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课《一句话》课件1_第1页
20课《一句话》课件1_第2页
20课《一句话》课件1_第3页
20课《一句话》课件1_第4页
20课《一句话》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句话作者: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huá

,又名亦多,湖北浠xī

水人。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1913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赴美留学,1925年回国后,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

1928年与徐志摩等人创办《新月》杂志,是“新月派”的主要诗人。同年出版《死水》,抗日战争时期,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任教,1943年后,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残杀于昆明,年仅47岁。有《闻一多全集》。《一句话》选自诗集《死水》。人物简介知识拓展

1925年他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赤诚爱心转化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这种情绪在他的许多诗作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闻一多忍受着连日饥饿带来的折磨,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教学目标1.认识“缄、霹、雳”3个生字,理解“缄默、霹雳、铁树开花”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一句话”的含义,感悟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缄缄默霹雳jiānpīlì缄缄默:闭口不说话。霹雳:响声很大的雷,是云和地面之间强烈的雷电现象。铁树开花:比喻事物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原产热带,不常开花,移植北方后,往往多年才开一次花。质疑问难

这首诗的名字叫《一句话》,这是怎样的一句话呢?读课文,看看这句话是什么?课文朗读

思考讨论这句话是——与“我们的中国!”“咱们的中国。”进行对比体会。感情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使用“咱们”,口头语,说的人与听的人之间显得关系亲密,体会出作者那颗强烈的爱国之心,那团强烈的爱国的烈火。找出这句话——“咱们的中国!”这是一句怎样的话呢?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一句话”的理解吗?有不懂的问题吗?联系课文内容与时代背景,自学课文,想一想。小组讨论。抓住“祸”“火”两字体会这是句怎样的话:联系当时时代理解:学习第一节“祸”:指军阀封建统治的黑暗现实对人的压制。(对他们自身来讲是埋下了祸患。)“火”:是比喻,指民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隐喻民众革命。(一旦爆发将把旧社会彻底改变)“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火山给人什么印象?火山的沉默让人有一种什么感觉?

反映了民众尽管饱受压榨仍然保持缄默,但缄默背后却在酝酿着反抗与挣脱。表明诗人对人民反抗的力量充满信心小结:这是句在重压下,沉默了千百年,一旦突发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力量的话。齐读,读出这种翻天覆地的力量

学习第二节理解“铁树开花”,体会这句话。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写出反动者慑于民众的爆发力量,企图极力维护自身统治所带去的恐慌和畏惧。用“铁树开花”

隐喻不相信民众会当家做主,也比喻建设“咱们的中国”来之不易但终会成事实。表现出诗人对民主和民主革命的坚定信心。这是句让反动派恐惧的话,也是能实现的话。再读第二小节,读出作者对“咱们的中国”的渴望与赞美。体会情感

闻一多先生怀着赤诚爱国心,通过这首《一句话》表达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进一步体会“咱们的中国!”把两节连起来读一读,思考:为什么这句话要重复两遍?你感受到什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强烈地表达出对新中国的强烈的渴望与赞美。小结这首诗的内容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2)对理想中国的追求和赞颂(“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3)对民众力量充满信心(以“火山”象征民众)中心思想

这首诗是对黑暗中国的揭露,对理想中国的赞颂,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民众革命的坚定信心和渴望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咱们的中国”的爱国主义思想。艺术特色11)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富有节奏感。

全诗十六句分两节,节与节,行与行对仗工整,第一节和第二节的一至六行字数相等,三节的最后三句除个别外,其余相同,形式上给人一种“建筑美”。全诗几乎一韵到底,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2)写实手法与隐喻手法的运用

这首诗注意写实,语句大多平易朴实,但又凝炼,贴切,富于表现力。“这句话叫我今天怎么说”“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几近口语。同时这首诗又大量运用了隐喻手法如:

“一句话”隐喻火种,“火”隐喻民众革命,“火山”隐喻蕴芷着巨大力量的民众。“霹雳”隐藏喻民众的反抗和呐喊,以“铁树开花”隐藏喻不相信民众会当家作主。3)反复手法的运用。

两节诗的未三句重叠,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一唱三叹之妙,一方面强化了诗的主题即“霹雳”和“咱们的中国”,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全篇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两次重复的不同在于:第一次表现的是作者对它突出性的认识,第二次则强调了作者对它的期待和信念。艺术特色2重难点问题1一、概括诗中表现的情感内容

诗歌表达了热切希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与理想中国必然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了对民众革命的信心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二、分别说明文中所用隐喻的含义

诗中大量运用了隐喻手法。

“一句话”隐喻火种;“火”隐喻民众革命;“火山”隐喻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霹雳”喻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表现出诗人对民众和民众革命的坚定信心。三、诗中的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

两节诗的末三节运用反复修辞手法,在情感上一唱三叹,突出了主题,而且高潮迭起,强化了全诗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读出这种渴望、读出这种赞美。将体会到的作者的情感通过颂读抒发出来拓展阅读:《发现》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gāng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