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重点中学小升初语文入学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重点中学小升初语文入学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重点中学小升初语文入学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重点中学小升初语文入学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重点中学小升初语文入学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姓名学校准考证号科目装订线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重点中学小升初语文入学考试卷考生注意: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把下列句子排列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排序是()①我们要善待这份遗产,较高的要求,就是要研究它,探讨如何将它发扬光大。②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③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华。④较低的要求就是要正确地理解它、使用它。⑤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最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A.②③①④⑤ B.③①④⑤②C.①④⑤②③ D.③①⑤④②2、“他心想: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真是痛苦。”下列与这句话描写方法一致的一项是()A.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B.我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儿,七上八下地跳个不停。C.她一次比一次做得更糟糕,妈妈为此发愁地摇了摇头。D.我继续问:“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3、下列加点字词注释有误的一项是()A.赴汤蹈火(热水) B.非然也(对,不错)C.何当金络脑(什么时候) D.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的树枝)4、郑小文想倡议大家共同传承传统文化,以下内容不合适的是()A.要养成孝老敬亲、礼貌待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等传统美德。B.要多了解历史人物、传统节日、节气与风俗、发明与发现等。C.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主要在课堂上,生活中无需特别关注。5、下面“月”的诗词中没有表达思念之情的一项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6、下列各组汉字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拟执建速 B.围匪闷固 C.叹缸制脆7、下列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的春节》一文语言朴素自然,充满浓郁的“京味儿”。B.朱自清在《匆匆》中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C.《为人民服务》一文围绕中心论点论述,遣词用语准确严谨。D.《表里的生物》的作者用第三人称来写,线索清晰,层层递进。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相同的一组是()A.排山倒海倒背如流 B.暴露无遗原形毕露C.弄虚作假自作自受 D.万象更新三更半夜9、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囊萤夜读——车胤——勤勉好学 B.王戎——竹林七贤——《世说新语》C.围魏救赵——《三国演义》——施耐庵 D.林冲——豹子头——《水浒传》10、制作成长纪念册时,小林采用了“栏目式”进行整理分类(如下)。他在第一部分放入的是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下面栏目名称最适合的一项是()①?——②同窗之情——③感念师恩——④成长足迹A.学校印象 B.校园美景 C.操场掠影 D.学校蓝图11、下列句中加点部分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B.试验田地,一边一律种的是蔬菜,另一边清一色种的是水果。C.在作文比赛中,思雨拔得头筹,宁宁摘得榜眼。D.这次跑步比赛,李明明得了倒数第一,他决定努力锻炼,再也不做吊车尾了。1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善弈者(擅长) B.多知乎(知道)C.过犹不及(达到) D.探汤(热水)1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是哪一项()A.我估计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B.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C.尽管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可还是缺少很多。D.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看到了优美的舞蹈。14、下面这段话中的“他”是谁?判断正确的是()想到这里,他突然记起,他现在已经不是从前的模样了。妈妈一定会认不出他来,她会把他当成一头奇怪的小野兽关到笼子里的,然后让邻居们来欣赏。也可能比这更糟:或许她会把他卖到动物园里去!A.《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 B.《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星期五。C.《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 D.《爱丽斯漫游奇境》中的爱丽丝。15、《北京的春天》一文有详有略,作者这样写是因为()A.老舍对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和元宵节这几天感情最深,所以着墨较多。B.这样处理能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独特的习俗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C.北京人过春节不注重正月初六和正月十九。D.详写部分,作者面面俱到地描述了当日的活动,给人印象很深。二、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10分)16、“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描写,刻画了董存瑞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壮举。17、“孰为汝多知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18、托物言志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典型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李贺借咏叹马的命运遭际,寄寓自己的远大抱负;“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借歌颂石灰的坚贞无畏,吟咏自己的高洁志向;“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借赞美竹的坚韧顽强,言说自己的不屈风骨。19、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但是我们依然要忆苦思甜,不能忘记以前苦难的日子,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20、《十五夜望月》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三、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2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博览群书,反复阅读积累,才能妙笔生花。(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23、根据句意补全句子。师恩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夜行的路;师恩是一场春雨,把点点滴滴的知识洒在心田;师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送别诗在我国古诗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想到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的“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离别之情;王维在送元二时也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25、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理解。(20分)26、阅读古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春夜喜雨》中作者称这场雨为“好雨”的原因是()A.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晚上下 C.下得大 D.不影响人们出行2.下列诗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3.下列诗句表达的情感与其它三句不是一类的是()A.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A.好雨知(明白)时节,当春乃(于是,就)发生(原来没有的事出现了)。B.随风潜(暗暗地,悄悄地)入夜,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细无声。C.野径(田野间的小路)云俱黑,江船火独(独自)明。D.晓(天刚亮的时候)看红湿处,花重(沉重)锦官城。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不着一“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B.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江村夜雨图。C.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由近及远,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D.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枝头。27、浇花①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②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杜鹃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得更美——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③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惜玉!④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若几株茁壮的杂草。她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⑤儿子回到家,兴冲冲地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当他跑到阳台上,却哭叫起来:“妈妈,我的花儿哪去了?”⑥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妈妈说:“宝儿,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⑦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⑧妈妈见儿子绝望地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明白了。说:“宝儿,那哪儿是花儿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杂草!妈妈把它拔掉了。”⑨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浇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⑩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杂草从垃圾桶里翻拣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名的植物上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但是,不知为什么,妈妈没有说,她的心温柔地动了一下,俯下身抱起了孩子。⑪“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它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⑫后来,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上原先被她忽略的花儿可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愿每个人都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那一抹浅笑……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喧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怜香惜玉: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她的心温柔地动了一下”?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画波浪线语句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两处“花”的含义。(1)“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后来,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上原先被她忽略的花儿可真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渲染杜鹃花开得妖娆,为妈妈专心浇杜鹃花、拔掉儿子的“花儿”做铺垫。B.根据文章可知。妈妈对“花儿”的态度变化是:忽视——接受——尊重。C.本文写的是妈妈和儿子浇花的故事。从全文来看,妈妈主要用爱心,真情来浇花,儿子主要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D.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杜鹃花开得灿烂,也映衬出妈妈的愉快心情。5.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写下你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30分)良好的习惯有利于成长。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养成了不少好的习惯。请围绕“习惯”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提示:可以写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对你有什么帮助。在养成这个习惯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印象深刻的事。要求:请自拟题目,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书面美观,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一、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B2、B3、B4、C5、C6、C7、D8、A9、C10、A11、C12、B13、D14、C15、B二、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10分)16、①.动作②.神态③.英勇无畏、视死如归17、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18、①.何当金络脑②.粉骨碎身浑不怕③.千磨万击还坚劲19、常将有日思无日20、①.今夜月明人尽望②.不知秋思落谁家三、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2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难道他的死不是比泰山还要重吗?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博览群书,反复阅读积累,才能妙笔生花。23、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迷惘的心锁。24、①.孤帆远影碧空尽②.唯见长江天际流③.劝君更尽一杯酒④.西出阳关无故人25、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但不得不说还是有道理的。四、阅读理解。(20分)26、1.A2.D3.B4.A5.B27、1.①.(许多人)大声喊叫。文中指阳台上的双色杜鹃花开得很热闹,使阳台也热闹起来。②.比喻男子对女子十分爱怜温存。文中指男孩子对花儿十分爱护。2.她的心被孩子触动了。她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