实验现象发现绿色和褐色的小动物卡片找到的最少。实验结论小动物的体色与环境颜色()可以隐藏起来。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模拟昼夜现象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探究昼夜现象实验器材手电筒、地球仪、实验步骤1.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上的中国。2.观察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光面。3.在地球仪上找一找哪些国家和中国一样,正处于白天,哪些国家正处于夜晚?4.整理器材并保持整洁。实验现象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是夜晚。实验结论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是(),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是()。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模拟昼夜交替现象。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理解昼夜交替现象实验器材地球仪实验步骤1.逆时针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的从白天进入夜晚。2、继续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的从夜晚进入白天。3、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当中国处于清晨时,哪些国家正处于傍晚?4.整理器材并保持整洁。实验现象当中国处于清晨时,秘鲁、哥伦比亚等国家正处于傍晚实验结论由夜晚逐渐过渡到白天的那段时间是(),由白天逐渐过渡到夜晚的那段时间是()。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模拟地球自转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实验器材转椅实验步骤1.坐在转椅上,限制左右侧视野。2.让同伴逆时针转动椅子。3.整理器材并保持整洁。实验现象地球转动的方向:由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实验结论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自转,约24小时转一圈。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研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理解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实验器材皮球、牙签、灯泡、实验步骤1.用一个皮球代表地球,在两端各粘一根牙签,代表地轴,再在“地球”的“赤道”和“北半球”上各粘一根牙签。2.在桌子上点亮一个灯泡代表太阳,先让“地球”直立着绕“太阳”转动一圈,再让“地球”倾斜着绕“太阳”转动一圈,观察“赤道”和“北半球”上牙签影长的情况。3.整理器材并保持整洁。实验现象直立的地球仪实验中,赤道上的牙签的影子短,北半球牙签的影子长,此时太阳光直射赤道地区。绕着灯泡旋转一周,发现赤道和北半球影子的长短没有发生变化。阳光没有直射和斜射的变化。实验结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地轴是倾斜的,引起了太阳的直射、斜射,导致各个地区热量吸收不同,最终产生了()的变化。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研究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理解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实验器材温度计、信封、手电筒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分别插入两个信封里。2.一个信封竖放,另一个信封平放,用强光照射两个信封。3.观察相同时间内两支温度计的读数有什么不同。4.整理器材并保持整洁。实验现象强光照到竖放的信封上是直射,照到平放的信封上是斜射,发现直射温度高,斜射温度低。实验结论由于地轴倾斜,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各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不相同。太阳高度角大时,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就(),反之就(),因而形成了四季。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用平衡尺研究杠杆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杠杆省力的秘密实验器材平衡尺、钩码实验步骤1.调节平衡尺,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支点左侧10厘米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

3.分别在支点右侧5厘米、10厘米、20厘米处挂钩码,观察需要多少个钩码才能使平衡尺平衡。

4.将左侧的钩码移到15厘米处,在右侧怎么挂钩码才能使平衡尺平衡?5.整理器材并保持整洁。实验现象支点右侧5cm处需要挂4个钩码,10cm处需要挂2个钩码,20cm处需要挂1个钩码。实验结论距离支点越远,保持平衡需要的钩码越少,即越()。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动手做一杆小秤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动手做一杆小秤实验器材直尺、笔、剪刀(美工刀)、木棍、棉绳、螺母(重物)、秤盘、已知重量物体。实验步骤1.在木棍一端选择两个合适的位置磨出凹槽,作为连接秤盘和提纽的位置。(由于选材的不同,打磨前可先试一下,保证没有秤砣时,拎起提纽,有秤盘一端下沉)2.在秤盘合适的位置打出小孔,将棉绳穿过小孔并打结,穿好所有孔后,拎起所有棉绳并在合适位置打结,使秤盘保持平衡,完成秤盘的准备(如使用的是像图中所示的塑料秤盘,可借助烧红的铁针穿孔)。取一段棉绳穿过螺母并打结,完成秤砣的准备(也可选择其他重物作为秤砣)。3.将秤盘、提纽连接在步骤一打磨的凹槽处,防止移位,挂上秤砣,就完成了杆秤的连接。4.空秤盘平衡时,秤砣所在位置,标注为零刻度线。秤盘中放置已知重量的物体,如这里的虾条为20克,杆秤平衡时,秤砣所在位置即为20克刻度线。o~20这段距离,分为20等分,在0、5、10、15、20克处标注数字,完成重量刻度的标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标注刻度)。5.试着用制作好的杆秤秤一秤身边的物体。6.整理器材并保持整洁。实验现象称重时根据被称物的轻重,使秤砣在秤杆上移动以保持平衡。根据平衡时秤砣所对应的秤杆上的刻度点,即可读出被称物的重量。实验结论在称重时,杆秤是一个()杠杆。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轮轴省力的秘密实验器材轴、钩码实验步骤1.在轴上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2.观察在轮上挂多少个钩码,才能使轮轴平衡。

3.保持轴上钩码个数不变,换更大的轮,重复实验步骤2。4.整理器材并保持整洁。实验现象轮轴平衡时,在轮上悬挂的钩码少,在轴上悬挂的钩码多。实验结论轮越大,悬挂的钩码越少,轮轴也越()。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实验名称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研究用它们提升物体时是否省力。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探究滑轮的作用实验器材组装滑轮的部件、一个钩码、铁架台、平板测力计、两根粗棉线实验步骤一.测出提升一个钩码所需要的力:1.用平板测力计垂直提升一个钩码;2.读出实验数据,注意读数时,眼睛应与测力计平视。二.测出用定滑轮、动滑轮提升1个钩码所需要的力:1.演示组装滑轮:定滑轮:把定滑轮用棉线(或螺丝)固定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