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庆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山东省庆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山东省庆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山东省庆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山东省庆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30分)为了让家国情怀深植于每一位同学的内心深处,初一年级开展了“家国天下”主题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活动任务:【活动一】国是千万家亘古至今,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处处彰显着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家的坚守、对于国的热爱【甲】从《礼记》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到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乙】从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到于谦的“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家国情怀深植于中国人心田,岁月深长,情感深邃。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激荡着国家情怀的行动,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闻一多怒斥特务,①,气冲斗牛,声震天地;鲁迅先生展读书信至深xiāo,关爱青年,②;邓稼先隐姓埋名扎根戈壁,鞠躬尽瘁cuì,死而后已……他们把“小爱”升华为“大爱”,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用殷红的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践行了自己的信仰与追求。正因如此,中华民族方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1.对文段中画线字的读音和词语的书写,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气冲斗牛”中“斗”的意思是“二十八宿之一”,应读作“dòu”。B.“殷红”中“殷”的意思是“赤黑色”,应读作“yīn”。C.“深xiāo”中“xiāo”的意思是“夜”,“xiāo”应写作“宵”。D.“鞠躬尽cuì”中“cuì”的意思是“劳累、疾病”,“cuì”应写作“悴”。2.下面各项中填入【甲】【乙】两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甲】破折号【乙】分号B.【甲】冒号【乙】逗号C.【甲】破折号【乙】逗号D.【甲】冒号【乙】分号3.请根据语境,在横线①、②两处填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①酣畅淋漓②呕心沥血B.①慷慨淋漓②呕心沥血C.①慷慨淋漓②处心积虑D.①酣畅淋漓②处心积虑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第1页共8页

【活动二】家是最小国家庭是每个人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训的传承、家风的延续和家教的养成。家风是一个家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风尚气质,在古代社会,常常有“世代忠良”“书香门第”之说,着其实就是一种家风延续的缩影。此外,有德望的祖先定下的家训也是维系和发展一个家庭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一句句家训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嘱托,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美德。4.根据上面的语境,画线句作为总起句,请修改句子。(2分)5.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后辈受益匪浅。请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3分)上联:孝悌传家远下联:诗书礼乐A.忠信功业盛B.忠信继世长C.修身功业盛D.修身继世长6.默写(6分)梳理整合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法。请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完成下列表格。乐器“①独坐幽篁里,”,(填作者)借用幽幽琴声传达出归隐后的自得之意。(《竹里馆》)修辞“②,”,作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家乡无尽的留恋。(《逢入京使》)“③,百般红紫斗芳菲”,诗人以_手法,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晚春》)7.名著(10分)【情节梳理】(1)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自己的车,却经历了三起三落,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将下列六个情节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攒三年钱买车②被迫与虎妞结婚③被孙侦探敲诈④被迫充军,车被抢⑤变卖骆驼,赚了35块大洋⑥卖车埋葬虎妞A.①④③⑤②⑥B.①③④②⑤⑥C.①④⑤③②⑥D.①③④⑤②⑥【语段鉴赏】“你想独自混好?”老人(老马)评断着祥子的话:“谁不是那么想呢?可是谁又混好了呢?我算是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本领、前途)?看见过蚂蚱吧?独自一个儿也蹦得怪远的,可是教个小孩子逮住,用线儿拴上,连飞也飞不起来……”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第2页共8页

(《骆驼祥子》第二十三章)(2)你认为“蚂蚱”一词有什么深意?结合老马的经历,谈谈看法。(3分)【爱国内涵】(3)你认为老舍和他的《骆驼祥子》可以成为小文演说爱国故事的素材吗?请联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的看法。(4分)老舍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老舍从英国回来,而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二、阅读(53分)(一)(9分)【甲】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乙】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8.【乙】诗中“折柳”二字在诗中既指,又含之事,代表古代一种文化习俗,一种美好的伤感情绪。(2分)9.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所描写的情景?(3分)10.两首诗都写了闻笛,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二)·(18分)【甲】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选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第3页共8页

【乙】孝烈将军,隋炀帝时人,姓魏氏,名木兰,亳之谯①人也。时方征辽募兵,孝烈痛父耄羸②,弟妹皆幼。慨然代行。服甲胄③,鞭橐④操戈,跃马而往。阅⑤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及还谯,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咸⑥谓自有生死以来,盖未之见也。遂以事闻于朝,及赴阙,帝方恣酒色,奇之,欲纳诸宫中,对曰:臣无媲⑦君之礼。以死誓拒,迫不已,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选自《涌幢小品》,朱国祯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删改)[注释]①亳(bó)谯(qiáo):州县地名。②耄羸(màoléi):年老体弱。③甲胄(zhòu):铠甲和头盔。④鞬橐(jiàntuó):盛箭的器具。⑤阅:经过。⑥咸:都。⑦媲(pì):匹配11.理解文言词语时,小文想运用成语印证法。他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帮助他完成。(4分)选句成语解释旦辞爷媳去(1)_旦:早晨愿驰千里足纵横驰骋(2)驰:_弟妹皆幼皆大欢喜(3)皆:(4)_充耳不闻闻:听到12.用“/”为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2分)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14.乙文中“及还谯,释其戎服,衣其旧裳”与《木兰诗》中“,”这两句所叙情景相似。(2分)15.甲乙两文塑造的“木兰”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分)(三)(7分)阅读《阿长与<山海经>》(节选),完成问题。①【甲】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②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第4页共8页

就都对她说了。③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④“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⑤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⑦【乙】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6.第②段画线句“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中的“连”和“也”,表达出“我”怎样的情感态度?(3分)17.选文有两个叙述视角,即“成年的我”(站在写作时成人的立场)和“童年的我”(站在童年的感受立场),结合文章内容,请判断【甲】【乙】两句话所用叙述视角。(4分)(四)(共19分)长在心中的大树谭仲池①我曾读过作家贺捷生大姐写的一篇散文《去看一棵大树》。她在文章中满怀深情地说:“父亲,你还记得吗?当你站在这棵大树下的时候,我也快要来到这世界。你看,我和你们与这片深沉又肥沃的土地,这棵死而复生的树,彼此命运相连,已经难舍难分了……”这棵大树在贺大姐心中的重要位置,于字里行间看得真真切切,让人感触至深。②2022年11月的一天,我去张家界采访。突然想起那棵心仪的大树,便萌发去看这棵大树的念头。当天下午,我们便驱车去慈利县溪口镇樟树村,看这棵贺大姐笔下的大树。③溪口镇樟树村位于澶水河岸。河岸长年生长着一排排枝叶茂盛的樟树。樟树的苍绿流进河里,河水变得柔软深幽,在微风吹拂下,荡漾着绿融融的光波。耸立在河岸的这棵古樟树,树龄已超过1200年。④我怀着深深的眷恋和虔诚,跑向这棵大树。⑤我跑进了遥远的古老溪口的萧瑟秋风和吊脚楼的如水月光里,我跑进了风雨如磐、潮起潮落的壮阔和苍凉里,我跑进了血火升腾、马蹄声碎、曙光初照的黎明里,我跑进了东风万里、春潮澎湃、歌声飞扬的艳阳里,我跑进了崭新时代、追梦圆梦的花海里。⑥我绕着这棵如巨人伟岸、如山峰巍峨的大树转圈。我的身体贴向大树,我在用心用情拥抱心中的这棵大树。我终于静下心来,在离树100米外的山丘坐下来,打开画夹。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第5页共8页

⑦这时,在我的身边,悄悄地围来了不少老乡。他们默默地看着我为这棵大树画像。我画它经受的那些风霜雨雪、酷暑流火、雷鸣电闪赐予的沉重、悲苦、坚韧、挺立与壮烈;画它那一枝一叶的遒劲繁茂,躯干枯皮和根须的皲裂、伤痕和复活。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呵!我仿佛觉得它就是一条河、一座山、一杆旗、一部书!⑧在我潜心画画时,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乡主动告诉我,2000年夏天,一次雷击点燃了古樟树枝,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乡亲们跑来,不顾危险,全力扑火,才阻止了火势。可是大树还是烧焦了一半。未曾想到,两年后,这棵古樟奇迹般复活,变成现在一半枯萎一半青翠的样子。听着老乡的诉说,我心里有酸楚,更有欣慰。眼前这棵树,告诉我们伟力和坚强的根源,也让我洞悉了天地的造化和大自然的奇美。⑨我特别珍惜并记住了樟树村村民的纯洁情怀。是他们捡来石头,围了栅栏,给大树裹上红布,让前来瞻仰、看望大树的客人,感知这棵大树的千年沧桑与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⑩画着画着,我仿佛置身于贺龙手持两把菜刀,带领乡亲们闹革命的现场,也高举梭镖大刀,挤进队伍中去。我更清晰地看见贺龙、萧克等红军将士就在这棵大树下谈论天下大事。这时,有号角声声传来,有红旗引路,有步伐整齐的队伍走过身边,有如惊雷滚动,飓风掀起。我放下画笔,凝神细看、倾听,感到有一股浩然之气,直冲云霄。我站起身来,情不自禁向树的四周凝望。我看见在离大树几百米处。那座典型的土家吊脚楼建筑,就像是一座钢浇铁铸的战斗堡垒站立在澧水河畔。我知道这座经历了100多年风雨洗礼、有近千平方米的老屋,就是当年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1934年,贺龙、萧克率领红二、红六军团,在此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了地方革命委员会,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活动。当时人口很少的淡口镇,一次就有700多人加入革命队伍。⑪想到这一切,我笔下勾画出的大树的根和干、枝和叶,自然就融入了大树的意志和信念。我用钢笔精心为大树描绘,描绘它胸中的向往和坚守,描绘大树的情和义、善和美。⑫我明白了大树守望岁月青葱的一往情深,我看到了大树呼唤斑斓明天的梦想追寻。现在的溪口镇和樟树村山水绿了,村庄美了,乡亲富了,日子火了。这里的新楼在绿荫里绽放欢乐;这里的瓜果在山坡飘香;这里绿色生态,清新怡人,成了旅游打卡的大堂;这里的红色故事,润心铸魂,让人的精神受到洗礼;这里的四季,花开如云:这里的人们,带着大树的美好祝福,走向四面八方、天涯海角。(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1月)注:贺捷生,贺龙的女儿。溪口镇樟树村打算以这棵大树为依托,发展红色旅游项目,请同学们协助完成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第6页共8页

下面任务。18.【名片设计】阅读选文,完成大树的名片设计。(4分)名字:古樟树年龄:1200多年传奇经历:1934年,树下贺萧闹革命,树旁群众入红军。2000年,①__2002年,雷击后复活,半边枯萎半边翠。现在,②_19.【卡片创意】当地政府设计了一张宣传明信片,配上文中画线句子。这样有何好处?从词语或句子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3分)樟树的苍绿流进河里,河水变得柔软深幽,在微风吹拂下,荡漾着绿融融的光波。20.【VR体验】为了更好地弘扬革命文化,小语拟将第⑩段的内容制成VR视频让游客体验。你认为合适吗?请作简要分析。(4分)【提示】VR视频又名全景视频,主要是借助计算机等设备产生一个具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的三维虚拟世界,可以为观众展示360度的全景镜头,从而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21.【情境配乐】小顺想选择下面这首歌作为景点背景音乐,你同意吗?请结合选文主旨和情感说说理由。(4分)好大一棵树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有乐也有苦欢乐你不笑/痛苦你不哭/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22.【阅读小报】小语想要出一份阅读小报,把本文和课文《老山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